《钢的琴》小人物 大情怀
自从贾樟柯逐渐靠近主流,第六代集体失声,市面上已经很难看到能对小人物夹缝生存状态,进行细致入微描写的电影,今天一个人在电影院里看完了《钢的琴》。
先交代一下放映厅里的状况,那一场,大概有7个观众吧,我身边的身边,坐着一位四五十的大妈,我想,这电影里,能让她看到属于她的那个时代的青春吧。
让我很惊喜的是,虽然打着文艺电影的旗号,《钢的琴》却很大气,从镜头来看,《钢的琴》比较少进行局部的细节描写,常常出现高耸的烟囱,巨幅的墙,而人站在底下显得很渺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有新意的全景镜头了。
从人物描写来看,除了主角线索通篇贯穿,其他几个次要角色都有了比较丰满的形象,在这些小角色里,季哥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他霸气外露,让我想起了一个做生意的朋友,他们的经历已经把做事的冷静和决断渗透在了骨头里,所以能不怒而威,所以气场很大。
而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是弥漫在整部电影里的,强烈的一种情怀,我把它理解为理想主义情怀、浪漫主义情怀,导演把他自己的情怀代入故事里的人物,于是这些小人物们闪光了!时代拿他们开涮,旧体制如那两根烟囱轰隆崩塌,但他们并没有遗弃自己,仍乐观面对,积极的寻找实现自我的意义;当他们找到一件发自内心要做的事情,于是他们很激情的付诸实施了,他们让生活变得多么生猛多么生动啊。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摇滚精神。
最后的惊喜,来自配乐中,听到了久违的Lube贡献的重型,让我不禁又怀念起那几个爱穿军装演出的俄罗斯胖子啦~
看过《战国》,看过《建党伟业》,而这些,除了一张张明星脸和一个个可笑的笑话,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留在我的心底,而《钢的琴》,将会像《黑暗中的舞者》、《站台》、《我们俩》一样,一直耐人寻味下去
先交代一下放映厅里的状况,那一场,大概有7个观众吧,我身边的身边,坐着一位四五十的大妈,我想,这电影里,能让她看到属于她的那个时代的青春吧。
让我很惊喜的是,虽然打着文艺电影的旗号,《钢的琴》却很大气,从镜头来看,《钢的琴》比较少进行局部的细节描写,常常出现高耸的烟囱,巨幅的墙,而人站在底下显得很渺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有新意的全景镜头了。
从人物描写来看,除了主角线索通篇贯穿,其他几个次要角色都有了比较丰满的形象,在这些小角色里,季哥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他霸气外露,让我想起了一个做生意的朋友,他们的经历已经把做事的冷静和决断渗透在了骨头里,所以能不怒而威,所以气场很大。
而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是弥漫在整部电影里的,强烈的一种情怀,我把它理解为理想主义情怀、浪漫主义情怀,导演把他自己的情怀代入故事里的人物,于是这些小人物们闪光了!时代拿他们开涮,旧体制如那两根烟囱轰隆崩塌,但他们并没有遗弃自己,仍乐观面对,积极的寻找实现自我的意义;当他们找到一件发自内心要做的事情,于是他们很激情的付诸实施了,他们让生活变得多么生猛多么生动啊。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摇滚精神。
最后的惊喜,来自配乐中,听到了久违的Lube贡献的重型,让我不禁又怀念起那几个爱穿军装演出的俄罗斯胖子啦~
看过《战国》,看过《建党伟业》,而这些,除了一张张明星脸和一个个可笑的笑话,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留在我的心底,而《钢的琴》,将会像《黑暗中的舞者》、《站台》、《我们俩》一样,一直耐人寻味下去
-
没有烦恼的芋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30 08: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