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
傍晚在市场看到了蛏子,广州这里的市场并不多见的。想起老家的蛏又肥又鲜,忍不住嘴馋买了些回来吃。剥壳剔须,就着丝瓜下了碗面条。味道虽不及老家种的蛏肥美,却也是鲜甜非常,竟勾起了思乡之情。
老家在一个沿海的渔村,说是渔村其实又不尽然。由于村子坐落在兴化湾滩涂海域,村里的人除了打渔还种蛏养蚝。
小的时候,海鲜不似现在这般的推崇,价格很是低廉。对于我们来说,村里家家户户都是靠海吃饭的,海鲜是不需要花钱的,便成了餐桌主菜。相比之下,猪肉就显得异常的金贵,能在餐桌上见到肉的,那可是过年过节或偶有打牙祭时才有的。
说来惭愧,虽生长渔民之家,靠海营生,我确是从未下过海劳作过的。一直好奇蛏子与生蚝的生长,只知道爸爸都要看家里一本厚厚的黄历,上面记载了海水涨退潮的时间,然后带着铁撬,滑板,箩筐等工具蹬着三轮车去了海边。(注:这种三轮车是那时候居家必备,用老旧的三角立架自行车改造而成。在自行车的左边加一个轮子,架起一个用铁条焊接而成凹形载货框,形成简易的载货车。村里的小孩基本上在十来岁的时候都会蹬着这种三轮车飞快的行驶,奇怪的是我在五年级学会骑两轮自行车后,再也不会骑三轮车了,控制不了车头的方向。)
在老家的渔民家庭里,男女也是有基本的分工。男人一般负责出海撬蚝等这些重活 ,妇女们则在近海抓蛏或在家撬蚝。
抓蛏撬蚝在我记忆中已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先说撬蚝。
老家附近的海域盛产的是珍珠蚝,所谓珍珠蚝,就是个头小味道却极为鲜美。在从海里岩石上用铁撬掰碎运回家之后,撬蚝壳的工序开始了。这是一件很费时的工作,妇女们一般都要整天坐着不动,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撬开每一个蚝壳,挖出大小如珍珠的蚝肉。撬蚝的工具非常简易:拇指长的短木镶上一截大概食指长的前端扁圆粗铁针。在撬蚝壳的时候,一手执蚝一手执撬,力道一旦控制不好,蚝撬尖就会直刺指腹部。再加上,蚝壳本身棱角尖利,即使带上手套也是难免难免割伤手指。
由于撬蚝费时,很多人家会请人专门撬蚝,撬蚝能手一天大概是15元,从早到晚,除了午饭时间外工作是不间断的,我那亲爱的妈妈,就是这样子帮人家撬蚝补贴家用的。
另外,在农村童工不是个问题,小孩也是个劳动力。有些人家想着请小孩撬蚝工钱低,而小孩们也乐意挣些零花钱。我挣得第一份工资就是撬蚝的三毛钱。东家开的工钱是,只要撬满一大碗,就给五毛钱,于是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撬满了一碗,结果东家说我手笨,挑破了胆,浊了,只能给三毛。。。也没敢争辩,那时候已发现,挣钱的艰辛。。。。
再说抓蛏。
蛏子真是一种长得很可爱的生物。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农村小学,数学老师是兼教画画的)教我们画的第一张图,就是蛏子,狭而长的两片薄壳,露出半透明两个水管般的触角,养在海水里的时候,它会偷偷探出触角还有软足,我那闲着没事的童年,总会蹲在水盆边看个半天,在它探出触角的时候,碰一下,它就会如含羞草般的缩起来触角,顺便从软管里喷我一脸的水。。。
蛏干则是老家的一样特产。蛏子大丰收,肉厚肥嫩的最适合做蛏干了,家里会用一个大锅把几大箩筐的蛏子蒸熟,然后让小孩子们剥肉,洗净肉中淤泥,再放到太阳底下暴晒。据说蛏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哦。。。
高中的时候,老妈经不住我的央求,带我去了海边教我抓蛏。从家里骑着三轮车到海边大概二十分钟的时间。到了海边,脱鞋子赤脚在滩涂中步行,越往海中央走,双脚就在海泥中陷得越深,每前进一步,都要费上一番力气。大概行走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终于到了蛏田,每一块蛏田中布满了米粒大小的透气孔,每个透气孔下面都藏着一颗蛏子,妈妈说要用食指跟中指并拢顺着透气孔探入海泥,夹出蛏子。第一次抓蛏的热情在半个小时中重复性的劳作工程消失殆尽,忍不住问老妈,哪里可以坐着休息的啊,老妈没好气的说,这一片滩涂的,海泥都陷到膝盖那里,你坐哪里,怎么坐啊?。。。T T。。。要不你自己回家,你自己回家也认不得路。。。T T。。。还好有个同村的刚好要回去了,让她帮忙带你回去吧。。。于是逃也似的奔了回家。。。回家总结,抓蛏子一斤半,市价3.5元。。。T T。。。
从海边步行回家的路上,遇到几个跑海边玩的高中男生,一直冲着我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第一次被调戏了。。。那时我那纯洁的少女心啊。。。都不懂的反调戏。。T T。。。
(凌晨00:09,好困,好久无写字,写到后面乱写一气,明天再修改。。。,睡先。。。)
附图:蛏子
老家在一个沿海的渔村,说是渔村其实又不尽然。由于村子坐落在兴化湾滩涂海域,村里的人除了打渔还种蛏养蚝。
小的时候,海鲜不似现在这般的推崇,价格很是低廉。对于我们来说,村里家家户户都是靠海吃饭的,海鲜是不需要花钱的,便成了餐桌主菜。相比之下,猪肉就显得异常的金贵,能在餐桌上见到肉的,那可是过年过节或偶有打牙祭时才有的。
说来惭愧,虽生长渔民之家,靠海营生,我确是从未下过海劳作过的。一直好奇蛏子与生蚝的生长,只知道爸爸都要看家里一本厚厚的黄历,上面记载了海水涨退潮的时间,然后带着铁撬,滑板,箩筐等工具蹬着三轮车去了海边。(注:这种三轮车是那时候居家必备,用老旧的三角立架自行车改造而成。在自行车的左边加一个轮子,架起一个用铁条焊接而成凹形载货框,形成简易的载货车。村里的小孩基本上在十来岁的时候都会蹬着这种三轮车飞快的行驶,奇怪的是我在五年级学会骑两轮自行车后,再也不会骑三轮车了,控制不了车头的方向。)
在老家的渔民家庭里,男女也是有基本的分工。男人一般负责出海撬蚝等这些重活 ,妇女们则在近海抓蛏或在家撬蚝。
抓蛏撬蚝在我记忆中已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先说撬蚝。
老家附近的海域盛产的是珍珠蚝,所谓珍珠蚝,就是个头小味道却极为鲜美。在从海里岩石上用铁撬掰碎运回家之后,撬蚝壳的工序开始了。这是一件很费时的工作,妇女们一般都要整天坐着不动,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撬开每一个蚝壳,挖出大小如珍珠的蚝肉。撬蚝的工具非常简易:拇指长的短木镶上一截大概食指长的前端扁圆粗铁针。在撬蚝壳的时候,一手执蚝一手执撬,力道一旦控制不好,蚝撬尖就会直刺指腹部。再加上,蚝壳本身棱角尖利,即使带上手套也是难免难免割伤手指。
由于撬蚝费时,很多人家会请人专门撬蚝,撬蚝能手一天大概是15元,从早到晚,除了午饭时间外工作是不间断的,我那亲爱的妈妈,就是这样子帮人家撬蚝补贴家用的。
另外,在农村童工不是个问题,小孩也是个劳动力。有些人家想着请小孩撬蚝工钱低,而小孩们也乐意挣些零花钱。我挣得第一份工资就是撬蚝的三毛钱。东家开的工钱是,只要撬满一大碗,就给五毛钱,于是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撬满了一碗,结果东家说我手笨,挑破了胆,浊了,只能给三毛。。。也没敢争辩,那时候已发现,挣钱的艰辛。。。。
再说抓蛏。
蛏子真是一种长得很可爱的生物。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农村小学,数学老师是兼教画画的)教我们画的第一张图,就是蛏子,狭而长的两片薄壳,露出半透明两个水管般的触角,养在海水里的时候,它会偷偷探出触角还有软足,我那闲着没事的童年,总会蹲在水盆边看个半天,在它探出触角的时候,碰一下,它就会如含羞草般的缩起来触角,顺便从软管里喷我一脸的水。。。
蛏干则是老家的一样特产。蛏子大丰收,肉厚肥嫩的最适合做蛏干了,家里会用一个大锅把几大箩筐的蛏子蒸熟,然后让小孩子们剥肉,洗净肉中淤泥,再放到太阳底下暴晒。据说蛏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哦。。。
高中的时候,老妈经不住我的央求,带我去了海边教我抓蛏。从家里骑着三轮车到海边大概二十分钟的时间。到了海边,脱鞋子赤脚在滩涂中步行,越往海中央走,双脚就在海泥中陷得越深,每前进一步,都要费上一番力气。大概行走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终于到了蛏田,每一块蛏田中布满了米粒大小的透气孔,每个透气孔下面都藏着一颗蛏子,妈妈说要用食指跟中指并拢顺着透气孔探入海泥,夹出蛏子。第一次抓蛏的热情在半个小时中重复性的劳作工程消失殆尽,忍不住问老妈,哪里可以坐着休息的啊,老妈没好气的说,这一片滩涂的,海泥都陷到膝盖那里,你坐哪里,怎么坐啊?。。。T T。。。要不你自己回家,你自己回家也认不得路。。。T T。。。还好有个同村的刚好要回去了,让她帮忙带你回去吧。。。于是逃也似的奔了回家。。。回家总结,抓蛏子一斤半,市价3.5元。。。T T。。。
从海边步行回家的路上,遇到几个跑海边玩的高中男生,一直冲着我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第一次被调戏了。。。那时我那纯洁的少女心啊。。。都不懂的反调戏。。T T。。。
(凌晨00:09,好困,好久无写字,写到后面乱写一气,明天再修改。。。,睡先。。。)
附图:蛏子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