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村上的音响世界---宋思衡谈寻找村上多媒体音乐会之创作 深圳商报
1 您本人是否是村上的书迷?何时开始阅读村上春树,最喜欢他的哪部作品?
看村上大概是无可避免的。我记得大概几年前好多人都是人手一本《挪威的森林》,当时我还没有听过这首披头士的歌,这个名字非常让我好奇,所以我就找来这本书看。于是我知道了披头士的这首歌,知道了村上春树。
我最喜欢他的一本书大概是《世界镜头和冷酷仙境》。不过这个永远说不准,因为随着你对村上的书里的隐喻越见明白,对他书里所描述的事物越有体会,你是会慢慢的迷上他不同的作品的。
我大概谈不上是村上的书迷,因为我没有看过他的全部作品,象《奇鸟形状录》这种我则完全无法理解。但是我在村上的书本中能找到很多的自我。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的上是迷,他说了很多我无法表达的想法,描述了很多我无法梳理的心情,他似乎能看到我生活的本质而不带任何评论和感情色彩。
2 最初为何会产生做一个以村上春树为主题音乐会的想法?您对村上作品中大量引用音乐作为线索、背景或隐喻有何看法?
如同通过《挪威的森林》我了解了披头士和他们的这首同名歌曲,了解了这首歌曲所渲染的一种时代特色,村上小说的这点客观价值实际和我做多媒体古典音乐会的初衷是暗合的。我从09年就开始做多媒体古典音乐会,以此试验两个艺术上的想法。除了通过视觉来一定程度上解释和传播古典音乐,另一个就是以加入现代的主题把古典音乐和现代生活间接联系起来。比如09年和10年在全国演出了20多场的《交响情人梦》多媒体音乐会,是通过日剧的媒介,把喜爱日剧的观众引进音乐厅,使得他们接触和了解古典音乐。之后的《肖邦。爱》多媒体音乐会更是加入话剧的成分,让喜爱话剧的观众也能够接触和了解古典音乐。包括这次的《寻找村上春树》也是如此。通过多媒体的嫁接桥梁,使得古典音乐扩大受众群,让更多的人了解。
村上也是一个很专业的古典音乐和爵士乐乐迷。他的小说中提到了大量的古典和爵士乐,特别出名的一个例子就是他的《1Q84》中提到的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使得这首即使在古典音乐圈也不算太出名的乐曲一下子为大众所了解,很多人好奇的去听了这首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去了解的乐曲。客观的来说,无论村上想表达到什么样的线索,背景和隐喻,他的这个作为最明显的一个作用是达到了让大众了解这些小众艺术。
3 音乐会曲目是如何选择的?我注意到除了《挪威的森林》外,其余曲目与村上小说中出现的音乐并不十分一致。是否会考虑根据观众意见更改部分曲目?
这是一个比我预期要复杂的多的核心问题。凡是村上所提到古典音乐的地方,我都全部仔细研究了一遍。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暗示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安排,但是真正要把他们全部搬上舞台变得有观赏性和实际操作性,又是另一码事情了。首先,村上提到的指名道姓的古典音乐中,正真的钢琴独奏作品非常少,无法满足一场正常的音乐会规模。其次,在这些仅存的选择中也不是每一个场景,每一本书都是极有代表性的,有的只是无意中提到的,此意义不大。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不仅仅是音乐和村上的关系,还有音乐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安排以及音乐和多媒体制作的关系。
对我来说,村山的文学作品最大的一个特点之一是他无穷而特别优美的想象力。与其机械呆板的照抄他书中提到的音乐,不如把音乐的选择权运用的更自如,更专业。这更符合村上的作品,也更暗合村上的精神。
因此我的思路是按照三条线索来安排这场音乐会的曲目选择的。
首先,村上的作品大部分始终存在着两个世界,这是他的写作特点,也是他的想象特点。因此在曲目的安排上我们把这个重要的两元特点融入了曲目的排列中,使得前后两首曲目成为一组对比和倒影,所选音乐的内容也围绕这个特征。这一点也很好的安排了整个音乐会的节奏,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是整体结构。村上的作品有很浓重的禅意,而且从大结构上看他往往有通过两元同时的发展,最后回归到一个圆点上的安排,这成了我们这场音乐结构安排的主要依据。我们的圆点建立在《挪威的森林》这首歌曲的旋律上,音乐会开场和结束中出现呼应,当中的乐曲围绕这个圆点进行发展和交错,应该说,是村上的叙事结构给了我们最好的音乐会结构。
最后我们按照村上书籍中所描述的具有代表性的想象世界(两个月亮,金毛兽,直子,影子出城,地鬼,羊男等),找到与其意境最为贴切相符的古典音乐,根据这些作品场景和前两个规划原则把他们镶嵌至正确的位置。我们通过对每个场景的琢磨和体验发觉,其实村上的作品最适合的是印象派为先导的现代主义音乐为主。我们选用了拉威尔德彪西等印象派大师的杰作,更运用了斯克里亚宾,吉那斯特拉等前卫现代的作曲家作品。无论从我们的多媒体设计风格,还是村上的时代精神来说,这都是相互呼应的。
另外这场音乐会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看点是我的即兴演奏。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古典音乐会中非常罕见的一种表演,我将根据我当时的情绪,状态以及即时灵感来演奏,让闵冥冥之中来操纵我的手指,很期待这样的一个挑战。
整体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精巧颇具难度的工作,把村上春树的精神和文字镶嵌进音乐中,比单纯抄袭他的音乐列表要丰富而有意义的多,同时也能非常完整而全面的展现村上的世界,通过结合多媒体的表现,创作出一部最具立体感的舞台作品。这样的一次尝试也让我充分认识到,其实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在很多内在的本质上有着丰富的暗合和统一。
4 我之前并未观看过您的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一种艺术形式?在此次寻找村上春树音乐会中,音乐与视觉艺术将如何结合?
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是这几年我在努力的一个实验方向。应该说无论是交响情人梦和肖邦爱的项目,这种实验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作为一个完全新颖的音乐会形式,多媒体钢琴音乐会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通过舞台视觉的重新打造,使得钢琴音乐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如同当年迈克尔-杰克逊把舞台灯光技术和MTV技术引入流行音乐,多媒体的引入将使得传统钢琴音乐会有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和无限未来发展的空间。
21世纪将是一个全视觉化时代。3D技术,电脑技术科技的飞速发展势必改变整个社会的欣赏和审美结构,视觉对于观众的影响变得举足轻重。视觉的立体打造将是未来所有舞台表演的重中之重,包括钢琴音乐会,这是所有舞台表演的必然发展方向。所谓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就是在传统钢琴音乐会的基础上,加入多媒体视屏,视屏互动,灯光,舞美和舞台表演,戏剧等手段,从视觉和形式上大大丰富钢琴音乐的表现内容,使得听觉和视觉结合在一起,立体的为观众呈现出一种未来音乐会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不但能让观众在视觉听觉上有着立体体验和与舞台的互动体验,而且作为一个可以融入的平台,各类视觉或者听觉表演都能融入,合成这样一种综合表演形式,使得未来的多媒体音乐会更加灵活多变。
此次《寻找村上春树》多媒体音乐会应该说在多媒体视觉这块是重中之重。我的合作伙伴是在国际上屡次获奖同时也在巴黎的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举办过个展的多媒体制作人李竞菲。作为对整个音乐会多媒体设计的思路,她采用了较为前卫现代的方式,这是区别于以往我的多媒体音乐会画面设计的一大特征。从拼贴,动画与拍摄结合,逐格动画,motion glassical ,动态图形,手绘都会综合的展现在这次制作中,这是以往的制作和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动画所没有的,是一个创举。但是从总体风格上来说,又会保持和强烈渲染一个统一的美学风格,保持清寂和简的意境,使得整个制作融为一体。此外对我来说,这次的多媒体制作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特点是在多媒体设计中加入一部分音乐的节奏,根据现场音乐演奏节奏的进行来设计动画,为此我们将投入比往常多的多的彩排,比以往的多媒体与音乐结合难度大大增加。
5 除了在上海音乐厅的这一场演出之外,是否考虑在其他城市进行演出?
我们的首演将放在上海音乐厅,如同我们前几部作品的传统一样。第一轮的演出将在广州北京等城市展开,后续演出的信息我们也将不断的向观众及时传达,希望大家都来关注这部新作品的诞生。9月24日和我们一起,在上海音乐厅,寻找村上春树
再次感谢您接受采访,预祝您演出成功!
寻找村上的音响世界---宋思衡谈寻找村上多媒体音乐会之创作
看村上大概是无可避免的。我记得大概几年前好多人都是人手一本《挪威的森林》,当时我还没有听过这首披头士的歌,这个名字非常让我好奇,所以我就找来这本书看。于是我知道了披头士的这首歌,知道了村上春树。
我最喜欢他的一本书大概是《世界镜头和冷酷仙境》。不过这个永远说不准,因为随着你对村上的书里的隐喻越见明白,对他书里所描述的事物越有体会,你是会慢慢的迷上他不同的作品的。
我大概谈不上是村上的书迷,因为我没有看过他的全部作品,象《奇鸟形状录》这种我则完全无法理解。但是我在村上的书本中能找到很多的自我。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的上是迷,他说了很多我无法表达的想法,描述了很多我无法梳理的心情,他似乎能看到我生活的本质而不带任何评论和感情色彩。
2 最初为何会产生做一个以村上春树为主题音乐会的想法?您对村上作品中大量引用音乐作为线索、背景或隐喻有何看法?
如同通过《挪威的森林》我了解了披头士和他们的这首同名歌曲,了解了这首歌曲所渲染的一种时代特色,村上小说的这点客观价值实际和我做多媒体古典音乐会的初衷是暗合的。我从09年就开始做多媒体古典音乐会,以此试验两个艺术上的想法。除了通过视觉来一定程度上解释和传播古典音乐,另一个就是以加入现代的主题把古典音乐和现代生活间接联系起来。比如09年和10年在全国演出了20多场的《交响情人梦》多媒体音乐会,是通过日剧的媒介,把喜爱日剧的观众引进音乐厅,使得他们接触和了解古典音乐。之后的《肖邦。爱》多媒体音乐会更是加入话剧的成分,让喜爱话剧的观众也能够接触和了解古典音乐。包括这次的《寻找村上春树》也是如此。通过多媒体的嫁接桥梁,使得古典音乐扩大受众群,让更多的人了解。
村上也是一个很专业的古典音乐和爵士乐乐迷。他的小说中提到了大量的古典和爵士乐,特别出名的一个例子就是他的《1Q84》中提到的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使得这首即使在古典音乐圈也不算太出名的乐曲一下子为大众所了解,很多人好奇的去听了这首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去了解的乐曲。客观的来说,无论村上想表达到什么样的线索,背景和隐喻,他的这个作为最明显的一个作用是达到了让大众了解这些小众艺术。
3 音乐会曲目是如何选择的?我注意到除了《挪威的森林》外,其余曲目与村上小说中出现的音乐并不十分一致。是否会考虑根据观众意见更改部分曲目?
这是一个比我预期要复杂的多的核心问题。凡是村上所提到古典音乐的地方,我都全部仔细研究了一遍。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暗示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安排,但是真正要把他们全部搬上舞台变得有观赏性和实际操作性,又是另一码事情了。首先,村上提到的指名道姓的古典音乐中,正真的钢琴独奏作品非常少,无法满足一场正常的音乐会规模。其次,在这些仅存的选择中也不是每一个场景,每一本书都是极有代表性的,有的只是无意中提到的,此意义不大。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不仅仅是音乐和村上的关系,还有音乐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安排以及音乐和多媒体制作的关系。
对我来说,村山的文学作品最大的一个特点之一是他无穷而特别优美的想象力。与其机械呆板的照抄他书中提到的音乐,不如把音乐的选择权运用的更自如,更专业。这更符合村上的作品,也更暗合村上的精神。
因此我的思路是按照三条线索来安排这场音乐会的曲目选择的。
首先,村上的作品大部分始终存在着两个世界,这是他的写作特点,也是他的想象特点。因此在曲目的安排上我们把这个重要的两元特点融入了曲目的排列中,使得前后两首曲目成为一组对比和倒影,所选音乐的内容也围绕这个特征。这一点也很好的安排了整个音乐会的节奏,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是整体结构。村上的作品有很浓重的禅意,而且从大结构上看他往往有通过两元同时的发展,最后回归到一个圆点上的安排,这成了我们这场音乐结构安排的主要依据。我们的圆点建立在《挪威的森林》这首歌曲的旋律上,音乐会开场和结束中出现呼应,当中的乐曲围绕这个圆点进行发展和交错,应该说,是村上的叙事结构给了我们最好的音乐会结构。
最后我们按照村上书籍中所描述的具有代表性的想象世界(两个月亮,金毛兽,直子,影子出城,地鬼,羊男等),找到与其意境最为贴切相符的古典音乐,根据这些作品场景和前两个规划原则把他们镶嵌至正确的位置。我们通过对每个场景的琢磨和体验发觉,其实村上的作品最适合的是印象派为先导的现代主义音乐为主。我们选用了拉威尔德彪西等印象派大师的杰作,更运用了斯克里亚宾,吉那斯特拉等前卫现代的作曲家作品。无论从我们的多媒体设计风格,还是村上的时代精神来说,这都是相互呼应的。
另外这场音乐会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看点是我的即兴演奏。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古典音乐会中非常罕见的一种表演,我将根据我当时的情绪,状态以及即时灵感来演奏,让闵冥冥之中来操纵我的手指,很期待这样的一个挑战。
整体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精巧颇具难度的工作,把村上春树的精神和文字镶嵌进音乐中,比单纯抄袭他的音乐列表要丰富而有意义的多,同时也能非常完整而全面的展现村上的世界,通过结合多媒体的表现,创作出一部最具立体感的舞台作品。这样的一次尝试也让我充分认识到,其实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在很多内在的本质上有着丰富的暗合和统一。
4 我之前并未观看过您的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一种艺术形式?在此次寻找村上春树音乐会中,音乐与视觉艺术将如何结合?
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是这几年我在努力的一个实验方向。应该说无论是交响情人梦和肖邦爱的项目,这种实验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作为一个完全新颖的音乐会形式,多媒体钢琴音乐会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通过舞台视觉的重新打造,使得钢琴音乐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如同当年迈克尔-杰克逊把舞台灯光技术和MTV技术引入流行音乐,多媒体的引入将使得传统钢琴音乐会有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和无限未来发展的空间。
21世纪将是一个全视觉化时代。3D技术,电脑技术科技的飞速发展势必改变整个社会的欣赏和审美结构,视觉对于观众的影响变得举足轻重。视觉的立体打造将是未来所有舞台表演的重中之重,包括钢琴音乐会,这是所有舞台表演的必然发展方向。所谓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就是在传统钢琴音乐会的基础上,加入多媒体视屏,视屏互动,灯光,舞美和舞台表演,戏剧等手段,从视觉和形式上大大丰富钢琴音乐的表现内容,使得听觉和视觉结合在一起,立体的为观众呈现出一种未来音乐会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不但能让观众在视觉听觉上有着立体体验和与舞台的互动体验,而且作为一个可以融入的平台,各类视觉或者听觉表演都能融入,合成这样一种综合表演形式,使得未来的多媒体音乐会更加灵活多变。
此次《寻找村上春树》多媒体音乐会应该说在多媒体视觉这块是重中之重。我的合作伙伴是在国际上屡次获奖同时也在巴黎的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举办过个展的多媒体制作人李竞菲。作为对整个音乐会多媒体设计的思路,她采用了较为前卫现代的方式,这是区别于以往我的多媒体音乐会画面设计的一大特征。从拼贴,动画与拍摄结合,逐格动画,motion glassical ,动态图形,手绘都会综合的展现在这次制作中,这是以往的制作和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动画所没有的,是一个创举。但是从总体风格上来说,又会保持和强烈渲染一个统一的美学风格,保持清寂和简的意境,使得整个制作融为一体。此外对我来说,这次的多媒体制作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特点是在多媒体设计中加入一部分音乐的节奏,根据现场音乐演奏节奏的进行来设计动画,为此我们将投入比往常多的多的彩排,比以往的多媒体与音乐结合难度大大增加。
5 除了在上海音乐厅的这一场演出之外,是否考虑在其他城市进行演出?
我们的首演将放在上海音乐厅,如同我们前几部作品的传统一样。第一轮的演出将在广州北京等城市展开,后续演出的信息我们也将不断的向观众及时传达,希望大家都来关注这部新作品的诞生。9月24日和我们一起,在上海音乐厅,寻找村上春树
再次感谢您接受采访,预祝您演出成功!
寻找村上的音响世界---宋思衡谈寻找村上多媒体音乐会之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