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处放的文档-浴袍和服 未整理
和服是很多传统活动中的着装,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以示慎重。例如,每年一月,在前一年满21岁的女孩就会穿着和服,庆祝她们的“成人日”。
夏日节和焰火表演时是穿浴衣的时候。浴衣是一种轻便的和服,制造材料是棉花而不是丝绸。浴衣与传统和服相比颜色更鲜艳、图案更明快,它们为夏季增添了欢乐的色彩和氛围。在日式酒店和旅馆里租借给您的棉质睡袍也称为浴衣(Yukata)。
在日本,“浴衣”原本也是洗澡后直接套在身体上的,作为一种乘凉用的传统的简易装束,正确的穿法同和服一样,里面是不穿底裤的。因为浴衣的款式更像传统的和服,要绑腰带,上花结,要配上相应的发型、手袋,所以人们往往把浴衣和价格昂贵的传统和服联想到一起。不过,和服对于一个普通的日本人来说,一生也许只在成人仪式(20岁)那年穿上一回,或者连穿上一回的机会也没有。但“浴衣”的消费行动,比起“和服”更接近一般服装的价格,所以年轻女孩子大多数每年夏天都会想穿一套与去年不同的浴衣。
和服和浴衣的区别在于:和服面料高档,穿法极其复杂,而浴衣大多是布料。
我认为和服和语义的主要区别就是和服比较正式~浴衣比较随意吧!
这些网址是介绍和服的:http://www.uniformchina.com/culture/regions/2004/07/uc251537200000.asp
和服技艺---图案、纹章
http://www.uniformchina.com/culture/regions/2004/07/uc251556220000.asp
和服---几何学模様
这是贴图:
和服图片
http://ycyz.edu.qz.fj.cn/forth/ima/DL/DL003/DL00300029.jpg
日本妇女的和服
http://chinamm.tom.com/img/assets/200404/040419makiyo.jpg
Makiyo穿桃红和服庆祝成年
http://www.qdnsl.com/business/UploadFiles_7122/200509/20050910183517167.jpg
端庄妩媚 婀娜多姿 清纯的日本和服...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01/12/tywy01s1038.jpg
维多利亚穿和服
http://news.etgo.cn/article.php?articleid=4879
和服宣传《大奥》行破酒桶仪式
http://edu.qq.com/images/hefu_big12.jpg
和服小妹
http://www.sg.com.cn/uploadimg/200508/00000984.jpg
和服炫彩
http://www.94vip.com/Article/UploadFiles/200412/20041226182303909.jpg
Hello Kitty 和服秀
http://www.hop8.com/UploadFile/2005813233159937.jpg
杨丞琳和服装
http://mp3.91.com/Cache/HtmlEditorAccessory/2005-07-29/39eab4d4-db0d-441e-b28b-d59a0699e050.jpg
和服武士
浴衣图片:
http://www.chinadv.com.cn/bbs/UploadFile/2005-6/2005620045676.gif
卡通浴衣
http://love.online-game.com.cn/images/game-3-8/14.gif
卡通浴衣2
http://news.shangdu.com/30/2003-06-26/20030626-324306-30.shtml
Sammi与古仔穿的浴衣
http://www.oioj.net/blog/user2/24191/upload/20059224413.jpg
浴衣男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61292953&tn=baiduimagedetail&word=浴衣&in=72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125603953&tn=baiduimagedetail&word=浴衣&in=78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274321000&tn=baiduimagedetail&word=浴衣&in=81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648384753&tn=baiduimagedetail&word=浴衣&in=107
浴衣服装
http://www.bandaonews.com/news/showdetail.asp?id=48295
深田恭子优香等日本女明星穿浴衣争奇斗艳
http://ent.goodmood.com.cn/star/495151934.html
林志玲游日本 穿浴衣
http://www.sznews.com/szzk/n21/ca476547.htm
东京夏日之浴衣美女
http://pic.yesky.com/pic/focus/335/33526.shtml
百度首页|登录
到百科首页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 首页
* 自然
* 文化
* 地理
* 历史
* 生活
* 社会
* 艺术
* 人物
* 经济
* 科学
* 体育
*
核心用户
* NBA
和服
百科名片
[和服]
和服
和服(わふく,wafuku) ,江户时代以前通常指吴服,是日本的一种民族服饰。语出《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明治时代前和服泛指所有服装,而与这个词相对的是洋服(ようふく),指来自西洋的衣饰。后来此词的词意逐渐单一化,通常单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服装。
目录
和服的介绍
和服的特征
和服的定义
和服的构造
和服的历史
1. 1.奈良时代
2. 2.镰仓时代
3. 3.室町时代
4. 4.桃山时代
5. 5.江户时代
和服的美术
和服的种类
1. 1.留袖和服
2. 2.振袖和服
3. 3.访问和服
4. 4.小纹和服
5. 5.丧服
6. 6.婚服
7. 7.浴衣
8. 8.男式和服
9. 9.素色和服
10. 10."付下"和服
11. 11.十二单
12. 附带品
和服浴衣的穿法
1. 基本穿法
2. 浴衣带子(兵儿带)的系法
3. 和服穿着注意事项
和服的禁忌
1. 着装禁忌
2. 色彩禁忌
和服的介绍
和服的特征
和服的定义
和服的构造
和服的历史
1. 1.奈良时代
2. 2.镰仓时代
3. 3.室町时代
4. 4.桃山时代
5. 5.江户时代
和服的美术
和服的种类
1. 1.留袖和服
2. 2.振袖和服
3. 3.访问和服
4. 4.小纹和服
5. 5.丧服
6. 6.婚服
7. 7.浴衣
8. 8.男式和服
9. 9.素色和服
10. 10."付下"和服
11. 11.十二单
12. 附带品
和服浴衣的穿法
1. 基本穿法
2. 浴衣带子(兵儿带)的系法
3. 和服穿着注意事项
* 和服的禁忌
1. 着装禁忌
2. 色彩禁忌
展开
编辑本段和服的介绍
和服在19世纪末期以前的日本称作吴服。和服的称谓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1]吴服(ごふく,gofuku)这个称谓源于中国三国时期,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经 传入日本的缘故。在更加精确的层面上,吴服一词是专指以蚕绢为面料的高级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会用“太物”来称呼。中国吴地以吴服闻名天下。《松窗梦语》载:“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是吴俗之侈者愈侈,而四方之观赴于吴者,又安能挽而之俭也。”[2]《古事记》中卷曰:「若有贤人者贡上。故受命以贡上人名。和迩吉师。即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并十一卷付是人即贡进。又贡上手人韩锻。名卓素。亦呉服西素二人也。又秦造之祖。汉直之祖。」即是说百济给应神天皇的贡品里有论语、千字文、锻造工以及两个从吴国来了缝织女。这件事与兵库县的吴服神社祭祀的织姬和东汉渡来的阿知使主(刘阿知)有关。[3]“三十七年,帝遣阿知使主於吴,求缝工,得吴织·穴织等四女归。会帝崩,因献仁德帝。”[4]也就是说,当时从中国渡来两个织姬传入中国的纺织技术,吴织媛死后被当作吴服大神在吴服神社里被祭祀。[5]《日本书纪·雄略十四年》则称:「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戊寅,身狭村主-青等共吴国使,将吴所献手末才伎,汉织、吴织及衣缝兄媛、弟媛等,泊於住吉津」,即呉国から汉织·呉织が渡来帰化。[6]《日本书纪·应神纪》载:“三十七年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于吴,令求缝工女。爰阿知使主等渡高丽国,欲达于吴。”《日本国志》亦曰:「应神帝之初,得《论语》、《千文》于百济王仁。四十一年庚午,复遣阿知使主、都贺使主于吴,二人,汉孝灵皇帝之后也,魏受禅后,辟乱至倭。考庚午即西晋永嘉四年,其日吴者,意当时就吴地求之也。此事载日本《应神本纪》。求织缝女。抵高丽,高丽乃副久礼波、久礼志二人为乡导,及得工女还」。[7]所以,和服的纺织和缝制技术最初是从中国传入的。此外,京都大酒神社也祭祀着吴织女和汉织女。神社石标上书「太秦明神 吴织神 汉织神;蚕养机织管弦乐舞之祖神」。另有日本西宫市喜多向稲荷神社祭祀了汉织女吴织女的织姬大明神。日本谣曲《吴服》唱曰:“不思议の事を闻くものかな。それは昔の君が代に。唐国よりも渡されし。词「绫织二人の人なるが。今现在に现れ给ふは。何といひたる事やらん。”[8]
[和服]
和服
昔日吴服与和服两种概念是分别的(因贵族所穿的和服样式大多不是源自东吴而是源于唐朝,而该类服装以前亦被称为“唐服”),但今天这两种概念已几乎重叠。现在很多卖和服的商店,招牌上会写着“吴服屋”(吴服屋),可见两词已经基本上同义化。
今天日本服装主要分为现代服装“洋服”,即从欧洲传来的样式,和传统服装。和服最早期因中日文化交流而深受古代中国的汉服影响,尤其是日本历史上的古坟时代(相当于中国晋朝及南北朝时期)。但到了平安时代(相当于唐末宋初),由于中日因双方内外条件变化而暂时中断交流,日本文化进入了一个高度本土化发展的时期(也是一段自我孤立时期),和服的构造也因而更具有其本地色彩。
日本平民和服受东吴传来的编制缝纫风格影响较深,故称为“吴服”。而贵族的服装则受之后的唐朝影响更深,称为“唐服”。从镰仓时代起贵族和武士逐渐开始在家里穿着吴服,从室町时代开始上层贵族也开始穿着吴服。江户时代起吴服的样式和今天的和服已相差无几。今天,平民在节日、庆典上多穿着吴服,即一般意义上的和服,而皇族礼服仍以唐服为主,偶尔穿着吴服,礼服中最华丽的是十二单。
编辑本段和服的特征
和服属于平面裁剪,几乎全部由直线构成,即以直线创造和服的美感。和服裁剪几乎没有曲线,只是在领窝处开有一个20厘米的口子,上领时将多余的部分叠在一起。如将和服拆开,人们可以看到,用以制
[和服]
和服
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由于和服的裁剪制作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在量体裁衣方面比较自由。在制作和服时,较少为人的体型所左右,高矮胖瘦不同的人,即使穿着同一尺寸的和服,也很少给人以衣不合体的印象。因为,它可以因人而异,在腰间调节尺寸。和服虽然基本上由直线构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对人体曲线的显示,但它却能显示庄重、安稳、宁静,符合日本人的气质。不仅如此,和服同时也顺应日本的自然;日本绝大部分地区温暖湿润,因此服装的通气性十分重要。由于和服比较宽松,衣服上的透气孔有8个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开合,所以十分适合日本的风土气候。
编辑本段和服的定义
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不仅在男女间有明显的差别(男式和服色彩比较单调,偏重黑色,款式较少,腰带细,附属品简单,穿着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缤纷艳丽,腰带很宽,而且种类、款式多样,还有许多附属品),而且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礼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礼和服、宴礼和服及一般礼服)。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着时的繁冗规矩(穿和服时讲究穿木屐、布袜,还要根据和服的种类,梳理不同的发型)使它俨然成了一种艺术品。设计师不断在花色和质地上推陈出新,将各种大胆的设计运用在花色上,使现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中。
[和服]
和服
江户时代以前,和服的“浴”字是指“热水”,那时候人们把和服称作“汤帷子(Yukatabira)”。帷子指单衣,即用于单穿的衣物。古时的浴室基本上都是蒸气式的,和现在的桑拿很相似。人们为了防止被墙壁和柱子烫伤,都穿着汤帷子入浴。汤帷子被称为“和服”始于江户时代。
后来,人们逐渐改变了入浴的形式,洗浴时不再穿衣,而是浸泡在热水中。于是,这种和服便成为洗浴完毕后穿着的简单衣物,并作为夏季休闲体现个人情趣的衣物延续至今。从价格上来说它和真正出席宴会的和服相差很大,一般在10万日币左右,而一般的和服则至少要100万。1人民币大概是13日元。
最初的日本服装是被称国“贯头衣”的女装和被称为“横幅”的男装。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来,然后用带子系住垂在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于裙子的下装,其做法相当原始,但相当实用。
所谓的“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剪的布围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
日本的和服,就是以此为基础逐渐演经而成的。在日本出土的公元素至7世纪的古墓的人偶埴轮上,已经有了各种和服的形象资料。
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服装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和服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和服的名称,如"唐草"、"唐花"、"唐锦"等。"贯头衣"、"横幅"以及后来的"和服",受到了东亚的中国唐代服装的影响。
各种和服在款式和穿着方式上有"大同",也有"小异",正是这些"小异",具有服装的一项重要功能:显示身份、年龄、所属的社会阶层。以女性的和服为例,这种"小异"主要表现在袖子上。和服的袖子大致分为"黑留袖"、"色留袖"、"本振袖"、"中振袖",等等。
1."留袖",即袖子相对较短。
2."黑留袖"和服往往点缀有精致的花纹,它是中年妇女的礼服,一般在比较隆重、庄严的场合,如婚礼、宴会时穿着。
3."色留袖"是有各种颜色的和服,穿著者比穿"黑留袖"的人年轻,也是隆重场合时穿着的礼服。
4."振袖"是未婚的日本青年妇女的传统服装,比较豪华,一般只在庆贺典礼、毕业,以及新年时穿着(今天,即使在这种时候也很少有人穿着这种和服)。"振袖"就是长袖,往往长达1米左右,垂至脚踝。
5.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为"色无地"的和服,在平时穿着。"色无地"没有花纹图案,但有颜色。
通气是和服的一大优点和特征,因此和服的袖口、衣襟、衣裾均能自由开合。不过,这种开合,尤其是衣襟的开合,有许多讲究。不同的开合,具有不同的含义,显示穿著者不同的身份。例如,艺人在穿着和服时,衣襟是始终敞开的,仅在衣襟的"V"字型交叉处系上带子。这种穿着方式,不仅给人以一种和服似脱而未脱的感觉,显示一种含蓄的美,而且能显示从事该职业的妇女的身份。反之,如果不是从事该职业的妇女在穿着和服时,则须将衣襟合拢。但即使是合拢衫襟,其程度也有讲究,并以此显示穿著者的婚姻状况:如果是已婚的妇女,那么衣襟不必全部合拢,可以将靠颈部的地方敞开。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则须将衣襟全部合拢。事实上,和服的穿着有着如此之多的讲究,以至在日本有着专门教人如何穿着和服的"教室"。
编辑本段和服的构造
1.挂衿(かけえり)、共衿(ともえり,tomoeri)
2.本衿(ほんえり)、地衿(じえり,jieri)
3.右の前身顷(まえ
[和服设计]
和服设计
みごろ)
4.左の前身顷 (左之前身顷)
5.袖(そで,sode)
6.袂(たもと,tamoto)
7.左の衽(おくみ,akumi)
8.右の衽
9.剑先(けんさき) kensaki)
10.身丈(みたけ,mitake)
11.绗丈(ゆきたけ,yukitake)
12.肩幅(かたはば,katahaba)
13.袖幅(そではば,sodehaba)
14.袖丈(そでたけ,sodetake)
15.袖口(そでぐち,sodekuqi)
16.袖付(そでつけ,sodecke)
编辑本段和服的历史
传说中日本神治时代有位依邪那歧命神,他在举行祓除(用斋戒沐浴等方法初灾求福)之事时,常常脱去上衣、袴、带,裸露身体。据后人考证,传说中描述的神治时代相当于日本的原始社会时期,那个时代日本人生活的遗址现已发现数千处,其分布区域,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几乎遍布全日本。原始社会的日本人以群体方式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和采集(不要总是想到帝国时代去)。也许就是在那个时代,日本人开始了用动物的皮毛或者树叶加工御寒,走出了裸露的时代。 在绳文式文化时代后期(日本新石器时代,相当于前800-前500年)和弥生式文化时代(日本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相当于前300-300年),日本出现了两种基本的服装式样。一种是套头式圆领衫,造型类似于今天的圆领针织套衫;另一种是对襟式,门襟采用左衽,领尖至腰间,等距两初用细绳系结扣接,袖子为筒形袖,长度在膝以上。与上衣配套的还有袴、领巾、于须比。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于上衣内的一种裆布,但是这里的袴是指有腿部连接的类似于裤子的下装。男子有一种称为裳的缠腰,缠腰绕系于上衣,由于系结出现褶裥,使服装产生了一些变化。女子大都穿裳,与男子不同的是,女子裳长及地,形式与今天朝鲜妇女裙"其玛"颇为相似。
[明星和服照]
明星和服照
领巾一般作为装饰搭挂在两肩,搭挂的形式不限,通常是又个人的爱好决定的。在生产劳动中领巾还时常被用作挽系长袖的带子,或者作替代包袱布之用。在别离的场合,人们挥动着领巾,以示依依不舍的心情,它与后来明治时代流行的以挥舞手帕表示告别的作用是一样的。于须比是一种比领巾大且长的一种带状织物,蒙在头晌垂绕至腰间。古代日本妇女忌讳被男子窥容,所以用于须比蒙面。
据《古事记》、《日本书纪》、《植轮图集》、《古语拾遗》等文献记载,日本绳文式文化时代后期和弥生式文化时代的服装已经采用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植物纤维材料制作,带子是选用倭文布。服装材料的出现笼罩着神话的光晕,如天日鹫神裁楮织布、日长白羽神自创麻布以利民用。
染色在当时已经比较普遍,据《应神记》载景行天皇时,平民已经知道用茜草染红、靛蓝染青、荩草染黄、橡果染果黑、紫根染紫。染织品大多无纹,偶有一些印纹,一般都是直接利用树叶花草擦印完成的。所用的植物有月草、燕子草、榛、山蓝、忍冬等。
1.奈良时代
日本上古时代的粗布服装,窄袖斜襟,与古代中国穿着十分相似。但是,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使之制度化的,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日本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职等级区分;制服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的服装,按行业分类。总体而言,奈良时代的服装色彩还是较为简单的。 平安时代:到了平安时代(九世纪以后),由于国风的盛行,日本和服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其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举个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听过"唐衣" 和"十二单"。唐衣是盛装(礼服)的一种,以紫、绯为贵,金碧辉煌,美丽异常。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层单衣,而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圭的服装,圭轻薄透明,多层圭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从这里也可略窥日本人的审美观,既喜欢抽象化的美,又喜欢真实细致地反映自然世界的美感。
2.镰仓时代
由于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终于衰退。镰仓时期,相对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这一时代特征也反映在服装上。当时,元朝统一中国,并连续十次侵犯日本:日本人为了便于战争,服装又回复朴素,宽袖又变回窄袖。
3.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在衣服上印上家纹(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纹,估计家纹数目超过二万种),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很广。而女装则更朝简单化发展。
4.桃山时代
织田信长的安土、桃山时期(十六世纪中叶),人们开始讲究不同场所穿着不同服式,于是出现了参加婚宴、茶会时穿的"访问装"和参加各种庆典、成人节、宴会、相亲时穿的"留袖装"。女子流行穿着小袖:虽然美丽,但比起唐衣之类,还是简陋。这一时期,带有鲜明民间性的"能乐"逐渐成型,绮丽豪华的"能"装束出现。此时,公卿的服装没有大的改变,基本是平安时代宫廷服装的延续,而公卿与武家的最终融合是在明治时期,那是后话。
5.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时期,其时,男装、女装虽有变化,(如女装的小袖形状变得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织<以黑五纹为正装,茶、黄次之>,带结开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时代,现在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我们现在今看到的和服大都是沿续了江户时代服装特式。
编辑本段和服的美术
日本的绘画史一直是与中国的美术史同步的,特别是在中国唐代的时候,佛教艺术传人中国及日本,无论是寺庙中的壁画塑像还是生活中的肖像画,两个国家都有相似之处。
[和服彩绘图]
和服彩绘图
真正反映日本和服的绘画作品主要是日本的风俗画。日本的 风俗画兴起于室盯时代(1392-1573年),相当于中国的明代。 当时有许多中国的风俗画传入日本,如反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生 产过程的《耕织图》,被日本画家作为一种模式来效仿,以致日本 也出现了许多版本的《耕织图入有狞野永纳本,也有和歌山县高 野山遍照尊院的彩绘屏风《织图》等。但日本风俗画的真正兴起是在江户时代,当时虽然有一派古典画派专以传统物语为绘画题材,如源氏物语、净琉璃物语等都相继出现于当时皇宫贵族的屏风上,这种传统题材一般用传统的绘画手法来表现。画中人物穿着的都是当时宫中的华丽衣服,造型风格有些类似有职雏人形。 但当时更多的是同时绘于这些屏风上的风俗画,这是江户初期 (16世纪初)的一大特色,其绘画中心在京都,当时正值广仁文明之乱之后,京都的经济正在复兴,作为复苏象征的明广九年的 园祭活动也在京都一年一度地举行,正因为如此,一系列的屏风图大量出现,如狞野永德的《洛中格外图》,此图有三种版本,盯田本、历博乙本、上杉本,此外还有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洛中风俗图》屏风(17世纪前半)、静嘉堂文库的《四条河原游图》屏风,这些屏风的题材颇有些类似于唐代的游春图,但人物更为众多,场面更为宏大,其中突出的是歌舞伎的内容。如四条 河原和六条柳叮。前者是歌舞伎兴起的中心地,后者是游女歌舞 伎云集的地方。开创于庆长八年(1603年)的北野社头歌舞伎在一夜之间流行起来。庆长末年在四条河原常设舞台,供六条柳町游女们来表演,当时有大量的文字记载了这一风俗,当地成为京都的文化中心地。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和服的穿着情况。
但是,歌舞伎的盛况为当政者所反感,宽永十六年政府下令禁止歌舞伎,所以在宽永年间大量增加的是室内游乐图。
到江户中期,与风俗画相对应的是桃山时期的浮世绘,浮世绘是从室内游乐图中抽出单独的一个美人进行描绘,这种形式在宽文时代特别流行,因此称为宽文美人图, 其中的《八千代大夫图》是特别优秀的作品。
17世纪中叶,在江户的出版物中出现了版画插图,绘制这些插图的称为板下绘师,大多都是无名的绘师,其中脱颖而出的是菱川师宣(-1694年),师宣曾担任进原西鹤《好色一代男》江户版的插图作者,其中的每一幅插图都能独立欣赏。师宣是一枚绘的创始人,他所作的《见返美人图》中的美人身穿红色小团花地的刺绣大团花图案的和服,美人回首,巧笑倩兮,极为动人。
明和二年(1765年)开始流行以俳人为中心的绘画。用豪华的多色摺招版画来制作,其中优秀的作者是铃木春信(1725-1770年),其版画有如锦之美,故称锦绘,其所绘美人尤以柳腰为美,风靡一时。春信以后的美人画代表有胜川春章、鸟居清长等,但最为有名的浮世绘大家则数喜多川歌磨(1753-1806年),其画大多是半 身绘或大首绘,如《妇人相学十躯》等。此后有许多反映蚕桑或纺织生产的风俗画也用了这种浮世绘的风格,画中的女性穿的则是下层劳动妇女的和服。
[和服女生]
和服女生
日本到现代还有美人画这一专门画派,所画大多都是穿和服的日本妇女。
从明治三十年开始,日本的画家开始创造了新的美人画法, 大约可以分成三个流派,一是从浮世绘中脱胎而出的近代美人画派,以关东镝木清方为代表;二是以贵妇和上流社会的太太们为主的美人画,以圆山四条为代,其中上衬松园的作品中有着成群的穿和服的日本太太,丰姿绰约,脸庞丰润,所描绘的和服制作方法也十分清楚,是绞缬还是友禅,都能分清;三是东西合璧的美人画,以西洋画的风格来描绘穿着和服的日本妇女。
上述与和服有关的美术作品。不但保存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和服的色彩、面料、图案、款式和配饰,还反映了和服的穿着方法,以及穿了和服的日本人的举手投足的千姿百态。此外,这些作品事实上是艺术家眼中的和服,流露了艺术家及其同时代人对和服的态度和感情。
编辑本段和服的种类
[和服成衣]
和服成衣
和服的种类很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 少,色彩较单调,多深色,腰带细,穿戴也方便。 女性和服款式多样, 色彩艳丽,腰带宽,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同,还要配不同的发型。已婚妇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图样、颜色、样式等也有所差异。
1.留袖和服
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典礼等时穿的礼服,主要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以黑色为底色,染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的,叫"黑留袖",为已婚妇女使用;在其他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图案的,叫"色留袖"。第一张 图片为黑留袖
[和服]
和服
2.振袖和服
又称长袖礼服,是小姐们的第一礼服,根据袖子长度又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主要用于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宴会、晚会、访友等场合。 因为这种和服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所以已婚妇女穿"中振袖"的也越来越多。
[和服图样]
和服图样
3.访问和服
是整体染上图案的和服,它从下摆,左前袖,左肩到领子展开后是一幅图画,近年来,作为最流行的简易礼装,访问和服大受欢迎。开学仪式,朋友的宴会,晚会,茶会等场合都可以穿,并且没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4.小纹和服
衣服上染有碎小花纹。因为很适合用于练习穿着,所以一般作为日常的时髦服装,在约会和外出购物的场合,常常可以看到。小纹和服也是年青女性用于半正式晚会的礼服。
5.丧服
连腰带在内全部为黑色,丧礼时穿。
[卡通和服]
卡通和服
6.婚服
结婚时穿的礼服。
7.浴衣
沐浴之前所穿。夏季和服。
8.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纹的打褂和袴为正式礼装,即纹付羽织袴。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打褂和袴也只作为简易礼装,可以随便进行服装搭配。
[纹付羽织袴]
纹付羽织袴
9.素色和服
这是一种单色和服(除黑色以外),如果染有花纹可以作礼服,如果没有花纹则作日常时装服。
10."付下"和服
袖子,前后身,领子的图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印染的和服总称。比访问和服更轻便舒适。
11.十二单
乃是古代妇女进宫或节会时所穿的盛装礼服。分为唐衣、单衣、表着等,共十二层
以下是和服的细分种类
振袖 留袖 访问着 付け下げ 小纹(こもん) 色无地 䌷(つむぎ) ウール着物 アンサンブル着物 浴衣(ゆかた) 羽织(はおり,wa a i) 道行コート(みちゆきこーと) 被布(ひふ) 袴(はかま,wakama) 打挂(うちかけ) 直垂(ひたたれ) 大纹(だいもんda yi mo n) 素袄(すおうsu a u) 裃(かみしも) 平安装束 束带(そくたい) 直衣(のうし) 狩衣(かりぎぬ) 十二单(じゅうにひとえ) 袿(うちき) 细长(ほそなが) 割烹着(かっぽうぎ) もんぺ 甚平(じんべい) 作务衣(さむえ) 丹前(たんぜん)
附带品
和伞 头巾 ショール 襦袢 ステテコ 半衿 带 丸带 袋带 名古屋带 半幅带 角带 兵儿带(へこおび) 带扬げ 带板(おびいた) 带缔め 带留 根付 簪(かんざし) 栉(くし) 羽织ひも 扇子 ハンドバッグ 雪驮(せった) 下驮 草履 足袋 手甲 脚绊(きゃはん) 裈(ふんどし) 汤文字(ゆもじ) 叠纸(たとうがみ) 怀纸
1.丸带 女式和服最初使用的带子,其正面里有花纹,华丽而不失典雅。
2.袋带 宽八寸(日本的1寸=3.03cm),正面有花纹,底面是素色,目前是日本最流行的带子。其中一种织入锦线或金线的带子可与礼装搭配,其他染有轻快图案的带子则用于时装服。
3.名古屋带 太鼓的两端分别连有两条较细的带子,这样系起来即舒适又方便。
袋名古屋带:带宽八寸(1寸=3.03cm),比袋带更轻便舒适。
半中带:其带宽只有普通带子的一半左右,没有里衬,也不用细绦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打结。
4.和服的配件
和服之美,除了夹、带、结的组合外,和服的配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和服的配件主要有带扬、带缔、带板、带枕、伊达缔、腰纽、胸纽、比翼等。另外还有与和服配套的内衣,穿和服时、进行美容时的一些辅助用具以及鞋和其他附属品。
带扬和带缔是和服整装中十分重要的小配件。带扬的作用除了在制作带结是能够固定和包覆带枕外,而且在装饰上也严格要求与和服、和服带配套。带扬的材料一般选用纺绸、绫、绉织物等,上面装饰扎染纹样、友禅染、小纹、刺绣图案或者是色无地。带缔起着系结和服带结的作用,有绳带、编织带、绗缝带之分。有一种绗成圆筒形的带子称为丸绗带,是礼服上专用的带缔。还有一种掺和金银丝的绳带也是平常用于正式礼服和便礼服的带缔。一般来说,带缔厚实的宽带比窄幅带的价格高,所以窄幅带缔一般只用在浴衣上面。
带板:是置于带子前方,防止带子起皱的一种整形用的配件,宽度比带子窄一些。
带枕:是制作太鼓的带山和塑造变化带结造型时用的,大的很大,但一般都是选用标准形
伊达缔:是系在和服领窝以下的胸口位置,以防止穿着走样的一种和服配件。伊达缔一般选用质地较薄的博多织物。
腰纽、胸纽:是和服着装时用于比试和服的长度,或者作为胸口的假纽之用。
比翼:是留袖上的一种特定的装饰,为的是让和服两层缝合能看得出来。比翼规定装饰在袖口、领、衽以及从腋下到袖下的开口部分。丧服不能用比翼。
内衣:和服的内衣主要是指足袋、肌襦袢、衬裙、长襦袢、半领。
足袋:即袜子。和服的袜子要求完全选用白色,而且四个脚趾套在一起与大脚趾分开。
材料选用上等宽面府绸。
肌襦袢:即贴身汗衫,起到夏天吸汗,冬天保暖的作用,面料选用天然纤维制成的细纱、罗等,领子用同类布做成窄幅的V形领。
衬裙:衬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裙子沾污和保暖。面料选用纺绸、绉织物、尼龙等长度比长襦袢短5厘米左右。
长襦袢:也叫和服长衬衣,是穿在和服里面的一层衣服,主要功能是在穿着是保持和服的平整和外形的美观,同时也起到防污的作用。
半领:也叫衬领。半领缝在长襦袢上,主要功能是防污。面料选用绉织物、盐濑纺绸等。
履物:与其他服饰品包括草履、下驮、手提包、带扣、发饰等。
草履:不是指用草制做的鞋,而是对包括布鞋、皮鞋、漆皮鞋等脚后跟约在2--8厘米的鞋的总称。
选草履时,要注意所选的草履与和服的用途要相符。礼服用的草履是布制的,鞋子的脚后跟也要选得高一些。近些年选用漆皮鞋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反映了草履的一种时尚。
下驮:即木屐,有涂漆下驮、白木下驮等。穿浴衣时,赤足穿下驮。下雨时,木屐要套上防雨、防泥的木屐罩称为雨下驮。
手提包:也是和服的重要附属品之一,在选用面料、花色上同样要求与和服配套。礼服用的手提包通常是以佐贺锦、博多织、织锦作为面料。作为外出是携带的手提包,一般都是选用漆皮和皮革作为面。
带扣:和带缔起着同样的作用,但是带扣上通常装饰珍珠、七宝等,为的是给人留下美好的印。
发饰:如梳、簪、丝带等,选择发饰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像穿振袖之类的华丽和服,选择发饰也就要花哨些;若是穿丧服则要避免戴珊瑚、翡翠之类的发饰。
另有:手带 、木屐。
[日本和服]
日本和服
编辑本段和服浴衣的穿法
基本穿法
首先第一步是穿上足袋(袜子),然后按顺序整齐穿上,带子不能系得太紧。
1. 披上和服,把内衬衣的袖子套进和服袖里。把和服的背缝调整到后背中心,然后用夹子把衬衣与和服的领子固定。
2. 用手提起领子并调整下摆的长度,以不接触到地面的长度为止。
3. 打开和服把前领放到腰骨的位置,决定正面的幅宽。和服边缘与身体侧边对齐为宜。
4. 决定幅宽后,慢慢把正面打开,接着把底面合身定宽,然后把右手所拿着的领子下部提高10公分,使下摆线程倾状
5. 重复正面,把左手所拿的领子下部分提高5公分,注意不要错位。腰间出现后皱褶往上调整。
6. 在腰间系上第一根细绳。带子从身体正面往向系,在背中交叉后线回到前面打结。
7. 把腰间的皱折拉平。手从和服袖裉下的开衩处伸进去检查和服是否被带子夹住,弄平背后多余的部分。
8. 同样把胸前多余的部分平整好,把皱折拉到腋下,两手抓住两袖边,轻轻拉袖口。
9. 检查两领子是否整齐交差好,如有错位,把手从袖裉下的开衩口伸进去调整。领口开衩不能太在也不能太小。
10. 在胸下系上第二根细绳,多余的部分一定要拉整齐,正面重复的部分程水平状。
11. 端正腰身,在胸前系上一条叫"伊达"的小带子,因为小带子有伸缩性,注意不要系得太紧。
12. 检查胸前和后背是否有折和松懈,有的话,往腋下这边拉平整。 整体完成后用大镜子检查是否有差错,然后摘下领上的夹子。
浴衣带子(兵儿带)的系法
如果是你一个人系带的话,可以在胸前打结,然后右手拿着结子,左手拿住后背的下侧,从右方向把
[和服]
和服
结转到背后。
1. 把腰带宽上下对折,贴在腰上,取好打结眼的长度,结眼长以20公分为宜。
2. 把打结眼的部分挂在肩上,剩下的部分严整地围腰两圈。
3. 围腰两圈后剩下的带子对折后与挂在肩上的一端打结。
4. 两脚稍分使身体稳定,然后用力勒紧带子。
5. 拿起打结眼的部分叠成三折。
6. 用一条绳子绕两肩一圈系好,用夹子把结眼部分固定在绳子上。
7. 把结翅部分的皱折拉平整。
8. 结翅的长度与两肩同宽,正面朝上卷好。
9. 拿起结翅,在带子衬垫上放入带枕后卷好。
10. 把结翅叠成漂亮的褶,贴在后背上。
11. 把结翅打开整理漂亮。 完成后再做一次检查调整好结翅的角度。
和服穿着注意事项
和服着装时需要注意的是和服的左襟和右襟的盖法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穿时右襟领贴胸口,左襟领再盖在右襟领上,此穿法称为“右前”;反之则为“左前”。和服穿法,生人是“右前”即左搭右(襟领),由于日本人认为,死后的世界与生前相反,因此死者的穿法是“左前”即右搭左。“右前”穿法,有一说是受到中国古代服装影响,也有一说是日本人惯用右手,因此惯将刀在配在左腰间,若采用“左前”穿法,拔刀时受左襟领影响,动作会不顺畅。
很多人不知道这一说法,穿和服时右襟搭左襟,甚至很多明星的穿着都是右襟搭左襟,比如说伊能静、杨丞琳、时都出现这个错误,这是不正确的。
编辑本段和服的禁忌
着装禁忌
日本有用衣服"招魂"的习俗:人们或者在死者的枕边,或者登上房顶朝向高山大海,或者挥动死者衣服大声呼唤死者回来。为死者洗用过的衣服时,要面北而洗,夜半晾晒。洗完晾干后,必须整整齐齐叠好,收藏一段时间后再用棒敲打几下,生者才能穿用。因此,人们在日常浆洗衣服时,都绝不朝北晾晒,而且夜间也不挂在外面。
在城市,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都不洗衣服。古俗,每月的一日、十五日、二十八日,甚至彼岸等祭日也不得洗衣。这固然是节假日需要好生休息,也是畏
[和服]
和服
惧这一天祭祀对象的魂灵飘游而过时附在晾晒的衣服上。新穿刚做好的衣服时,有的地区(如纪州)先将衣服披在柱子上;有的地方(冲绳)要口唱"我也千年,柱也千年"、"衣服单薄,身板结实"。即使不先给木柱穿,也要叠好后敲打两下再用。这都是出于担心衣服上藏有某种魂灵的缘故。收藏一段时期后用棒敲打,或者先给木柱穿,从主观愿望来讲,希望起到化解的作用,去灾避邪。
《无何集》载:"毋反悬冠,为似死人服",河南沁阳一带有"反穿罗裙,另嫁男人"的传说。由于死者去的是一个与阳世截然相反的阴间世界,所以死后要反穿衣,反戴帽。日本习俗,人死了下葬时,要左向掩衣襟,意味着死者的一切装束都与生者相反。所以,平时人们穿衣服时,最忌讳领子窝在里面,或者以后为前,以里为面。
同样,由于"万物有灵"思想,人们认为自己穿用的衣服必然寄存有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穿用的衣服赠给最亲近的朋友,意味着把自己的魂魄也赠给了对方,足见一片诚心。有的人赠衣时,还在兜内放一枚五圆的日币,这是取五圆的谐音,表示"御缘"(与您有缘)之意,目前还存在的赠"买衣服钱"、"买腰带钱",都是这种习俗的表现。
色彩禁忌
《中国民间禁忌》一书中曾将服饰的颜色归纳为四:贵色忌、贱色忌、凶色忌、艳色忌。
《礼记》载,天子弹服装因季节不同而颜色不同,按季节的阴阳五行,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
唐太宗贞观四年定百官朝服颜色,紫列朱前: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可以这样说,日本历史上的色彩禁忌与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
推古天皇十一年(605年),圣德太子颁布"冠位十二阶",按阶位用冠。
从上至下是德(紫)、仁(青)、礼(赤)、信(黄)、义(白)、智(黑)。这六种颜色和冠位又分别细分为大小两种,共十二阶。
日本历史上曾定桔黄色、深红色、青色、深紫色分别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亲王的礼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红色和深紫色,更不准皇室以外的人使用,这种规定一直持续到1945年。
在日本高松冢古坟壁画上,除有唐装男子和女子画像外,尚有作为四方守护神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黑龟)图画。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穿着和服时,非隆重仪式,一般不选用白色和红色。因为:白色代表神圣、纯洁;红色则象征着魔力。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 1
大丸弘,1987,西欧型服装的形成——和服论的观点から,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第五研究部
http://ir.minpaku.ac.jp/dspace/handle/10502/3417
* 2
张瀚,明,《松窗梦语·百工纪》
* 3
古代日本と大陸文化
http://www.geocities.co.jp/SiliconValley-SanJose/4402/kankokutei.html
* 4
日本《先賢故實》
* 5
吴服神社
http://kamnavi.jp/ym/osaka/kureha.htm
* 6
漢織·呉織从呉国渡来帰化
http://www.ccis-toyama.or.jp/toyama/magazine/h17_m/0589kureha.html
* 7
黄遵宪,清,日本国志
* 8
大和田建樹編,1892,《謡曲通解》
http://webcatplus.nii.ac.jp/webcatplus/details/book/ncid/NCID:BN15210749.html?txt_docid=NCID:BN15210749
开放分类:
服装,日本文化,大奥,十二单,浴袍
“和服”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a kimono
我来完善 “和服”相关词条:
武士俳句清酒
武士 俳句 清酒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350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宁宁zuozuo ,百科ROBOT ,cninvincible ,潘昊 ,伊势坐照 ,米克艾米 , [百科蝌蚪团] 疯狂答题手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百科蝌蚪团] 百科分类管理员 核心用户
成长任务
词条动态
热词推送
编辑热词可获得额外经验值
进入我的百科
您目前的等级是级
您目前的经验值是点
您还需点经验值即可升为级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298355 次
编辑次数:76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1-01-26
创建者:月已西往
更多贡献光荣榜
鼠标滑过用户名,我们有名片啦!
辛勤贡献者: [贡献复杂版本,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百大教授145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佐啭36°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百科蝌蚪团] 疯狂答题手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伊势坐照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最新动态
百度百科权威合作:
百科消息:
蓝天巨无霸--波音系列客机
百度寻人--让孩子早日回家
旅游大拼盘系列专题--羊城攻略
美食大盘点系列专题--饕餮盛宴
山山水水--中国的自然美景
礼贤下士--百科分类管理员主页
科友之家--百度百科核心用户专区
百度百科“知识先锋”计划启动
不可回避的住房问题
我的船长我的船--百科船长日志
游戏达人招募--写攻略拿奖品
推广链接
绮澜 定做秀和服 应采儿秀..
秀和服款嫁衣 手工绣花秀和服就打电话:010-67571191 1391173206..
www.lichaoqun.com
川口日本lube 日本进口润..
代理销售LUBE日本株式会社日本lube,THK日本株式会社润滑油脂,
www.dgcklube.com
日本检品 世界领先的质量..
汉斯曼(HQTS)是一家质量保证服务机构,提供日本检品,产品测试和..
www.hqts.com
粤鹏供应日本镍粉 高纯度..
广东粤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专业供应日本镍粉,以经营进口化工原料..
www.gdyuepeng.com
© 2011 Baidu 权利声明
和服的介绍
和服的特征
和服的定义
和服的构造
和服的历史
1.奈良时代
2.镰仓时代
3.室町时代
4.桃山时代
5.江户时代
和服的美术
和服的种类
1.留袖和服
2.振袖和服
3.访问和服
4.小纹和服
5.丧服
6.婚服
7.浴衣
8.男式和服
9.素色和服
10."付下"和服
11.十二单
附带品
和服浴衣的穿法
基本穿法
浴衣带子(兵儿带)的系法
和服穿着注意事项
和服的禁忌
着装禁忌
色彩禁忌
夏日节和焰火表演时是穿浴衣的时候。浴衣是一种轻便的和服,制造材料是棉花而不是丝绸。浴衣与传统和服相比颜色更鲜艳、图案更明快,它们为夏季增添了欢乐的色彩和氛围。在日式酒店和旅馆里租借给您的棉质睡袍也称为浴衣(Yukata)。
在日本,“浴衣”原本也是洗澡后直接套在身体上的,作为一种乘凉用的传统的简易装束,正确的穿法同和服一样,里面是不穿底裤的。因为浴衣的款式更像传统的和服,要绑腰带,上花结,要配上相应的发型、手袋,所以人们往往把浴衣和价格昂贵的传统和服联想到一起。不过,和服对于一个普通的日本人来说,一生也许只在成人仪式(20岁)那年穿上一回,或者连穿上一回的机会也没有。但“浴衣”的消费行动,比起“和服”更接近一般服装的价格,所以年轻女孩子大多数每年夏天都会想穿一套与去年不同的浴衣。
和服和浴衣的区别在于:和服面料高档,穿法极其复杂,而浴衣大多是布料。
我认为和服和语义的主要区别就是和服比较正式~浴衣比较随意吧!
这些网址是介绍和服的:http://www.uniformchina.com/culture/regions/2004/07/uc251537200000.asp
和服技艺---图案、纹章
http://www.uniformchina.com/culture/regions/2004/07/uc251556220000.asp
和服---几何学模様
这是贴图:
和服图片
http://ycyz.edu.qz.fj.cn/forth/ima/DL/DL003/DL00300029.jpg
日本妇女的和服
http://chinamm.tom.com/img/assets/200404/040419makiyo.jpg
Makiyo穿桃红和服庆祝成年
http://www.qdnsl.com/business/UploadFiles_7122/200509/20050910183517167.jpg
端庄妩媚 婀娜多姿 清纯的日本和服...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01/12/tywy01s1038.jpg
维多利亚穿和服
http://news.etgo.cn/article.php?articleid=4879
和服宣传《大奥》行破酒桶仪式
http://edu.qq.com/images/hefu_big12.jpg
和服小妹
http://www.sg.com.cn/uploadimg/200508/00000984.jpg
和服炫彩
http://www.94vip.com/Article/UploadFiles/200412/20041226182303909.jpg
Hello Kitty 和服秀
http://www.hop8.com/UploadFile/2005813233159937.jpg
杨丞琳和服装
http://mp3.91.com/Cache/HtmlEditorAccessory/2005-07-29/39eab4d4-db0d-441e-b28b-d59a0699e050.jpg
和服武士
浴衣图片:
http://www.chinadv.com.cn/bbs/UploadFile/2005-6/2005620045676.gif
卡通浴衣
http://love.online-game.com.cn/images/game-3-8/14.gif
卡通浴衣2
http://news.shangdu.com/30/2003-06-26/20030626-324306-30.shtml
Sammi与古仔穿的浴衣
http://www.oioj.net/blog/user2/24191/upload/20059224413.jpg
浴衣男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61292953&tn=baiduimagedetail&word=浴衣&in=72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125603953&tn=baiduimagedetail&word=浴衣&in=78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274321000&tn=baiduimagedetail&word=浴衣&in=81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648384753&tn=baiduimagedetail&word=浴衣&in=107
浴衣服装
http://www.bandaonews.com/news/showdetail.asp?id=48295
深田恭子优香等日本女明星穿浴衣争奇斗艳
http://ent.goodmood.com.cn/star/495151934.html
林志玲游日本 穿浴衣
http://www.sznews.com/szzk/n21/ca476547.htm
东京夏日之浴衣美女
http://pic.yesky.com/pic/focus/335/33526.shtml
百度首页|登录
到百科首页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 首页
* 自然
* 文化
* 地理
* 历史
* 生活
* 社会
* 艺术
* 人物
* 经济
* 科学
* 体育
*
核心用户
* NBA
和服
百科名片
[和服]
和服
和服(わふく,wafuku) ,江户时代以前通常指吴服,是日本的一种民族服饰。语出《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明治时代前和服泛指所有服装,而与这个词相对的是洋服(ようふく),指来自西洋的衣饰。后来此词的词意逐渐单一化,通常单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服装。
目录
和服的介绍
和服的特征
和服的定义
和服的构造
和服的历史
1. 1.奈良时代
2. 2.镰仓时代
3. 3.室町时代
4. 4.桃山时代
5. 5.江户时代
和服的美术
和服的种类
1. 1.留袖和服
2. 2.振袖和服
3. 3.访问和服
4. 4.小纹和服
5. 5.丧服
6. 6.婚服
7. 7.浴衣
8. 8.男式和服
9. 9.素色和服
10. 10."付下"和服
11. 11.十二单
12. 附带品
和服浴衣的穿法
1. 基本穿法
2. 浴衣带子(兵儿带)的系法
3. 和服穿着注意事项
和服的禁忌
1. 着装禁忌
2. 色彩禁忌
和服的介绍
和服的特征
和服的定义
和服的构造
和服的历史
1. 1.奈良时代
2. 2.镰仓时代
3. 3.室町时代
4. 4.桃山时代
5. 5.江户时代
和服的美术
和服的种类
1. 1.留袖和服
2. 2.振袖和服
3. 3.访问和服
4. 4.小纹和服
5. 5.丧服
6. 6.婚服
7. 7.浴衣
8. 8.男式和服
9. 9.素色和服
10. 10."付下"和服
11. 11.十二单
12. 附带品
和服浴衣的穿法
1. 基本穿法
2. 浴衣带子(兵儿带)的系法
3. 和服穿着注意事项
* 和服的禁忌
1. 着装禁忌
2. 色彩禁忌
展开
编辑本段和服的介绍
和服在19世纪末期以前的日本称作吴服。和服的称谓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1]吴服(ごふく,gofuku)这个称谓源于中国三国时期,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经 传入日本的缘故。在更加精确的层面上,吴服一词是专指以蚕绢为面料的高级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会用“太物”来称呼。中国吴地以吴服闻名天下。《松窗梦语》载:“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是吴俗之侈者愈侈,而四方之观赴于吴者,又安能挽而之俭也。”[2]《古事记》中卷曰:「若有贤人者贡上。故受命以贡上人名。和迩吉师。即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并十一卷付是人即贡进。又贡上手人韩锻。名卓素。亦呉服西素二人也。又秦造之祖。汉直之祖。」即是说百济给应神天皇的贡品里有论语、千字文、锻造工以及两个从吴国来了缝织女。这件事与兵库县的吴服神社祭祀的织姬和东汉渡来的阿知使主(刘阿知)有关。[3]“三十七年,帝遣阿知使主於吴,求缝工,得吴织·穴织等四女归。会帝崩,因献仁德帝。”[4]也就是说,当时从中国渡来两个织姬传入中国的纺织技术,吴织媛死后被当作吴服大神在吴服神社里被祭祀。[5]《日本书纪·雄略十四年》则称:「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戊寅,身狭村主-青等共吴国使,将吴所献手末才伎,汉织、吴织及衣缝兄媛、弟媛等,泊於住吉津」,即呉国から汉织·呉织が渡来帰化。[6]《日本书纪·应神纪》载:“三十七年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于吴,令求缝工女。爰阿知使主等渡高丽国,欲达于吴。”《日本国志》亦曰:「应神帝之初,得《论语》、《千文》于百济王仁。四十一年庚午,复遣阿知使主、都贺使主于吴,二人,汉孝灵皇帝之后也,魏受禅后,辟乱至倭。考庚午即西晋永嘉四年,其日吴者,意当时就吴地求之也。此事载日本《应神本纪》。求织缝女。抵高丽,高丽乃副久礼波、久礼志二人为乡导,及得工女还」。[7]所以,和服的纺织和缝制技术最初是从中国传入的。此外,京都大酒神社也祭祀着吴织女和汉织女。神社石标上书「太秦明神 吴织神 汉织神;蚕养机织管弦乐舞之祖神」。另有日本西宫市喜多向稲荷神社祭祀了汉织女吴织女的织姬大明神。日本谣曲《吴服》唱曰:“不思议の事を闻くものかな。それは昔の君が代に。唐国よりも渡されし。词「绫织二人の人なるが。今现在に现れ给ふは。何といひたる事やらん。”[8]
[和服]
和服
昔日吴服与和服两种概念是分别的(因贵族所穿的和服样式大多不是源自东吴而是源于唐朝,而该类服装以前亦被称为“唐服”),但今天这两种概念已几乎重叠。现在很多卖和服的商店,招牌上会写着“吴服屋”(吴服屋),可见两词已经基本上同义化。
今天日本服装主要分为现代服装“洋服”,即从欧洲传来的样式,和传统服装。和服最早期因中日文化交流而深受古代中国的汉服影响,尤其是日本历史上的古坟时代(相当于中国晋朝及南北朝时期)。但到了平安时代(相当于唐末宋初),由于中日因双方内外条件变化而暂时中断交流,日本文化进入了一个高度本土化发展的时期(也是一段自我孤立时期),和服的构造也因而更具有其本地色彩。
日本平民和服受东吴传来的编制缝纫风格影响较深,故称为“吴服”。而贵族的服装则受之后的唐朝影响更深,称为“唐服”。从镰仓时代起贵族和武士逐渐开始在家里穿着吴服,从室町时代开始上层贵族也开始穿着吴服。江户时代起吴服的样式和今天的和服已相差无几。今天,平民在节日、庆典上多穿着吴服,即一般意义上的和服,而皇族礼服仍以唐服为主,偶尔穿着吴服,礼服中最华丽的是十二单。
编辑本段和服的特征
和服属于平面裁剪,几乎全部由直线构成,即以直线创造和服的美感。和服裁剪几乎没有曲线,只是在领窝处开有一个20厘米的口子,上领时将多余的部分叠在一起。如将和服拆开,人们可以看到,用以制
[和服]
和服
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由于和服的裁剪制作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在量体裁衣方面比较自由。在制作和服时,较少为人的体型所左右,高矮胖瘦不同的人,即使穿着同一尺寸的和服,也很少给人以衣不合体的印象。因为,它可以因人而异,在腰间调节尺寸。和服虽然基本上由直线构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对人体曲线的显示,但它却能显示庄重、安稳、宁静,符合日本人的气质。不仅如此,和服同时也顺应日本的自然;日本绝大部分地区温暖湿润,因此服装的通气性十分重要。由于和服比较宽松,衣服上的透气孔有8个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开合,所以十分适合日本的风土气候。
编辑本段和服的定义
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不仅在男女间有明显的差别(男式和服色彩比较单调,偏重黑色,款式较少,腰带细,附属品简单,穿着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缤纷艳丽,腰带很宽,而且种类、款式多样,还有许多附属品),而且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礼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礼和服、宴礼和服及一般礼服)。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着时的繁冗规矩(穿和服时讲究穿木屐、布袜,还要根据和服的种类,梳理不同的发型)使它俨然成了一种艺术品。设计师不断在花色和质地上推陈出新,将各种大胆的设计运用在花色上,使现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中。
[和服]
和服
江户时代以前,和服的“浴”字是指“热水”,那时候人们把和服称作“汤帷子(Yukatabira)”。帷子指单衣,即用于单穿的衣物。古时的浴室基本上都是蒸气式的,和现在的桑拿很相似。人们为了防止被墙壁和柱子烫伤,都穿着汤帷子入浴。汤帷子被称为“和服”始于江户时代。
后来,人们逐渐改变了入浴的形式,洗浴时不再穿衣,而是浸泡在热水中。于是,这种和服便成为洗浴完毕后穿着的简单衣物,并作为夏季休闲体现个人情趣的衣物延续至今。从价格上来说它和真正出席宴会的和服相差很大,一般在10万日币左右,而一般的和服则至少要100万。1人民币大概是13日元。
最初的日本服装是被称国“贯头衣”的女装和被称为“横幅”的男装。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来,然后用带子系住垂在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于裙子的下装,其做法相当原始,但相当实用。
所谓的“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剪的布围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
日本的和服,就是以此为基础逐渐演经而成的。在日本出土的公元素至7世纪的古墓的人偶埴轮上,已经有了各种和服的形象资料。
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服装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和服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和服的名称,如"唐草"、"唐花"、"唐锦"等。"贯头衣"、"横幅"以及后来的"和服",受到了东亚的中国唐代服装的影响。
各种和服在款式和穿着方式上有"大同",也有"小异",正是这些"小异",具有服装的一项重要功能:显示身份、年龄、所属的社会阶层。以女性的和服为例,这种"小异"主要表现在袖子上。和服的袖子大致分为"黑留袖"、"色留袖"、"本振袖"、"中振袖",等等。
1."留袖",即袖子相对较短。
2."黑留袖"和服往往点缀有精致的花纹,它是中年妇女的礼服,一般在比较隆重、庄严的场合,如婚礼、宴会时穿着。
3."色留袖"是有各种颜色的和服,穿著者比穿"黑留袖"的人年轻,也是隆重场合时穿着的礼服。
4."振袖"是未婚的日本青年妇女的传统服装,比较豪华,一般只在庆贺典礼、毕业,以及新年时穿着(今天,即使在这种时候也很少有人穿着这种和服)。"振袖"就是长袖,往往长达1米左右,垂至脚踝。
5.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为"色无地"的和服,在平时穿着。"色无地"没有花纹图案,但有颜色。
通气是和服的一大优点和特征,因此和服的袖口、衣襟、衣裾均能自由开合。不过,这种开合,尤其是衣襟的开合,有许多讲究。不同的开合,具有不同的含义,显示穿著者不同的身份。例如,艺人在穿着和服时,衣襟是始终敞开的,仅在衣襟的"V"字型交叉处系上带子。这种穿着方式,不仅给人以一种和服似脱而未脱的感觉,显示一种含蓄的美,而且能显示从事该职业的妇女的身份。反之,如果不是从事该职业的妇女在穿着和服时,则须将衣襟合拢。但即使是合拢衫襟,其程度也有讲究,并以此显示穿著者的婚姻状况:如果是已婚的妇女,那么衣襟不必全部合拢,可以将靠颈部的地方敞开。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则须将衣襟全部合拢。事实上,和服的穿着有着如此之多的讲究,以至在日本有着专门教人如何穿着和服的"教室"。
编辑本段和服的构造
1.挂衿(かけえり)、共衿(ともえり,tomoeri)
2.本衿(ほんえり)、地衿(じえり,jieri)
3.右の前身顷(まえ
[和服设计]
和服设计
みごろ)
4.左の前身顷 (左之前身顷)
5.袖(そで,sode)
6.袂(たもと,tamoto)
7.左の衽(おくみ,akumi)
8.右の衽
9.剑先(けんさき) kensaki)
10.身丈(みたけ,mitake)
11.绗丈(ゆきたけ,yukitake)
12.肩幅(かたはば,katahaba)
13.袖幅(そではば,sodehaba)
14.袖丈(そでたけ,sodetake)
15.袖口(そでぐち,sodekuqi)
16.袖付(そでつけ,sodecke)
编辑本段和服的历史
传说中日本神治时代有位依邪那歧命神,他在举行祓除(用斋戒沐浴等方法初灾求福)之事时,常常脱去上衣、袴、带,裸露身体。据后人考证,传说中描述的神治时代相当于日本的原始社会时期,那个时代日本人生活的遗址现已发现数千处,其分布区域,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几乎遍布全日本。原始社会的日本人以群体方式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和采集(不要总是想到帝国时代去)。也许就是在那个时代,日本人开始了用动物的皮毛或者树叶加工御寒,走出了裸露的时代。 在绳文式文化时代后期(日本新石器时代,相当于前800-前500年)和弥生式文化时代(日本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相当于前300-300年),日本出现了两种基本的服装式样。一种是套头式圆领衫,造型类似于今天的圆领针织套衫;另一种是对襟式,门襟采用左衽,领尖至腰间,等距两初用细绳系结扣接,袖子为筒形袖,长度在膝以上。与上衣配套的还有袴、领巾、于须比。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于上衣内的一种裆布,但是这里的袴是指有腿部连接的类似于裤子的下装。男子有一种称为裳的缠腰,缠腰绕系于上衣,由于系结出现褶裥,使服装产生了一些变化。女子大都穿裳,与男子不同的是,女子裳长及地,形式与今天朝鲜妇女裙"其玛"颇为相似。
[明星和服照]
明星和服照
领巾一般作为装饰搭挂在两肩,搭挂的形式不限,通常是又个人的爱好决定的。在生产劳动中领巾还时常被用作挽系长袖的带子,或者作替代包袱布之用。在别离的场合,人们挥动着领巾,以示依依不舍的心情,它与后来明治时代流行的以挥舞手帕表示告别的作用是一样的。于须比是一种比领巾大且长的一种带状织物,蒙在头晌垂绕至腰间。古代日本妇女忌讳被男子窥容,所以用于须比蒙面。
据《古事记》、《日本书纪》、《植轮图集》、《古语拾遗》等文献记载,日本绳文式文化时代后期和弥生式文化时代的服装已经采用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植物纤维材料制作,带子是选用倭文布。服装材料的出现笼罩着神话的光晕,如天日鹫神裁楮织布、日长白羽神自创麻布以利民用。
染色在当时已经比较普遍,据《应神记》载景行天皇时,平民已经知道用茜草染红、靛蓝染青、荩草染黄、橡果染果黑、紫根染紫。染织品大多无纹,偶有一些印纹,一般都是直接利用树叶花草擦印完成的。所用的植物有月草、燕子草、榛、山蓝、忍冬等。
1.奈良时代
日本上古时代的粗布服装,窄袖斜襟,与古代中国穿着十分相似。但是,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使之制度化的,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日本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职等级区分;制服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的服装,按行业分类。总体而言,奈良时代的服装色彩还是较为简单的。 平安时代:到了平安时代(九世纪以后),由于国风的盛行,日本和服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其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举个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听过"唐衣" 和"十二单"。唐衣是盛装(礼服)的一种,以紫、绯为贵,金碧辉煌,美丽异常。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层单衣,而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圭的服装,圭轻薄透明,多层圭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从这里也可略窥日本人的审美观,既喜欢抽象化的美,又喜欢真实细致地反映自然世界的美感。
2.镰仓时代
由于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终于衰退。镰仓时期,相对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这一时代特征也反映在服装上。当时,元朝统一中国,并连续十次侵犯日本:日本人为了便于战争,服装又回复朴素,宽袖又变回窄袖。
3.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在衣服上印上家纹(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纹,估计家纹数目超过二万种),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很广。而女装则更朝简单化发展。
4.桃山时代
织田信长的安土、桃山时期(十六世纪中叶),人们开始讲究不同场所穿着不同服式,于是出现了参加婚宴、茶会时穿的"访问装"和参加各种庆典、成人节、宴会、相亲时穿的"留袖装"。女子流行穿着小袖:虽然美丽,但比起唐衣之类,还是简陋。这一时期,带有鲜明民间性的"能乐"逐渐成型,绮丽豪华的"能"装束出现。此时,公卿的服装没有大的改变,基本是平安时代宫廷服装的延续,而公卿与武家的最终融合是在明治时期,那是后话。
5.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时期,其时,男装、女装虽有变化,(如女装的小袖形状变得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织<以黑五纹为正装,茶、黄次之>,带结开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时代,现在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我们现在今看到的和服大都是沿续了江户时代服装特式。
编辑本段和服的美术
日本的绘画史一直是与中国的美术史同步的,特别是在中国唐代的时候,佛教艺术传人中国及日本,无论是寺庙中的壁画塑像还是生活中的肖像画,两个国家都有相似之处。
[和服彩绘图]
和服彩绘图
真正反映日本和服的绘画作品主要是日本的风俗画。日本的 风俗画兴起于室盯时代(1392-1573年),相当于中国的明代。 当时有许多中国的风俗画传入日本,如反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生 产过程的《耕织图》,被日本画家作为一种模式来效仿,以致日本 也出现了许多版本的《耕织图入有狞野永纳本,也有和歌山县高 野山遍照尊院的彩绘屏风《织图》等。但日本风俗画的真正兴起是在江户时代,当时虽然有一派古典画派专以传统物语为绘画题材,如源氏物语、净琉璃物语等都相继出现于当时皇宫贵族的屏风上,这种传统题材一般用传统的绘画手法来表现。画中人物穿着的都是当时宫中的华丽衣服,造型风格有些类似有职雏人形。 但当时更多的是同时绘于这些屏风上的风俗画,这是江户初期 (16世纪初)的一大特色,其绘画中心在京都,当时正值广仁文明之乱之后,京都的经济正在复兴,作为复苏象征的明广九年的 园祭活动也在京都一年一度地举行,正因为如此,一系列的屏风图大量出现,如狞野永德的《洛中格外图》,此图有三种版本,盯田本、历博乙本、上杉本,此外还有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洛中风俗图》屏风(17世纪前半)、静嘉堂文库的《四条河原游图》屏风,这些屏风的题材颇有些类似于唐代的游春图,但人物更为众多,场面更为宏大,其中突出的是歌舞伎的内容。如四条 河原和六条柳叮。前者是歌舞伎兴起的中心地,后者是游女歌舞 伎云集的地方。开创于庆长八年(1603年)的北野社头歌舞伎在一夜之间流行起来。庆长末年在四条河原常设舞台,供六条柳町游女们来表演,当时有大量的文字记载了这一风俗,当地成为京都的文化中心地。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和服的穿着情况。
但是,歌舞伎的盛况为当政者所反感,宽永十六年政府下令禁止歌舞伎,所以在宽永年间大量增加的是室内游乐图。
到江户中期,与风俗画相对应的是桃山时期的浮世绘,浮世绘是从室内游乐图中抽出单独的一个美人进行描绘,这种形式在宽文时代特别流行,因此称为宽文美人图, 其中的《八千代大夫图》是特别优秀的作品。
17世纪中叶,在江户的出版物中出现了版画插图,绘制这些插图的称为板下绘师,大多都是无名的绘师,其中脱颖而出的是菱川师宣(-1694年),师宣曾担任进原西鹤《好色一代男》江户版的插图作者,其中的每一幅插图都能独立欣赏。师宣是一枚绘的创始人,他所作的《见返美人图》中的美人身穿红色小团花地的刺绣大团花图案的和服,美人回首,巧笑倩兮,极为动人。
明和二年(1765年)开始流行以俳人为中心的绘画。用豪华的多色摺招版画来制作,其中优秀的作者是铃木春信(1725-1770年),其版画有如锦之美,故称锦绘,其所绘美人尤以柳腰为美,风靡一时。春信以后的美人画代表有胜川春章、鸟居清长等,但最为有名的浮世绘大家则数喜多川歌磨(1753-1806年),其画大多是半 身绘或大首绘,如《妇人相学十躯》等。此后有许多反映蚕桑或纺织生产的风俗画也用了这种浮世绘的风格,画中的女性穿的则是下层劳动妇女的和服。
[和服女生]
和服女生
日本到现代还有美人画这一专门画派,所画大多都是穿和服的日本妇女。
从明治三十年开始,日本的画家开始创造了新的美人画法, 大约可以分成三个流派,一是从浮世绘中脱胎而出的近代美人画派,以关东镝木清方为代表;二是以贵妇和上流社会的太太们为主的美人画,以圆山四条为代,其中上衬松园的作品中有着成群的穿和服的日本太太,丰姿绰约,脸庞丰润,所描绘的和服制作方法也十分清楚,是绞缬还是友禅,都能分清;三是东西合璧的美人画,以西洋画的风格来描绘穿着和服的日本妇女。
上述与和服有关的美术作品。不但保存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和服的色彩、面料、图案、款式和配饰,还反映了和服的穿着方法,以及穿了和服的日本人的举手投足的千姿百态。此外,这些作品事实上是艺术家眼中的和服,流露了艺术家及其同时代人对和服的态度和感情。
编辑本段和服的种类
[和服成衣]
和服成衣
和服的种类很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 少,色彩较单调,多深色,腰带细,穿戴也方便。 女性和服款式多样, 色彩艳丽,腰带宽,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同,还要配不同的发型。已婚妇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图样、颜色、样式等也有所差异。
1.留袖和服
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典礼等时穿的礼服,主要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以黑色为底色,染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的,叫"黑留袖",为已婚妇女使用;在其他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图案的,叫"色留袖"。第一张 图片为黑留袖
[和服]
和服
2.振袖和服
又称长袖礼服,是小姐们的第一礼服,根据袖子长度又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主要用于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宴会、晚会、访友等场合。 因为这种和服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所以已婚妇女穿"中振袖"的也越来越多。
[和服图样]
和服图样
3.访问和服
是整体染上图案的和服,它从下摆,左前袖,左肩到领子展开后是一幅图画,近年来,作为最流行的简易礼装,访问和服大受欢迎。开学仪式,朋友的宴会,晚会,茶会等场合都可以穿,并且没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4.小纹和服
衣服上染有碎小花纹。因为很适合用于练习穿着,所以一般作为日常的时髦服装,在约会和外出购物的场合,常常可以看到。小纹和服也是年青女性用于半正式晚会的礼服。
5.丧服
连腰带在内全部为黑色,丧礼时穿。
[卡通和服]
卡通和服
6.婚服
结婚时穿的礼服。
7.浴衣
沐浴之前所穿。夏季和服。
8.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纹的打褂和袴为正式礼装,即纹付羽织袴。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打褂和袴也只作为简易礼装,可以随便进行服装搭配。
[纹付羽织袴]
纹付羽织袴
9.素色和服
这是一种单色和服(除黑色以外),如果染有花纹可以作礼服,如果没有花纹则作日常时装服。
10."付下"和服
袖子,前后身,领子的图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印染的和服总称。比访问和服更轻便舒适。
11.十二单
乃是古代妇女进宫或节会时所穿的盛装礼服。分为唐衣、单衣、表着等,共十二层
以下是和服的细分种类
振袖 留袖 访问着 付け下げ 小纹(こもん) 色无地 䌷(つむぎ) ウール着物 アンサンブル着物 浴衣(ゆかた) 羽织(はおり,wa a i) 道行コート(みちゆきこーと) 被布(ひふ) 袴(はかま,wakama) 打挂(うちかけ) 直垂(ひたたれ) 大纹(だいもんda yi mo n) 素袄(すおうsu a u) 裃(かみしも) 平安装束 束带(そくたい) 直衣(のうし) 狩衣(かりぎぬ) 十二单(じゅうにひとえ) 袿(うちき) 细长(ほそなが) 割烹着(かっぽうぎ) もんぺ 甚平(じんべい) 作务衣(さむえ) 丹前(たんぜん)
附带品
和伞 头巾 ショール 襦袢 ステテコ 半衿 带 丸带 袋带 名古屋带 半幅带 角带 兵儿带(へこおび) 带扬げ 带板(おびいた) 带缔め 带留 根付 簪(かんざし) 栉(くし) 羽织ひも 扇子 ハンドバッグ 雪驮(せった) 下驮 草履 足袋 手甲 脚绊(きゃはん) 裈(ふんどし) 汤文字(ゆもじ) 叠纸(たとうがみ) 怀纸
1.丸带 女式和服最初使用的带子,其正面里有花纹,华丽而不失典雅。
2.袋带 宽八寸(日本的1寸=3.03cm),正面有花纹,底面是素色,目前是日本最流行的带子。其中一种织入锦线或金线的带子可与礼装搭配,其他染有轻快图案的带子则用于时装服。
3.名古屋带 太鼓的两端分别连有两条较细的带子,这样系起来即舒适又方便。
袋名古屋带:带宽八寸(1寸=3.03cm),比袋带更轻便舒适。
半中带:其带宽只有普通带子的一半左右,没有里衬,也不用细绦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打结。
4.和服的配件
和服之美,除了夹、带、结的组合外,和服的配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和服的配件主要有带扬、带缔、带板、带枕、伊达缔、腰纽、胸纽、比翼等。另外还有与和服配套的内衣,穿和服时、进行美容时的一些辅助用具以及鞋和其他附属品。
带扬和带缔是和服整装中十分重要的小配件。带扬的作用除了在制作带结是能够固定和包覆带枕外,而且在装饰上也严格要求与和服、和服带配套。带扬的材料一般选用纺绸、绫、绉织物等,上面装饰扎染纹样、友禅染、小纹、刺绣图案或者是色无地。带缔起着系结和服带结的作用,有绳带、编织带、绗缝带之分。有一种绗成圆筒形的带子称为丸绗带,是礼服上专用的带缔。还有一种掺和金银丝的绳带也是平常用于正式礼服和便礼服的带缔。一般来说,带缔厚实的宽带比窄幅带的价格高,所以窄幅带缔一般只用在浴衣上面。
带板:是置于带子前方,防止带子起皱的一种整形用的配件,宽度比带子窄一些。
带枕:是制作太鼓的带山和塑造变化带结造型时用的,大的很大,但一般都是选用标准形
伊达缔:是系在和服领窝以下的胸口位置,以防止穿着走样的一种和服配件。伊达缔一般选用质地较薄的博多织物。
腰纽、胸纽:是和服着装时用于比试和服的长度,或者作为胸口的假纽之用。
比翼:是留袖上的一种特定的装饰,为的是让和服两层缝合能看得出来。比翼规定装饰在袖口、领、衽以及从腋下到袖下的开口部分。丧服不能用比翼。
内衣:和服的内衣主要是指足袋、肌襦袢、衬裙、长襦袢、半领。
足袋:即袜子。和服的袜子要求完全选用白色,而且四个脚趾套在一起与大脚趾分开。
材料选用上等宽面府绸。
肌襦袢:即贴身汗衫,起到夏天吸汗,冬天保暖的作用,面料选用天然纤维制成的细纱、罗等,领子用同类布做成窄幅的V形领。
衬裙:衬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裙子沾污和保暖。面料选用纺绸、绉织物、尼龙等长度比长襦袢短5厘米左右。
长襦袢:也叫和服长衬衣,是穿在和服里面的一层衣服,主要功能是在穿着是保持和服的平整和外形的美观,同时也起到防污的作用。
半领:也叫衬领。半领缝在长襦袢上,主要功能是防污。面料选用绉织物、盐濑纺绸等。
履物:与其他服饰品包括草履、下驮、手提包、带扣、发饰等。
草履:不是指用草制做的鞋,而是对包括布鞋、皮鞋、漆皮鞋等脚后跟约在2--8厘米的鞋的总称。
选草履时,要注意所选的草履与和服的用途要相符。礼服用的草履是布制的,鞋子的脚后跟也要选得高一些。近些年选用漆皮鞋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反映了草履的一种时尚。
下驮:即木屐,有涂漆下驮、白木下驮等。穿浴衣时,赤足穿下驮。下雨时,木屐要套上防雨、防泥的木屐罩称为雨下驮。
手提包:也是和服的重要附属品之一,在选用面料、花色上同样要求与和服配套。礼服用的手提包通常是以佐贺锦、博多织、织锦作为面料。作为外出是携带的手提包,一般都是选用漆皮和皮革作为面。
带扣:和带缔起着同样的作用,但是带扣上通常装饰珍珠、七宝等,为的是给人留下美好的印。
发饰:如梳、簪、丝带等,选择发饰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像穿振袖之类的华丽和服,选择发饰也就要花哨些;若是穿丧服则要避免戴珊瑚、翡翠之类的发饰。
另有:手带 、木屐。
[日本和服]
日本和服
编辑本段和服浴衣的穿法
基本穿法
首先第一步是穿上足袋(袜子),然后按顺序整齐穿上,带子不能系得太紧。
1. 披上和服,把内衬衣的袖子套进和服袖里。把和服的背缝调整到后背中心,然后用夹子把衬衣与和服的领子固定。
2. 用手提起领子并调整下摆的长度,以不接触到地面的长度为止。
3. 打开和服把前领放到腰骨的位置,决定正面的幅宽。和服边缘与身体侧边对齐为宜。
4. 决定幅宽后,慢慢把正面打开,接着把底面合身定宽,然后把右手所拿着的领子下部提高10公分,使下摆线程倾状
5. 重复正面,把左手所拿的领子下部分提高5公分,注意不要错位。腰间出现后皱褶往上调整。
6. 在腰间系上第一根细绳。带子从身体正面往向系,在背中交叉后线回到前面打结。
7. 把腰间的皱折拉平。手从和服袖裉下的开衩处伸进去检查和服是否被带子夹住,弄平背后多余的部分。
8. 同样把胸前多余的部分平整好,把皱折拉到腋下,两手抓住两袖边,轻轻拉袖口。
9. 检查两领子是否整齐交差好,如有错位,把手从袖裉下的开衩口伸进去调整。领口开衩不能太在也不能太小。
10. 在胸下系上第二根细绳,多余的部分一定要拉整齐,正面重复的部分程水平状。
11. 端正腰身,在胸前系上一条叫"伊达"的小带子,因为小带子有伸缩性,注意不要系得太紧。
12. 检查胸前和后背是否有折和松懈,有的话,往腋下这边拉平整。 整体完成后用大镜子检查是否有差错,然后摘下领上的夹子。
浴衣带子(兵儿带)的系法
如果是你一个人系带的话,可以在胸前打结,然后右手拿着结子,左手拿住后背的下侧,从右方向把
[和服]
和服
结转到背后。
1. 把腰带宽上下对折,贴在腰上,取好打结眼的长度,结眼长以20公分为宜。
2. 把打结眼的部分挂在肩上,剩下的部分严整地围腰两圈。
3. 围腰两圈后剩下的带子对折后与挂在肩上的一端打结。
4. 两脚稍分使身体稳定,然后用力勒紧带子。
5. 拿起打结眼的部分叠成三折。
6. 用一条绳子绕两肩一圈系好,用夹子把结眼部分固定在绳子上。
7. 把结翅部分的皱折拉平整。
8. 结翅的长度与两肩同宽,正面朝上卷好。
9. 拿起结翅,在带子衬垫上放入带枕后卷好。
10. 把结翅叠成漂亮的褶,贴在后背上。
11. 把结翅打开整理漂亮。 完成后再做一次检查调整好结翅的角度。
和服穿着注意事项
和服着装时需要注意的是和服的左襟和右襟的盖法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穿时右襟领贴胸口,左襟领再盖在右襟领上,此穿法称为“右前”;反之则为“左前”。和服穿法,生人是“右前”即左搭右(襟领),由于日本人认为,死后的世界与生前相反,因此死者的穿法是“左前”即右搭左。“右前”穿法,有一说是受到中国古代服装影响,也有一说是日本人惯用右手,因此惯将刀在配在左腰间,若采用“左前”穿法,拔刀时受左襟领影响,动作会不顺畅。
很多人不知道这一说法,穿和服时右襟搭左襟,甚至很多明星的穿着都是右襟搭左襟,比如说伊能静、杨丞琳、时都出现这个错误,这是不正确的。
编辑本段和服的禁忌
着装禁忌
日本有用衣服"招魂"的习俗:人们或者在死者的枕边,或者登上房顶朝向高山大海,或者挥动死者衣服大声呼唤死者回来。为死者洗用过的衣服时,要面北而洗,夜半晾晒。洗完晾干后,必须整整齐齐叠好,收藏一段时间后再用棒敲打几下,生者才能穿用。因此,人们在日常浆洗衣服时,都绝不朝北晾晒,而且夜间也不挂在外面。
在城市,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都不洗衣服。古俗,每月的一日、十五日、二十八日,甚至彼岸等祭日也不得洗衣。这固然是节假日需要好生休息,也是畏
[和服]
和服
惧这一天祭祀对象的魂灵飘游而过时附在晾晒的衣服上。新穿刚做好的衣服时,有的地区(如纪州)先将衣服披在柱子上;有的地方(冲绳)要口唱"我也千年,柱也千年"、"衣服单薄,身板结实"。即使不先给木柱穿,也要叠好后敲打两下再用。这都是出于担心衣服上藏有某种魂灵的缘故。收藏一段时期后用棒敲打,或者先给木柱穿,从主观愿望来讲,希望起到化解的作用,去灾避邪。
《无何集》载:"毋反悬冠,为似死人服",河南沁阳一带有"反穿罗裙,另嫁男人"的传说。由于死者去的是一个与阳世截然相反的阴间世界,所以死后要反穿衣,反戴帽。日本习俗,人死了下葬时,要左向掩衣襟,意味着死者的一切装束都与生者相反。所以,平时人们穿衣服时,最忌讳领子窝在里面,或者以后为前,以里为面。
同样,由于"万物有灵"思想,人们认为自己穿用的衣服必然寄存有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穿用的衣服赠给最亲近的朋友,意味着把自己的魂魄也赠给了对方,足见一片诚心。有的人赠衣时,还在兜内放一枚五圆的日币,这是取五圆的谐音,表示"御缘"(与您有缘)之意,目前还存在的赠"买衣服钱"、"买腰带钱",都是这种习俗的表现。
色彩禁忌
《中国民间禁忌》一书中曾将服饰的颜色归纳为四:贵色忌、贱色忌、凶色忌、艳色忌。
《礼记》载,天子弹服装因季节不同而颜色不同,按季节的阴阳五行,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
唐太宗贞观四年定百官朝服颜色,紫列朱前: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可以这样说,日本历史上的色彩禁忌与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
推古天皇十一年(605年),圣德太子颁布"冠位十二阶",按阶位用冠。
从上至下是德(紫)、仁(青)、礼(赤)、信(黄)、义(白)、智(黑)。这六种颜色和冠位又分别细分为大小两种,共十二阶。
日本历史上曾定桔黄色、深红色、青色、深紫色分别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亲王的礼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红色和深紫色,更不准皇室以外的人使用,这种规定一直持续到1945年。
在日本高松冢古坟壁画上,除有唐装男子和女子画像外,尚有作为四方守护神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黑龟)图画。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穿着和服时,非隆重仪式,一般不选用白色和红色。因为:白色代表神圣、纯洁;红色则象征着魔力。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 1
大丸弘,1987,西欧型服装的形成——和服论的观点から,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第五研究部
http://ir.minpaku.ac.jp/dspace/handle/10502/3417
* 2
张瀚,明,《松窗梦语·百工纪》
* 3
古代日本と大陸文化
http://www.geocities.co.jp/SiliconValley-SanJose/4402/kankokutei.html
* 4
日本《先賢故實》
* 5
吴服神社
http://kamnavi.jp/ym/osaka/kureha.htm
* 6
漢織·呉織从呉国渡来帰化
http://www.ccis-toyama.or.jp/toyama/magazine/h17_m/0589kureha.html
* 7
黄遵宪,清,日本国志
* 8
大和田建樹編,1892,《謡曲通解》
http://webcatplus.nii.ac.jp/webcatplus/details/book/ncid/NCID:BN15210749.html?txt_docid=NCID:BN15210749
开放分类:
服装,日本文化,大奥,十二单,浴袍
“和服”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a kimono
我来完善 “和服”相关词条:
武士俳句清酒
武士 俳句 清酒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350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宁宁zuozuo ,百科ROBOT ,cninvincible ,潘昊 ,伊势坐照 ,米克艾米 , [百科蝌蚪团] 疯狂答题手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百科蝌蚪团] 百科分类管理员 核心用户
成长任务
词条动态
热词推送
编辑热词可获得额外经验值
进入我的百科
您目前的等级是级
您目前的经验值是点
您还需点经验值即可升为级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298355 次
编辑次数:76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1-01-26
创建者:月已西往
更多贡献光荣榜
鼠标滑过用户名,我们有名片啦!
辛勤贡献者: [贡献复杂版本,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百大教授145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佐啭36°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百科蝌蚪团] 疯狂答题手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伊势坐照 [为词条改进贡献了复杂版本的用户,被称为辛勤贡献者] 版本
最新动态
百度百科权威合作:
百科消息:
蓝天巨无霸--波音系列客机
百度寻人--让孩子早日回家
旅游大拼盘系列专题--羊城攻略
美食大盘点系列专题--饕餮盛宴
山山水水--中国的自然美景
礼贤下士--百科分类管理员主页
科友之家--百度百科核心用户专区
百度百科“知识先锋”计划启动
不可回避的住房问题
我的船长我的船--百科船长日志
游戏达人招募--写攻略拿奖品
推广链接
绮澜 定做秀和服 应采儿秀..
秀和服款嫁衣 手工绣花秀和服就打电话:010-67571191 1391173206..
www.lichaoqun.com
川口日本lube 日本进口润..
代理销售LUBE日本株式会社日本lube,THK日本株式会社润滑油脂,
www.dgcklube.com
日本检品 世界领先的质量..
汉斯曼(HQTS)是一家质量保证服务机构,提供日本检品,产品测试和..
www.hqts.com
粤鹏供应日本镍粉 高纯度..
广东粤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专业供应日本镍粉,以经营进口化工原料..
www.gdyuepeng.com
© 2011 Baidu 权利声明
和服的介绍
和服的特征
和服的定义
和服的构造
和服的历史
1.奈良时代
2.镰仓时代
3.室町时代
4.桃山时代
5.江户时代
和服的美术
和服的种类
1.留袖和服
2.振袖和服
3.访问和服
4.小纹和服
5.丧服
6.婚服
7.浴衣
8.男式和服
9.素色和服
10."付下"和服
11.十二单
附带品
和服浴衣的穿法
基本穿法
浴衣带子(兵儿带)的系法
和服穿着注意事项
和服的禁忌
着装禁忌
色彩禁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