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整体交易3篇之2---局部交易的局限性决定其淘汰的命运!(上)
看过我写的书《整体交易-股指期货这样玩》的读者,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沙盘里那些数是怎么算出来的?虽然沙盘数据的测算是关键技术之一,但这只是整体交易中的一小部分,也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按照他们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整体交易的概念,周延模式,量子沙盘定位技术,其中定位技术的实际作用远不如前二者更有价值。
与整体交易相对的是孤立交易和局部交易。我们如果只从“交易系统”的方面去区分,孤立交易是“没有系统”;局部交易是原始的、片面的系统,表现在交易信号的生发上,它只是在交易中临时发出信号,不能提前发出,而且一次只能发出一笔交易的一个信号(至少从公开了的系统来看是这样的)。
所以,局部交易只能在交易的丛林里迷茫地摸索,局限、片面,不能从森林上空看到交易的整体和全局。
相反,整体交易可以在交易开始前就发出明确的信号,而且不是片面、局部的一个,是一组信号,是整体、全局的最近情境中的所有、完备、周延的信号和策略。这是突破旧系统的局限的方法系统,是开创性的东西,不过读者没有看出这一点,而是把它和国外“先进的”局部交易、旧系统相提并论。
我们建立的整体交易理论是破旧立新的、开创性的系统方法,立足点凌驾于一切旧系统之上(至少对已公开的旧系统而言如此)。所以,我说过,“最先进的,早已不在国外了。”
-------------------------------------------------------------------
上篇讲了孤立交易,这篇来讲讲局部交易。
从一个入场的新手,经过几年磨练,终于被别人称为“老手”了。可老手光资格老还不行,还要能赚钱呀。光有几轮牛熊的经历只能给别人讲故事和经验,咱过日子怎么也要赚出点吃肉喝酒的钱不是?如果不小心赚出个大宅子和宝马更好!
常听人讲--“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就想到了泡书店和拜师学艺,从一些高手那里听说了“交易系统" 这个词。一提到系统,就似乎很复杂,需要很多跟交易相关的东西组合起来才能称为系统。你问几个业内人士,他们的说法也不一样。归纳起来似乎就是“分析--计划--操作--风险控制--资金管理”几个步骤。还有些软件商明明卖的只是分析软件,加入几个所谓的指标,为了销售的目的也把它说成是系统,只要你买了他的系统似乎赢利的可能就提高了。另外也有一些人,说自己发明了能够赢利的技术指标,你购买后安装在行情软件里,就能选出大牛股从而发大财。
过去和现在都是这种混乱的局面,许多人象吃快餐一样,希望自己省略学习的时间赶快拿到手一个投资的利器,似乎这样就能打开通向财富的大门。世间不一定没有这样的利器,但人们不一定有辨别能力和选择的眼光。
为什么要建立交易系统?建立系统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套独立于主观因素之外的交易法则,一套可以在操作执行中排除交易中固有的情绪因素影响。交易系统能根据自身的价值,或成或败。如果系统产生的交易讯号伴随着主观感觉或情绪的意见,就无法分辨出究竟是系统使你的交易成功了呢?还是人为因素改变了情势?
目前人们谈论的系统,对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方面提出来的说法,很多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好像基本没人能说清楚本质(我的书里写清楚了)。计划和操作阶段,又是每个人自己的功课,交易设计的系统方法好像也少有人提及。人们把关注的目光都投向了分析市场的方法上。
分析市场的方法上,机构和有经验的高手广泛使用的是趋势跟随系统。趋势跟随系统是设计来捕捉市场转折点和价格运动方向变动的方法。在市场的宽幅运动中,该系统表现有可能还不错,而在横盘震荡的平直市场中表现就差很多。最著名的趋势跟随系统是移动平均线系统,实际上,目前几乎所有被广泛使用的交易系统都是趋势跟随系统。
第二类是反趋势系统,这一类系统是从市场平直的横向震荡中产生买卖讯号。反趋势系统可以在缺少任何较大幅价格运动(窄幅波动)的市场中表现上可。第三类交易系统做为前两者的综合体,系统首先考察是处于一个趋势性状态还是反趋势性的状态。
这几类交易系统的最明显特征就是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当今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保证数据的分析、比较和优化技术系统,而离开计算机的应用就无法做到的。
还要注意的是,每种交易系统都有其自身特定的交易法则和适合其最佳发挥的市场环境。在使用同一种交易系统的人群中,不同人之间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为每个系统都有一套有待交易者选择和设置的技术参数。
什么样的一套技术参数可以产生最大的盈利?这当然因交易系统的不同而不同,但也会因交易品种不同而不同,甚至同一品种因时期不同而不同。最佳的参数设定还依赖于你制定的交易目标是什么?——可能会存在这样的参数设定,它可带来相对更高的平均盈利,但是伴随更大机率的交易间的更大反复。“最佳的系统”和“最佳的盈利”只有在交易者把其资金来源基础、投资期限和风险选择倾向,全部纳入考虑之后才可以确定。因为这一原因,很难断然确定系统的最佳参数数值,也就是说,即使是一套以前能够赢利的系统,其设置参数也存在着变动值。如果交易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价格表现差异很大,可能使任何试图找出最佳参数的努力归于失败。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建立一套能够赚钱的交易系统很复杂?即使建立起来,也不一定有把握持续盈利?可没有交易系统的孤立交易,不是更没戏?于是有人继续努力,打造更先进的交易系统。交易就象盲人摸象,每个人只感觉到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每种交易系统也只集中在过去价格模式的不同侧面。如果我们以交易系统的一成不变同实际价格运动模式的复杂性相抗衡,将不可避免地时常遇到系统失败的境地。因为没有什么系统可以捕捉市场中所发生的每一事件。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多建立几个系统?如果每个系统能揭示价格画面的一部分,综合使用几种系统可能会完成一幅更加趋于完整的价格画卷,这好象合乎常理。于是更艰苦的研究和开发又开始了。。。。。。
虽然这是一个新手成为老手的常规途径,很多人可能深有体会,但大家认同的路径方向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一定是捷径。可时间水一般的流走了,那是你的青葱岁月啊!
上面讲的这些交易系统,其实是局部交易的系统,它比孤立交易强一点,算是有了套路,但存在许多先天的缺陷。它们是建立在旧的分析理论和旧方法的基础之上。
局部交易是孤立交易的提高,是有一定交易基础和交易套路的人,甚至是有交易系统的,但他的交易系统的实质是局部的,没有理性上的价值。我们说的局部交易是指这些老手,特别是有系统的成熟的高手,他们使用的系统,从实质上说是一叶障目的,他们看到的市场现象和价格规律是有非常的局限性的。他们用的是盲人摸象的套路,它们的系统中一个信号的生发是在这样套路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他们的一个信号产生时,看不到下一个信号什么时候出现,甚至也看不到自己这个信号的另一半什么时候产生。因而,这样的交易系统完全是在遮天蔽日的价格丛林中盲目打转。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叫它们局部交易。
在我写的书中,写过“市场三层结构和价格运动的数学经济博弈三级观察”(P49页),立足于不同观察高度和视野角度,你会得到关于市场的不同信息,而且差别巨大!我们用书中的图片再次来理解一下,见下图:
其实我们的书中用了很多象这样的助解模型。这两张图都是在试图勘测崇山峻岭中蜿蜒流过的一条河流,但是立足点不同。前一张是在山脚或半山腰观察,能看到的只是河流的一两个小波段,一个局部,可以获得几个有限的河流坐标数据。后一张是在高空俯视,立足点提高,视野扩张,可以观察到山间河流数百上千公里的曲折走势,能够得到相当长距离的坐标数据,形成了整体的印象。 我们如果想看的更远看的更广,关键在于我们观察事物的高度和立场,以此才能获得观测的纵深和观察的透彻。面对市场的价格波动也是同样原理。这个整体的概念是第三篇要详细讲的内容,在此先做个铺垫。
从第一张图,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一个道理,建立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上的交易系统,因其立足点和视野先天的局限性,在分析市场价格波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上都有不小差距。基本分析注重分析各类经济指标和模型,技术分析注重分析图表和技术指标。可是忽视了市场价格运动的每一个点,都包含着经济因素(基本分析)和博弈因素(技术分析)。它们是统一的,而不能被割裂。比如今天公布CPI数据,数据公布后市场的涨跌,是因为CPI数据引起的?还是因为资金和筹码的参与引起的?经济学家在猜想CPI怎么影响股市,才不考虑股市参与者怎么操作。投资投机者在数据公布之前和之后,用买卖来应对市场的预期和变化,经济学家的看法早就抛之脑后,它们更在意现在的盈亏。
与整体交易相对的是孤立交易和局部交易。我们如果只从“交易系统”的方面去区分,孤立交易是“没有系统”;局部交易是原始的、片面的系统,表现在交易信号的生发上,它只是在交易中临时发出信号,不能提前发出,而且一次只能发出一笔交易的一个信号(至少从公开了的系统来看是这样的)。
所以,局部交易只能在交易的丛林里迷茫地摸索,局限、片面,不能从森林上空看到交易的整体和全局。
相反,整体交易可以在交易开始前就发出明确的信号,而且不是片面、局部的一个,是一组信号,是整体、全局的最近情境中的所有、完备、周延的信号和策略。这是突破旧系统的局限的方法系统,是开创性的东西,不过读者没有看出这一点,而是把它和国外“先进的”局部交易、旧系统相提并论。
我们建立的整体交易理论是破旧立新的、开创性的系统方法,立足点凌驾于一切旧系统之上(至少对已公开的旧系统而言如此)。所以,我说过,“最先进的,早已不在国外了。”
-------------------------------------------------------------------
上篇讲了孤立交易,这篇来讲讲局部交易。
从一个入场的新手,经过几年磨练,终于被别人称为“老手”了。可老手光资格老还不行,还要能赚钱呀。光有几轮牛熊的经历只能给别人讲故事和经验,咱过日子怎么也要赚出点吃肉喝酒的钱不是?如果不小心赚出个大宅子和宝马更好!
常听人讲--“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就想到了泡书店和拜师学艺,从一些高手那里听说了“交易系统" 这个词。一提到系统,就似乎很复杂,需要很多跟交易相关的东西组合起来才能称为系统。你问几个业内人士,他们的说法也不一样。归纳起来似乎就是“分析--计划--操作--风险控制--资金管理”几个步骤。还有些软件商明明卖的只是分析软件,加入几个所谓的指标,为了销售的目的也把它说成是系统,只要你买了他的系统似乎赢利的可能就提高了。另外也有一些人,说自己发明了能够赢利的技术指标,你购买后安装在行情软件里,就能选出大牛股从而发大财。
过去和现在都是这种混乱的局面,许多人象吃快餐一样,希望自己省略学习的时间赶快拿到手一个投资的利器,似乎这样就能打开通向财富的大门。世间不一定没有这样的利器,但人们不一定有辨别能力和选择的眼光。
为什么要建立交易系统?建立系统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套独立于主观因素之外的交易法则,一套可以在操作执行中排除交易中固有的情绪因素影响。交易系统能根据自身的价值,或成或败。如果系统产生的交易讯号伴随着主观感觉或情绪的意见,就无法分辨出究竟是系统使你的交易成功了呢?还是人为因素改变了情势?
目前人们谈论的系统,对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方面提出来的说法,很多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好像基本没人能说清楚本质(我的书里写清楚了)。计划和操作阶段,又是每个人自己的功课,交易设计的系统方法好像也少有人提及。人们把关注的目光都投向了分析市场的方法上。
分析市场的方法上,机构和有经验的高手广泛使用的是趋势跟随系统。趋势跟随系统是设计来捕捉市场转折点和价格运动方向变动的方法。在市场的宽幅运动中,该系统表现有可能还不错,而在横盘震荡的平直市场中表现就差很多。最著名的趋势跟随系统是移动平均线系统,实际上,目前几乎所有被广泛使用的交易系统都是趋势跟随系统。
第二类是反趋势系统,这一类系统是从市场平直的横向震荡中产生买卖讯号。反趋势系统可以在缺少任何较大幅价格运动(窄幅波动)的市场中表现上可。第三类交易系统做为前两者的综合体,系统首先考察是处于一个趋势性状态还是反趋势性的状态。
这几类交易系统的最明显特征就是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当今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保证数据的分析、比较和优化技术系统,而离开计算机的应用就无法做到的。
还要注意的是,每种交易系统都有其自身特定的交易法则和适合其最佳发挥的市场环境。在使用同一种交易系统的人群中,不同人之间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为每个系统都有一套有待交易者选择和设置的技术参数。
什么样的一套技术参数可以产生最大的盈利?这当然因交易系统的不同而不同,但也会因交易品种不同而不同,甚至同一品种因时期不同而不同。最佳的参数设定还依赖于你制定的交易目标是什么?——可能会存在这样的参数设定,它可带来相对更高的平均盈利,但是伴随更大机率的交易间的更大反复。“最佳的系统”和“最佳的盈利”只有在交易者把其资金来源基础、投资期限和风险选择倾向,全部纳入考虑之后才可以确定。因为这一原因,很难断然确定系统的最佳参数数值,也就是说,即使是一套以前能够赢利的系统,其设置参数也存在着变动值。如果交易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价格表现差异很大,可能使任何试图找出最佳参数的努力归于失败。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建立一套能够赚钱的交易系统很复杂?即使建立起来,也不一定有把握持续盈利?可没有交易系统的孤立交易,不是更没戏?于是有人继续努力,打造更先进的交易系统。交易就象盲人摸象,每个人只感觉到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每种交易系统也只集中在过去价格模式的不同侧面。如果我们以交易系统的一成不变同实际价格运动模式的复杂性相抗衡,将不可避免地时常遇到系统失败的境地。因为没有什么系统可以捕捉市场中所发生的每一事件。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多建立几个系统?如果每个系统能揭示价格画面的一部分,综合使用几种系统可能会完成一幅更加趋于完整的价格画卷,这好象合乎常理。于是更艰苦的研究和开发又开始了。。。。。。
虽然这是一个新手成为老手的常规途径,很多人可能深有体会,但大家认同的路径方向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一定是捷径。可时间水一般的流走了,那是你的青葱岁月啊!
上面讲的这些交易系统,其实是局部交易的系统,它比孤立交易强一点,算是有了套路,但存在许多先天的缺陷。它们是建立在旧的分析理论和旧方法的基础之上。
局部交易是孤立交易的提高,是有一定交易基础和交易套路的人,甚至是有交易系统的,但他的交易系统的实质是局部的,没有理性上的价值。我们说的局部交易是指这些老手,特别是有系统的成熟的高手,他们使用的系统,从实质上说是一叶障目的,他们看到的市场现象和价格规律是有非常的局限性的。他们用的是盲人摸象的套路,它们的系统中一个信号的生发是在这样套路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他们的一个信号产生时,看不到下一个信号什么时候出现,甚至也看不到自己这个信号的另一半什么时候产生。因而,这样的交易系统完全是在遮天蔽日的价格丛林中盲目打转。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叫它们局部交易。
在我写的书中,写过“市场三层结构和价格运动的数学经济博弈三级观察”(P49页),立足于不同观察高度和视野角度,你会得到关于市场的不同信息,而且差别巨大!我们用书中的图片再次来理解一下,见下图:
![]() |
![]() |
其实我们的书中用了很多象这样的助解模型。这两张图都是在试图勘测崇山峻岭中蜿蜒流过的一条河流,但是立足点不同。前一张是在山脚或半山腰观察,能看到的只是河流的一两个小波段,一个局部,可以获得几个有限的河流坐标数据。后一张是在高空俯视,立足点提高,视野扩张,可以观察到山间河流数百上千公里的曲折走势,能够得到相当长距离的坐标数据,形成了整体的印象。 我们如果想看的更远看的更广,关键在于我们观察事物的高度和立场,以此才能获得观测的纵深和观察的透彻。面对市场的价格波动也是同样原理。这个整体的概念是第三篇要详细讲的内容,在此先做个铺垫。
从第一张图,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一个道理,建立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上的交易系统,因其立足点和视野先天的局限性,在分析市场价格波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上都有不小差距。基本分析注重分析各类经济指标和模型,技术分析注重分析图表和技术指标。可是忽视了市场价格运动的每一个点,都包含着经济因素(基本分析)和博弈因素(技术分析)。它们是统一的,而不能被割裂。比如今天公布CPI数据,数据公布后市场的涨跌,是因为CPI数据引起的?还是因为资金和筹码的参与引起的?经济学家在猜想CPI怎么影响股市,才不考虑股市参与者怎么操作。投资投机者在数据公布之前和之后,用买卖来应对市场的预期和变化,经济学家的看法早就抛之脑后,它们更在意现在的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