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物语》16消逝的东站
![]() |
世事无常,总有故人逝去,也总有故迹消亡,没有人可以阻止,每每想起就会伤怀。如果说故人是一本厚厚的书,那么故迹的往昔便是一段沉香的故事,刚刚拆掉的大连东站就藏着许多故事。
东站建于1907年,始名“吾妻驿”,是日本人占据大连后建造的第一个火车站,主要是用来筹集运输侵华物资和掠夺中国资源。关于“吾妻”的说法,我在鲁海先生《青岛老街故事》里看到了这样的解释,说是“吾爱吾妻”之意。其实,那是谬误,“吾妻”一语源自日本的“吾妻桥故事”。据说江户中期,日本浅草本一带没有桥,只有一个叫“竹町渡”的渡口,浅草商民便集资建造了一座桥,命名为“宫户川桥”。幕府却将其命名为“大川桥”。大家不满幕府统治,相约不接受幕府命名,就把它称为“东桥(あづまばし)”。日语里“东桥”的发音和“吾妻桥”的发音相同,最终定名“吾妻桥”。
日本占据大连后,自然要处处烙下日本痕迹。虽然日本殖民大连四十年,但是大连人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也从来没间断过反抗,“大连放火团”就一直让日本殖民者头疼。1937年10月10日,放火团成员宋贵德将自燃装置秘密地放到存放着大量军需物资的“吾妻驿”日本陆军专用车站仓库。当天晚上,“吾妻驿”仓库火光冲天,等到大广场消防署(今中山广场)消防队赶到时,这里早已化为灰烬。据估算,日军的损失近六十万元。“放火团”事迹也是大连人反抗侵略的缩影,代表着不屈的城市精神和民族精神。
春余夏始,是槐城最美的日子。朋友告诉我,东站消逝了,我不敢相信,翻看着自己拍摄的老照片,心头感到几许秋凉。我想东站的消逝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她真的老了,就像老人说的那样,我真的不中用了!听者闻之就会感到酸酸的凄楚。一个便是房市使然,大势所趋,一切仍会继续,废墟之下很快就会建起一座摩天大楼。
暮晚时分,趁着夕阳的余光,我又重踱于此,实在不忍看就转身而去。回来的路上,偶看到三两个孩子在玩“原地画圈”的游戏,便为他们的天真所吸引。是啊,“原地画圈”仅仅是孩童的游戏!
眺望暖暖的斜阳便想起了慈爱的母亲。母亲不在三年了,我仍记着她微笑的样子,无论怎样艰难,只要想起这些,心里总是无限温暖。我始终认为自己深受齐鲁孝儒文化教诲,正反从来都是两方面,大连老房子恰恰也是齐鲁孝儒的印证。大连东站终于在第104个年头消失了,心中除了伤感还有一种祭奠的情怀,仅仅用真心的几篇碎文将她永存心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