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堡外侨人心灵的绝唱
桥头堡外侨人心灵的绝唱
——记Tomas dAsK与他的The Bridgeheads
去年有一天随意地浏览verycd,突然有一张音乐专辑的封面吸引了我,初看像油画,画面上的油彩像瀑布般倾泻而下,像抽象表现派的风格,再一看网页上的介绍,这是一张英伦乐队的英伦摇滚专辑,而且5月22号刚发行的,23号就发到了verycd上,今天是24号,刚更新过。这真是热乎乎新鲜出炉的,The Bridgeheads(中文直译为:桥头堡)这个乐队没听说过,音乐风格是Indie Rock / Post-punk,挺符合我的口味,于是我便决定dl下来听听。
初次听这张名为foreigner的专辑,感觉有三、四几首歌特别让人惊艳,第一首就是如此,而听其他几首没有太大感觉。我在itunes里藏了N多专辑,于是渐渐地我便把The Bridgeheads的foreigner专辑淡忘了。平时上网或者写东西时会打开itunes听歌,因为The Bridgeheads乐队首字母是B,基本上一眼就能找到。我一般只听自己喜欢的那几首歌。
直到近日,我继续听itunes里的歌曲,随意地又点击到了The Bridgeheads的歌,这时我才发现这张专辑越听越有感觉,适合多次聆听,主唱有着独特的嗓音,有着沧桑感,他时而用假声演唱,他的演唱饱含发自心底的呼声与呐喊,极富感染力。他们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奇妙的画面感。
《foreigner》专辑第一首歌“secret ink”的音乐旋律渲染出的氛围,让我联想到一位隐居在神秘古堡里的怪伯爵,半夜里他用显隐墨水在潜心地写作,述说一段伤心地往事与秘闻。这首歌里穿插着极富旋律感的钢琴伴奏,更凸显了怪伯爵的贵族气质。
第四首歌“My Town”,让我联想到了主唱的老家。
总共11首歌,不到50分钟。犹如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心路历程,时而忧伤,时而欢快。
WIKI百科把The Bridgeheads的音乐类型归为:Alternative, Art rock, Experimental, Indie rock, 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这是乐队成员自封的)。就像“foreigner”的专辑封面一样。
Last.fm上有国外歌迷这样评价“桥头堡”的音乐:有着bloc party式的鼓点节奏,smashing pumpkins式的吉他即兴小段,比约克式的艺术感觉,约翰列侬式的独特词曲,Sigur Ros式饱含感情的演唱。还有人这样评价:如同Arcade Fire般的强烈,如同editors般的音调优美,如同Radiohead般富有创造性,如同Foals那般具有活力,如同Joy Division那般具有黑暗色彩,归根结底是:foreigner专辑里倾注了主唱Tomas dAsK的才华与灵魂。
主唱是谁?这个乐队的成员有哪些?究竟有怎样的背景与渊源呢?他们还出过其他专辑吗?这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开始用百度和谷歌查询信息。
这个乐队资料不是很多。令人惊奇的是,这不是一支土生土长的英国乐队,成员们来自斯洛伐克,2006年乐队成员搬到了伦敦居住,乐队开始成形,2007年The Bridgeheads正式成立,乐队成员分别是:Tomas dAsK(主唱、吉他、钢琴、作词、作曲),Jozef Lemee (吉他,钢琴),Michal Wisp (鼓手)。奇怪的是这个阵容里没有贝斯手。
更令人震惊的是:去年9月27号主唱去世了,然后乐队就解散了。
才刚刚崭露头角,就突然陨落,让人扼腕叹息。
2007年他们出过一张EP“thing”,只有三首歌。主题关于人类生存的阴暗面。接着同年10月他们开始在英国及欧洲多地进行巡演,直到08年8月,乐队暂停了一切演出,开始专注于录制第一张专辑《foreigner》。
这张专辑是乐队成员历经三年心血制作而成的,2008年初的一次访谈中,主唱dAsK说道:“我们想要做出一张倾听自我的专辑……我敢保证这是我们迄今为止制作的最强的专辑,我们有着强有力的旋律,有满脑子的想法,我们不想低估听众们的智力。”看来当初刚听这张专辑时,只是感受到了皮毛,这张专辑就如同是一只笋,只有深入一层层地剥开,才能体会其中的美味。
去年在本张专辑发布的前几周,主唱Tomas在他们乐队网站上说道:“制作一张专辑就像画画一样,每一笔的笔触都要恰到好处……这张专辑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格尔尼卡》对于毕加索的意义,《向日葵》对于凡高的意义。”
2010年5月22日《foreigner》发行了,但出乎意外的是这张专辑是以网上免费下载的形式供乐迷欣赏。当点击下载时,网上会跳出主唱Tomas的一段话:“……这张专辑需要反复多次地聆听,才能揭开它的诸多细节,发现它的价值,与此同时进入这非传统的、没有贝斯伴奏的音乐世界里,我们希望这张专辑能够被当做一个整体来欣赏。”我以前听的时候,总是断断续续地听其中的几首歌,怪不得没有开窍,听不出感觉。这就像是个解谜游戏,零碎地割裂地总是解不开谜。
Tomas dAsK不仅擅长作词作曲,《foreigner》的专辑封面:抽象表现风格的油画由他自已绘制,歌曲的 MV也均由他一手包办。Tomas dAsK真是多才多艺,是“桥头堡”的绝对核心力量。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究竟长啥样呢?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我继续搜索网络,关于他的不少新闻都来自于斯洛伐克网站。Tomas dAsK去世时年仅25岁,他的长相与他的歌声截然不同,他本人有着一张babyface。他们乐队来自于斯洛伐克的巴尔代约夫,是斯洛伐克保存最好,最美的中世纪城市,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稀有财保护名单之内(一看到这里,我便立即有了一种想去那里游玩的冲动)。
Tomas曾说过:刚搬到伦敦时,这座城市给他的音乐创作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可想而知,从一个慢节奏的欧洲中世纪古城迁移到快节奏的现代化大都市,这种变化是巨大的。作为一名外侨人,置身于异国他乡的大城市,内心若即若离般飘忽不定,既有欣喜,又有忧愁。
我意外地在世界著名的英国艺术品收藏家Saatchi的网络画廊里看到了Tomas dAsK的绘画作品,网站上有极其简短的艺术家简历:
Tomas dAsK,2000-2004在斯洛伐克、科希策市的实用艺术学校学习(http://www.saatchionline.com/tomasdask)
果然咱们是同行,有共鸣。可惜我是音盲,玩不来乐器,只会听。
今年1月the bridgeheads被提名为Radio FM's Radio_head Awards最佳新晋乐队,无比令人遗憾,主唱早已离去,本来应该是前途无量的乐队。(也极有可能来我国演出)
这么年轻就离我们而去了,怎么会呢?到底发生了什么?关于主唱的死因也是扑朔迷离,英文网站查不到具体信息。我通过斯洛伐克网站才略知一二。还好有了网络在线翻译(尽管翻译地很烂),在去年9月17日,Tomas dAsK在斯洛伐克巴尔代约夫的一处窗台上跌落,摔成了重伤,多处内脏破裂,10天后回天乏术,离我们远去了。疑似自杀,但乐队管理方否认Tomas是自杀,还有当地警方也否认这是自杀。总之有多种说法。还有一篇报道说Tomas患有忧郁症。
发生意外事故时,Tomas和乐队正在欧洲巡演,9月他们开始了在故乡斯洛伐克的演出,从他们歌迷网站上查到当时他们的巡演记录,9月初他们一共演出过4场,到了9月14号本该有一场演出,但是被取消了,16号演出也取消了。17号就发生了意外。不知道这些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成了疑案。也许有一天能水落石出,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又是一个早逝的天才,天才的内心是脆弱敏感的,才华转瞬即逝,一声叹息。让我想到了Joy Divison的主唱。
这朵瑰丽的花朵才刚绽放不久,怎么忍心看到它凋零。从5月22号官网推出专辑下载,到Tomas去世,才4个月。我原本还期待着他们的新专辑。据悉,《foreigner》的实体专辑将于今年发行。
除了网上能够看到的Tomas为数不多的几幅画作,留给我们的便是这张经过三年呕心沥血制作而成的《foreigner》。
隐没的天才,难得遇到我国的知音。Tomas沉溺于自己音乐营造的奇幻世界里,他用自己的灵魂与心灵在演唱,他是真正的艺术家。
Tomas你是如此独具一格,艺术家的灵魂永远不会死,只要音乐萦绕在我们耳边,听到你的歌声,你永远与我们同在。
R.I.P. Tomas dAsK(2.Apr.1985-27.Sep.2010)
专辑D.L: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23873/
乐队的真相: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51799570/
——记Tomas dAsK与他的The Bridgeheads
![]() |
主唱tomas dAsk |
去年有一天随意地浏览verycd,突然有一张音乐专辑的封面吸引了我,初看像油画,画面上的油彩像瀑布般倾泻而下,像抽象表现派的风格,再一看网页上的介绍,这是一张英伦乐队的英伦摇滚专辑,而且5月22号刚发行的,23号就发到了verycd上,今天是24号,刚更新过。这真是热乎乎新鲜出炉的,The Bridgeheads(中文直译为:桥头堡)这个乐队没听说过,音乐风格是Indie Rock / Post-punk,挺符合我的口味,于是我便决定dl下来听听。
初次听这张名为foreigner的专辑,感觉有三、四几首歌特别让人惊艳,第一首就是如此,而听其他几首没有太大感觉。我在itunes里藏了N多专辑,于是渐渐地我便把The Bridgeheads的foreigner专辑淡忘了。平时上网或者写东西时会打开itunes听歌,因为The Bridgeheads乐队首字母是B,基本上一眼就能找到。我一般只听自己喜欢的那几首歌。
直到近日,我继续听itunes里的歌曲,随意地又点击到了The Bridgeheads的歌,这时我才发现这张专辑越听越有感觉,适合多次聆听,主唱有着独特的嗓音,有着沧桑感,他时而用假声演唱,他的演唱饱含发自心底的呼声与呐喊,极富感染力。他们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奇妙的画面感。
《foreigner》专辑第一首歌“secret ink”的音乐旋律渲染出的氛围,让我联想到一位隐居在神秘古堡里的怪伯爵,半夜里他用显隐墨水在潜心地写作,述说一段伤心地往事与秘闻。这首歌里穿插着极富旋律感的钢琴伴奏,更凸显了怪伯爵的贵族气质。
第四首歌“My Town”,让我联想到了主唱的老家。
总共11首歌,不到50分钟。犹如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心路历程,时而忧伤,时而欢快。
WIKI百科把The Bridgeheads的音乐类型归为:Alternative, Art rock, Experimental, Indie rock, 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这是乐队成员自封的)。就像“foreigner”的专辑封面一样。
Last.fm上有国外歌迷这样评价“桥头堡”的音乐:有着bloc party式的鼓点节奏,smashing pumpkins式的吉他即兴小段,比约克式的艺术感觉,约翰列侬式的独特词曲,Sigur Ros式饱含感情的演唱。还有人这样评价:如同Arcade Fire般的强烈,如同editors般的音调优美,如同Radiohead般富有创造性,如同Foals那般具有活力,如同Joy Division那般具有黑暗色彩,归根结底是:foreigner专辑里倾注了主唱Tomas dAsK的才华与灵魂。
主唱是谁?这个乐队的成员有哪些?究竟有怎样的背景与渊源呢?他们还出过其他专辑吗?这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开始用百度和谷歌查询信息。
这个乐队资料不是很多。令人惊奇的是,这不是一支土生土长的英国乐队,成员们来自斯洛伐克,2006年乐队成员搬到了伦敦居住,乐队开始成形,2007年The Bridgeheads正式成立,乐队成员分别是:Tomas dAsK(主唱、吉他、钢琴、作词、作曲),Jozef Lemee (吉他,钢琴),Michal Wisp (鼓手)。奇怪的是这个阵容里没有贝斯手。
更令人震惊的是:去年9月27号主唱去世了,然后乐队就解散了。
才刚刚崭露头角,就突然陨落,让人扼腕叹息。
2007年他们出过一张EP“thing”,只有三首歌。主题关于人类生存的阴暗面。接着同年10月他们开始在英国及欧洲多地进行巡演,直到08年8月,乐队暂停了一切演出,开始专注于录制第一张专辑《foreigner》。
这张专辑是乐队成员历经三年心血制作而成的,2008年初的一次访谈中,主唱dAsK说道:“我们想要做出一张倾听自我的专辑……我敢保证这是我们迄今为止制作的最强的专辑,我们有着强有力的旋律,有满脑子的想法,我们不想低估听众们的智力。”看来当初刚听这张专辑时,只是感受到了皮毛,这张专辑就如同是一只笋,只有深入一层层地剥开,才能体会其中的美味。
去年在本张专辑发布的前几周,主唱Tomas在他们乐队网站上说道:“制作一张专辑就像画画一样,每一笔的笔触都要恰到好处……这张专辑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格尔尼卡》对于毕加索的意义,《向日葵》对于凡高的意义。”
2010年5月22日《foreigner》发行了,但出乎意外的是这张专辑是以网上免费下载的形式供乐迷欣赏。当点击下载时,网上会跳出主唱Tomas的一段话:“……这张专辑需要反复多次地聆听,才能揭开它的诸多细节,发现它的价值,与此同时进入这非传统的、没有贝斯伴奏的音乐世界里,我们希望这张专辑能够被当做一个整体来欣赏。”我以前听的时候,总是断断续续地听其中的几首歌,怪不得没有开窍,听不出感觉。这就像是个解谜游戏,零碎地割裂地总是解不开谜。
Tomas dAsK不仅擅长作词作曲,《foreigner》的专辑封面:抽象表现风格的油画由他自已绘制,歌曲的 MV也均由他一手包办。Tomas dAsK真是多才多艺,是“桥头堡”的绝对核心力量。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究竟长啥样呢?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我继续搜索网络,关于他的不少新闻都来自于斯洛伐克网站。Tomas dAsK去世时年仅25岁,他的长相与他的歌声截然不同,他本人有着一张babyface。他们乐队来自于斯洛伐克的巴尔代约夫,是斯洛伐克保存最好,最美的中世纪城市,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稀有财保护名单之内(一看到这里,我便立即有了一种想去那里游玩的冲动)。
Tomas曾说过:刚搬到伦敦时,这座城市给他的音乐创作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可想而知,从一个慢节奏的欧洲中世纪古城迁移到快节奏的现代化大都市,这种变化是巨大的。作为一名外侨人,置身于异国他乡的大城市,内心若即若离般飘忽不定,既有欣喜,又有忧愁。
我意外地在世界著名的英国艺术品收藏家Saatchi的网络画廊里看到了Tomas dAsK的绘画作品,网站上有极其简短的艺术家简历:
Tomas dAsK,2000-2004在斯洛伐克、科希策市的实用艺术学校学习(http://www.saatchionline.com/tomasdask)
果然咱们是同行,有共鸣。可惜我是音盲,玩不来乐器,只会听。
今年1月the bridgeheads被提名为Radio FM's Radio_head Awards最佳新晋乐队,无比令人遗憾,主唱早已离去,本来应该是前途无量的乐队。(也极有可能来我国演出)
这么年轻就离我们而去了,怎么会呢?到底发生了什么?关于主唱的死因也是扑朔迷离,英文网站查不到具体信息。我通过斯洛伐克网站才略知一二。还好有了网络在线翻译(尽管翻译地很烂),在去年9月17日,Tomas dAsK在斯洛伐克巴尔代约夫的一处窗台上跌落,摔成了重伤,多处内脏破裂,10天后回天乏术,离我们远去了。疑似自杀,但乐队管理方否认Tomas是自杀,还有当地警方也否认这是自杀。总之有多种说法。还有一篇报道说Tomas患有忧郁症。
发生意外事故时,Tomas和乐队正在欧洲巡演,9月他们开始了在故乡斯洛伐克的演出,从他们歌迷网站上查到当时他们的巡演记录,9月初他们一共演出过4场,到了9月14号本该有一场演出,但是被取消了,16号演出也取消了。17号就发生了意外。不知道这些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成了疑案。也许有一天能水落石出,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又是一个早逝的天才,天才的内心是脆弱敏感的,才华转瞬即逝,一声叹息。让我想到了Joy Divison的主唱。
这朵瑰丽的花朵才刚绽放不久,怎么忍心看到它凋零。从5月22号官网推出专辑下载,到Tomas去世,才4个月。我原本还期待着他们的新专辑。据悉,《foreigner》的实体专辑将于今年发行。
除了网上能够看到的Tomas为数不多的几幅画作,留给我们的便是这张经过三年呕心沥血制作而成的《foreigner》。
隐没的天才,难得遇到我国的知音。Tomas沉溺于自己音乐营造的奇幻世界里,他用自己的灵魂与心灵在演唱,他是真正的艺术家。
Tomas你是如此独具一格,艺术家的灵魂永远不会死,只要音乐萦绕在我们耳边,听到你的歌声,你永远与我们同在。
R.I.P. Tomas dAsK(2.Apr.1985-27.Sep.2010)
专辑D.L: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23873/
乐队的真相: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51799570/
![]() |
《foreigner》专辑 |
-
Msglu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8-13 00:58:14
-
侯北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04 16:37:4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02 23:19:04
-
维罗纳·洛娜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02 23:09:40
-
Raiiii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02 21:09:4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02 20:24:3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02 17:45:04
-
微笑的猫Anit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02 15:53:33
-
iriselit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02 15: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