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20】
二十章 异俗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卧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指大道)。
有关于知识分子的自持。
老子是主张绝贤弃知的。智慧出,有大伪。百姓要见素抱朴,这样国家好治理,郡主好实行无为之治。那么君子者,唯顺应大道,方能没身不殆。
老子虽然没有像孔子那样说知识分子要如何修身治国平天下,相比起孔子的焦灼,老子似乎有些放任不管看世道能败坏成什么样的释然。这种释然让现在的我产生了某种接受上的受阻,比如他对“容、公、王、天、道、久”的境界的修炼,我总觉得是背乎天性。可是老子带有精英意识的愤世嫉俗的骂街,让我觉得生动异常。
我总觉得“兮”这个词和我们方言中的“买买三三”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我常常听到被人这么说我:“买买三三!!!你的眼睛怎么睡的这么仲?!”两者都是表达回肠荡气的叹服。这么想着,似乎变看到一个着长衫的白须老者,叉腰耸肩,瞠目咧嘴,相貌极丑,风,萧萧兮。
哈哈。认真的人最可爱了。认真的在生气的人都是旷世奇萌者啊!骂街,愤青,被说是玩世不恭或者被视为异端,拳拳赤诚之心却无法被消磨。憎恨着或者咒骂着这个世界,却是出乎对世界的大爱大理想,屈原的没身弃世,嵇康的狂魔倜傥,还有风流而惨淡的徐文长,那个狐疑而英勇的宴之敖,那个天真的上交《三十万言书》的胡风。
什么支持着这些人不与世俗合流呢?当然可以冠冕堂皇的说是理想啊道德啊操守啊这类,最没操守的字眼。但是我觉得这种坚持里面总有个叫做“个性”的立足点。就像《异俗》篇写得这样,一个人首先意识到和周遭的不同,意识到“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鸿沟,去思考那一种才是合理的存在,去想为什么我会和他人不一样,究竟能否沟通合一还是必须坚持对峙吗?一个人要能想到这一步,需要知识和认识的积淀,需要成为劳心者。这里先讨论到最初的“自我意识”的萌发。
总之,《异俗》篇还是很打动我的,洋洋洒洒的慨叹,和千年之后那个独坐桃花下的桃花仙是一脉相承的吧。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卧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指大道)。
有关于知识分子的自持。
老子是主张绝贤弃知的。智慧出,有大伪。百姓要见素抱朴,这样国家好治理,郡主好实行无为之治。那么君子者,唯顺应大道,方能没身不殆。
老子虽然没有像孔子那样说知识分子要如何修身治国平天下,相比起孔子的焦灼,老子似乎有些放任不管看世道能败坏成什么样的释然。这种释然让现在的我产生了某种接受上的受阻,比如他对“容、公、王、天、道、久”的境界的修炼,我总觉得是背乎天性。可是老子带有精英意识的愤世嫉俗的骂街,让我觉得生动异常。
我总觉得“兮”这个词和我们方言中的“买买三三”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我常常听到被人这么说我:“买买三三!!!你的眼睛怎么睡的这么仲?!”两者都是表达回肠荡气的叹服。这么想着,似乎变看到一个着长衫的白须老者,叉腰耸肩,瞠目咧嘴,相貌极丑,风,萧萧兮。
哈哈。认真的人最可爱了。认真的在生气的人都是旷世奇萌者啊!骂街,愤青,被说是玩世不恭或者被视为异端,拳拳赤诚之心却无法被消磨。憎恨着或者咒骂着这个世界,却是出乎对世界的大爱大理想,屈原的没身弃世,嵇康的狂魔倜傥,还有风流而惨淡的徐文长,那个狐疑而英勇的宴之敖,那个天真的上交《三十万言书》的胡风。
什么支持着这些人不与世俗合流呢?当然可以冠冕堂皇的说是理想啊道德啊操守啊这类,最没操守的字眼。但是我觉得这种坚持里面总有个叫做“个性”的立足点。就像《异俗》篇写得这样,一个人首先意识到和周遭的不同,意识到“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鸿沟,去思考那一种才是合理的存在,去想为什么我会和他人不一样,究竟能否沟通合一还是必须坚持对峙吗?一个人要能想到这一步,需要知识和认识的积淀,需要成为劳心者。这里先讨论到最初的“自我意识”的萌发。
总之,《异俗》篇还是很打动我的,洋洋洒洒的慨叹,和千年之后那个独坐桃花下的桃花仙是一脉相承的吧。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 |
一直这么亮的月亮。一定要说有什么高风亮节的寄托,我想那是给我讲卡佛《黑圣母》的人。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