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六)
我和杨雨上了岸,岸边的草地很厚,又长在人造的细腻沙土上,光着脚板采在上面很舒服。杨雨拎起地上的鞋子走到自己的自行车前面,从包裹里拿出一双人字拖换上。边穿边跟我说:“你不是新慧人吧?”我点头承认后,能看得出来她很开心,她没有掩饰也没有克制,用一种她独有的表情尽情地表达着内心的舒畅。她的愉悦让她显得仿佛是透明的,就像一滴露水,在这个真正虚假的如画世界里,真实得极为不真实。接下来她开始从自行车上卸下帐篷,并调皮地示意我难道不愿意帮个忙吗?我立刻走过去帮她扎帐篷。我一边扎帐篷,一边听她仿佛自言自语一般的叙述。
杨雨说,她每月最后一周周六傍晚过来,住一晚,周日下午再回去。这次是因为特殊情况,所以才决定提前一晚过来。她来自中国西南洱海边上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17岁来到新慧人基地,在这里已经待了8年了。这八年里她几乎没怎么见到过我们来自普通智慧界的同类,这次见到我真是很开心,也很意外……她不停地嘚吧嘚地说着,每说完一段就冲我笑一下,看到我在听,她就继续讲下去。
在我的印象里,那天杨雨除了问我是否是新慧人这一句带问号的话之后,就再也没问任何一句需要我回答的问题。但她开头的那几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每月都来这里住一晚,每月最后一周周六傍晚过来,住一晚,周日下午再回去。这次是因为特殊情况,所以才决定提前一晚过来。我来自中国西南洱海边上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17岁来到新慧人基地,在这里已经待了8年了……”我想到这意味着什么——杨雨和我同年来到新慧基地,而我们之所以八年才第一次见面,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时间错过十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八年,一次见面,是时间的诡计造成我们的首次见面,也是时间的轨迹成就了我们的见面。这里面有规律吗?也许未来会给出答案吧,也许答案在未来吧。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我们的帐篷也都扎好了。杨雨把一块蓝白格子床单铺在草地上,这床单不是新的,看得出洗过很多次,有些发白,散发出淡淡洗衣粉的清香味道。她见我盯着看,笑着说,很稀罕的东西吧?在这里很难能看到这种东西,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我奶奶亲手纺的,已经用了八年了。
接着她把带来的吃的东西放在上面,两盒水果,几片面包,青菜沙拉,几盒肉罐头,还有一瓶红酒。她抬头问我有带什么吃的东西吗?我去帐篷翻出几盒压缩饼干来,她笑着摇摇头说,因为没料到会有两个人,她只带了一个人份,都拿出来了:“如果你很吃得很多,明天我们就没吃的啦!”
我冲她笑笑,转身钻进帐篷,翻出了我的钓竿,把钓竿拉开,捉了草地上的蚂蚱做饵,再将鱼钩甩向宽阔的河面,她长大了嘴巴望着我做完这一切,然后笑逐颜开地跑到我身边:“天哪!现在还有人用这东西!”
没有一丝风,天边的夕阳已经落下,只剩下红彤彤的晚霞,在缓急的河面上映射出波光粼粼的橘红色浪花儿。我轻轻地用手感受着钓竿的力度,不断地调整着鱼线的位置。四周那么安静,似乎只剩下河水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我用余光偷偷地瞄了一眼身边的杨雨,她静静地站在我旁边,凝视着河面,一动不动,像陷入沉思。忽然她扭头,和我的眼神碰撞,轻轻地说:“我小时候,爸爸常常带我去钓鱼。”
我望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睛那么清澈,就和河水一样清澈,那清澈里又不空洞,有一种仿佛来自无限遥远的地方的东西发出一闪一闪的悸动之光,让我顿时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这种感觉由我的心脏深处缓缓升起,暖暖的、轻轻的,随即开始扶摇直上,在我的大脑里蔓延开来。我忽然感到紧张,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紧张,可奇怪的是,这种紧张不让我感到难受,反倒让我觉得舒畅,我从来就对一切让我舒畅的事物都采取顺之任之的态度,于是我便让这种感觉继续。几秒过后,它终于渐渐平静了,我也明白了它到底是什么——我想了解这个女孩子。
杨雨见我望着她不动,也眨着眼睛望着我,我的直觉是她已经看得出我在想什么了,但我却不能自已。就在这时,我忽然感到手上的鱼竿一沉,中鱼了,我得以回过神来,用力把鱼线往回收。杨雨拍着手又跳又叫:“上钩了!上钩了!”长长的头发像瀑布一样在脑后荡开。
我把鱼放到草地上,这是一条将近两尺长的三文鱼,青色的脊背,乳白色的肚皮,沉甸甸的,看上去十分讨人喜欢。杨雨先是用手指去轻轻地去碰,鱼长着腮喘气,不动。于是她胆子大了,伸手去握,岂料那鱼突然跳起两尺来高,吓得她尖叫一声跳到我身边,紧紧抵抱住了我的胳膊:“哎呀,它要咬我!”
是的,她抱住了我的胳膊,但如你所想,这是杨雨的本能,你能感受到她的这个动作不带一丝杂念。
我走过去,用随身携带的刀子把鱼头切掉,杨雨先是在几步远的地方捂着眼睛,然后就慢慢凑过来了,蹲着看我麻利地给这条鱼开膛破肚。“我小时候,我爸爸也常常带我钓鱼。”她说:“但那些鱼没这么大,钓到以后他就装在桶里,带回去送给邻居们吃……你手法可真麻利,早认识你就好了,就可以每个月都有鲜鱼吃。哎。”
“哎。”没错,轻轻的一下,但却成为最震撼我耳膜的一个发音,她叹了一口气,我能感受到这口叹气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什么……不,一定隐藏着一些什么,好像是遗憾,但好像不是普通的那种因为错失过去的遗憾,而是……错失未来的遗憾?我想不清楚,我也不愿意再去想了。
我把带来的木炭放到烤炉里点燃,青色的烟雾很快散尽,木炭开始变红,在夜色里燃起微微的蓝色火苗。三文鱼肉被我切成长条,在铁丝网上被烤出小小的油泡,肉香渐渐开始在空气里弥漫开来,我又把带来的作料洒在上面。杨雨蹲在烤炉边,两眼迫不及待地望着滋滋作响的烤鱼肉,一只手捏着一双筷子,一只手端着个盘子,小小的舌头时不时地伸出来舔舔嘴唇,嘴里不停地念叨:“好香啊!好香啊!我好饿啊……我记得烤肉很快就熟的……肯定熟了,你别烤过头了,就不好吃了……”
我用筷子夹起一条烤肉,放到她盘子里,她夹起来迫不及待地往嘴里放,忽然她停下来冲我笑笑:“没事,不会烫的啦。”
杨雨在欢快地大块朵颐,她说自从到新慧人基地以后就没吃过烤肉,更不要提这么新鲜的鱼肉了;她说她很贪吃,小时候常常和爸爸在饭桌上抢吃的,还会因此生闷气,需要妈妈来调停;她说她对鱼类尤其钟爱,尤其是这种三文鱼;她说等会还可以做刺身,配上酱油芥末简直是天下最棒的美味……
我微笑听她说着这些没头没尾的话,但脑海里已经有一个巨大的疑问在悄然展开,因为我有一种直觉,这个女孩子,似乎具备一种神奇的特殊能力。
《等待》(五)http://www.douban.com/note/156063363/
杨雨说,她每月最后一周周六傍晚过来,住一晚,周日下午再回去。这次是因为特殊情况,所以才决定提前一晚过来。她来自中国西南洱海边上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17岁来到新慧人基地,在这里已经待了8年了。这八年里她几乎没怎么见到过我们来自普通智慧界的同类,这次见到我真是很开心,也很意外……她不停地嘚吧嘚地说着,每说完一段就冲我笑一下,看到我在听,她就继续讲下去。
在我的印象里,那天杨雨除了问我是否是新慧人这一句带问号的话之后,就再也没问任何一句需要我回答的问题。但她开头的那几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每月都来这里住一晚,每月最后一周周六傍晚过来,住一晚,周日下午再回去。这次是因为特殊情况,所以才决定提前一晚过来。我来自中国西南洱海边上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17岁来到新慧人基地,在这里已经待了8年了……”我想到这意味着什么——杨雨和我同年来到新慧基地,而我们之所以八年才第一次见面,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时间错过十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八年,一次见面,是时间的诡计造成我们的首次见面,也是时间的轨迹成就了我们的见面。这里面有规律吗?也许未来会给出答案吧,也许答案在未来吧。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我们的帐篷也都扎好了。杨雨把一块蓝白格子床单铺在草地上,这床单不是新的,看得出洗过很多次,有些发白,散发出淡淡洗衣粉的清香味道。她见我盯着看,笑着说,很稀罕的东西吧?在这里很难能看到这种东西,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我奶奶亲手纺的,已经用了八年了。
接着她把带来的吃的东西放在上面,两盒水果,几片面包,青菜沙拉,几盒肉罐头,还有一瓶红酒。她抬头问我有带什么吃的东西吗?我去帐篷翻出几盒压缩饼干来,她笑着摇摇头说,因为没料到会有两个人,她只带了一个人份,都拿出来了:“如果你很吃得很多,明天我们就没吃的啦!”
我冲她笑笑,转身钻进帐篷,翻出了我的钓竿,把钓竿拉开,捉了草地上的蚂蚱做饵,再将鱼钩甩向宽阔的河面,她长大了嘴巴望着我做完这一切,然后笑逐颜开地跑到我身边:“天哪!现在还有人用这东西!”
没有一丝风,天边的夕阳已经落下,只剩下红彤彤的晚霞,在缓急的河面上映射出波光粼粼的橘红色浪花儿。我轻轻地用手感受着钓竿的力度,不断地调整着鱼线的位置。四周那么安静,似乎只剩下河水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我用余光偷偷地瞄了一眼身边的杨雨,她静静地站在我旁边,凝视着河面,一动不动,像陷入沉思。忽然她扭头,和我的眼神碰撞,轻轻地说:“我小时候,爸爸常常带我去钓鱼。”
我望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睛那么清澈,就和河水一样清澈,那清澈里又不空洞,有一种仿佛来自无限遥远的地方的东西发出一闪一闪的悸动之光,让我顿时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这种感觉由我的心脏深处缓缓升起,暖暖的、轻轻的,随即开始扶摇直上,在我的大脑里蔓延开来。我忽然感到紧张,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紧张,可奇怪的是,这种紧张不让我感到难受,反倒让我觉得舒畅,我从来就对一切让我舒畅的事物都采取顺之任之的态度,于是我便让这种感觉继续。几秒过后,它终于渐渐平静了,我也明白了它到底是什么——我想了解这个女孩子。
杨雨见我望着她不动,也眨着眼睛望着我,我的直觉是她已经看得出我在想什么了,但我却不能自已。就在这时,我忽然感到手上的鱼竿一沉,中鱼了,我得以回过神来,用力把鱼线往回收。杨雨拍着手又跳又叫:“上钩了!上钩了!”长长的头发像瀑布一样在脑后荡开。
我把鱼放到草地上,这是一条将近两尺长的三文鱼,青色的脊背,乳白色的肚皮,沉甸甸的,看上去十分讨人喜欢。杨雨先是用手指去轻轻地去碰,鱼长着腮喘气,不动。于是她胆子大了,伸手去握,岂料那鱼突然跳起两尺来高,吓得她尖叫一声跳到我身边,紧紧抵抱住了我的胳膊:“哎呀,它要咬我!”
是的,她抱住了我的胳膊,但如你所想,这是杨雨的本能,你能感受到她的这个动作不带一丝杂念。
我走过去,用随身携带的刀子把鱼头切掉,杨雨先是在几步远的地方捂着眼睛,然后就慢慢凑过来了,蹲着看我麻利地给这条鱼开膛破肚。“我小时候,我爸爸也常常带我钓鱼。”她说:“但那些鱼没这么大,钓到以后他就装在桶里,带回去送给邻居们吃……你手法可真麻利,早认识你就好了,就可以每个月都有鲜鱼吃。哎。”
“哎。”没错,轻轻的一下,但却成为最震撼我耳膜的一个发音,她叹了一口气,我能感受到这口叹气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什么……不,一定隐藏着一些什么,好像是遗憾,但好像不是普通的那种因为错失过去的遗憾,而是……错失未来的遗憾?我想不清楚,我也不愿意再去想了。
我把带来的木炭放到烤炉里点燃,青色的烟雾很快散尽,木炭开始变红,在夜色里燃起微微的蓝色火苗。三文鱼肉被我切成长条,在铁丝网上被烤出小小的油泡,肉香渐渐开始在空气里弥漫开来,我又把带来的作料洒在上面。杨雨蹲在烤炉边,两眼迫不及待地望着滋滋作响的烤鱼肉,一只手捏着一双筷子,一只手端着个盘子,小小的舌头时不时地伸出来舔舔嘴唇,嘴里不停地念叨:“好香啊!好香啊!我好饿啊……我记得烤肉很快就熟的……肯定熟了,你别烤过头了,就不好吃了……”
我用筷子夹起一条烤肉,放到她盘子里,她夹起来迫不及待地往嘴里放,忽然她停下来冲我笑笑:“没事,不会烫的啦。”
杨雨在欢快地大块朵颐,她说自从到新慧人基地以后就没吃过烤肉,更不要提这么新鲜的鱼肉了;她说她很贪吃,小时候常常和爸爸在饭桌上抢吃的,还会因此生闷气,需要妈妈来调停;她说她对鱼类尤其钟爱,尤其是这种三文鱼;她说等会还可以做刺身,配上酱油芥末简直是天下最棒的美味……
我微笑听她说着这些没头没尾的话,但脑海里已经有一个巨大的疑问在悄然展开,因为我有一种直觉,这个女孩子,似乎具备一种神奇的特殊能力。
《等待》(五)http://www.douban.com/note/156063363/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