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 14th day3-《皮娜》
6.19@大光明 18:30 《皮娜》
地铁转地铁之后买了一个面包冲进大光明还未开场,拍心口。
就结构而言,其实算是中规中矩的纪录片,因皮娜的意外离世,该片主要由舞者自白、舞剧片段和皮娜生前一些记录影像构架而成。
对于借助于外界环境(实景及舞台景)和声光电来变现作品的现代舞而言,3D形式的记录并非鸡肋。
舞者访谈部分写情——与其说”记录“,还是说”写“吧。
舞剧部分,双向表现:皮娜投射于舞者,舞者表现出皮娜。
皮娜生前影像比例极少,大约是出于本身素材的限制。因而被剪得极碎散落于全片的各个角落,但不显神散,导演的组织能力颇稳妥。
就现代舞而言,我等俗人只能说可以感知到其张力,若要进而揣测其含义,实在力有不逮。
几点文盲感受:
现代工业的冰冷实景会带来超现实的科幻感。
有个腰间扎着白底大朵花瓣装饰的长裙的小哥在河边跳了一段类似于孔雀舞加八卦掌(……)的舞蹈,配乐鼓点鲜明,力道和柔韧感都很强烈,很美。
表演和技艺同时结合的话,到底谁为谁服务。
流水线量产的美感在真正的灵气与天分之前不堪一击。
其实……我还是不喜欢声光电啊喂!
以及《皮娜》中某个舞剧片段里的动作解我悬于心头多年疑惑,即“像植物般站立及倒下”,小时候看斋藤千惠漫画读到的概念。
为了赶火车放弃了《皮娜》的彩蛋和《大都会》,遗憾必然是有的。
电影节以故人重逢(《四月物语》)始,以文盲思路广(《皮娜》)终。
明年千万别上什么小弟有关的电影,对买票太有阴影了……
地铁转地铁之后买了一个面包冲进大光明还未开场,拍心口。
就结构而言,其实算是中规中矩的纪录片,因皮娜的意外离世,该片主要由舞者自白、舞剧片段和皮娜生前一些记录影像构架而成。
对于借助于外界环境(实景及舞台景)和声光电来变现作品的现代舞而言,3D形式的记录并非鸡肋。
舞者访谈部分写情——与其说”记录“,还是说”写“吧。
舞剧部分,双向表现:皮娜投射于舞者,舞者表现出皮娜。
皮娜生前影像比例极少,大约是出于本身素材的限制。因而被剪得极碎散落于全片的各个角落,但不显神散,导演的组织能力颇稳妥。
就现代舞而言,我等俗人只能说可以感知到其张力,若要进而揣测其含义,实在力有不逮。
几点文盲感受:
现代工业的冰冷实景会带来超现实的科幻感。
有个腰间扎着白底大朵花瓣装饰的长裙的小哥在河边跳了一段类似于孔雀舞加八卦掌(……)的舞蹈,配乐鼓点鲜明,力道和柔韧感都很强烈,很美。
表演和技艺同时结合的话,到底谁为谁服务。
流水线量产的美感在真正的灵气与天分之前不堪一击。
其实……我还是不喜欢声光电啊喂!
以及《皮娜》中某个舞剧片段里的动作解我悬于心头多年疑惑,即“像植物般站立及倒下”,小时候看斋藤千惠漫画读到的概念。
为了赶火车放弃了《皮娜》的彩蛋和《大都会》,遗憾必然是有的。
电影节以故人重逢(《四月物语》)始,以文盲思路广(《皮娜》)终。
![]() |
明年千万别上什么小弟有关的电影,对买票太有阴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