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胡同游 2大线路找寻胡同文化
来到北京就要走访哪些最具老北京特色的地点,尤其是北京的胡同文化,在那里我们可以重拾二十的记忆,再次感受那浓厚的老北京文化气息。提到北京胡同就必须说说什刹海胡同区与周边地带,这里可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传统与现代杂陈,虽然有点纷乱,但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管是否龙蛇杂处,但传统的文化、恒久不灭的风化与跟随现代化脚步前进的酒吧休闲文化,都在诉说着这样一个发展方向。
北京的胡同,绝大多数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横竖笔直的走向,从而构成了十分方正的北京城,也表明了北京这座古城是经过精心规划,依照棋盘形的蓝图而建筑的。又由于住宅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相互排比而组成胡同,所以东西向的胡同多,南北向的胡同少。而这种规划正是吸取历代帝都的建造经验,体现了我国历代建造城市的传统特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京胡同游路线,希望能对游客朋友有所帮助,拥有一个愉悦快乐的胡同之旅。
南锣鼓巷:北京最具特色的酒吧街和老胡同
南锣鼓巷,以讹传讹,本来是“罗锅”,我想可能是难听,最后老百姓自行美化成了“锣鼓”,有史可查的就是在乾隆15年绘制《全城全图》的时候,正式更名为“南锣鼓巷”了。
现而今这里是北京市的旧城保护区之一,经过几年的改造、开发,现在已经是继三里屯、什刹海后海之后,又一非常具有老北京胡同特色的酒吧街了。所以,现在这里既是时尚年轻人休闲、聚会的好去处,也是八方旅友游胡同的热门景点。听朋友讲很多时尚杂志和节目也很喜欢到那里去取景。
南锣鼓巷,自明清开始,就已经是名门望族、富豪士绅的居住地,也就相当于早年间儿的富人区。所以,这里的四合院结构本身就相对清晰、美观,既有民房的特点,又有相当的规模,保存得也相对完好。随着历史的变迁,各个院落的主人几经变更,但,有一点没有变化,这里一直是受到社会名流的青睐。
您今天来走访南锣鼓巷的历史痕迹,名人故居随处可见,比较有名的,像板厂胡同的僧格林沁王府,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朋友,可能对这位僧王爷有点儿印象。那时候的八旗子弟,就剩下提笼挂鸟、耍嘴皮子了,猛将巴图鲁可真是不多了,笔者心里,这位僧王爷算一个,可惜生不逢时,恨死沙场,更可悲的是,这么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将,不是死在抵御外辱的战场上,而是死于山东捻军之手,如今炒豆胡同里还有他的祠堂。
还有像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洪承畴的家祠就在南锣鼓巷65号,据说他的子孙还在那里居住;后圆恩寺13号的茅盾故居;大画家齐白石老先生曾在雨儿胡同里住过;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老宅在帽儿胡同里......总之这里可以寻到很多历史名人的足迹。
不过,佳人已随轻风去,我们今天去看,也不必做过分的怀古状,因为所有的房子外貌上粉刷一新,甚至还有很多正在翻新、装修中,时尚小店、文雅书屋、cafe、酒吧鳞次栉比,您既可以漫步寻访,也可以坐上的小三轮游胡同,听三轮师傅兼职业胡同导游给您边走边说。
温馨提示:
如何去南锣鼓巷:乘公交13、104、107、108、113、201、204、803、815、850路北兵马司站、交道口站或锣鼓巷站下既可。
南锣鼓巷在哪儿:北起是鼓楼东大街,南到地安门东大街,西起地安门外大街,东到交道口南大街。
到南锣鼓巷干什么:看胡同、看古都旧貌、逛时尚小店、喝咖啡、泡酒吧、看书、聊天儿、休闲!
后海烟袋斜街
北京后海烟袋斜街是后海边上一条狭长的小型古典又时尚的商业街,店铺林立,古色古香,时尚前卫,是北京什刹海、后海区域的精华景点之一。后海烟袋斜街位于北京东城区,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处,这样说很陌生,如果我说,到了街西头,眼前儿就是后海银锭桥了,您或许会觉得亲切一些。
官方的数据,全长仅232米,据说,此街原来叫“鼓楼斜街”,这么说,好像更亲切了,因为到了鼓楼南边,就快到著名的南锣鼓巷了。
烟袋斜街的交通路线:如何去烟袋斜街呢?公共汽车,5路,“鼓楼南”站比较合适,60路,到“鼓楼”站也可以,总之是要走几步的,您到了鼓楼,沿地安门内大街向南走,很快,就看到烟袋斜街的大牌坊了。
在烟袋斜街上行走,会发现,路南的小胡同,都能通向后海北沿儿。
烟袋斜街的名字由来:烟袋斜街,就是一条很狭长的小街,别看小,却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那到底为什么叫烟袋斜街呢?有两种说法:一、从其街道(或曰胡同)的形状上看,很像一只大烟袋,东口是烟袋嘴,西口是烟袋锅子。二、从店铺的经营内容看,清朝开始,由于满人喜欢抽旱烟,所以,这里逐渐成了烟袋专门街,卖烟袋的店铺非常多,据传,当年在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山西人开的大烟袋店,门前挂着一只大烟袋的幌子,是贵重的乌木做的大烟袋锅,长1.5米,烟袋嘴是白漆绿纹,好像玉石翡翠。烟袋锅是金漆,好似铜锅。在烟袋杆上还拴着大红绸子,十分的显目。过去老北京曾有一句歇后语:“鼓楼前的大烟袋——一窍不通”。
北京后海的烟袋斜街里,有很多这样的时尚小店,有玩具、饰品、服装、家居摆设等等特色小店。所以,这里也是北京比较受潮流时尚一族推崇的淘宝地点。这里的小吃店生意还相当不错,经常能迅速聚拢一帮子贪嘴的食客,我是比较不能抗拒炸臭豆腐的味道。您逛到这里,不妨也尝尝。
小翔凤胡同2号院
北京小翔凤胡同2号院,又名四品茶府,位于北京什刹海之后海南沿,是北京胡同旅游中最知名的四合院之一。参观门票20元/人,不过可以号称是“能用餐的艺术博物馆、能品茶的公园式府邸”,所以,如果您要是吃饭、喝茶,估计不用门票。
小翔凤胡同二号院位于西城区后海南沿,从后海南沿进入大翔凤胡同,然后第一个路口右转就到了。
当然,你也可以从东边的前海西街,或者从西边的定阜街,进入柳荫街,就可以到大翔凤胡同,很快就可以找到小翔凤胡同2号院。
常听说,老北京大户人家的姑娘、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谓的二门,就是图上那道门,一般老北京比较像样的四合院,都会有个临街的院门,然后是供仆人、门房们住的南房,还有的更有身份的人家,在这个空间里,可能还会有个花园,之后,才会有这二道门,这就是内眷的居住空间了,据说,男性仆人,是不可能随随便便进入这道门的,听说而已,有兴趣的可以考证一下。
老北京四合院的居住规矩
一个大户人家,如果人丁兴旺,儿女双全,不敢说四世同堂,至少是祖孙三代,天伦之乐,居住在这么个规整的宅子里,这么多房子,该怎么分配呢?一般来说,东厢房住少爷,别问我住几个,就一个,多了俺就不清楚了,所谓“少东家”大概就是从这儿来的。西厢房,自然住小姐的闺房,《西厢记》估计就是这么来的。每个厢房一般也是一明两暗的三间屋:客厅、书房、卧房就都有了,别奇怪,怎么就一个大屋子呢?您望屋顶看,有屋梁啊,当初是三间屋子的,现在为了方便参观,就剩一个大屋子了。
然后就是图上所示的正房,进入正房,自然是一个大厅,然后还有东西两个配房,东为尊,东为上,自然是爷爷奶奶(老太爷、老太太)住的,老爷、太太自然住在西配房。
这也就是个大概意思,更深入、准确的解答,您就要仔细研究研究了。在这里不赘述了。
“胡同游”路线推荐
线路一
坐118、107、701、823、13、42、13、850、111、24、60、124等任意公交车在北海站或地安门站下车,或者游览完北海公园出北海北门,过马路,来到什刹海体校。
可以先到附近的荷花市场内的酒吧坐坐,体验一下京城的酒吧文化,然后沿着什刹海北行,经烟袋斜街,到银锭桥,西行前往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广化寺。
最后到达恭王府花园,在这里可以在王府的大戏楼里喝茶听戏。这一路上可以看到保存最好的四合院、名人故居和王府建筑,体味纯粹的京味建筑和文化,肯定不虚此行。
线路二
坐102路电车在教子胡同下,往南走约一里地,就是西砖胡同法源寺。这里之所以有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李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这篇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小说使得这座古寺一下子焕发了新生。
之后再坐102路到西四下车,换乘13路到十条站下车,可以参观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的那次屠杀,就发生在这座门前。
出来后,还是坐13路到国子监站下车,路西的胡同就是赫赫有名的成贤街,全国第二大孔庙就在胡同内。与之毗邻的是国子监辟雍。辟雍是元明清三朝皇帝讲学的课堂,水绕四周,有汉白玉的四桥通行四方,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精品。
出成贤街东口,马路对面是戏楼胡同,胡同中的柏林寺的古树很有名。胡同北侧是大名鼎鼎的雍和宫,也是笔者最常去的寺庙,香火很盛。
现在的胡同游,通常把三轮车作为工具,坐着传统的三轮车穿梭于古色盎然的胡同之中寻幽访古,在这喧嚣的都市中真是神仙般的享受啊。
周边游旅行网http://www.zhoubianyou.com/
北京的胡同,绝大多数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横竖笔直的走向,从而构成了十分方正的北京城,也表明了北京这座古城是经过精心规划,依照棋盘形的蓝图而建筑的。又由于住宅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相互排比而组成胡同,所以东西向的胡同多,南北向的胡同少。而这种规划正是吸取历代帝都的建造经验,体现了我国历代建造城市的传统特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京胡同游路线,希望能对游客朋友有所帮助,拥有一个愉悦快乐的胡同之旅。
南锣鼓巷:北京最具特色的酒吧街和老胡同
![]() |
南锣鼓巷,以讹传讹,本来是“罗锅”,我想可能是难听,最后老百姓自行美化成了“锣鼓”,有史可查的就是在乾隆15年绘制《全城全图》的时候,正式更名为“南锣鼓巷”了。
现而今这里是北京市的旧城保护区之一,经过几年的改造、开发,现在已经是继三里屯、什刹海后海之后,又一非常具有老北京胡同特色的酒吧街了。所以,现在这里既是时尚年轻人休闲、聚会的好去处,也是八方旅友游胡同的热门景点。听朋友讲很多时尚杂志和节目也很喜欢到那里去取景。
南锣鼓巷,自明清开始,就已经是名门望族、富豪士绅的居住地,也就相当于早年间儿的富人区。所以,这里的四合院结构本身就相对清晰、美观,既有民房的特点,又有相当的规模,保存得也相对完好。随着历史的变迁,各个院落的主人几经变更,但,有一点没有变化,这里一直是受到社会名流的青睐。
您今天来走访南锣鼓巷的历史痕迹,名人故居随处可见,比较有名的,像板厂胡同的僧格林沁王府,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朋友,可能对这位僧王爷有点儿印象。那时候的八旗子弟,就剩下提笼挂鸟、耍嘴皮子了,猛将巴图鲁可真是不多了,笔者心里,这位僧王爷算一个,可惜生不逢时,恨死沙场,更可悲的是,这么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将,不是死在抵御外辱的战场上,而是死于山东捻军之手,如今炒豆胡同里还有他的祠堂。
还有像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洪承畴的家祠就在南锣鼓巷65号,据说他的子孙还在那里居住;后圆恩寺13号的茅盾故居;大画家齐白石老先生曾在雨儿胡同里住过;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老宅在帽儿胡同里......总之这里可以寻到很多历史名人的足迹。
不过,佳人已随轻风去,我们今天去看,也不必做过分的怀古状,因为所有的房子外貌上粉刷一新,甚至还有很多正在翻新、装修中,时尚小店、文雅书屋、cafe、酒吧鳞次栉比,您既可以漫步寻访,也可以坐上的小三轮游胡同,听三轮师傅兼职业胡同导游给您边走边说。
温馨提示:
如何去南锣鼓巷:乘公交13、104、107、108、113、201、204、803、815、850路北兵马司站、交道口站或锣鼓巷站下既可。
南锣鼓巷在哪儿:北起是鼓楼东大街,南到地安门东大街,西起地安门外大街,东到交道口南大街。
到南锣鼓巷干什么:看胡同、看古都旧貌、逛时尚小店、喝咖啡、泡酒吧、看书、聊天儿、休闲!
后海烟袋斜街
![]() |
北京后海烟袋斜街是后海边上一条狭长的小型古典又时尚的商业街,店铺林立,古色古香,时尚前卫,是北京什刹海、后海区域的精华景点之一。后海烟袋斜街位于北京东城区,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处,这样说很陌生,如果我说,到了街西头,眼前儿就是后海银锭桥了,您或许会觉得亲切一些。
官方的数据,全长仅232米,据说,此街原来叫“鼓楼斜街”,这么说,好像更亲切了,因为到了鼓楼南边,就快到著名的南锣鼓巷了。
烟袋斜街的交通路线:如何去烟袋斜街呢?公共汽车,5路,“鼓楼南”站比较合适,60路,到“鼓楼”站也可以,总之是要走几步的,您到了鼓楼,沿地安门内大街向南走,很快,就看到烟袋斜街的大牌坊了。
在烟袋斜街上行走,会发现,路南的小胡同,都能通向后海北沿儿。
烟袋斜街的名字由来:烟袋斜街,就是一条很狭长的小街,别看小,却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那到底为什么叫烟袋斜街呢?有两种说法:一、从其街道(或曰胡同)的形状上看,很像一只大烟袋,东口是烟袋嘴,西口是烟袋锅子。二、从店铺的经营内容看,清朝开始,由于满人喜欢抽旱烟,所以,这里逐渐成了烟袋专门街,卖烟袋的店铺非常多,据传,当年在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山西人开的大烟袋店,门前挂着一只大烟袋的幌子,是贵重的乌木做的大烟袋锅,长1.5米,烟袋嘴是白漆绿纹,好像玉石翡翠。烟袋锅是金漆,好似铜锅。在烟袋杆上还拴着大红绸子,十分的显目。过去老北京曾有一句歇后语:“鼓楼前的大烟袋——一窍不通”。
北京后海的烟袋斜街里,有很多这样的时尚小店,有玩具、饰品、服装、家居摆设等等特色小店。所以,这里也是北京比较受潮流时尚一族推崇的淘宝地点。这里的小吃店生意还相当不错,经常能迅速聚拢一帮子贪嘴的食客,我是比较不能抗拒炸臭豆腐的味道。您逛到这里,不妨也尝尝。
小翔凤胡同2号院
北京小翔凤胡同2号院,又名四品茶府,位于北京什刹海之后海南沿,是北京胡同旅游中最知名的四合院之一。参观门票20元/人,不过可以号称是“能用餐的艺术博物馆、能品茶的公园式府邸”,所以,如果您要是吃饭、喝茶,估计不用门票。
小翔凤胡同二号院位于西城区后海南沿,从后海南沿进入大翔凤胡同,然后第一个路口右转就到了。
当然,你也可以从东边的前海西街,或者从西边的定阜街,进入柳荫街,就可以到大翔凤胡同,很快就可以找到小翔凤胡同2号院。
常听说,老北京大户人家的姑娘、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谓的二门,就是图上那道门,一般老北京比较像样的四合院,都会有个临街的院门,然后是供仆人、门房们住的南房,还有的更有身份的人家,在这个空间里,可能还会有个花园,之后,才会有这二道门,这就是内眷的居住空间了,据说,男性仆人,是不可能随随便便进入这道门的,听说而已,有兴趣的可以考证一下。
老北京四合院的居住规矩
一个大户人家,如果人丁兴旺,儿女双全,不敢说四世同堂,至少是祖孙三代,天伦之乐,居住在这么个规整的宅子里,这么多房子,该怎么分配呢?一般来说,东厢房住少爷,别问我住几个,就一个,多了俺就不清楚了,所谓“少东家”大概就是从这儿来的。西厢房,自然住小姐的闺房,《西厢记》估计就是这么来的。每个厢房一般也是一明两暗的三间屋:客厅、书房、卧房就都有了,别奇怪,怎么就一个大屋子呢?您望屋顶看,有屋梁啊,当初是三间屋子的,现在为了方便参观,就剩一个大屋子了。
然后就是图上所示的正房,进入正房,自然是一个大厅,然后还有东西两个配房,东为尊,东为上,自然是爷爷奶奶(老太爷、老太太)住的,老爷、太太自然住在西配房。
这也就是个大概意思,更深入、准确的解答,您就要仔细研究研究了。在这里不赘述了。
“胡同游”路线推荐
线路一
坐118、107、701、823、13、42、13、850、111、24、60、124等任意公交车在北海站或地安门站下车,或者游览完北海公园出北海北门,过马路,来到什刹海体校。
可以先到附近的荷花市场内的酒吧坐坐,体验一下京城的酒吧文化,然后沿着什刹海北行,经烟袋斜街,到银锭桥,西行前往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广化寺。
最后到达恭王府花园,在这里可以在王府的大戏楼里喝茶听戏。这一路上可以看到保存最好的四合院、名人故居和王府建筑,体味纯粹的京味建筑和文化,肯定不虚此行。
线路二
坐102路电车在教子胡同下,往南走约一里地,就是西砖胡同法源寺。这里之所以有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李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这篇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小说使得这座古寺一下子焕发了新生。
之后再坐102路到西四下车,换乘13路到十条站下车,可以参观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的那次屠杀,就发生在这座门前。
出来后,还是坐13路到国子监站下车,路西的胡同就是赫赫有名的成贤街,全国第二大孔庙就在胡同内。与之毗邻的是国子监辟雍。辟雍是元明清三朝皇帝讲学的课堂,水绕四周,有汉白玉的四桥通行四方,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精品。
出成贤街东口,马路对面是戏楼胡同,胡同中的柏林寺的古树很有名。胡同北侧是大名鼎鼎的雍和宫,也是笔者最常去的寺庙,香火很盛。
现在的胡同游,通常把三轮车作为工具,坐着传统的三轮车穿梭于古色盎然的胡同之中寻幽访古,在这喧嚣的都市中真是神仙般的享受啊。
周边游旅行网http://www.zhoubianyou.com/
-
MaR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1 1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