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蒜的科学主义
![]() |
食蒜的科学主义
身处南方,吃大蒜这回事,就多少显得豪迈。去东北或山东菜馆,学北方友人,要一碗蒜瓣,蘸点甜酱,嚼巴嚼巴就吞下。我管这个叫“裸吃”,豪迈感来自腹中升起的辛辣感,和口中浓郁的臭涩味。大碗喝酒,大口吃蒜,很自然乡土。
大蒜是舶来品,张骞把它从西域带回来。北式吃蒜法或许也是取法洋人———古希腊时,运动员在参加运动会前会咀嚼生蒜,以增强体力,算是古代版的“功能食品”。这样的思路不无道理,大蒜中含有肌酸酐,这是参与肌肉活动的重要成分,还可帮助生成精液,提高精子数量,确实是很男性化的自然产品。
如何现代地、科学地吃掉一瓣蒜?这是个颇为复杂的问题。近三十年来,对大蒜中营养物质的研究多如牛毛。现在基本可以认定大蒜中含有几十种有效的活性物质,以硫化物军团为主,会对人体产生有益而复杂的效果。
不管有意无意,生吃大蒜最重要的摄取对象就是蒜素,这是被最为广泛提及的成分———由于它丰富的药理效果,也由于它所带来的臭味。
没错,这就是令你吃完大蒜被女友拒之门外的罪魁祸首。
蒜素实在是个宝。它即使在极低的浓度下也能瞬间杀死伤寒杆菌和流感病毒,古人将蒜液抹在伤口消毒,靠的就是蒜素。更加可贵的是,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蒜素能够有效地杀死癌细胞,具有潜在的抗癌应用能力。以色列科学家曾研发出一种方法,将蒜素附在一种可识别特定受体的抗体上,这种抗体就像绑着定时炸弹的敢死队员,被注入血液中后,自动寻找到癌细胞,定点爆炸。
但是,蒜素虽然不稀罕,若想获得它的好处,却需要讲究食用的技巧。要知道,其实完整的生蒜中并不含有蒜素———当大蒜被切开或嚼碎时,生蒜中的两种成分,蒜氨酸和蒜酶终于得以相聚,生成臭兮兮的蒜素。所以,嫌味道而吞吃大蒜是一种八戒式吃法,够豪迈,却全无益处。
介绍一个好方法,将大蒜碾碎,生吞下去,这样,蒜液快速经过嘴巴,尽可能地减少遗臭。不过,你还是得提防时不时涌自腹中的蒜臭味。另一个小秘诀是,嚼完大蒜后,含一口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去除蒜臭味。
蒜素的麻烦事还不少———蒜素很娇贵,早在20年前,科学家就发现,蒜素特别容易分解,在温度超过56摄氏度后,它的活性成分就很容易被抑制或破坏,而且,若暴露于空气中久了,蒜素也会失去活性。此外,生吃大蒜还有一个忌惮———蒜素很容易刺激到胃肠道,尤其对于有肠胃疾病的人,容易引起疼痛、腹泻,损伤胃肠道粘膜。
你若是小心谨慎,思前想后,又想“健康地吃蒜”,不如改投南方式吃蒜阵营吧———熟吃大蒜其实也是健康的。当蒜素在食用油中遇热后,会转变为另一种颇具生理好处的活性物质———艾乔恩(Ajoene)。1984年,蒜营养学大牛EricBlock发现了这种物质。科学家发现,艾乔恩也有帮助对付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和杀毒杀菌的效果———曾有研究者用艾乔恩软膏来医治香港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被问及该如何正确的吃蒜时,EricBlock曾表示,蒜里面有太多种类的有益成分,有些稳定,有些很不稳定,它们还经常转变———所以,不管生吃还是煮熟了吃,总有一些好东西为你所用。
□姬十三(生物学博士)来源: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