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了端履门的教堂,想听唱诗班唱歌
下午5点下班后,直接杀了过去。
但是很不凑巧,院子的大门开着,里面却看不到一个人。
于是,我径直朝礼拜堂走去。
然后,空荡荡的一排排做礼拜时的长条凳子,只有一个人,在我走进礼拜堂的当儿,慢慢地走进了最前面讲台右侧的那个小门里。
我估计他是这里的管理人员。
我看着离地很高的房顶上二三十个白色扇叶的电风扇因为它们的下面没有人而静止着不动。
然后我就挑了靠后几排的一个地方随便坐了下来。
空荡荡的礼拜堂,空荡荡的讲台,空荡荡的长条凳,只有我一个人,很安静,我有些失望。
我看着讲台右侧的几排斜对着讲台和听众席的阶梯式长条凳,而且讲台右侧还有一架钢琴。
我知道,那是唱诗班的席位。
大三的时候,我来过这里一次,那次,我亲眼看见它们唱诗班的人,穿着白色上衣,黑色的裤子裙子,就站在我现在看着的那个地方,手里拿着圣歌谱子,圣咏。
但是至于唱得怎么样,好不好听,我已经忘记了。
我想进唱诗班,我想听他们唱歌,但是,这里根本就没有一个人,除了我。
郁闷。
然后,我就起身,走向讲台,然后坐到唱诗班的席位上,我想感受一下,那是什么样的。
不过坐下之后,没什么感觉。
然后,我就那样,一个人坐在那里,傻愣着,似乎是在想象中夹带着祈求和侥幸,希望会突然来很多人,然后唱诗班也来了,给大家唱歌。呵呵。
就在我这样想象的时候,从我原来进入礼拜堂的那个小门走进来一个女的,咖啡红格子连衣裙,黑头发,挎一黑色的包包。
然后,她扫视了一下空荡荡的礼拜堂之后,似乎也有点惊讶——怎么就这么空呢。
然后,他就在靠后的几排长条凳上坐了下来,像是在等人,或者跟我的处境一样——失望之中。
过了几秒钟,她起身,一边朝我这边走过来,一边说:
你好,你们这里是不是有唱诗班?.......
我说:
我也是想来听唱诗班唱歌的,但是,没有人。
我用双手很无奈地向她示意一下。
哈哈,原来,我们俩来这里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都是想来听唱诗班唱歌的呀!哈哈。
等她走过来的时候,我用右手拍着我右手边的位子对她说:
来,坐这儿。
也许,是出于首次见面不熟悉,或者是礼貌的原因,她坐在了我前面一排。
然后,我们就对着只有我们两个人的礼拜堂发表各自的失望。
她问我,是不是想进唱诗班,我说是,我想听唱诗班唱歌,我喜欢唱诗班唱歌,而且我觉得唱诗班很能锻炼唱功。
他说,她想为教堂做些什么,她也想进唱诗班。
呵呵,同仁呀!
她说,她是去美国的交换生,一个月前刚刚从美国回来,是学心理学的研究生,现在正在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再过一年就研究生毕业了。
我说,我是西京学院的,已经毕业了,现在在做兼职,专业是计算机,但是我没有学,因为接触了几个月之后,我就发现,我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然后就没有再去学。
她貌似说,她现在的实习不是很好,我说,你学的这个专业,在大城市工作会好找一些,她说,也是,但是她不想去远处了,上个学跑得那么远,她家就是西安市的,她就想在西安市找工作,不想再去远处了。
我说,是挺远的,太平洋都跨过去啦。
然后,我俩就笑。
她跟我说,她在美国受的洗礼,还发的有洗礼证书(这还是我第一次听说有这玩意儿,而且我估计,她那个证书还是全英文的,因为是在美国当地受的洗礼,但也不一定,或者她是在华人区的教堂受的洗礼呢?)
她问我信基督吗,我说,我不相信任何宗教,但是我对宗教感兴趣,(宗教)很迷人!
她说,以前也不相信,就觉得不是那个样子的,但是,后来也许是受家里人的影响(她们全家都是基督徒),她也开始慢慢相信这个了,到后来,她觉得,她就是真的感受到主了!
呵呵,我说,恩,感觉到了,就好。
有时候,我跟我爸要什么分歧了,我就会跟他说,你感觉到了就感觉到了,你要是感觉不到那你就感觉不到了(这话是不是有点模棱两可,但就是那个样子的)。
我们正聊着聊着,从我们俩进礼拜堂那个小门里走进来一个人,貌似就是我之前走进这里的时候,慢慢走进讲台右侧那个小门里的那个人,他对我们俩说:
有事没有?要没事就关门啦?
然后我们俩就感觉有点扫兴——来听唱诗班唱歌没听成就不说啥了,这坐下来聊会儿天也不成啊?郁闷!
于是,我们俩很无奈地起身,朝那个小门走过去。
她走在前面,边走边问那人:
你好?请问一下,咱们这儿唱诗班是周几有?
那人说,周五,周六。
她又问:
团契是什么时候?平时除了团契,还有其它的什么活动吗?
那人回答:
团契分两组,一组是中老年团契,周五下午6:30开始;一组是青年组团契,周六下午6:30开始,都是年轻人啦,有些是学生,有些是打工的。平时,除了团契之外,要是有活动了,会打电话的,比如上公园去交流一下了什么的。
她问完之后,我们俩心里对于这里的唱诗班的“出没”大概就有了个数。
然后,我跟那人说了声:
拜拜!
我们俩就一块儿出了教会大门。
我们俩又一块儿走了一会儿,然后,她想去随便逛逛,要往钟楼那个方向走,我说,我要过马路,然后坐45路车,回家。
然后,分了。
OK,周六下午下班后,我要再来一次!
因为我想进唱诗班唱歌。
但是很不凑巧,院子的大门开着,里面却看不到一个人。
于是,我径直朝礼拜堂走去。
然后,空荡荡的一排排做礼拜时的长条凳子,只有一个人,在我走进礼拜堂的当儿,慢慢地走进了最前面讲台右侧的那个小门里。
我估计他是这里的管理人员。
我看着离地很高的房顶上二三十个白色扇叶的电风扇因为它们的下面没有人而静止着不动。
然后我就挑了靠后几排的一个地方随便坐了下来。
空荡荡的礼拜堂,空荡荡的讲台,空荡荡的长条凳,只有我一个人,很安静,我有些失望。
我看着讲台右侧的几排斜对着讲台和听众席的阶梯式长条凳,而且讲台右侧还有一架钢琴。
我知道,那是唱诗班的席位。
大三的时候,我来过这里一次,那次,我亲眼看见它们唱诗班的人,穿着白色上衣,黑色的裤子裙子,就站在我现在看着的那个地方,手里拿着圣歌谱子,圣咏。
但是至于唱得怎么样,好不好听,我已经忘记了。
我想进唱诗班,我想听他们唱歌,但是,这里根本就没有一个人,除了我。
郁闷。
然后,我就起身,走向讲台,然后坐到唱诗班的席位上,我想感受一下,那是什么样的。
不过坐下之后,没什么感觉。
然后,我就那样,一个人坐在那里,傻愣着,似乎是在想象中夹带着祈求和侥幸,希望会突然来很多人,然后唱诗班也来了,给大家唱歌。呵呵。
就在我这样想象的时候,从我原来进入礼拜堂的那个小门走进来一个女的,咖啡红格子连衣裙,黑头发,挎一黑色的包包。
然后,她扫视了一下空荡荡的礼拜堂之后,似乎也有点惊讶——怎么就这么空呢。
然后,他就在靠后的几排长条凳上坐了下来,像是在等人,或者跟我的处境一样——失望之中。
过了几秒钟,她起身,一边朝我这边走过来,一边说:
你好,你们这里是不是有唱诗班?.......
我说:
我也是想来听唱诗班唱歌的,但是,没有人。
我用双手很无奈地向她示意一下。
哈哈,原来,我们俩来这里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都是想来听唱诗班唱歌的呀!哈哈。
等她走过来的时候,我用右手拍着我右手边的位子对她说:
来,坐这儿。
也许,是出于首次见面不熟悉,或者是礼貌的原因,她坐在了我前面一排。
然后,我们就对着只有我们两个人的礼拜堂发表各自的失望。
她问我,是不是想进唱诗班,我说是,我想听唱诗班唱歌,我喜欢唱诗班唱歌,而且我觉得唱诗班很能锻炼唱功。
他说,她想为教堂做些什么,她也想进唱诗班。
呵呵,同仁呀!
她说,她是去美国的交换生,一个月前刚刚从美国回来,是学心理学的研究生,现在正在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再过一年就研究生毕业了。
我说,我是西京学院的,已经毕业了,现在在做兼职,专业是计算机,但是我没有学,因为接触了几个月之后,我就发现,我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然后就没有再去学。
她貌似说,她现在的实习不是很好,我说,你学的这个专业,在大城市工作会好找一些,她说,也是,但是她不想去远处了,上个学跑得那么远,她家就是西安市的,她就想在西安市找工作,不想再去远处了。
我说,是挺远的,太平洋都跨过去啦。
然后,我俩就笑。
她跟我说,她在美国受的洗礼,还发的有洗礼证书(这还是我第一次听说有这玩意儿,而且我估计,她那个证书还是全英文的,因为是在美国当地受的洗礼,但也不一定,或者她是在华人区的教堂受的洗礼呢?)
她问我信基督吗,我说,我不相信任何宗教,但是我对宗教感兴趣,(宗教)很迷人!
她说,以前也不相信,就觉得不是那个样子的,但是,后来也许是受家里人的影响(她们全家都是基督徒),她也开始慢慢相信这个了,到后来,她觉得,她就是真的感受到主了!
呵呵,我说,恩,感觉到了,就好。
有时候,我跟我爸要什么分歧了,我就会跟他说,你感觉到了就感觉到了,你要是感觉不到那你就感觉不到了(这话是不是有点模棱两可,但就是那个样子的)。
我们正聊着聊着,从我们俩进礼拜堂那个小门里走进来一个人,貌似就是我之前走进这里的时候,慢慢走进讲台右侧那个小门里的那个人,他对我们俩说:
有事没有?要没事就关门啦?
然后我们俩就感觉有点扫兴——来听唱诗班唱歌没听成就不说啥了,这坐下来聊会儿天也不成啊?郁闷!
于是,我们俩很无奈地起身,朝那个小门走过去。
她走在前面,边走边问那人:
你好?请问一下,咱们这儿唱诗班是周几有?
那人说,周五,周六。
她又问:
团契是什么时候?平时除了团契,还有其它的什么活动吗?
那人回答:
团契分两组,一组是中老年团契,周五下午6:30开始;一组是青年组团契,周六下午6:30开始,都是年轻人啦,有些是学生,有些是打工的。平时,除了团契之外,要是有活动了,会打电话的,比如上公园去交流一下了什么的。
她问完之后,我们俩心里对于这里的唱诗班的“出没”大概就有了个数。
然后,我跟那人说了声:
拜拜!
我们俩就一块儿出了教会大门。
我们俩又一块儿走了一会儿,然后,她想去随便逛逛,要往钟楼那个方向走,我说,我要过马路,然后坐45路车,回家。
然后,分了。
OK,周六下午下班后,我要再来一次!
因为我想进唱诗班唱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