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2010毕业特刊》回顾:再见吧,北师大!
![]() |
内容导航:
一月气聚
吴迎波的镜头发现,有的毕业生依然在做从大一开始就一直做的一些事情,比如社团、摇滚、运动。当然,也有些负面情绪:工作不如意,论文被打回,国外的offer迟迟不来。这时候,他们会烦躁,会对着镜头苦笑,甚至不愿意被拍摄。他们身上还带着些许孩子气,渴望成熟,也渴望成功,但在现实面前,会纠结,也会试着坚强。
二月水谷
2006年,他/她在晨曦中走进师大。
2010年,他/她在暮光中走出师大。
明天,故事继续......
三月驼云
铁狮子坟的天还是这块天,一样的沉默高远,一样的有极好的阳光让师大的穷学生去谈一场场悠长幸福的恋爱。
在铁狮子的这方天空里,我们已经或正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个位置。
四月裂帛
而对于你,刚刚发现在师大里还有这么美的树时,各种被女生宠溺的小野猫已经吃饱了不再咿咿呀呀了。冬天捧住雪花夏天筛下阳光的叶梢早已在我们楼的窗前,那么含蓄地团抱空气,然后颤颤矗立。
五月袷衣
对于师大,我和她恋了一年、吵了一年、平淡生活了五年,一共耗了七年,感情颇深。结局,我们始终没熬过“七年之痒”,走着,走着,她一纸休书,我们就这样,散了。
六月莲灿
在离毕业就20多天的日子里,我想说很多很多的话,可是却发现什么也说不出,唯一的希望是让时间能慢些,我们能够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可那些比电影还要精彩的一幕幕场景在许巍的歌声中静静地浮现在我脑海,想起那一年年轻的我们,想起渐渐长大的我们……
我们会再见面,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你依然神采飞扬……
七月兰浆
再也不用八个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小屋,再也不用匆忙早起赶在八点前去上课,再也不用挤在学五窗前翘首踮脚探望,再也不用看到澡堂前的队伍排得老长,可是,那些熟悉的场景,为什么如此让人难忘?
《京师学人》的话:用我的《毕业特刊》回报你的《新生宝典》
一月气聚。二月水谷。三月驼云。四月裂帛。五月袷衣。六月莲灿。七月兰浆。止于七月。七月,你们挥手告别。
其实后面还跟着句子。八月诗禅。九月浮槎。十月女泽。十一月乘衣归。十二月风雪客。有人说它们表示一年的节气,有人说是一个女子在低诉她的爱情和相思,更愿意将它们解释为浸润着情感的岁月数字。一月到十二月,一个轮回。你在这所学校数完了两个轮回、三个轮回、四个轮回或是七个轮回,然后转身离开。总感叹“岁月”这个力量强大的词,所以想尽着我的心意给告别大学阶段的你提供多一种回忆方式。
版头的毕业脸谱墙共有210张照片,牵强地想应2010的景;也尽可能多地搜罗师大元素、毕业元素,串联起一份大学记忆地图;感谢校内摄影爱好者提供的美丽图片,感谢师兄师姐和学生处提供的文字和资料,感谢在考试周抽空帮忙的外援们......
六月底,特刊进行最后操作阶段。因为已入考试周,编辑部的孩子们都要复习迎考无暇帮忙。一筹莫展时,一通电话,你,你,还有你,可爱的外援们,豪不犹豫地响应,赶来一起刷夜筛材料、制图、编辑、排版。因为有意义,你说,我们是07级的孩子,我们对师兄师姐有爱。就像曾在毕业特刊征集文里说的,“刚来学校时,手上拿了一本《新生宝典》,里面是你暑假一个多月的成果;你在老乡聚会上努力地向我介绍师大生活的种种“需注意”,似乎你已经是个老土著;你在社团里教我要如何采访如何写稿,并给我足够的信任和空间;你在半夜被召唤,陪我神侃胡诌喂蚊......”
兰浆时节,不伤别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