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居山纪行
昨天中午接待完毕,看看天气正适宜,独自一人骑摩托车,出发,微旅行。
上周去了菱塘,看了清真寺、高邮湖,路过天山镇的时候,想起来,扬州的汉墓博物馆就是在天山镇发掘出来的,怎么能不去瞻仰瞻仰呢?更何况,神居山还是传说中尧帝的出生地,老祖宗的发祥地,怎能不去。
经过大巷,就来到了天山境内。过了天山集镇,往菱塘方向不多远就见有指示牌,拐上一条小路,就到了深居山。半拉子工程毫无遮掩的呈现在眼前,一座十几米高的尧帝金身塑像在荒草丛中对着人高深莫测的微笑,十二生肖围列在周边,塑像都很新,但荒草的生命力更强。好在水泥路修了不少,骑着摩托车倒也不费劲。又转了几个弯,大致熟悉了一下神居山的地形地貌,确实是山,石头山,不像甘泉、杨寿尽是黄土丘陵。早年应当开采过石或矿,土地看上去很贫瘠,植被也比较新。山头有一些亭台建筑,大部分没有完工。我来到神居山地势最高的一处山头,宏伟的大殿还在脚手架的包围之下,拾阶而上,翻过一道篱笆,进入正殿,里面脚手架林立,但三尊大佛气势已然惊人。大殿后头是几间僧房,但除了一个卖香的老太太,我倒没有看到有僧人。老太太笑容可掬,劝我请个香敬一敬菩萨,但我身上并没有带零钱,仅有的一百块钱还得用来加油,所以只好让老人家失望了。
佛殿后面还有一个小山头,看来就是此地的海拔最高点了。既然来了,怎能不登顶呢?山势很陡峭,但不是天然的,很明显是采石采矿后留下的地形地貌,悬崖峭壁,稍微一挪脚步,大块大块的黄泥疙瘩就滚落山下,绝对高度虽然不高(四五十米左右),恐高的人要小心。最顶头有一棵老银杏树,全靠几根铁丝固定住,树叶很小很稀疏,营养不足的缘故。探头往山下看,碧水一汪,正在开发成度假景点的架势。俯视池水,确实像一块柔和的蓝宝石。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看到和汉墓有关的遗迹,除了一处公墓。此地,和安徽天长毗邻,紧挨高邮湖,扼守江北扬州、南京的门户,估计古来也是战略要地,北方人往江南行进的孔道。汉广陵王选择此地作为百年之后的栖身之所,想必也是经过了风水先生的层层考量的。
希望神居山的半拉子工程早点完工。
上周去了菱塘,看了清真寺、高邮湖,路过天山镇的时候,想起来,扬州的汉墓博物馆就是在天山镇发掘出来的,怎么能不去瞻仰瞻仰呢?更何况,神居山还是传说中尧帝的出生地,老祖宗的发祥地,怎能不去。
经过大巷,就来到了天山境内。过了天山集镇,往菱塘方向不多远就见有指示牌,拐上一条小路,就到了深居山。半拉子工程毫无遮掩的呈现在眼前,一座十几米高的尧帝金身塑像在荒草丛中对着人高深莫测的微笑,十二生肖围列在周边,塑像都很新,但荒草的生命力更强。好在水泥路修了不少,骑着摩托车倒也不费劲。又转了几个弯,大致熟悉了一下神居山的地形地貌,确实是山,石头山,不像甘泉、杨寿尽是黄土丘陵。早年应当开采过石或矿,土地看上去很贫瘠,植被也比较新。山头有一些亭台建筑,大部分没有完工。我来到神居山地势最高的一处山头,宏伟的大殿还在脚手架的包围之下,拾阶而上,翻过一道篱笆,进入正殿,里面脚手架林立,但三尊大佛气势已然惊人。大殿后头是几间僧房,但除了一个卖香的老太太,我倒没有看到有僧人。老太太笑容可掬,劝我请个香敬一敬菩萨,但我身上并没有带零钱,仅有的一百块钱还得用来加油,所以只好让老人家失望了。
佛殿后面还有一个小山头,看来就是此地的海拔最高点了。既然来了,怎能不登顶呢?山势很陡峭,但不是天然的,很明显是采石采矿后留下的地形地貌,悬崖峭壁,稍微一挪脚步,大块大块的黄泥疙瘩就滚落山下,绝对高度虽然不高(四五十米左右),恐高的人要小心。最顶头有一棵老银杏树,全靠几根铁丝固定住,树叶很小很稀疏,营养不足的缘故。探头往山下看,碧水一汪,正在开发成度假景点的架势。俯视池水,确实像一块柔和的蓝宝石。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看到和汉墓有关的遗迹,除了一处公墓。此地,和安徽天长毗邻,紧挨高邮湖,扼守江北扬州、南京的门户,估计古来也是战略要地,北方人往江南行进的孔道。汉广陵王选择此地作为百年之后的栖身之所,想必也是经过了风水先生的层层考量的。
希望神居山的半拉子工程早点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