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你在没有演出的日子去过那些地下摇滚小酒吧么?
[原创]你在没有演出的日子去过那些地下摇滚小酒吧么?
如果说我这个人做人有什么主动性,那就是喜欢主动结交搞摇滚的家伙。和这些人交往有两个好处:第一,他们绝对不会比我发财比我有地位。这让我在他们身边不会感到压力;第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永远都是一幅傻呵呵找乐的模样。对旁人没有心眼。这一点很重要,本人自觉智商不高,特别不擅于与人相处。所以,和他们这样的人来往,我不用考虑太多而杀害可怜的脑细胞。
我大概已经习惯和这些人来往。刚到上海那阵,每日形单影只。于是到处索罗搞摇滚的人。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据点。021酒吧。这个酒吧位置非常偏僻,上海杨树浦,那是全上海最荒凉的地区。大片大片漆黑破落的苏联风格的厂房,在压低的云下面似乎已经停止了呼吸。作为主干道的杨树浦路绵长且坑坑洼洼,看起来已经好多年没有修缮过了。
这里不会让人想到上海这两个字。
这里却是大上海宽阔苍老的背部。
在杨树浦路的尽头有一条叫定海路的小道,也许是这片地区最生机勃勃的所在。肮脏拥挤的路边小店,红红绿绿的招牌。021酒吧就在这条不足10米长的道路上。在一个看起来像是要坍塌了的建筑的二楼。庸俗的招牌上除了021几个字以外,还贴上了“玲儿摇”三个小字以便让更多人理解这个地方是一个音乐酒吧。而这简单的细节大概也透露出了店主的生活状况。
梦想与现实。
在渴望摇滚安慰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向更多的市场抛出媚眼。
沿着贴着白色瓷砖使乱扔的垃圾更耀眼的楼梯上去,左手是一间空荡荡的商铺。玻璃橱窗上画着大大的X。而我们应该右转,朝那面涂鸦的墙壁走去。
这里有指示牌,“某某纹身工作室”在张扬的涂鸦里面显得委屈又可笑。推开纹身工作室那扇合层板做的门,你将看到一间小小的屋子,屋子里贴满各种纹身图样。而这间屋子的右手有一方深色布帘。
帘子里面就是酒吧。
如果你是一名来喝酒的客人,那么你肯定会在进入的第一刻就选择离开。因为这个酒吧看起来实在太寒酸了。四五张最简单的八仙桌配着最常见的木椅子。好像70年代中国小学校的教室。更糟糕的是,这里到处给人一种落满灰尘的感觉。
这是一间黑乎乎的没有窗户的大屋子,灯光暗淡,所以,我们不能责怪店主没有更好的清洁,因为这里没有办法看清楚。
第一次去这个酒吧,我耗费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当我终于摸到这个地方时,已经10点多了。然而酒吧里冷冷清清,店主留着半长的头发,和另外两个年轻人正坐在其中一张八仙桌上捣鼓一台看起来很破旧的电脑。
我在门口呆住了,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进入。店主也显得很意外,但他很快就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我进去坐坐。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决心,我猫了进去,坐在那灰扑扑的吧台前,店主问我们喝点什么。我于是点了一个雪碧,我的朋友要了一瓶啤酒。一个年轻的店员呼啦啦地将吧台上那个可怜的巴掌大的小冰箱翻了个遍,从里面找出一瓶同样灰扑扑的啤酒递给我的朋友。然后他企图在里面找到一瓶雪碧,这颇费周折,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统共大概有不到10瓶小支装啤酒,一一察看,最后绝望了。
店主反应很快,一边解释说今天没有演出所以我们没有进货,一边让那个年轻人去楼下超市买点饮料上来。年轻人很有把握的去了,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方才提着一个小塑料袋上来。
袋子里装着几罐软饮料。
我觉得很内疚,仿佛我来到的不是一个酒吧,而是闯入了一家正在生活着的人家里。这个空荡荡的所在只有我和我的朋友两个客人。店主像是一个孤独了百年却又热血沸腾的隐居者,他先是给我们看店里的各种地下乐队出的CD,并拿出一些他觉得不错的CD来放。继而又提议我们看看店里的杂志。然而,在那种昏暗的光线下显然是没有办法看杂志的。
幸好这时候来了另外一个年轻人。这个学生模样的家伙打算给我们弹弹吉它唱唱歌解闷。他先是弹了一首流行的老歌,又问我们喜欢什么样子的音乐。我随便说了一些人的名字,他又弹了一些歌。然后,他开始演奏自己的作品,我才知道他是一名网络歌手,作品是一些仿佛校园民谣却又比校园民谣更世俗化的吉它弹唱。
我得承认这不属于我欣赏的风格,我来到这里显然不是希望听到这些风格的作品的。这个面目英俊的男孩子于是提议店主来弹一弹。
店主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和蔼而谦虚。他怀抱吉他坐在高脚凳上,调试了琴弦,开始了即兴的演奏。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我也听得出来他并非那些混日子的地下音乐人。他的演奏令人心动。我几乎以为我遇到世外高人了。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被冷落的世外高人?我们又能怎么样呢?我作为一个摇滚爱好者,在没有演出的日子闯入一个地下音乐人所生活的酒吧,两个演奏者面对另外两个不善言辞的闯入者。
这一切都令我感到紧张。甚至内疚。
如果说我这个人做人有什么主动性,那就是喜欢主动结交搞摇滚的家伙。和这些人交往有两个好处:第一,他们绝对不会比我发财比我有地位。这让我在他们身边不会感到压力;第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永远都是一幅傻呵呵找乐的模样。对旁人没有心眼。这一点很重要,本人自觉智商不高,特别不擅于与人相处。所以,和他们这样的人来往,我不用考虑太多而杀害可怜的脑细胞。
我大概已经习惯和这些人来往。刚到上海那阵,每日形单影只。于是到处索罗搞摇滚的人。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据点。021酒吧。这个酒吧位置非常偏僻,上海杨树浦,那是全上海最荒凉的地区。大片大片漆黑破落的苏联风格的厂房,在压低的云下面似乎已经停止了呼吸。作为主干道的杨树浦路绵长且坑坑洼洼,看起来已经好多年没有修缮过了。
这里不会让人想到上海这两个字。
这里却是大上海宽阔苍老的背部。
在杨树浦路的尽头有一条叫定海路的小道,也许是这片地区最生机勃勃的所在。肮脏拥挤的路边小店,红红绿绿的招牌。021酒吧就在这条不足10米长的道路上。在一个看起来像是要坍塌了的建筑的二楼。庸俗的招牌上除了021几个字以外,还贴上了“玲儿摇”三个小字以便让更多人理解这个地方是一个音乐酒吧。而这简单的细节大概也透露出了店主的生活状况。
梦想与现实。
在渴望摇滚安慰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向更多的市场抛出媚眼。
沿着贴着白色瓷砖使乱扔的垃圾更耀眼的楼梯上去,左手是一间空荡荡的商铺。玻璃橱窗上画着大大的X。而我们应该右转,朝那面涂鸦的墙壁走去。
这里有指示牌,“某某纹身工作室”在张扬的涂鸦里面显得委屈又可笑。推开纹身工作室那扇合层板做的门,你将看到一间小小的屋子,屋子里贴满各种纹身图样。而这间屋子的右手有一方深色布帘。
帘子里面就是酒吧。
如果你是一名来喝酒的客人,那么你肯定会在进入的第一刻就选择离开。因为这个酒吧看起来实在太寒酸了。四五张最简单的八仙桌配着最常见的木椅子。好像70年代中国小学校的教室。更糟糕的是,这里到处给人一种落满灰尘的感觉。
这是一间黑乎乎的没有窗户的大屋子,灯光暗淡,所以,我们不能责怪店主没有更好的清洁,因为这里没有办法看清楚。
第一次去这个酒吧,我耗费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当我终于摸到这个地方时,已经10点多了。然而酒吧里冷冷清清,店主留着半长的头发,和另外两个年轻人正坐在其中一张八仙桌上捣鼓一台看起来很破旧的电脑。
我在门口呆住了,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进入。店主也显得很意外,但他很快就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我进去坐坐。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决心,我猫了进去,坐在那灰扑扑的吧台前,店主问我们喝点什么。我于是点了一个雪碧,我的朋友要了一瓶啤酒。一个年轻的店员呼啦啦地将吧台上那个可怜的巴掌大的小冰箱翻了个遍,从里面找出一瓶同样灰扑扑的啤酒递给我的朋友。然后他企图在里面找到一瓶雪碧,这颇费周折,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统共大概有不到10瓶小支装啤酒,一一察看,最后绝望了。
店主反应很快,一边解释说今天没有演出所以我们没有进货,一边让那个年轻人去楼下超市买点饮料上来。年轻人很有把握的去了,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方才提着一个小塑料袋上来。
袋子里装着几罐软饮料。
我觉得很内疚,仿佛我来到的不是一个酒吧,而是闯入了一家正在生活着的人家里。这个空荡荡的所在只有我和我的朋友两个客人。店主像是一个孤独了百年却又热血沸腾的隐居者,他先是给我们看店里的各种地下乐队出的CD,并拿出一些他觉得不错的CD来放。继而又提议我们看看店里的杂志。然而,在那种昏暗的光线下显然是没有办法看杂志的。
幸好这时候来了另外一个年轻人。这个学生模样的家伙打算给我们弹弹吉它唱唱歌解闷。他先是弹了一首流行的老歌,又问我们喜欢什么样子的音乐。我随便说了一些人的名字,他又弹了一些歌。然后,他开始演奏自己的作品,我才知道他是一名网络歌手,作品是一些仿佛校园民谣却又比校园民谣更世俗化的吉它弹唱。
我得承认这不属于我欣赏的风格,我来到这里显然不是希望听到这些风格的作品的。这个面目英俊的男孩子于是提议店主来弹一弹。
店主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和蔼而谦虚。他怀抱吉他坐在高脚凳上,调试了琴弦,开始了即兴的演奏。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我也听得出来他并非那些混日子的地下音乐人。他的演奏令人心动。我几乎以为我遇到世外高人了。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被冷落的世外高人?我们又能怎么样呢?我作为一个摇滚爱好者,在没有演出的日子闯入一个地下音乐人所生活的酒吧,两个演奏者面对另外两个不善言辞的闯入者。
这一切都令我感到紧张。甚至内疚。
这个地方为狂热的摇滚演出而存在,没有演出,他裸露出来的孤独和寂寞令人紧张。这两个没有观众的地下音乐家,面对两个陌生人,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坦然是时光雕刻在希望上的影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8d63d010006ju.html
访问网址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8d63d010006ju.html
如果说我这个人做人有什么主动性,那就是喜欢主动结交搞摇滚的家伙。和这些人交往有两个好处:第一,他们绝对不会比我发财比我有地位。这让我在他们身边不会感到压力;第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永远都是一幅傻呵呵找乐的模样。对旁人没有心眼。这一点很重要,本人自觉智商不高,特别不擅于与人相处。所以,和他们这样的人来往,我不用考虑太多而杀害可怜的脑细胞。
我大概已经习惯和这些人来往。刚到上海那阵,每日形单影只。于是到处索罗搞摇滚的人。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据点。021酒吧。这个酒吧位置非常偏僻,上海杨树浦,那是全上海最荒凉的地区。大片大片漆黑破落的苏联风格的厂房,在压低的云下面似乎已经停止了呼吸。作为主干道的杨树浦路绵长且坑坑洼洼,看起来已经好多年没有修缮过了。
这里不会让人想到上海这两个字。
这里却是大上海宽阔苍老的背部。
在杨树浦路的尽头有一条叫定海路的小道,也许是这片地区最生机勃勃的所在。肮脏拥挤的路边小店,红红绿绿的招牌。021酒吧就在这条不足10米长的道路上。在一个看起来像是要坍塌了的建筑的二楼。庸俗的招牌上除了021几个字以外,还贴上了“玲儿摇”三个小字以便让更多人理解这个地方是一个音乐酒吧。而这简单的细节大概也透露出了店主的生活状况。
梦想与现实。
在渴望摇滚安慰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向更多的市场抛出媚眼。
沿着贴着白色瓷砖使乱扔的垃圾更耀眼的楼梯上去,左手是一间空荡荡的商铺。玻璃橱窗上画着大大的X。而我们应该右转,朝那面涂鸦的墙壁走去。
这里有指示牌,“某某纹身工作室”在张扬的涂鸦里面显得委屈又可笑。推开纹身工作室那扇合层板做的门,你将看到一间小小的屋子,屋子里贴满各种纹身图样。而这间屋子的右手有一方深色布帘。
帘子里面就是酒吧。
如果你是一名来喝酒的客人,那么你肯定会在进入的第一刻就选择离开。因为这个酒吧看起来实在太寒酸了。四五张最简单的八仙桌配着最常见的木椅子。好像70年代中国小学校的教室。更糟糕的是,这里到处给人一种落满灰尘的感觉。
这是一间黑乎乎的没有窗户的大屋子,灯光暗淡,所以,我们不能责怪店主没有更好的清洁,因为这里没有办法看清楚。
第一次去这个酒吧,我耗费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当我终于摸到这个地方时,已经10点多了。然而酒吧里冷冷清清,店主留着半长的头发,和另外两个年轻人正坐在其中一张八仙桌上捣鼓一台看起来很破旧的电脑。
我在门口呆住了,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进入。店主也显得很意外,但他很快就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我进去坐坐。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决心,我猫了进去,坐在那灰扑扑的吧台前,店主问我们喝点什么。我于是点了一个雪碧,我的朋友要了一瓶啤酒。一个年轻的店员呼啦啦地将吧台上那个可怜的巴掌大的小冰箱翻了个遍,从里面找出一瓶同样灰扑扑的啤酒递给我的朋友。然后他企图在里面找到一瓶雪碧,这颇费周折,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统共大概有不到10瓶小支装啤酒,一一察看,最后绝望了。
店主反应很快,一边解释说今天没有演出所以我们没有进货,一边让那个年轻人去楼下超市买点饮料上来。年轻人很有把握的去了,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方才提着一个小塑料袋上来。
袋子里装着几罐软饮料。
我觉得很内疚,仿佛我来到的不是一个酒吧,而是闯入了一家正在生活着的人家里。这个空荡荡的所在只有我和我的朋友两个客人。店主像是一个孤独了百年却又热血沸腾的隐居者,他先是给我们看店里的各种地下乐队出的CD,并拿出一些他觉得不错的CD来放。继而又提议我们看看店里的杂志。然而,在那种昏暗的光线下显然是没有办法看杂志的。
幸好这时候来了另外一个年轻人。这个学生模样的家伙打算给我们弹弹吉它唱唱歌解闷。他先是弹了一首流行的老歌,又问我们喜欢什么样子的音乐。我随便说了一些人的名字,他又弹了一些歌。然后,他开始演奏自己的作品,我才知道他是一名网络歌手,作品是一些仿佛校园民谣却又比校园民谣更世俗化的吉它弹唱。
我得承认这不属于我欣赏的风格,我来到这里显然不是希望听到这些风格的作品的。这个面目英俊的男孩子于是提议店主来弹一弹。
店主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和蔼而谦虚。他怀抱吉他坐在高脚凳上,调试了琴弦,开始了即兴的演奏。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我也听得出来他并非那些混日子的地下音乐人。他的演奏令人心动。我几乎以为我遇到世外高人了。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被冷落的世外高人?我们又能怎么样呢?我作为一个摇滚爱好者,在没有演出的日子闯入一个地下音乐人所生活的酒吧,两个演奏者面对另外两个不善言辞的闯入者。
这一切都令我感到紧张。甚至内疚。
如果说我这个人做人有什么主动性,那就是喜欢主动结交搞摇滚的家伙。和这些人交往有两个好处:第一,他们绝对不会比我发财比我有地位。这让我在他们身边不会感到压力;第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永远都是一幅傻呵呵找乐的模样。对旁人没有心眼。这一点很重要,本人自觉智商不高,特别不擅于与人相处。所以,和他们这样的人来往,我不用考虑太多而杀害可怜的脑细胞。
我大概已经习惯和这些人来往。刚到上海那阵,每日形单影只。于是到处索罗搞摇滚的人。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据点。021酒吧。这个酒吧位置非常偏僻,上海杨树浦,那是全上海最荒凉的地区。大片大片漆黑破落的苏联风格的厂房,在压低的云下面似乎已经停止了呼吸。作为主干道的杨树浦路绵长且坑坑洼洼,看起来已经好多年没有修缮过了。
这里不会让人想到上海这两个字。
这里却是大上海宽阔苍老的背部。
在杨树浦路的尽头有一条叫定海路的小道,也许是这片地区最生机勃勃的所在。肮脏拥挤的路边小店,红红绿绿的招牌。021酒吧就在这条不足10米长的道路上。在一个看起来像是要坍塌了的建筑的二楼。庸俗的招牌上除了021几个字以外,还贴上了“玲儿摇”三个小字以便让更多人理解这个地方是一个音乐酒吧。而这简单的细节大概也透露出了店主的生活状况。
梦想与现实。
在渴望摇滚安慰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向更多的市场抛出媚眼。
沿着贴着白色瓷砖使乱扔的垃圾更耀眼的楼梯上去,左手是一间空荡荡的商铺。玻璃橱窗上画着大大的X。而我们应该右转,朝那面涂鸦的墙壁走去。
这里有指示牌,“某某纹身工作室”在张扬的涂鸦里面显得委屈又可笑。推开纹身工作室那扇合层板做的门,你将看到一间小小的屋子,屋子里贴满各种纹身图样。而这间屋子的右手有一方深色布帘。
帘子里面就是酒吧。
如果你是一名来喝酒的客人,那么你肯定会在进入的第一刻就选择离开。因为这个酒吧看起来实在太寒酸了。四五张最简单的八仙桌配着最常见的木椅子。好像70年代中国小学校的教室。更糟糕的是,这里到处给人一种落满灰尘的感觉。
这是一间黑乎乎的没有窗户的大屋子,灯光暗淡,所以,我们不能责怪店主没有更好的清洁,因为这里没有办法看清楚。
第一次去这个酒吧,我耗费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当我终于摸到这个地方时,已经10点多了。然而酒吧里冷冷清清,店主留着半长的头发,和另外两个年轻人正坐在其中一张八仙桌上捣鼓一台看起来很破旧的电脑。
我在门口呆住了,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进入。店主也显得很意外,但他很快就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我进去坐坐。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决心,我猫了进去,坐在那灰扑扑的吧台前,店主问我们喝点什么。我于是点了一个雪碧,我的朋友要了一瓶啤酒。一个年轻的店员呼啦啦地将吧台上那个可怜的巴掌大的小冰箱翻了个遍,从里面找出一瓶同样灰扑扑的啤酒递给我的朋友。然后他企图在里面找到一瓶雪碧,这颇费周折,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统共大概有不到10瓶小支装啤酒,一一察看,最后绝望了。
店主反应很快,一边解释说今天没有演出所以我们没有进货,一边让那个年轻人去楼下超市买点饮料上来。年轻人很有把握的去了,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方才提着一个小塑料袋上来。
袋子里装着几罐软饮料。
我觉得很内疚,仿佛我来到的不是一个酒吧,而是闯入了一家正在生活着的人家里。这个空荡荡的所在只有我和我的朋友两个客人。店主像是一个孤独了百年却又热血沸腾的隐居者,他先是给我们看店里的各种地下乐队出的CD,并拿出一些他觉得不错的CD来放。继而又提议我们看看店里的杂志。然而,在那种昏暗的光线下显然是没有办法看杂志的。
幸好这时候来了另外一个年轻人。这个学生模样的家伙打算给我们弹弹吉它唱唱歌解闷。他先是弹了一首流行的老歌,又问我们喜欢什么样子的音乐。我随便说了一些人的名字,他又弹了一些歌。然后,他开始演奏自己的作品,我才知道他是一名网络歌手,作品是一些仿佛校园民谣却又比校园民谣更世俗化的吉它弹唱。
我得承认这不属于我欣赏的风格,我来到这里显然不是希望听到这些风格的作品的。这个面目英俊的男孩子于是提议店主来弹一弹。
店主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和蔼而谦虚。他怀抱吉他坐在高脚凳上,调试了琴弦,开始了即兴的演奏。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我也听得出来他并非那些混日子的地下音乐人。他的演奏令人心动。我几乎以为我遇到世外高人了。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被冷落的世外高人?我们又能怎么样呢?我作为一个摇滚爱好者,在没有演出的日子闯入一个地下音乐人所生活的酒吧,两个演奏者面对另外两个不善言辞的闯入者。
这一切都令我感到紧张。甚至内疚。
这个地方为狂热的摇滚演出而存在,没有演出,他裸露出来的孤独和寂寞令人紧张。这两个没有观众的地下音乐家,面对两个陌生人,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坦然是时光雕刻在希望上的影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8d63d010006ju.html
访问网址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8d63d010006ju.html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