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大原理(三)
之前,我们讨论的都是人这个个体如何做决策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易。而在引出政府这个概念后,我们继续看看整体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我们会发现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十年、二十年前比是大大不同了。在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买东西还是要凭票供应的。那时大街上的人们的穿着也是极其的相似,都是灰色或是蓝色。那时人们的月工资是30几,而现在月平均工资可能是3000多。用什么来解释生活水平这样巨大的差别呢。答案就是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大大提高了。这也就是经济学第八个原理: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了,能生产更多的东西,作为企业的员工得到的报酬自然也增加了。员工同时又作为一个消费者,去市场上购买了更多他需要的产品。就此良性循环,互相影响。
而政府也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主体,它也有收入(税收)和支出。当一国政府支出远远大于收入的时候,作为货币的发行主体,其本能行为也会大量印刷货币来偿还贷款。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货币,但是生产的产品数量却没有提高,单件商品的价格就上升了。这就是通货膨胀,经济学第九个原理,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恶性通货膨胀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代价,就如1921年1月,德国的一份日报的价格是0.3马克,但不到2年,1922年的1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的价格为7000万马克。所以把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虽然恶性通货膨胀有那么大的危害,但当通货膨胀发生时,短期内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货币增加了,每个人手上的钱变多了,以前不能买的东西可以买了,刺激了社会整体的支出水平。这样就增加了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需求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供给不能及时跟上,一方面引起了物价的上涨,另一方面也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生产和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劳务。这也就意味着更少的失业。这也是经济学的第十个原理: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所以政府有时会出于某些目的,推动通货膨胀,但如何控制好这个度,是一个挑战。
现在大家对经济学应该有个初步了解了,它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也把这个作为一个开头,为以后更深入的了解经济学作一场“即将到来的魅力的预演”吧!
我们会发现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十年、二十年前比是大大不同了。在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买东西还是要凭票供应的。那时大街上的人们的穿着也是极其的相似,都是灰色或是蓝色。那时人们的月工资是30几,而现在月平均工资可能是3000多。用什么来解释生活水平这样巨大的差别呢。答案就是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大大提高了。这也就是经济学第八个原理: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了,能生产更多的东西,作为企业的员工得到的报酬自然也增加了。员工同时又作为一个消费者,去市场上购买了更多他需要的产品。就此良性循环,互相影响。
而政府也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主体,它也有收入(税收)和支出。当一国政府支出远远大于收入的时候,作为货币的发行主体,其本能行为也会大量印刷货币来偿还贷款。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货币,但是生产的产品数量却没有提高,单件商品的价格就上升了。这就是通货膨胀,经济学第九个原理,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恶性通货膨胀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代价,就如1921年1月,德国的一份日报的价格是0.3马克,但不到2年,1922年的1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的价格为7000万马克。所以把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虽然恶性通货膨胀有那么大的危害,但当通货膨胀发生时,短期内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货币增加了,每个人手上的钱变多了,以前不能买的东西可以买了,刺激了社会整体的支出水平。这样就增加了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需求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供给不能及时跟上,一方面引起了物价的上涨,另一方面也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生产和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劳务。这也就意味着更少的失业。这也是经济学的第十个原理: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所以政府有时会出于某些目的,推动通货膨胀,但如何控制好这个度,是一个挑战。
现在大家对经济学应该有个初步了解了,它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也把这个作为一个开头,为以后更深入的了解经济学作一场“即将到来的魅力的预演”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