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大风
瞧瞧吧,我选题目都是胡乱来的,因为现在外面在刮大风。其实我总在想,要不要出去替大风拍几张照,被他们刮断的树,狂卷的落叶之类。当然,我写下这句话就是明显放弃了。
其实写这类东西果真好像游戏,因为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直到最后全部写完,然后才能知道这个游戏的全貌。
直至结束,方知全貌。
就好像人在临死和死之间那条细的不能再细的再细的缝隙中间一样。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亲属,就像我能把这件不知道自己写什么玩意的事扯到死扯到人生上一样。
《爱,始于冬季》,我在豆瓣上读了中文版的节选,就跑去ebay买了英文版,两磅,在这边买书,赚到了一样,这几天每日都去看,以前买个鞋倒没见这么勤快的,虽然我知道书到手之后,我即使下了很大决心,甚至拿个字典,拿个笔记本都不一定能把它看完。其实,何必!(为毛一写到这俩字就想起对啊,就想把“何必!何必?何必。何必……”扯完,积怨过深啊)读书本是一件愉悦的事,大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遇上高兴的了,喜滋滋读出个意思,不喜欢的,跳过便完。
看吧,我又扯了。
我写这本书,本来是要说人生这么高深的话题的,却顿时回复了一个懒人俗人庸人还自得其乐的状态。好吧,这是我的常态,并且引以为乐,有一段时间我认为这很不好,我当勤奋努力当个标兵,但其实,那不是自己,做自己,本就就已经不是自己了。
何谓自然状态,恣意不想的状态。
回到开始,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它就好像河流中的一支船桨,将我们带到当下的彼岸,然后是明天,后天,即将到来的日子就像开阔的原野。”
瞧瞧多妙,想到苏格兰宽阔的大河,可不就是理想的过日子状态,开阔,无碍。
说到这儿,我就又想起来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这样的词,高山,大河,美丽的女人,简单,但是包含情感,一种笑意的,却飘离的感觉。
这些话,贫道想证明的是一点,世界上的东西都是亲属,我们都不是陌生的。当然一般在证明一个观点的时候,如果能引用很牛掰的人,不仅可以显得自己博学,记住,是显得,还能真正证明一下。天知道,用别人的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是个多么荒谬的行为,伟大的唯物主义早告诉我们了,物质决定意识,哪有意识决定意识的说法。但我还是做了,借此物质证明贫道的本质,好吃懒做混吃但是不等死而已。
“原质是无限的,永恒的,无尽的,转化成为我们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实质,相互转化。”--罗素《西方哲学史》,借此说明阿克西曼德的话。(瞧瞧吧,这么长的名字,多有学问)
虽然我力求自嘲试图把自己剥离出那个装的范畴,但这似乎又是另一种“我执”,不过,管他呢。既然我们是转化来的,从何生,复归何处,这似乎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随便用一种东西解释另一种东西,或者看见一个人就感觉见了很多年似的,一见如故?一见钟情。都可以吧,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其实说句老实话,这些看起来艰涩的东西,读起来并不枯燥,很有趣味,我拿这个相互抵消学经济的痛苦。学经济本身不痛苦,考经济才痛苦,这倒是真的。但是等我写完这句话,我忽然觉得考经济也不是那么痛苦,我在一种高压下反而依旧找到了不少经济里的乐事,怪哉,乐哉,当然这必须要包括进去熬夜至三四点发昏去看《击壤歌》的愉快。
多么健康向上的愉快啊!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与我何有哉?”
看起来和我熬夜似乎没有关系吧,不过相信我,有我前面的理论,我会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而且高中的政治老师也告诉我们了,万物都是有联系滴。
我有一天试图把 英语和金钱排个序,就像很多人要给爱情,友情,亲情排序一样,于是我就给这个组合加了一个幸福。原谅我对英语爱恨交织的情感吧,我知道这很无聊,但是我还是做了,瞧瞧吧,又是意识反应物质啊。
毫无疑问,幸福一定是排在金钱前头的,问谁谁都会这么说,但是当没钱的时候,当可爱的现实教育我们的时候,一部分人都会沉吟,嗯,这个,其实呢,唉,我也没办法啊,好吧,只能这样诸如此类。
不过,既然是群众渴望的信仰,贫道就把幸福放在第一位吧。
那么英语和钱呢?
这个就比较奇怪了,英语大于钱?不是吧,现在学英语不就为了赚钱,新东方老师坐台牛掰的不行,而且考研出国什么不得英语,考研出国目的里分两半,一半为前途为钱途,算是比较功利的,那英语估计是得放在里面的。不好意思啊,如果真心热爱英语的人们,请避开,我只不过是说点闲话,无聊嘛,考完经济之后的两天,那种偷看书挤一分钟两分钟瞄一眼《西方哲学史》的崇高理性顿减啊,用《王子变青蛙》企图激发学习热情在考试结束之后也完全没有继续看它的兴趣。
那么如此推来,英语是钱的手段,而钱的手段还有其它的,所以英语+其它=钱,英语小于钱。
但是,英语是一种文字,来源于一种文化,就和汉语是一个道理,各种文化都有生存的空间才是好的,而且相互挤一挤啊,撞一撞啊,蓬勃向上恣意生长才是世界大同吧,所以明显,英语大于钱。
其实扯到这,贫道就很怨念想说钱的故事了,考经济的余怨未消啊。
算了,扯太多了,大早上起来水米不进,尽思考该怎样度过今天一天,就已经到该结束的时候了。
瞧,贫道又转回去了,现在我都不知道我这个游戏的全貌,但是等我写上句号,我一定知道,而且一旦句号画上,我就连说“瞧吧,没错吧”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我就先说了,然后再画句号,我发现一旦我告诉自己要画句号,我就很多话想说了,这是不是和过日子考卷子说报告甚至那个楼梯效应一个道理?
好了,句号。
其实写这类东西果真好像游戏,因为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直到最后全部写完,然后才能知道这个游戏的全貌。
直至结束,方知全貌。
就好像人在临死和死之间那条细的不能再细的再细的缝隙中间一样。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亲属,就像我能把这件不知道自己写什么玩意的事扯到死扯到人生上一样。
《爱,始于冬季》,我在豆瓣上读了中文版的节选,就跑去ebay买了英文版,两磅,在这边买书,赚到了一样,这几天每日都去看,以前买个鞋倒没见这么勤快的,虽然我知道书到手之后,我即使下了很大决心,甚至拿个字典,拿个笔记本都不一定能把它看完。其实,何必!(为毛一写到这俩字就想起对啊,就想把“何必!何必?何必。何必……”扯完,积怨过深啊)读书本是一件愉悦的事,大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遇上高兴的了,喜滋滋读出个意思,不喜欢的,跳过便完。
看吧,我又扯了。
我写这本书,本来是要说人生这么高深的话题的,却顿时回复了一个懒人俗人庸人还自得其乐的状态。好吧,这是我的常态,并且引以为乐,有一段时间我认为这很不好,我当勤奋努力当个标兵,但其实,那不是自己,做自己,本就就已经不是自己了。
何谓自然状态,恣意不想的状态。
回到开始,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它就好像河流中的一支船桨,将我们带到当下的彼岸,然后是明天,后天,即将到来的日子就像开阔的原野。”
瞧瞧多妙,想到苏格兰宽阔的大河,可不就是理想的过日子状态,开阔,无碍。
![]() |
说到这儿,我就又想起来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这样的词,高山,大河,美丽的女人,简单,但是包含情感,一种笑意的,却飘离的感觉。
这些话,贫道想证明的是一点,世界上的东西都是亲属,我们都不是陌生的。当然一般在证明一个观点的时候,如果能引用很牛掰的人,不仅可以显得自己博学,记住,是显得,还能真正证明一下。天知道,用别人的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是个多么荒谬的行为,伟大的唯物主义早告诉我们了,物质决定意识,哪有意识决定意识的说法。但我还是做了,借此物质证明贫道的本质,好吃懒做混吃但是不等死而已。
“原质是无限的,永恒的,无尽的,转化成为我们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实质,相互转化。”--罗素《西方哲学史》,借此说明阿克西曼德的话。(瞧瞧吧,这么长的名字,多有学问)
虽然我力求自嘲试图把自己剥离出那个装的范畴,但这似乎又是另一种“我执”,不过,管他呢。既然我们是转化来的,从何生,复归何处,这似乎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随便用一种东西解释另一种东西,或者看见一个人就感觉见了很多年似的,一见如故?一见钟情。都可以吧,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其实说句老实话,这些看起来艰涩的东西,读起来并不枯燥,很有趣味,我拿这个相互抵消学经济的痛苦。学经济本身不痛苦,考经济才痛苦,这倒是真的。但是等我写完这句话,我忽然觉得考经济也不是那么痛苦,我在一种高压下反而依旧找到了不少经济里的乐事,怪哉,乐哉,当然这必须要包括进去熬夜至三四点发昏去看《击壤歌》的愉快。
多么健康向上的愉快啊!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与我何有哉?”
看起来和我熬夜似乎没有关系吧,不过相信我,有我前面的理论,我会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而且高中的政治老师也告诉我们了,万物都是有联系滴。
我有一天试图把 英语和金钱排个序,就像很多人要给爱情,友情,亲情排序一样,于是我就给这个组合加了一个幸福。原谅我对英语爱恨交织的情感吧,我知道这很无聊,但是我还是做了,瞧瞧吧,又是意识反应物质啊。
毫无疑问,幸福一定是排在金钱前头的,问谁谁都会这么说,但是当没钱的时候,当可爱的现实教育我们的时候,一部分人都会沉吟,嗯,这个,其实呢,唉,我也没办法啊,好吧,只能这样诸如此类。
不过,既然是群众渴望的信仰,贫道就把幸福放在第一位吧。
那么英语和钱呢?
这个就比较奇怪了,英语大于钱?不是吧,现在学英语不就为了赚钱,新东方老师坐台牛掰的不行,而且考研出国什么不得英语,考研出国目的里分两半,一半为前途为钱途,算是比较功利的,那英语估计是得放在里面的。不好意思啊,如果真心热爱英语的人们,请避开,我只不过是说点闲话,无聊嘛,考完经济之后的两天,那种偷看书挤一分钟两分钟瞄一眼《西方哲学史》的崇高理性顿减啊,用《王子变青蛙》企图激发学习热情在考试结束之后也完全没有继续看它的兴趣。
那么如此推来,英语是钱的手段,而钱的手段还有其它的,所以英语+其它=钱,英语小于钱。
但是,英语是一种文字,来源于一种文化,就和汉语是一个道理,各种文化都有生存的空间才是好的,而且相互挤一挤啊,撞一撞啊,蓬勃向上恣意生长才是世界大同吧,所以明显,英语大于钱。
其实扯到这,贫道就很怨念想说钱的故事了,考经济的余怨未消啊。
算了,扯太多了,大早上起来水米不进,尽思考该怎样度过今天一天,就已经到该结束的时候了。
瞧,贫道又转回去了,现在我都不知道我这个游戏的全貌,但是等我写上句号,我一定知道,而且一旦句号画上,我就连说“瞧吧,没错吧”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我就先说了,然后再画句号,我发现一旦我告诉自己要画句号,我就很多话想说了,这是不是和过日子考卷子说报告甚至那个楼梯效应一个道理?
好了,句号。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