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56 May 22
又是一篇长长的十日记。皆因中间隔了一次东欧之旅。回来又要准备诸多事情。
写到这里,觉得这种以交换生活为开端的日记,快要走到尾声。
回国之后,要开始新的365日。
到6月1日,就是我在豆瓣写日记的一年了。
一直觉得这里是安静的,单纯的,只有几个我最信赖的人的角落。
所以我可以放心地写。不用管什么文采,面子,形象问题。只是将心里的话,慢慢地,毫无保留地写在这里。和最亲爱的你们,分享我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这是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其实我可以算是一个很容易交心的人。如果对盘的话,跟我相处一个星期,我在你面前基本上透明丧失所有神秘感。
而我又算是很软的一个人,基本上,从来没和人吵架。有什么不爽和郁闷,通常都系憋在心里,表面上依然大大咧咧,回来就在日记上发泄。
闷骚吧。
所以还得多谢你们,从来对我不离不弃。
这十天,流浪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
那些以往写同学录或点名里最想去的城市,居然就能真实地让我踏上路途。这种感觉是曼妙的。所以这次旅途的每一刻,我的心都处于惊叹和感动中。
一直觉得布拉格,是一部有点黑暗的童话。
城市十分古旧,查理大桥上的雕像像是被火肆虐过一般,都漆黑得面目模糊。可是突然会见到耶稣手中金色发亮的十字架,或是女神头上金色的橄榄冠。有种强烈的对比感。
站在桥上可以望见河对岸的旧城区,还有山上的布拉格城堡。路边依然是很多画像摊,手工艺摊,走几步,还会出乎意料地遇到巫婆的雕像,让人心慌一阵,转而又被一片红色的屋顶,鸽群飞掠的童话景象而心驰神往。
我们两个在几近凌晨登上布拉格城堡,想远眺布拉格夜景。怎知夜晚的城堡,空无一人,只有我们两人心慌跑动的脚步声。黑夜中的城堡形状可怖,有冷风呼呼在墙壁间撞来撞去,哥特式的尖屋顶让人不安睇联想到吸血鬼,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个拐角,会冒点什么东西。
不过现在回想这段经历,是刺激浓烈的,带着异国情调的,也算是老了之后可以向孙子吹嘘的小故事。
维也纳就更加是我的梦境成真。
无处不在的音乐,地铁站,街道上,剧院里,皇宫里,音乐厅里,甚至那些小商店,卖的纪念品都是音符可爱的形状。
开始对茜茜公主着迷。一个不羁的美丽女子。其实她是何其幸运,生长在帝王家,备受宠爱,容貌美艳。还有一个始终深爱着她不管世人舆论的丈夫。夫复何求呢?
可惜,她爱的不是他,她想要的自由,都被宫中的繁文缛节束缚,儿女被夺离身边。她最终郁郁寡欢,被意大利无皇族主义刺死。
在微博上看见别人说康永设计的“yes, i do”鞋子,上面镶满水钻闪亮奢华,穿起来却像给脚上了枷锁。
这大概就是婚姻,还有爱吧。
能将自由的鸟儿禁锢至家禽,然后平庸死去。
婚姻与自由。甚至到爱与自由,似乎都不能兼得。
说到这里有点伤感了。也许,真正成熟的婚姻与爱,是不会有太多的干涉与禁锢的。我们唯有寄希望于此。
终于在金色大厅听了一次贝多芬交响乐。金碧辉煌的大厅,还有人们对音乐尊重的态度。所有人几乎都是盛装出席,多为老人家,也坚持化妆穿上西装礼服,他们坚信,这是一场盛宴。
于是,这便是一场盛宴。
不过我们坚持的依然是穷游方式。6欧的站票,挤在最后面,看也看不到。于是只能闭上眼睛,幻想中金色灯光和乐声交融,汇成一片激昂的乐的海洋。其实有点感动,这般的状态与心情,怕且也只要年轻的时候才能做到,为了省钱吃点苦。到老了再享受更加精致的旅途,然后回忆当年,才会有苦尽甘来的感觉。
在维也纳的第二天就开始一个人的旅途,和同伴分道扬镳,独自去了维也纳的house of music。
其实进入house的第一间房间就很震撼。灯光很暗,只有微弱的蓝光,耳边是有规律的呼吸声,伴有心跳。那是模仿6个月大的胎盘声音。简单、混沌、温暖、安全,这便是婴儿最初的世界。有保护的世界,难怪大家都舍不得离开。可若是不离开,错过了外面世界的凶险的同时,也错过了无限的精彩。所以,最终我们还是要get out。
接着便是如同上物理课一般,讲解声音的原理,加入互动小游戏,感觉好玩且印象深刻,若果当年的物理课是这样,断然不会肥佬。
上到顶层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斯特劳斯、马勒等音乐家的资料展览介绍。印象最深的是舒伯特房间里讲解器中说的一句话:I left everything out of me.他的医生穷困潦倒,可他笔下的音乐,依然如此甜美动人。下次失落时听他的音乐,应该会很感动。那都是经历灾难之后的甜美和纯净,一种永不放弃的希望吧。
P.S. 贝多芬其实是情圣。看到他写给心上人的信中的一句话,几乎可以令所有女人都怦然心动:I can only live completely with or without you. 如此动听。可惜,他爱的永远都是他不可能得到的女人。最终也只能孤身一人。
其实,那些音符,一直都深藏在心,从来没有离开过。去一次维也纳,才发现,自己的骨子里,一直都还是如此热爱音乐。
初到布达佩斯,就有种回到中国的感觉。一下火车就被人拉着介绍旅馆。
中央火车站脏、乱、挤。却有种瞎起劲的穷热闹感,加上物价不高,特别有喜庆感。
感觉布达佩斯人特别喜欢站外国游客便宜,上至餐厅吃饭,下至晚上去士多买水,都会被坑钱。让我想起许多中国商贩也是这样对待外国人的。难怪,都还没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
一个人上山,看落日余晖下的布达佩斯皇宫群,有种英雄迟暮的苍凉美。宛若一个没落的贵族,穿上昔日华贵的衣服,却发现已经不能再负担大肆设宴的费用,只能对着落日轻轻叹息,好景不再。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皇族的雕像,留给我的是一个独自骑着马走入夕阳的背影,我静静地坐在那里,直到天边由橘黄变为漆黑。
一个人的黄昏,心酸又温柔,耳边只有鸟叫和偶尔经过的行人细碎的脚步声。恐怕,在以后漫长的一生中,再也难得这般看夕阳的感慨。若果下次再来,想必也不是这般景色,这般心情了。
入夜的布达佩斯美得让人窒息。链子桥,河两岸的新旧建筑,那些金黄通透的轮廓,一直闪耀到心里去。竖起风衣的领子,戴着耳机,我在桥上看风景,河中游船经过对着大桥闪光灯无数。今夜,是薛凯琪,吴雨霏,还有邓丽欣陪我夜游。她们清丽的声音,让眼前的风景都活了。
快午夜的时候才回到hostel。六人房只有我一个人睡。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再害怕安全问题。可能都是被欧洲的环境宠坏了,基本不用担心。多好,能做个简单纯朴的人,什么复杂的想法和算计,一律都不需要。
接下来要准备视频面试。一波三折的大运会志愿者啊。折磨我折磨了很久很久。Bless me...
写到这里,觉得这种以交换生活为开端的日记,快要走到尾声。
回国之后,要开始新的365日。
到6月1日,就是我在豆瓣写日记的一年了。
一直觉得这里是安静的,单纯的,只有几个我最信赖的人的角落。
所以我可以放心地写。不用管什么文采,面子,形象问题。只是将心里的话,慢慢地,毫无保留地写在这里。和最亲爱的你们,分享我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这是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其实我可以算是一个很容易交心的人。如果对盘的话,跟我相处一个星期,我在你面前基本上透明丧失所有神秘感。
而我又算是很软的一个人,基本上,从来没和人吵架。有什么不爽和郁闷,通常都系憋在心里,表面上依然大大咧咧,回来就在日记上发泄。
闷骚吧。
所以还得多谢你们,从来对我不离不弃。
这十天,流浪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
那些以往写同学录或点名里最想去的城市,居然就能真实地让我踏上路途。这种感觉是曼妙的。所以这次旅途的每一刻,我的心都处于惊叹和感动中。
一直觉得布拉格,是一部有点黑暗的童话。
城市十分古旧,查理大桥上的雕像像是被火肆虐过一般,都漆黑得面目模糊。可是突然会见到耶稣手中金色发亮的十字架,或是女神头上金色的橄榄冠。有种强烈的对比感。
站在桥上可以望见河对岸的旧城区,还有山上的布拉格城堡。路边依然是很多画像摊,手工艺摊,走几步,还会出乎意料地遇到巫婆的雕像,让人心慌一阵,转而又被一片红色的屋顶,鸽群飞掠的童话景象而心驰神往。
我们两个在几近凌晨登上布拉格城堡,想远眺布拉格夜景。怎知夜晚的城堡,空无一人,只有我们两人心慌跑动的脚步声。黑夜中的城堡形状可怖,有冷风呼呼在墙壁间撞来撞去,哥特式的尖屋顶让人不安睇联想到吸血鬼,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个拐角,会冒点什么东西。
不过现在回想这段经历,是刺激浓烈的,带着异国情调的,也算是老了之后可以向孙子吹嘘的小故事。
维也纳就更加是我的梦境成真。
无处不在的音乐,地铁站,街道上,剧院里,皇宫里,音乐厅里,甚至那些小商店,卖的纪念品都是音符可爱的形状。
开始对茜茜公主着迷。一个不羁的美丽女子。其实她是何其幸运,生长在帝王家,备受宠爱,容貌美艳。还有一个始终深爱着她不管世人舆论的丈夫。夫复何求呢?
可惜,她爱的不是他,她想要的自由,都被宫中的繁文缛节束缚,儿女被夺离身边。她最终郁郁寡欢,被意大利无皇族主义刺死。
在微博上看见别人说康永设计的“yes, i do”鞋子,上面镶满水钻闪亮奢华,穿起来却像给脚上了枷锁。
这大概就是婚姻,还有爱吧。
能将自由的鸟儿禁锢至家禽,然后平庸死去。
婚姻与自由。甚至到爱与自由,似乎都不能兼得。
说到这里有点伤感了。也许,真正成熟的婚姻与爱,是不会有太多的干涉与禁锢的。我们唯有寄希望于此。
终于在金色大厅听了一次贝多芬交响乐。金碧辉煌的大厅,还有人们对音乐尊重的态度。所有人几乎都是盛装出席,多为老人家,也坚持化妆穿上西装礼服,他们坚信,这是一场盛宴。
于是,这便是一场盛宴。
不过我们坚持的依然是穷游方式。6欧的站票,挤在最后面,看也看不到。于是只能闭上眼睛,幻想中金色灯光和乐声交融,汇成一片激昂的乐的海洋。其实有点感动,这般的状态与心情,怕且也只要年轻的时候才能做到,为了省钱吃点苦。到老了再享受更加精致的旅途,然后回忆当年,才会有苦尽甘来的感觉。
在维也纳的第二天就开始一个人的旅途,和同伴分道扬镳,独自去了维也纳的house of music。
其实进入house的第一间房间就很震撼。灯光很暗,只有微弱的蓝光,耳边是有规律的呼吸声,伴有心跳。那是模仿6个月大的胎盘声音。简单、混沌、温暖、安全,这便是婴儿最初的世界。有保护的世界,难怪大家都舍不得离开。可若是不离开,错过了外面世界的凶险的同时,也错过了无限的精彩。所以,最终我们还是要get out。
接着便是如同上物理课一般,讲解声音的原理,加入互动小游戏,感觉好玩且印象深刻,若果当年的物理课是这样,断然不会肥佬。
上到顶层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斯特劳斯、马勒等音乐家的资料展览介绍。印象最深的是舒伯特房间里讲解器中说的一句话:I left everything out of me.他的医生穷困潦倒,可他笔下的音乐,依然如此甜美动人。下次失落时听他的音乐,应该会很感动。那都是经历灾难之后的甜美和纯净,一种永不放弃的希望吧。
P.S. 贝多芬其实是情圣。看到他写给心上人的信中的一句话,几乎可以令所有女人都怦然心动:I can only live completely with or without you. 如此动听。可惜,他爱的永远都是他不可能得到的女人。最终也只能孤身一人。
其实,那些音符,一直都深藏在心,从来没有离开过。去一次维也纳,才发现,自己的骨子里,一直都还是如此热爱音乐。
初到布达佩斯,就有种回到中国的感觉。一下火车就被人拉着介绍旅馆。
中央火车站脏、乱、挤。却有种瞎起劲的穷热闹感,加上物价不高,特别有喜庆感。
感觉布达佩斯人特别喜欢站外国游客便宜,上至餐厅吃饭,下至晚上去士多买水,都会被坑钱。让我想起许多中国商贩也是这样对待外国人的。难怪,都还没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
一个人上山,看落日余晖下的布达佩斯皇宫群,有种英雄迟暮的苍凉美。宛若一个没落的贵族,穿上昔日华贵的衣服,却发现已经不能再负担大肆设宴的费用,只能对着落日轻轻叹息,好景不再。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皇族的雕像,留给我的是一个独自骑着马走入夕阳的背影,我静静地坐在那里,直到天边由橘黄变为漆黑。
一个人的黄昏,心酸又温柔,耳边只有鸟叫和偶尔经过的行人细碎的脚步声。恐怕,在以后漫长的一生中,再也难得这般看夕阳的感慨。若果下次再来,想必也不是这般景色,这般心情了。
入夜的布达佩斯美得让人窒息。链子桥,河两岸的新旧建筑,那些金黄通透的轮廓,一直闪耀到心里去。竖起风衣的领子,戴着耳机,我在桥上看风景,河中游船经过对着大桥闪光灯无数。今夜,是薛凯琪,吴雨霏,还有邓丽欣陪我夜游。她们清丽的声音,让眼前的风景都活了。
快午夜的时候才回到hostel。六人房只有我一个人睡。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再害怕安全问题。可能都是被欧洲的环境宠坏了,基本不用担心。多好,能做个简单纯朴的人,什么复杂的想法和算计,一律都不需要。
接下来要准备视频面试。一波三折的大运会志愿者啊。折磨我折磨了很久很久。Bless me...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