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老:认真你就输了
我很犹豫我是否下午在唐人中了颜磊的圈套——认真你就输了。
颜磊让我着迷的作品几乎都诞生在九十年代,比如他1996年的作品《去德国的展览有你吗?》、《我可以看看你的作品吗?》,还有1997年他在上海打出的巨型横幅“欢迎颜磊到上海”,以及他和另一个坏蛋洪浩一起伪造的卡塞尔文献展邀请信。
在我看来,这些几件有着清晰脉络的作品,举重若轻地传达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艺术家,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对中国身份的焦虑,以及迫切想要得到外部认同所产生的兴奋和紧张。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之前的兴奋和紧张感已差不多消失殆尽,而此时的颜老师却没有在“中国世纪”的豪言壮语声中找到新感觉,而是把概念游戏作为了新的风车。
比如这场“巴洛克”。
在这个展览里最让我期待的是,艺术家在展览前言里向大家承诺他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可以让他的五彩光轮画在黑白摄影的条件下呈现出统一的灰度。
我真心以为高级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终于在颜老师的民工绘画团队里有了当家做主的地位,哪知道,实践告诉了我一个悲催的真理——认真你就输了。
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今天的另一个妖娆展览中,详情可移步http://www.artspy.cn/html/exhibit/2/2944/view.html。
回家的路上,我只能提醒自己,下次出门,除了带好手机钱包,一定不能忘了避雷针。
颜磊让我着迷的作品几乎都诞生在九十年代,比如他1996年的作品《去德国的展览有你吗?》、《我可以看看你的作品吗?》,还有1997年他在上海打出的巨型横幅“欢迎颜磊到上海”,以及他和另一个坏蛋洪浩一起伪造的卡塞尔文献展邀请信。
![]() |
《去德国的展览有你吗?》 |
![]() |
《我可以看看你的作品吗?》 |
![]() |
颜磊和另一个坏蛋洪浩一起伪造的卡塞尔文献展邀请信 |
在我看来,这些几件有着清晰脉络的作品,举重若轻地传达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艺术家,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对中国身份的焦虑,以及迫切想要得到外部认同所产生的兴奋和紧张。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之前的兴奋和紧张感已差不多消失殆尽,而此时的颜老师却没有在“中国世纪”的豪言壮语声中找到新感觉,而是把概念游戏作为了新的风车。
比如这场“巴洛克”。
在这个展览里最让我期待的是,艺术家在展览前言里向大家承诺他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可以让他的五彩光轮画在黑白摄影的条件下呈现出统一的灰度。
我真心以为高级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终于在颜老师的民工绘画团队里有了当家做主的地位,哪知道,实践告诉了我一个悲催的真理——认真你就输了。
![]() |
有着强大科学背景的神秘彩色光轮 |
![]() |
被坑了爹的黑白视图(拜托,还是讲点江湖信义嘛) |
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今天的另一个妖娆展览中,详情可移步http://www.artspy.cn/html/exhibit/2/2944/view.html。
![]() |
气势很像故乡的精品店 |
回家的路上,我只能提醒自己,下次出门,除了带好手机钱包,一定不能忘了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