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尽天涯路,何处是归所
吸引力法则在我疲惫时,将关锦鹏的《人在纽约》带给我,三个漂泊在异乡的中国女人在纽约的寒冬互相取暖,为那个冰冷而浮华的西方极乐带去了一抹微弱却独特的东方温存。
一个极度想念母亲的大陆女人、一个在纽约话剧圈苦苦挣扎的台湾女人和一个与父亲靠中餐馆维生却陷入情感迷局的香港女人。 好像关于东西隔阂的片子还是港台的导演比较拿手,从李安到许鞍华,或许是因为他们本身便缺乏在文化上的归属感,从而更能体会在外漂泊的无奈与无形中被排斥的苦楚。所以在国际范儿比较足的片子里内地的演员总是缺少一种自然感,斯琴高娃的功力自不用说,但在张艾嘉和张曼玉的辉映下比上大宅门里的老太太还是有些许黯然失色。但也许是我有失偏薄,她的不自然不正是相比于香港和台湾人,群体众多但境况未必不更窘迫的大陆人的真实写照吗?
三个人在纽约冬夜的街头唱自己故乡歌谣的画面很是另人动容,她们都是令我敬佩的女性,无论是戏中人物,还是她们仨,都替所有女同胞提出了这个问题————望尽天涯路,何处是归所?!
一个极度想念母亲的大陆女人、一个在纽约话剧圈苦苦挣扎的台湾女人和一个与父亲靠中餐馆维生却陷入情感迷局的香港女人。 好像关于东西隔阂的片子还是港台的导演比较拿手,从李安到许鞍华,或许是因为他们本身便缺乏在文化上的归属感,从而更能体会在外漂泊的无奈与无形中被排斥的苦楚。所以在国际范儿比较足的片子里内地的演员总是缺少一种自然感,斯琴高娃的功力自不用说,但在张艾嘉和张曼玉的辉映下比上大宅门里的老太太还是有些许黯然失色。但也许是我有失偏薄,她的不自然不正是相比于香港和台湾人,群体众多但境况未必不更窘迫的大陆人的真实写照吗?
三个人在纽约冬夜的街头唱自己故乡歌谣的画面很是另人动容,她们都是令我敬佩的女性,无论是戏中人物,还是她们仨,都替所有女同胞提出了这个问题————望尽天涯路,何处是归所?!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