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中戏
中国戏曲学院经典折子戏专场时间:2011/5/20 14:00
《孤山梦》表演:贾劲松、陈娟娟
《孤山梦》是画家陈平藉宋诗人林逋植梅为妻、养鹤为子的故事。杜撰了林逋与邻女梅娘自幼青梅竹马、情致亦深之意。只因梅娘不幸早亡,故林逋发誓不娶,以梅为妻来怀念梅娘,并隐孤山,偶与僧、道过往。是剧皆为陈平多年来访梅、探梅、寻梅的爱梅情怀,将友一髯、懒陀编撰到杂剧中。分四折:第一折用『鱼模』构爱梅之情;第二折用『皆来』构赏梅之情;第三折用『齐微』构护梅之情;第四折用『先天』构寻梅之情。是剧由著名的作曲家徐达君先生谱曲,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于少非先生导演,由中国戏曲研习社演出。以昆腔笛韵幻化出一场似梦似真,又似文人雅集唱酬的逸事,恰与其在中国美术馆展《费洼山庄》图画融为一体。感谢多方的支持与合作,才使得这案头小戏,活现在勾栏之中。望列位看官给予指正,休笑俺顽也。
牡丹亭 • 寻梦表演:顾卫英
《寻梦》是《牡丹亭》中的著名折子戏。杜丽娘在游园惊梦之后,对梦中书生再也难于释怀。于是她孤身来至后花园中,试图重寻梦境,再温鸳梦。但一番恍惚之后,杜丽娘认识到眼前之境已非当时之境,景色依旧但却物是人杳。一往情深的美少女,顿时有了诀别人世的预感。她泣倚于大梅树下,悲楚地吟唱出“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伤情警句。此戏由闺门旦一人演出,唱做繁重优美,是表现人物爱情追求和昆曲艺术魅力的千古绝唱。
顾卫英
顾卫英,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昆曲闺门旦教师,国家二级演员,艺术硕士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工闺门旦、正旦。首届梅花奖获得主张继青嫡传弟子、深得二度梅得主张静娴之真传。先后师从柳继雁、张洵澎、梁谷音、沈世华等名家。她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昆曲表演奖和理论奖,并先后两次获得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戏曲 “红梅之星”大奖,还获得过全国戏剧文化奖首届表演大奖。
顾卫英扮相端庄秀丽、气质雍容华贵、表演细腻传神、唱腔优雅规范,善于刻画不同阶层和不同类型的古典女性形象。曾多次在港澳台与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地演出昆剧。常演昆曲剧目及其人物有:《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长生殿》中的杨玉环、《玉簪记》中的陈妙常、《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烂柯山》中的崔氏、《蝴蝶梦》中的田氏和苏剧《花魁记》中的辛瑶琴等。
《孤山梦》表演:贾劲松、陈娟娟
《孤山梦》是画家陈平藉宋诗人林逋植梅为妻、养鹤为子的故事。杜撰了林逋与邻女梅娘自幼青梅竹马、情致亦深之意。只因梅娘不幸早亡,故林逋发誓不娶,以梅为妻来怀念梅娘,并隐孤山,偶与僧、道过往。是剧皆为陈平多年来访梅、探梅、寻梅的爱梅情怀,将友一髯、懒陀编撰到杂剧中。分四折:第一折用『鱼模』构爱梅之情;第二折用『皆来』构赏梅之情;第三折用『齐微』构护梅之情;第四折用『先天』构寻梅之情。是剧由著名的作曲家徐达君先生谱曲,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于少非先生导演,由中国戏曲研习社演出。以昆腔笛韵幻化出一场似梦似真,又似文人雅集唱酬的逸事,恰与其在中国美术馆展《费洼山庄》图画融为一体。感谢多方的支持与合作,才使得这案头小戏,活现在勾栏之中。望列位看官给予指正,休笑俺顽也。
牡丹亭 • 寻梦表演:顾卫英
《寻梦》是《牡丹亭》中的著名折子戏。杜丽娘在游园惊梦之后,对梦中书生再也难于释怀。于是她孤身来至后花园中,试图重寻梦境,再温鸳梦。但一番恍惚之后,杜丽娘认识到眼前之境已非当时之境,景色依旧但却物是人杳。一往情深的美少女,顿时有了诀别人世的预感。她泣倚于大梅树下,悲楚地吟唱出“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伤情警句。此戏由闺门旦一人演出,唱做繁重优美,是表现人物爱情追求和昆曲艺术魅力的千古绝唱。
顾卫英
顾卫英,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昆曲闺门旦教师,国家二级演员,艺术硕士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工闺门旦、正旦。首届梅花奖获得主张继青嫡传弟子、深得二度梅得主张静娴之真传。先后师从柳继雁、张洵澎、梁谷音、沈世华等名家。她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昆曲表演奖和理论奖,并先后两次获得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戏曲 “红梅之星”大奖,还获得过全国戏剧文化奖首届表演大奖。
顾卫英扮相端庄秀丽、气质雍容华贵、表演细腻传神、唱腔优雅规范,善于刻画不同阶层和不同类型的古典女性形象。曾多次在港澳台与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地演出昆剧。常演昆曲剧目及其人物有:《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长生殿》中的杨玉环、《玉簪记》中的陈妙常、《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烂柯山》中的崔氏、《蝴蝶梦》中的田氏和苏剧《花魁记》中的辛瑶琴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