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大盗
![]() |
“smaller.” |
![]() |
Rob Reiner究竟做了些什么?《Stand by Me》为什么比《Flipped》好?
我认为这就是答案。
只用了两个镜头, Rob Reiner就把老金最重要的半自传故事给夺走了,并且做得无可指责。
当然,老金原文里的神圣小镇也挺有意思,但终究还是比不过这个“小”,因为这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童年体验: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不可越过的十字路口,放学回家时从未拐过去的那条小路,第一次自己去爷爷家时的兴奋与恐惧……简言之,一种孩童式的观察法。没有前置的价值观,没有旅游手册,没有监护——除了完整的好奇心。他们对世界的观察是一个拨开迷雾的过程,而不是去过和没去过的二分法。
最后的点睛之句也是同理。我问过很多和我同龄,以及年纪比我大的人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惊人的相似:“我最好的朋友都是在小学认识的。”这里有时代的因素,但是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在那些善于观察童年的作家笔下(比如里尔克),孩童有一种特殊的价值观,一种长期被漠视,但实际上却令大人恐慌的价值观——平等与怀疑。在12岁之前,这种价值观是受到一条不成文的神圣条约保护的(虽然我很怀疑在中国有没有这一条)。当一个人走过12岁这个坎时,社会将不再把你视为保护对象,转而开始强硬地灌输不成熟的“趋利避害”价值观:
“如果杀一个人能救一百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如果你的母亲和妻子都掉进了河里,她们不会游泳,而你又只能救其中一人,你会先救谁?”
当一个人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并且潜移默化接受他人的答案时,他就已经变成大人了。这里当然不会有纯洁的友谊之花诞生,因为大家开始变得更爱自己。也许还有一些人会选择做里尔克笔下沉默的观察者,但更多的人会选择拥抱在一起,做没有道德负担的朋友。我能够毫无顾忌地拥抱那些少数人吗?我对此全无信心。所以我没有真正的朋友,因为回忆童年对于我来说已变成一件困难的事。好在我还有像Rob Reiner这样的人,他们总能够找到办法驱散迷雾,就像在星际争霸里输入black sheep wall,然后——
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