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将方案实现——记在“孤品——数码时代工业化建造的技术、实践与反思(潘岩)”讲座之后
不谈论讲座本身内容,只说说感想吧。
一、最近我们的设计课方案进行到构造阶段。什么框架结构,平行框架结构,网龙结构的。昨天我就在做我的方案的结构模型做的要死,因为要做那些个龙骨……除了昨天的英语课和素描课,其他时间都是在做,没有晚饭时间,做到九点半。最大的感觉是,其实对结构一点不了解,只是凭着感觉去做。今天设计课讨论时候,去其他组旁听,有个搞古建的老师说其实他对这个也不是很了解,虽然他搞了不少古建的结构,而且也是木构的,但是跟这个是两码事儿。其他有几位老师也表示很多东西拿不准,自己也不清楚。
二、潘岩最后在回答LH老师的问题时提到一个现象:国内事务所的施工图等等总是会有注解说明哪哪是要引用XX的XX构造;而在他工作过的英国事务所,这是绝对没有过的,这种具体的建造方面的东西也是要经过一番设计的,他们会把设计深入到这些如何去实现的细节中去。有时这些实现方法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建造问题,反过来也会为设计提供新的思维方向。考虑到了如何实现的问题,在实施过程就不会造成仅仅是方案的复杂度精细度向实际操作建造的不可行性妥协,好方案由于实际因素造成了建筑的普通,这种例子有好多,不能说是工业水平达不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只是一些因素被忽略或者被美化,或者说,没考虑实际建造问题。
三、前两天听同学说,一位老师说同学们不要总去想什么空间的趣味性了,该有些“执业”心了。
四、在周围的同学中,所谓的概念建筑很是流行。大家貌似只看重方案的前期阶段,忽略了建筑的实际实施。不知这是不是因为目前只是低年级的原因,所以任务书中对这个不强调,大家也就忽视了。
五、有关数字化,有很多人排斥。学院里就有一名老师对这个很是看不起。用他的话说就是“美国人的设计水平不行,才大力发展这个的”。汗……诚然,推敲方案还是要用模型,他所反对的用SKP做方案,我也同样反对,但是数字化不单单是这个。
六、设计需要做到什么深度?方案如何去实现?只停留在概念阶段,这不仅仅是学习阶段的缺失,其实是整个行业在这方面的缺失,也许这就是国内外的差距……
七、一味的排斥数字化,计算机等等东西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是绝对不可取的。这是显然是墨守成规,拒绝新的发展方向。
一、最近我们的设计课方案进行到构造阶段。什么框架结构,平行框架结构,网龙结构的。昨天我就在做我的方案的结构模型做的要死,因为要做那些个龙骨……除了昨天的英语课和素描课,其他时间都是在做,没有晚饭时间,做到九点半。最大的感觉是,其实对结构一点不了解,只是凭着感觉去做。今天设计课讨论时候,去其他组旁听,有个搞古建的老师说其实他对这个也不是很了解,虽然他搞了不少古建的结构,而且也是木构的,但是跟这个是两码事儿。其他有几位老师也表示很多东西拿不准,自己也不清楚。
二、潘岩最后在回答LH老师的问题时提到一个现象:国内事务所的施工图等等总是会有注解说明哪哪是要引用XX的XX构造;而在他工作过的英国事务所,这是绝对没有过的,这种具体的建造方面的东西也是要经过一番设计的,他们会把设计深入到这些如何去实现的细节中去。有时这些实现方法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建造问题,反过来也会为设计提供新的思维方向。考虑到了如何实现的问题,在实施过程就不会造成仅仅是方案的复杂度精细度向实际操作建造的不可行性妥协,好方案由于实际因素造成了建筑的普通,这种例子有好多,不能说是工业水平达不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只是一些因素被忽略或者被美化,或者说,没考虑实际建造问题。
三、前两天听同学说,一位老师说同学们不要总去想什么空间的趣味性了,该有些“执业”心了。
四、在周围的同学中,所谓的概念建筑很是流行。大家貌似只看重方案的前期阶段,忽略了建筑的实际实施。不知这是不是因为目前只是低年级的原因,所以任务书中对这个不强调,大家也就忽视了。
五、有关数字化,有很多人排斥。学院里就有一名老师对这个很是看不起。用他的话说就是“美国人的设计水平不行,才大力发展这个的”。汗……诚然,推敲方案还是要用模型,他所反对的用SKP做方案,我也同样反对,但是数字化不单单是这个。
六、设计需要做到什么深度?方案如何去实现?只停留在概念阶段,这不仅仅是学习阶段的缺失,其实是整个行业在这方面的缺失,也许这就是国内外的差距……
七、一味的排斥数字化,计算机等等东西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是绝对不可取的。这是显然是墨守成规,拒绝新的发展方向。
-
木子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09 20: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