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马史》所想到的与同时期中国史籍的比较阅读之提纲
今日略读阿庇安《罗马史》,商务印书馆95年版,不知是原文还是翻译的缘故,感觉与同时期的古中国的史籍的叙述方式和文笔相差很大,《罗马史》的文本整体叙事风格好像是口述史,也许本来的风格就是如此(请宽恕我的孤陋寡闻),相比其前后出现在中国的史籍《春秋》、《左传》、《战国策》、《史籍》、《汉书》等,无论是行文的方式,关注的焦点,还是文笔都是迥然不同。《罗马史》的风格还是偏向于古典的英雄传说,而同时期的中国史籍却是或幽深晦涩,或主旨分明。
现试就同一历史阶段东西方史籍的趣味比较罗马帝国(本文侧重公元前六世纪至与公元五世纪西罗马灭亡)与同时期的古中国史(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几点不同之处(提纲):
一、罗马人的民族观念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的区别
萨宾人、翁布里亚人和拉丁人所形成的罗马人对周边蛮族的种族观与同时期中国人的华夷民族观念的差异及其影响和对现代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启示
要点:
1、罗马人对迈锡尼文明、希腊文明和埃特鲁斯坎文明的学习与继承,以及对待同时期周边蛮族如迦太基人、高卢人、纽曼细阿人等的态度及其影响;
2、同时期中国人的华夷之辩与民族不断的融合;
3、中国现行民族政策的得失及其改进。
二、罗马人与同时期中国人的权力模式的异同
罗马的共和式民主与集权制的形成与同时期中国政治趋向中央集权制的成因
要点:
1、战争因素的重要影响:
罗马人对蛮族的战争形成的将领的权威及将领对权力的渴望;
同时期中国的中央权威的丧失与诸侯争霸及民众对统一(或安定生活)的渴望。
2、经济因素的影响
罗马人对其疆域内民族的经济政策;
同时期中国人对内的经济政策。
三、罗马与同时期中国的兵力对比与疆域对比引申出东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
要点:
1、比较不同阶段罗马与中国的兵力(我个人认为罗马的兵力远远逊色与同时期的中国,不论是从士兵数量还是将领的作战思想);
2、士兵的招募方式及兵器的比较;
3、疆域对比及地理因素的影响;(如中国向西向北扩张所受地理因素的限制)
4、东西方民族性格的比较
四、罗马人与同时期中国人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要点:
1、罗马人对欧洲(或西方世界)的影响;
2、同时期中国人对东亚的影响
五、同时期东西方史籍的叙事方式的比较
以上是我近期略读《罗马史》和观看BBC纪录片《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亡》的一点儿观感,还需要看看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段时间我在深圳市图书馆一直找不到其第一卷,令人郁闷),这个小小的提纲的列举方式有不足观的地方,或者更直白一些,有什么错误之处,希望方家教我,谢谢!
现试就同一历史阶段东西方史籍的趣味比较罗马帝国(本文侧重公元前六世纪至与公元五世纪西罗马灭亡)与同时期的古中国史(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几点不同之处(提纲):
一、罗马人的民族观念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的区别
萨宾人、翁布里亚人和拉丁人所形成的罗马人对周边蛮族的种族观与同时期中国人的华夷民族观念的差异及其影响和对现代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启示
要点:
1、罗马人对迈锡尼文明、希腊文明和埃特鲁斯坎文明的学习与继承,以及对待同时期周边蛮族如迦太基人、高卢人、纽曼细阿人等的态度及其影响;
2、同时期中国人的华夷之辩与民族不断的融合;
3、中国现行民族政策的得失及其改进。
二、罗马人与同时期中国人的权力模式的异同
罗马的共和式民主与集权制的形成与同时期中国政治趋向中央集权制的成因
要点:
1、战争因素的重要影响:
罗马人对蛮族的战争形成的将领的权威及将领对权力的渴望;
同时期中国的中央权威的丧失与诸侯争霸及民众对统一(或安定生活)的渴望。
2、经济因素的影响
罗马人对其疆域内民族的经济政策;
同时期中国人对内的经济政策。
三、罗马与同时期中国的兵力对比与疆域对比引申出东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
要点:
1、比较不同阶段罗马与中国的兵力(我个人认为罗马的兵力远远逊色与同时期的中国,不论是从士兵数量还是将领的作战思想);
2、士兵的招募方式及兵器的比较;
3、疆域对比及地理因素的影响;(如中国向西向北扩张所受地理因素的限制)
4、东西方民族性格的比较
四、罗马人与同时期中国人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要点:
1、罗马人对欧洲(或西方世界)的影响;
2、同时期中国人对东亚的影响
五、同时期东西方史籍的叙事方式的比较
以上是我近期略读《罗马史》和观看BBC纪录片《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亡》的一点儿观感,还需要看看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段时间我在深圳市图书馆一直找不到其第一卷,令人郁闷),这个小小的提纲的列举方式有不足观的地方,或者更直白一些,有什么错误之处,希望方家教我,谢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