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岛的星期天
1.
今天忙了两件事,都是我完全没经验的事。一整天我觉得自己牛马压力中跟小秘疯似的——上午研究院请来的专家学者纷纷摆驾回国大佬吩咐我替他安排他私人朋友的旅行机票,这简直是令人发指的亚洲的官僚主义我嘟囔着;下午研究院的一位前辈请假去医院,本来是由他牵头负责的建筑与文化的一个展览被迫停工,他把一摊子杂事推给我,美其名曰锻炼锻炼,我锻炼你个大头鬼,我又不是你们建筑院的。。说归说,还是打了电话给S,我说你快点快点找个认识的你们建筑院的过来帮忙,那些不用看都头大的图纸快点快点给我滚开!!
下午闪的时候大佬叫住了我——其时我很忐忑,我跟大佬单独相处还是第一天报道的时候有过一次,所以心里七上八下觉得自己肯定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完了大佬呼一口气,你对艺术展览有兴趣吗?我愣了半天,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点了下头,还在联想难不成是下午我没有顾上帮他(准确地说是帮我自己啦——按我师傅拾闲生的理论)剪报纸被他责难了?结果人说,我这里有个法国艺术展览的邀请信,就在这个周末,要不你去吧。
我憋着笑说谢谢真谢谢心里跟打了鸡蛋花似的。。。
Hausman你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子。
2.
回来的路上我都一直忍着没好意思拆信封。等吃完饭七弄八弄洗完澡到现在才打开。跟那个邀请信一起的还有一个小型的画报,里面是些艺术品的影印和简介。
说起来我对所有的艺术品,尤其是除文字以外的视觉艺术品了解都少得可怜,因为在一个共产主义阳光普照下成长起来的既非官又非商的中国儿童而言,艺术就是奢侈的代名词。那些动辄上百万竞拍价的收藏品除了大资本家支持的博物馆之外,大概也之后共产社会有钱没地方用的政府官员会感兴趣吧,毕竟也是个投资。。
当然你要我说还是能说出来些,翻着那些印象派哇现代主义呀我就想起了从前看有篇文章说的十九世纪的混乱的巴黎。我想只要稍稍了解文化历史的人都会对十九世纪的法国充满敬服与热爱,当时席卷整个西方学界艺术界的种种新观点新理论新创造,几乎都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们生产的,他们躲在巴黎的小阁楼里,面对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手足无措,不得不强迫自己对此解读,要是解读不了,那就画画吧,那就写诗吧,那就谱曲子吧。
当时是一个叫Baron的人对这个城市的发展建设进行了规划,Clark说,那其实可以看作是社会阶级斗争过程的一部分,那样的规划,其中一个作用就是要促进军队在全城的部署以对付任何可能的工人阶级的暴动,当然同时,那些道路的发展使产品能更容易买到,自由资本市场发展也就更加迅速。修拉(Sewrat)的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也就是表现了当时的场景——Clark总结说,印象主义艺术(以及紧随其后的其他艺术)就是这种社会语境的产物。
不过我想到的是,或许这样的语境一直也没有消失过,当初看一些巴黎的游记,仍然能从那些建筑和当地人给游客的感受中察觉出从未散去的混乱。整个十九世纪,巴黎都处在现代社会关系发展的最前沿,整个十九世纪甚至绵亘到现在,巴黎都仍然是一个混乱到让人头晕目眩的城市。
所以很好理解,为什么我在看到莫文蔚的音乐录影带里,这个混乱的跟吉普赛人有一拼的女人走过混乱的城市街头,硬是有种没办法描述的感觉出现在视网膜的那一边。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13596169/
今天忙了两件事,都是我完全没经验的事。一整天我觉得自己牛马压力中跟小秘疯似的——上午研究院请来的专家学者纷纷摆驾回国大佬吩咐我替他安排他私人朋友的旅行机票,这简直是令人发指的亚洲的官僚主义我嘟囔着;下午研究院的一位前辈请假去医院,本来是由他牵头负责的建筑与文化的一个展览被迫停工,他把一摊子杂事推给我,美其名曰锻炼锻炼,我锻炼你个大头鬼,我又不是你们建筑院的。。说归说,还是打了电话给S,我说你快点快点找个认识的你们建筑院的过来帮忙,那些不用看都头大的图纸快点快点给我滚开!!
下午闪的时候大佬叫住了我——其时我很忐忑,我跟大佬单独相处还是第一天报道的时候有过一次,所以心里七上八下觉得自己肯定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完了大佬呼一口气,你对艺术展览有兴趣吗?我愣了半天,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点了下头,还在联想难不成是下午我没有顾上帮他(准确地说是帮我自己啦——按我师傅拾闲生的理论)剪报纸被他责难了?结果人说,我这里有个法国艺术展览的邀请信,就在这个周末,要不你去吧。
我憋着笑说谢谢真谢谢心里跟打了鸡蛋花似的。。。
Hausman你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子。
2.
回来的路上我都一直忍着没好意思拆信封。等吃完饭七弄八弄洗完澡到现在才打开。跟那个邀请信一起的还有一个小型的画报,里面是些艺术品的影印和简介。
说起来我对所有的艺术品,尤其是除文字以外的视觉艺术品了解都少得可怜,因为在一个共产主义阳光普照下成长起来的既非官又非商的中国儿童而言,艺术就是奢侈的代名词。那些动辄上百万竞拍价的收藏品除了大资本家支持的博物馆之外,大概也之后共产社会有钱没地方用的政府官员会感兴趣吧,毕竟也是个投资。。
当然你要我说还是能说出来些,翻着那些印象派哇现代主义呀我就想起了从前看有篇文章说的十九世纪的混乱的巴黎。我想只要稍稍了解文化历史的人都会对十九世纪的法国充满敬服与热爱,当时席卷整个西方学界艺术界的种种新观点新理论新创造,几乎都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们生产的,他们躲在巴黎的小阁楼里,面对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手足无措,不得不强迫自己对此解读,要是解读不了,那就画画吧,那就写诗吧,那就谱曲子吧。
当时是一个叫Baron的人对这个城市的发展建设进行了规划,Clark说,那其实可以看作是社会阶级斗争过程的一部分,那样的规划,其中一个作用就是要促进军队在全城的部署以对付任何可能的工人阶级的暴动,当然同时,那些道路的发展使产品能更容易买到,自由资本市场发展也就更加迅速。修拉(Sewrat)的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也就是表现了当时的场景——Clark总结说,印象主义艺术(以及紧随其后的其他艺术)就是这种社会语境的产物。
不过我想到的是,或许这样的语境一直也没有消失过,当初看一些巴黎的游记,仍然能从那些建筑和当地人给游客的感受中察觉出从未散去的混乱。整个十九世纪,巴黎都处在现代社会关系发展的最前沿,整个十九世纪甚至绵亘到现在,巴黎都仍然是一个混乱到让人头晕目眩的城市。
所以很好理解,为什么我在看到莫文蔚的音乐录影带里,这个混乱的跟吉普赛人有一拼的女人走过混乱的城市街头,硬是有种没办法描述的感觉出现在视网膜的那一边。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13596169/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