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车型,皮耶希和辉腾
在倦怠的时候,想到“永远不要卑劣”,在这里就是倦怠,或许到了自己78岁的时候,会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数皱纹。
相车补丁
第19~20P
(题目)“一位母亲眼中的孩子”
(副标题)费迪南德•皮耶希谈辉腾
(英文标题)In the Eyes of the Creator—Ferdinand Piëch’s Description on Volkswagen Phaeton
(导言)它的最初面貌不是这个样子,它本不打算采用更多电子技术,它牺牲体重是为了车身刚性与悬架的极端匹配,它的诞生,是在一座美丽的植物园旁。
(费迪南德•皮耶希)生于1937年的他,在60年后成为辉腾诞生的孕育者,在72年后以大众监事会主席的身份收购其外公在1930年创立的(1948年正式注册)保时捷汽车。
(正文)
不管我在哪里,我都喜欢生产带有运动车特点的舒适大型轿车,这一直是我情之所系,这也是我当初组织设计辉腾的一个十分私人的动机。
(小标题)“死于”对手赞美中的最初造型
D1项目(大众内部对辉腾的称号)启动于1997年,对于一款一切从头开始的汽车来说——如果必须重新开始的话,我们认为,在达到量产之前,需要5年的研发时间,如果可以采用成熟的技术,比如在现有高尔夫车型的基础上研发下一代高尔夫,则需要3年半的研发期。
一年以后(1998年),第一批实验车被打入冷宫。根据惯例,我们当时按照初次设计图制造出5辆样车,倘若计算一下这首批样车的“价值”,就会发现,我们的投入已经达到400万欧元了。
设计一款5米长的汽车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种全新的情况下,我们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验、摒弃或改进建议。曾经有一个流线型车尾,我们内部觉得不错,但是,在调查和销售部的讨论中,只有1/3的人赞同这一设计,因此这个提案无法执行。
但是,我们仍然将它作为概念车在车展上展出,第一是想听到更多的市场反馈,第二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当我们听到奔驰宝马对我们这款车的设计表示赞美时,我们知道,我们放弃这个设计改走别的路真是做对了。
传统型车尾也没能通过。尽管从美观上说,它不像是竞争对手当时的一款车那么糟糕,但仍然距离我们的理想差得很远。直到第三阶段,当我们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时(在量产前一年), 哈特穆特•瓦库斯(Hartmut Warkuß;)才把车的侧面改成了更加结实有力的形象,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十分满意的造型。
关键是,我们用一些独特之初完善了这辆汽车,最明显的当然是V10 TDI发动机以及达到750牛顿米的扭力矩,为此我们专门开发了一个自己的自动变速箱。
(小标题)凭什么领先奔驰S级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推出辉腾意味着我们完全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那就是实现这个级别中前所未有的动力性能。
尽管我们是用150公斤换来了极度刚性,但也是将空气悬架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凭借对悬架的三维控制,我们比奔驰S级领先了整整一代——奔驰S级的重量和刚性都减得太多——车身必须十分有刚性才能让空气悬架的优势发挥出来。
宝马7系在街面行驶时的表现更接近辉腾,但是没有完全赶上辉腾。我们在美观和电子方面也胜出对手,其实,这本来不是我们计划之中的,不过是因为对手在这方面过于薄弱。
辉腾和奥迪A8在多大程度上互相妨碍或影响,这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奥迪必须加紧努力,这是非常明确的,他们也会这样做,除此之外,我们集团的这两个顶级汽车的区别,比宝马7系和奔驰S级之间的区别还要大,至于大众品牌蚕食奥迪品牌的话题,只有奔驰和宝马对此才津津乐道,外界根本不称其为问题。我们的顾客会高兴的,我想,市场会对这个话题做出裁决。
(小标题)为何用刚性车身搭配空气悬架
对于空气悬架,你们有必要知道的更多。
毋庸置疑,我们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奔驰的S级、宝马7系和雷克萨斯,我们的基点必须提高。一个重要的决定是采用昂贵的、包含着许多重要技术创新细节的空气悬架底盘,这是一个技术飞跃。通过高品质的无极调节减震和车身底盘系统,这款车在舒适性和动力性方面能达到的优势,是传统的钢质弹簧系统所难以达到的。
辉腾的空气悬架以及它同整个车辆的协调一致,是一项重大的研发任务。为了让空气悬架的所有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需要使用一个特别刚性的车身。我们仍然使用钢铝混用方式,由高强度的钢骨架配上铝制和塑料各种部件。
我们没有尝试将这款车造成全铝汽车,因为风险太高,此外,这也是它与奥迪顶级车型之间的重要区别——这里是钢制,而奥迪A8是全铝。
(小标题)为了成为皇家植物园的邻居
1998年初,就是当第一批实验车被打入冷宫那年,我们开始同德雷斯顿开始商谈——作为一个中立的奥地利人,我可以选择德国最漂亮的城市作为辉腾的生产基地——对我来说那就是德雷斯顿——我们在那里建造的不应该只是一座宏大的大众汽车工厂,而应该是一件艺术品,其中包括建筑设计、合理物流,并将传统工业生产同手工作坊的制造过程结合起来,在这里,应该上演的是高档大众汽车品牌的“美好组装”过程,尽可能地透明化,让人能亲身体验:我们建造的是德雷斯顿玻璃工厂中的辉腾温室。
当时我们注意到,这座城市的边缘靠近皇家植物园的一块地,但是正如我们所预见,反对呼声很激烈,因为没人相信,汽车工业会使德雷斯顿的城市形象更加丰富,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最后,还是德国重新统一的精神和宽容占了上风,使这个项目得以实施,而我们也考虑了大大小小所有的问题——从如何利用现有的城市有轨交通网从事物流,不用汽车货运给城市交通增加负担,直到植物园的昆虫问题(为了保护这些昆虫,工厂外围照明系统专门调节到一个不会伤害这些昆虫的光谱范围)。
现在,我们在德雷斯顿的生产质量达到了目前最高水平。车身从前到后的长度误差不超过1毫米。机器人完成车门的密封工作,它的精准是任何人都无法达到的,亲眼看过这个过程的人能明白,为什么我们在时速300迈时还能保证车门的密封性,而其他公司根本做不到。
最后说说黑恩建筑设计室,他们设计的沃尔夫斯堡汽车城已经有目共睹,这次他们为辉腾设计的玻璃工厂,做到了内部结构和程序与它优秀的外部建筑风格完全一致。
各位朋友,一辆大众辉腾的生产工序需要5天时间,对于购买者来说,只要他有兴趣,可以直接或者通过摄像机亲眼观看自己汽车的诞生,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本文节选自费迪南德•皮耶希于2002年出版的自传书籍《Auto Biographie》,国内译本为《汽车与我》 )
相车补丁
第19~20P
(题目)“一位母亲眼中的孩子”
(副标题)费迪南德•皮耶希谈辉腾
(英文标题)In the Eyes of the Creator—Ferdinand Piëch’s Description on Volkswagen Phaeton
(导言)它的最初面貌不是这个样子,它本不打算采用更多电子技术,它牺牲体重是为了车身刚性与悬架的极端匹配,它的诞生,是在一座美丽的植物园旁。
(费迪南德•皮耶希)生于1937年的他,在60年后成为辉腾诞生的孕育者,在72年后以大众监事会主席的身份收购其外公在1930年创立的(1948年正式注册)保时捷汽车。
(正文)
不管我在哪里,我都喜欢生产带有运动车特点的舒适大型轿车,这一直是我情之所系,这也是我当初组织设计辉腾的一个十分私人的动机。
(小标题)“死于”对手赞美中的最初造型
D1项目(大众内部对辉腾的称号)启动于1997年,对于一款一切从头开始的汽车来说——如果必须重新开始的话,我们认为,在达到量产之前,需要5年的研发时间,如果可以采用成熟的技术,比如在现有高尔夫车型的基础上研发下一代高尔夫,则需要3年半的研发期。
一年以后(1998年),第一批实验车被打入冷宫。根据惯例,我们当时按照初次设计图制造出5辆样车,倘若计算一下这首批样车的“价值”,就会发现,我们的投入已经达到400万欧元了。
设计一款5米长的汽车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这种全新的情况下,我们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验、摒弃或改进建议。曾经有一个流线型车尾,我们内部觉得不错,但是,在调查和销售部的讨论中,只有1/3的人赞同这一设计,因此这个提案无法执行。
但是,我们仍然将它作为概念车在车展上展出,第一是想听到更多的市场反馈,第二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当我们听到奔驰宝马对我们这款车的设计表示赞美时,我们知道,我们放弃这个设计改走别的路真是做对了。
传统型车尾也没能通过。尽管从美观上说,它不像是竞争对手当时的一款车那么糟糕,但仍然距离我们的理想差得很远。直到第三阶段,当我们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时(在量产前一年), 哈特穆特•瓦库斯(Hartmut Warkuß;)才把车的侧面改成了更加结实有力的形象,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十分满意的造型。
关键是,我们用一些独特之初完善了这辆汽车,最明显的当然是V10 TDI发动机以及达到750牛顿米的扭力矩,为此我们专门开发了一个自己的自动变速箱。
(小标题)凭什么领先奔驰S级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推出辉腾意味着我们完全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那就是实现这个级别中前所未有的动力性能。
尽管我们是用150公斤换来了极度刚性,但也是将空气悬架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凭借对悬架的三维控制,我们比奔驰S级领先了整整一代——奔驰S级的重量和刚性都减得太多——车身必须十分有刚性才能让空气悬架的优势发挥出来。
宝马7系在街面行驶时的表现更接近辉腾,但是没有完全赶上辉腾。我们在美观和电子方面也胜出对手,其实,这本来不是我们计划之中的,不过是因为对手在这方面过于薄弱。
辉腾和奥迪A8在多大程度上互相妨碍或影响,这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奥迪必须加紧努力,这是非常明确的,他们也会这样做,除此之外,我们集团的这两个顶级汽车的区别,比宝马7系和奔驰S级之间的区别还要大,至于大众品牌蚕食奥迪品牌的话题,只有奔驰和宝马对此才津津乐道,外界根本不称其为问题。我们的顾客会高兴的,我想,市场会对这个话题做出裁决。
(小标题)为何用刚性车身搭配空气悬架
对于空气悬架,你们有必要知道的更多。
毋庸置疑,我们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奔驰的S级、宝马7系和雷克萨斯,我们的基点必须提高。一个重要的决定是采用昂贵的、包含着许多重要技术创新细节的空气悬架底盘,这是一个技术飞跃。通过高品质的无极调节减震和车身底盘系统,这款车在舒适性和动力性方面能达到的优势,是传统的钢质弹簧系统所难以达到的。
辉腾的空气悬架以及它同整个车辆的协调一致,是一项重大的研发任务。为了让空气悬架的所有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需要使用一个特别刚性的车身。我们仍然使用钢铝混用方式,由高强度的钢骨架配上铝制和塑料各种部件。
我们没有尝试将这款车造成全铝汽车,因为风险太高,此外,这也是它与奥迪顶级车型之间的重要区别——这里是钢制,而奥迪A8是全铝。
(小标题)为了成为皇家植物园的邻居
1998年初,就是当第一批实验车被打入冷宫那年,我们开始同德雷斯顿开始商谈——作为一个中立的奥地利人,我可以选择德国最漂亮的城市作为辉腾的生产基地——对我来说那就是德雷斯顿——我们在那里建造的不应该只是一座宏大的大众汽车工厂,而应该是一件艺术品,其中包括建筑设计、合理物流,并将传统工业生产同手工作坊的制造过程结合起来,在这里,应该上演的是高档大众汽车品牌的“美好组装”过程,尽可能地透明化,让人能亲身体验:我们建造的是德雷斯顿玻璃工厂中的辉腾温室。
当时我们注意到,这座城市的边缘靠近皇家植物园的一块地,但是正如我们所预见,反对呼声很激烈,因为没人相信,汽车工业会使德雷斯顿的城市形象更加丰富,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最后,还是德国重新统一的精神和宽容占了上风,使这个项目得以实施,而我们也考虑了大大小小所有的问题——从如何利用现有的城市有轨交通网从事物流,不用汽车货运给城市交通增加负担,直到植物园的昆虫问题(为了保护这些昆虫,工厂外围照明系统专门调节到一个不会伤害这些昆虫的光谱范围)。
现在,我们在德雷斯顿的生产质量达到了目前最高水平。车身从前到后的长度误差不超过1毫米。机器人完成车门的密封工作,它的精准是任何人都无法达到的,亲眼看过这个过程的人能明白,为什么我们在时速300迈时还能保证车门的密封性,而其他公司根本做不到。
最后说说黑恩建筑设计室,他们设计的沃尔夫斯堡汽车城已经有目共睹,这次他们为辉腾设计的玻璃工厂,做到了内部结构和程序与它优秀的外部建筑风格完全一致。
各位朋友,一辆大众辉腾的生产工序需要5天时间,对于购买者来说,只要他有兴趣,可以直接或者通过摄像机亲眼观看自己汽车的诞生,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本文节选自费迪南德•皮耶希于2002年出版的自传书籍《Auto Biographie》,国内译本为《汽车与我》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