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瀛洲有感
谈及小瀛洲,避不开西湖,谈及西湖,避不开杭州。小瀛洲与西湖的关系,俗称“湖中有岛,岛中有湖”,这里表达的是虚体与实体的穿套关系,这点扩大到杭州与西湖的尺度上也同样适用。虚实关系的处理是建筑学的基本问题。“点、线、面”则是虚实体在平面空间上的基本表达。若将西湖看作是一个大虚面, 那么苏堤和白堤,小瀛洲、湖心亭和阮公墩则分别以“实线”、“实点”介入对“虚面”进行划分。若将杭州看作一个大实面,那么西湖、运河和钱塘江、湿地水塘则分别是“虚面”、“虚线”、“虚点”。由此可见,从杭州到西湖,是一次虚实的图底反转。而小瀛洲则可看作是一个微缩的西湖。
再看小瀛洲的形成过程。小瀛洲前身为吴越国时期的水心保宁寺岛,明代万历时期,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汤利用保宁寺遗址,用西湖葑泥堆筑环堤。到清代,建东西柳堤,南北曲桥,后添亭榭楼台。这过程可理解为“确点、成面、划线、布点”,是一个由点到面到线再到点的过程。
首先,确点。点有其唯一的空间坐标。小瀛洲与湖心亭和阮公墩遵循着“一池三山”这一中国传统园林的叠山理水模式。这在颐和园、北海中也能找到说明。三点成面,这是对大虚面进行的一次向心性划分,是隐形的(苏堤、白堤这种线性是对西湖的一次极性划分,是显性的)。北宋词家秦观《送僧归保宁寺》中有云:“西湖环岸皆招堤,楼阁晦明如卧波。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其中“最佳处”指明水心保宁寺这个点有着特殊性,也为今日“三潭映月”确定了空间定位。
其次,成面。面有其大小与形状。成面后,便有了领域。筑环堤,内做放生池,其是用实线去围合出一个虚面,而不是砌岛作实面,这一步奠定了小瀛洲的基本格局。而且其面域的大小是否也有所考量,是否有出于对阮公墩和湖心亭的形态大小对比以及在湖岸的视野层次的考虑。
然后,划线。线有其方向、长度、粗细、形式等。线对面进行了明确的分割。现状来看,由东西柳堤,南北曲桥正交汇于中心内岛,整体呈“田”字。在南北向着重人工化处理的主轴线上,其偏转的角度使得在轴线北部端头对向西湖对岸最远处,在先贤祠处营造出隔湖观城之景,极尽开阔之气。与之截然相反,在南部端头近处设置“三潭映月”视距急剧收缩,层次越显丰富(如图1)。两条线的正交关系导致的是内湖面四个匀质化划分,其是否是在两条线本身人工化与自然化这个大对比下的控制变量法则的体现,抑或是对整体图案感的考虑(笔者有疑虑)。
最后,布点。由于小瀛洲内陆地面积仅30%,使得最后的建筑布点显得谨慎而极具克制。其基本布置在南北主轴线上,根据对称偏心、疏密对比、对景等基本的造园手法,使得在轴线上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序列。
本文通过重塑小瀛洲形成过程,试图从“虚实”“点线面”角度探究其价值。
再看小瀛洲的形成过程。小瀛洲前身为吴越国时期的水心保宁寺岛,明代万历时期,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汤利用保宁寺遗址,用西湖葑泥堆筑环堤。到清代,建东西柳堤,南北曲桥,后添亭榭楼台。这过程可理解为“确点、成面、划线、布点”,是一个由点到面到线再到点的过程。
首先,确点。点有其唯一的空间坐标。小瀛洲与湖心亭和阮公墩遵循着“一池三山”这一中国传统园林的叠山理水模式。这在颐和园、北海中也能找到说明。三点成面,这是对大虚面进行的一次向心性划分,是隐形的(苏堤、白堤这种线性是对西湖的一次极性划分,是显性的)。北宋词家秦观《送僧归保宁寺》中有云:“西湖环岸皆招堤,楼阁晦明如卧波。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其中“最佳处”指明水心保宁寺这个点有着特殊性,也为今日“三潭映月”确定了空间定位。
其次,成面。面有其大小与形状。成面后,便有了领域。筑环堤,内做放生池,其是用实线去围合出一个虚面,而不是砌岛作实面,这一步奠定了小瀛洲的基本格局。而且其面域的大小是否也有所考量,是否有出于对阮公墩和湖心亭的形态大小对比以及在湖岸的视野层次的考虑。
然后,划线。线有其方向、长度、粗细、形式等。线对面进行了明确的分割。现状来看,由东西柳堤,南北曲桥正交汇于中心内岛,整体呈“田”字。在南北向着重人工化处理的主轴线上,其偏转的角度使得在轴线北部端头对向西湖对岸最远处,在先贤祠处营造出隔湖观城之景,极尽开阔之气。与之截然相反,在南部端头近处设置“三潭映月”视距急剧收缩,层次越显丰富(如图1)。两条线的正交关系导致的是内湖面四个匀质化划分,其是否是在两条线本身人工化与自然化这个大对比下的控制变量法则的体现,抑或是对整体图案感的考虑(笔者有疑虑)。
最后,布点。由于小瀛洲内陆地面积仅30%,使得最后的建筑布点显得谨慎而极具克制。其基本布置在南北主轴线上,根据对称偏心、疏密对比、对景等基本的造园手法,使得在轴线上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序列。
本文通过重塑小瀛洲形成过程,试图从“虚实”“点线面”角度探究其价值。
![]() |
![]() |
![]() |
线对面的极性划分,显性 |
![]() |
点对面的向心性划分,隐形 |
![]() |
颐和园 |
-
borrypianow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5-15 19:46:19
-
whaaaaaaa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23 12:07:33
-
长蘑菇的大清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4 21:14:40
-
鹿逍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1-07 21:54:50
-
西蒙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1-07 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