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札记
出发阳朔,是我存于心里很久的一个愿望。一个偶然的相识,一个偶然的人,一个偶然的一拍即合,这一切都促成了我愿望的实现。事实上,我只是提供了地点,剩余的一切,都无需我操劳。
大巴颠簸了一整夜。凌晨五点,我们终于到达了阳朔。此时,天还是深邃的蓝,朦胧透着些微薄的亮光。正是九月初,空气中带着凉意。
刚一下车,几个阿姨就向我们围了过来,问我们订了住的地方没有,其中一个阿姨向我们指了路。夜色朦胧中,我们朝着西街走去。街道还算干净,沿路的小店铺还没有开门。偶尔有载客的摩托小三轮经过我们身边,问我们要不要搭乘。天色又稍稍亮了一些。
找到老班长青旅没多费周折。它就在西街一个浅巷里。门外有一张桌球台,拉开木质的大门,里面透着温馨。时候尚早,大厅里点着昏黄的灯,一旁的沙发上还有外国游客躺着。我们寄存了行李,稍作休息,便迫不及待地出了门。此时天已大亮。
我终于可以细细打量清晨中的小县了。沐浴在晨曦下的西街有一种恬淡别致的美丽。两边是古朴的民房,或用作酒吧,或用作手工艺品作坊,或用作茶楼食铺。木窗、木门、木屋檐,还有一些斑驳的外墙,无不透露着时光流过的质朴淡雅。脚下是青灰色的石板路,微微反射着晨光,是有多少游客走过,才让它们磨得如此平滑。最能让人诧异的,是抬眼就能看见的小山,它是那么近,仿佛就在路的尽头,我甚至可以分明地辨出山上的小树。清晨的阳光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
我庆幸我有机会在清早来到西街上去感受她别样的美。如同一个刚刚苏醒尚未梳妆的姑娘,粉红的脸颊上泛出娇羞。这时候的西街人很少,偶有小贩推着木板车经过,巷尾两三个老人拿着蒲扇坐在门边闲聊。还有卖早餐的,蒸笼里微微冒着热气。
吃过早餐,我们便来到遇龙河上游。提前联系好的陈师傅带我们上了他的竹筏,我们顺着水漂流而下。遇龙河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河里的水草和小鱼,水很浅,只是到膝盖而已。河的两岸被群山环绕,水中有树和群山的倒影。一切都美得不可胜收。;临近中午,阳光开始变得猛烈起来,但因为在山水的围绕中,我们觉得分外舒适惬意。
如果说遇龙河的美让我心醉其中,那么漓江的美真的让我心驰神往了。第二天下午,我们便乘坐一辆中巴来到了漓江。尽管一路上尽是颠簸,可一下车走近漓江,倦怠立马消失得毫无踪影。一路上游船师傅向我们介绍山的名字和当地人的传说,九马画山、元宝山……很多很多我都已经记得不太清了,我只记得我把脚放进水里时那凉彻心脾的温度,还有水草拂过我脚丫之间痒痒的感觉,以及身边人满是怜爱的眼神。期间下了小雨,一会儿就停了。我永远记得回头的那一瞬间,雨过天晴后阳光从云层的缝隙里洒下的景象,一圈一圈,光芒万丈的感觉。
如果说遇龙河是小家碧玉,那么漓江便是大家闺秀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身临其境,终于深有体会。仿佛世外桃源。
这趟旅行只有短短三天,可是留在我记忆中的画面太多太深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色太多,待不到我紧紧抓住便悄然到了尾声。时至今日,身处于繁华闹市中的我脑海里仍然会不经意就浮现出那山那水的画面。此后,一些山水古镇我也向往,按照自己的计划前往时,却总会一阵莫名的失落。凤凰、西塘,我都会忍不住拿来和阳朔对比,发现它们除了石板路和路边的木阁楼与阳朔有着几分相似以外,其余的尽是杂乱喧嚣。酒吧妖冶,商业化严重,与小城古镇这个名字已大不相符。事实上,也许在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占据阳朔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这是我二十岁的一个转折,意义非凡。
这一切仍历历在目。感谢蒂姆。
大巴颠簸了一整夜。凌晨五点,我们终于到达了阳朔。此时,天还是深邃的蓝,朦胧透着些微薄的亮光。正是九月初,空气中带着凉意。
刚一下车,几个阿姨就向我们围了过来,问我们订了住的地方没有,其中一个阿姨向我们指了路。夜色朦胧中,我们朝着西街走去。街道还算干净,沿路的小店铺还没有开门。偶尔有载客的摩托小三轮经过我们身边,问我们要不要搭乘。天色又稍稍亮了一些。
找到老班长青旅没多费周折。它就在西街一个浅巷里。门外有一张桌球台,拉开木质的大门,里面透着温馨。时候尚早,大厅里点着昏黄的灯,一旁的沙发上还有外国游客躺着。我们寄存了行李,稍作休息,便迫不及待地出了门。此时天已大亮。
我终于可以细细打量清晨中的小县了。沐浴在晨曦下的西街有一种恬淡别致的美丽。两边是古朴的民房,或用作酒吧,或用作手工艺品作坊,或用作茶楼食铺。木窗、木门、木屋檐,还有一些斑驳的外墙,无不透露着时光流过的质朴淡雅。脚下是青灰色的石板路,微微反射着晨光,是有多少游客走过,才让它们磨得如此平滑。最能让人诧异的,是抬眼就能看见的小山,它是那么近,仿佛就在路的尽头,我甚至可以分明地辨出山上的小树。清晨的阳光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
我庆幸我有机会在清早来到西街上去感受她别样的美。如同一个刚刚苏醒尚未梳妆的姑娘,粉红的脸颊上泛出娇羞。这时候的西街人很少,偶有小贩推着木板车经过,巷尾两三个老人拿着蒲扇坐在门边闲聊。还有卖早餐的,蒸笼里微微冒着热气。
吃过早餐,我们便来到遇龙河上游。提前联系好的陈师傅带我们上了他的竹筏,我们顺着水漂流而下。遇龙河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河里的水草和小鱼,水很浅,只是到膝盖而已。河的两岸被群山环绕,水中有树和群山的倒影。一切都美得不可胜收。;临近中午,阳光开始变得猛烈起来,但因为在山水的围绕中,我们觉得分外舒适惬意。
如果说遇龙河的美让我心醉其中,那么漓江的美真的让我心驰神往了。第二天下午,我们便乘坐一辆中巴来到了漓江。尽管一路上尽是颠簸,可一下车走近漓江,倦怠立马消失得毫无踪影。一路上游船师傅向我们介绍山的名字和当地人的传说,九马画山、元宝山……很多很多我都已经记得不太清了,我只记得我把脚放进水里时那凉彻心脾的温度,还有水草拂过我脚丫之间痒痒的感觉,以及身边人满是怜爱的眼神。期间下了小雨,一会儿就停了。我永远记得回头的那一瞬间,雨过天晴后阳光从云层的缝隙里洒下的景象,一圈一圈,光芒万丈的感觉。
如果说遇龙河是小家碧玉,那么漓江便是大家闺秀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身临其境,终于深有体会。仿佛世外桃源。
这趟旅行只有短短三天,可是留在我记忆中的画面太多太深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色太多,待不到我紧紧抓住便悄然到了尾声。时至今日,身处于繁华闹市中的我脑海里仍然会不经意就浮现出那山那水的画面。此后,一些山水古镇我也向往,按照自己的计划前往时,却总会一阵莫名的失落。凤凰、西塘,我都会忍不住拿来和阳朔对比,发现它们除了石板路和路边的木阁楼与阳朔有着几分相似以外,其余的尽是杂乱喧嚣。酒吧妖冶,商业化严重,与小城古镇这个名字已大不相符。事实上,也许在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占据阳朔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这是我二十岁的一个转折,意义非凡。
这一切仍历历在目。感谢蒂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