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家园的高尔泰
![]() |
高尔泰,一个几乎要被历史的尘土所湮灭的名字;《寻找家园》,一本沉重如山却又灵动如水的文字。
知道高尔泰这个名字,是在大学上美学课程时,老师提起的,介绍了他的美学思想和那本《美是自由的象征》。此后“美是自由的象征”这句话一直回旋在我的脑际,久久不散。于是,我通过网络搜索“高尔泰”和“美是自由的象征”,所得的结果,满意的甚少。幸而发现了《寻找家园》,于是立即购买了,书到的那天,当我看到高尔泰先生的文字出现在我面前时,兴奋不已。
当天晚上就伏在书桌旁看了起来,顺着那灵动而朴实的文字,跟随着他一起梦回家山,回到高淳那美丽的家乡,回到那美丽的童年。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二十二岁就发表了震惊美学界的《论美》,也正是因为这本书,他颠沛流离的大半生,原本激情四射的青春时光,却被遮蔽在茫茫黄沙之中。面对敦煌那神秘而神圣的文化瑰宝,他全力扑在上面,享受着美,享受着精神的自由。
可是,高尔泰先生注定是命运多舛的。夹边沟,那个和死亡等同的地名,那片被上帝遗弃的地方,那片用白骨垒起来的地方,弥漫着太多的悲哀和愤怒。一大片国宝级的知识分子就在这片盐碱地里陨落了,高尔泰先生有幸,死里逃生,被派去给“展览”画画,捡得一命。但是,其妻却不幸客死敦煌,后来其女得了精神分类症。为了生活,为了寻找那片“家园”,他辗转各地,先后在各高校任教,后来因为搭救“政治犯”,在其友的帮助下,“逃”到香港。就在他和“宝姑姑”到达香港后,其女却不幸死去了。高尔泰先生忍住悲伤,被迫离开了祖国,远渡重洋,到达了大洋彼岸,在美国安顿了下来,一边画画,一边著书。不知他老现在如何,那片“家园”是否仍在?
祝福高尔泰先生,向高尔泰先生致敬!
(随性而发,仓促而成,或有闲暇,淋漓而尽。)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