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摄影行装 看体育记者装备
编辑:张译来源:摄雅摄影网2011-03-21
http://www.sheya.net/sheying/travel/201103/3162-1.html
田径女子万米金牌名将邢慧娜曾经说过:将来想做体育记者:很辛苦很有趣但是我喜欢。
现在开始正题。并非你拥有多少装备就要全部带走。它们的重量会拖累你,在你准备拍摄的时候这些过多的负担会放慢你的脚步。当然还是得背上,不过只背走你需要的吧。
决定带哪些是很难的,尤其是在你第一次准备报道赛事的时候,因为你还没解开比赛是怎么一回事这个谜。幸运的是08北京奥运会并非我第一次参与报道奥运会。你的确保有足够的包和箱子装这些器材以免在来去中国的旅途中碰坏。千万别把箱子塞得过满,否则你的装备可一定会损坏!
我的主装备箱有六台相机(三台用于遥控,三台用于拍摄),以及十来个镜头(其中很多都是用于遥控的)。最前面左边的是7 LPA Pocket Wizard Multi Max无线频闪触发器。这些无线触发设备是用来远程遥控相机的,都设定了既定的频道以免其他摄影师的遥控信号干扰。
我将用两台佳能EOS 1Ds MKIII,三台佳能EOS1D MKIII和一台佳能5D拍摄。在拍摄中我将根据不同的比赛以及每秒最高拍摄速度交替使用1Ds和1D,因为1Ds的高清分辨率使得它最高连拍速度慢了一些。在出发之前我会确认所有的常规功能都能开启,到了目的地才发现错误就太晚了。我还会带上100GB容量的Lexar 的UDMA 高速卡,相当于20张CF卡的容量,因为我会无一例外地用RAW格式拍摄,照片会很大。
照片前景是《新闻周刊》给我的一沓资料,详细列出了每天的每项赛事。我花了一整个周末才浏览完这些材料,从中挑出了我准备拍摄报道的赛事(也为了提前确认是不是能在一天内及时在两个场馆中间转换)。你应该能注意左边有三份我的护照,证书和常规文件的拷贝,以防丢失。进出中国可少不了这些文件。
以上是用来固定的器具,重但是很必要。我用Bogen的大力架,脚架和球形云台固定远处的相机,另外我会带上OverXposed的底板,很多防滑钉,强力胶带,绳索,以及一些小玩意。为防止相机异常情况的松动而掉落或伤到人,我也带了六根钢丝绳。
思考怎么把装备塞进各个箱子的过程最能杀死我的脑细胞,真的,不仅要考虑怎么样能让所有的东西捆成一块航运过去,还要顾及到达之后能立即开始工作的问题。硬箱子结实但是沉重而且容易碰伤你的关节,但它们的防水性又为选择它们加分,拖着它们上公交车却是特别痛苦的事。左边是我的小狗Kody,它可受过炸弹嗅闻的训练,交通安全局不会找我的麻烦了。
下一步该解决怎样把这个装备塞进箱子。通常我把装备在箱子里一个一个地排列好,看哪些能刚好合适(当然打包航运之前我要把填充物塞回去)。以上是我的两大利器,在弱光下的表现甚佳的主流400 mm ,2.8光圈镜头和我的最爱---轻且敏锐的500 mm f4镜头。
我的方案是把所有的东西装进我最喜欢的Think Tank Photo滚轮箱子里,这种箱子的拉链可以锁上,附带的金属绳可以把箱子锁在固定物上以防被人顺手牵羊。不管报道什么事件防盗都是个大问题。好了,一整天的准备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检验环节,确保每个相机,镜头,遥控装置,锁装箱前都能正常工作。
现在我试着从逻辑上对包装过程进行分析。上面的Think Tank国际机场滚轴箱比前两个同品牌的箱子要小,里面是我的全套遥控装备。决定是否带上它取决于我报道拍摄的事件。这套装备里有之前你们看到的新发明——一个遥控相机,和我带去的70~200mm 2.8的遥控镜头。
看见了吧,在Pelican箱子里它刚好放进去,留下一点空间塞充电器等杂物。最后用一小卷强力胶带帮助固定,这样你包里的东西不会掉出来伤到人,否则东西也容易丢失,尤其是在赛事开始的第二周——摄影师将严重缺乏睡眠,大脑处于植物状态。
有必要填充些另外的小物---柔软的镜头和机身防雨罩。奥运期间北京正值雨季,好好准备下怎么对付雨水吧。而且赛前8~12小时相机就都已在机位架好,为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我还会带上防雨裤和Gitzo碳纤单脚架。
这是装长镜头的箱子。我还在里面放进了短的Gitzo碳纤单脚架和两个机身。
最后,我要带上两台笔记本电脑,做备份用。三个FW800 Lexar UDMA读卡器,两个Lacie的160GB外接硬盘,一个G-Tech 的250GB,备用电池,还有其他小物件。
我的17英寸苹果笔记本和一些常规文件。CD/DVD光驱被我移出来了,换之OWC的二手硬盘,于是我的硬盘空间就变成了200 GB,又避免了冗余。
好!这就是打包完成的最终形态。我会随身带着前面正中间的Think Tank 箱子上飞机,这样不管发生什么意外(行李丢失等等),核心装备都还能在我身边。怎么样,有趣吧?
这就是我的随身箱了,包含三个机身,所有的主要镜头,其中一个是300mm 2.8的,Lexar的CF卡,三个望远倍率镜和直角取景器(用于遥控和紧急情况下的对焦)和为MKIII系列准备的无线触发器。偏振镜和镜头布也不可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用到它们。虽然奥运会不允许使用闪光灯,但还是带一个吧,当有人物或肖像摄影任务出现的时候不至于头疼。
http://www.sheya.net/sheying/travel/201103/3162-1.html
田径女子万米金牌名将邢慧娜曾经说过:将来想做体育记者:很辛苦很有趣但是我喜欢。
![]() |
现在开始正题。并非你拥有多少装备就要全部带走。它们的重量会拖累你,在你准备拍摄的时候这些过多的负担会放慢你的脚步。当然还是得背上,不过只背走你需要的吧。
![]() |
决定带哪些是很难的,尤其是在你第一次准备报道赛事的时候,因为你还没解开比赛是怎么一回事这个谜。幸运的是08北京奥运会并非我第一次参与报道奥运会。你的确保有足够的包和箱子装这些器材以免在来去中国的旅途中碰坏。千万别把箱子塞得过满,否则你的装备可一定会损坏!
![]() |
我的主装备箱有六台相机(三台用于遥控,三台用于拍摄),以及十来个镜头(其中很多都是用于遥控的)。最前面左边的是7 LPA Pocket Wizard Multi Max无线频闪触发器。这些无线触发设备是用来远程遥控相机的,都设定了既定的频道以免其他摄影师的遥控信号干扰。
![]() |
我将用两台佳能EOS 1Ds MKIII,三台佳能EOS1D MKIII和一台佳能5D拍摄。在拍摄中我将根据不同的比赛以及每秒最高拍摄速度交替使用1Ds和1D,因为1Ds的高清分辨率使得它最高连拍速度慢了一些。在出发之前我会确认所有的常规功能都能开启,到了目的地才发现错误就太晚了。我还会带上100GB容量的Lexar 的UDMA 高速卡,相当于20张CF卡的容量,因为我会无一例外地用RAW格式拍摄,照片会很大。
![]() |
照片前景是《新闻周刊》给我的一沓资料,详细列出了每天的每项赛事。我花了一整个周末才浏览完这些材料,从中挑出了我准备拍摄报道的赛事(也为了提前确认是不是能在一天内及时在两个场馆中间转换)。你应该能注意左边有三份我的护照,证书和常规文件的拷贝,以防丢失。进出中国可少不了这些文件。
![]() |
![]() |
以上是用来固定的器具,重但是很必要。我用Bogen的大力架,脚架和球形云台固定远处的相机,另外我会带上OverXposed的底板,很多防滑钉,强力胶带,绳索,以及一些小玩意。为防止相机异常情况的松动而掉落或伤到人,我也带了六根钢丝绳。
![]() |
思考怎么把装备塞进各个箱子的过程最能杀死我的脑细胞,真的,不仅要考虑怎么样能让所有的东西捆成一块航运过去,还要顾及到达之后能立即开始工作的问题。硬箱子结实但是沉重而且容易碰伤你的关节,但它们的防水性又为选择它们加分,拖着它们上公交车却是特别痛苦的事。左边是我的小狗Kody,它可受过炸弹嗅闻的训练,交通安全局不会找我的麻烦了。
![]() |
下一步该解决怎样把这个装备塞进箱子。通常我把装备在箱子里一个一个地排列好,看哪些能刚好合适(当然打包航运之前我要把填充物塞回去)。以上是我的两大利器,在弱光下的表现甚佳的主流400 mm ,2.8光圈镜头和我的最爱---轻且敏锐的500 mm f4镜头。
![]() |
我的方案是把所有的东西装进我最喜欢的Think Tank Photo滚轮箱子里,这种箱子的拉链可以锁上,附带的金属绳可以把箱子锁在固定物上以防被人顺手牵羊。不管报道什么事件防盗都是个大问题。好了,一整天的准备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检验环节,确保每个相机,镜头,遥控装置,锁装箱前都能正常工作。
![]() |
现在我试着从逻辑上对包装过程进行分析。上面的Think Tank国际机场滚轴箱比前两个同品牌的箱子要小,里面是我的全套遥控装备。决定是否带上它取决于我报道拍摄的事件。这套装备里有之前你们看到的新发明——一个遥控相机,和我带去的70~200mm 2.8的遥控镜头。
![]() |
看见了吧,在Pelican箱子里它刚好放进去,留下一点空间塞充电器等杂物。最后用一小卷强力胶带帮助固定,这样你包里的东西不会掉出来伤到人,否则东西也容易丢失,尤其是在赛事开始的第二周——摄影师将严重缺乏睡眠,大脑处于植物状态。
![]() |
有必要填充些另外的小物---柔软的镜头和机身防雨罩。奥运期间北京正值雨季,好好准备下怎么对付雨水吧。而且赛前8~12小时相机就都已在机位架好,为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我还会带上防雨裤和Gitzo碳纤单脚架。
![]() |
这是装长镜头的箱子。我还在里面放进了短的Gitzo碳纤单脚架和两个机身。
![]() |
最后,我要带上两台笔记本电脑,做备份用。三个FW800 Lexar UDMA读卡器,两个Lacie的160GB外接硬盘,一个G-Tech 的250GB,备用电池,还有其他小物件。
![]() |
我的17英寸苹果笔记本和一些常规文件。CD/DVD光驱被我移出来了,换之OWC的二手硬盘,于是我的硬盘空间就变成了200 GB,又避免了冗余。
好!这就是打包完成的最终形态。我会随身带着前面正中间的Think Tank 箱子上飞机,这样不管发生什么意外(行李丢失等等),核心装备都还能在我身边。怎么样,有趣吧?
![]() |
![]() |
这就是我的随身箱了,包含三个机身,所有的主要镜头,其中一个是300mm 2.8的,Lexar的CF卡,三个望远倍率镜和直角取景器(用于遥控和紧急情况下的对焦)和为MKIII系列准备的无线触发器。偏振镜和镜头布也不可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用到它们。虽然奥运会不允许使用闪光灯,但还是带一个吧,当有人物或肖像摄影任务出现的时候不至于头疼。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