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小脑
应阿甘的邀请,来讲讲关于小脑的理论,先介绍小脑,再慢慢和咱们联系起来吧!
一点一点更新,也希望大家支持和督促!
1
美国运动失调基金会2006年年会上,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科的Jeremy D. Schmahmann教授向大家介绍,小脑除了协调身体的动作有关以外,也有参与认知、记忆与情绪控制的功能。在他统计的20位小脑受损的病人(特别是小脑后叶的半球区受损),大都有"小脑认知与感情表达综合症状" (cerebellar cognitive affective syndrome,简称CCAS),他们的执行力(包括计划能力,应变能力,讲话的流畅度,推论能力及记忆力),空间感(视觉上的空间认知),语言表达能力(文法和说话的腔调)都无法配合的很好,而且情绪上变得比较迟钝、比较泄气;所以小脑也参与了认知与情绪的感觉统合。所以,他特别鼓励病友们要养成运动习惯,因为依照他的理论,运动除了增加体能状况之外,对于执行力,空间感,语言能力都有帮助,对于情绪稳定也有帮助。
2
提到小脑,首先向大家介绍人类的神经系统~
图一:神经系统
动物的神经系统能整合来自各方的讯息(刺激),使身体产生适当的生理反应,由讯息刺激经神经系统而使身体产生反应所需的反应时间,与内分泌系统相较,其反应快速多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图一)大致可分为中枢神经系及周围神经系。
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脑和脊髓质地柔软,由颅骨和脊柱保护,是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负责整合自受器传来的讯息,再传送新的讯息到动器执行。脑是身体活动的指挥总部,可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脑虽然只占人体体重极少部分,但需消耗大量的养分及氧气,如果养分或氧气短缺,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短时间可能使人昏倒,长时间可能导致植物人甚至死亡。
人类大脑十分发达,位于脑的最上端,分为左、右半球,右脑半球控制左半身的活动,左脑半球控制右半身,如果右脑半球受伤,左半身便无法正常的活动。主管感觉、语言、记忆、思考、运动及情感等有意识的行为,故称大脑为意识中枢。
小脑位于大脑后方,是负责协调全身骨骼肌活动的中枢,尤其是精细的动作。若小脑受损会发生行走困难、无法直立或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一些动作敏捷的动物,例如猫、鸟类等,小脑特别发达。透过特别的训练,亦可促进小脑功能的发达。
脑干位于脑的最底层部分与脊髓相连,控制重要的内脏活动,如心跳、呼吸、饮食、循环、维持体温等与生命有关的管制中枢,故有生命中枢之称,也是咳嗽、喷嚏、呕吐、唾腺分泌、吞咽、眨眼等反射行为的中枢。如果脑干因缺氧或外伤而受损,将影响个体生命现象的表现,甚至死亡。
脊髓上接脑干下达尾椎,可传递受器所接收的讯息至脑部,也可传达脑部所下达的命令至动器,且控制四肢及躯干的反射动作,例如:手指不小心摸到热锅,在尚未经过大脑思考反应前,就已经透过反射动作将脚收回了,等大脑反应过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周围神经
许多由脑或脊髓发出所发出的神经,延伸分布到全身,主要由许多细长的神经元(图二)组成,与受器或动器相连,称为周围神经。共有脑神经12对,分布于眼、耳、舌、鼻和头部肌肉、肩部肌肉及内脏等部位;脊神经31对,分布于躯干、四肢及内脏。而各对神经,又可依传导方向来区分为,连接受器的感觉神经、连接动器的运动神经。
图二:神经元
参考文献: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
http://activity.ntsec.gov.tw/lifeworld/index1.html
3
在大脑的后下方,有个维持我们全身躯体平衡的调节器,那就是「小脑」(图一)。和大脑一样,小脑也有左右半球的分别,而且表面也覆盖着一层灰灰的「小脑皮质」。为什么要说小脑是全身平衡的调节器呢?原来我们的一举一动,例如跳舞、跑步等运动,或是搓手指、转动眼球的小动作,都要依赖小脑才能完成。
图一:小脑
【四肢发达全靠它】
小脑位在大脑后方,大脑与小脑之间,有着无数的神经联系着;所以,当大脑皮质上的运动区下达指令的时候,小脑也会马上开始进行配合:
〈维持平衡〉
试着动一动身体,不论是站、跑、跳、蹲,或是金鸡独立都可以,你能够顺利做好这些动作,而不会东倒西歪吗?这就是小脑正在发挥它的功能喔!小脑受损的病患,身体将会失去平衡,不但无法直挺挺的站着,走起路来也比一般人困难许多。
〈调节肌肉〉
当我们运动时,小脑会负责下达「放松」或「收缩」的指令,让身上各处的肌肉会依照不同的「任务」,轮流收缩或放松。
〈协调随意运动〉
「随意运动」就是依照我们的意志而进行的运动。无论多小的动作,都难不倒小脑,它让复杂、困难的动作都能够准确的完成。你可以轻易的把食指放在鼻头上吗?对于某些小脑曾受过伤的人来说,这可是个难题,因为手指可能会在鼻子前不停颤抖,而没有办法好好对准鼻头。
【造就运动家与演奏家】
小脑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储存「技能记忆」。有一句和小脑有关的成语,叫做「熟能生巧」,这也是许多运动家、演奏家成功的秘诀。因为,当身体不断练习某些动作时,小脑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把动作里的所有细节全都给「记」下来,包括哪些肌肉要收缩、关节弯曲的角度、需要的力道等。等到下次需要执行这些动作的时候,小脑就会自然而然的「回忆」,然后让身体做出相同的动作了。而且,技能记忆是很难被遗忘的,例如游泳、骑脚踏车,我们一旦学会了,就不会忘记。
【大脑与小脑的互助合作】
要喝果汁了,这时大脑、小脑是怎么分工的呢?
大脑下的指令 小脑下的指令
想到要喝果汁 走路时协调全身肌肉
去开冰箱拿果汁 用适当的力道开冰箱门
把果汁倒入杯子里 调整倒果汁的角度
张口喝果汁 用适当的力量拿玻璃杯
………… ………
上面的表格只是稍微列举出大、小脑在「喝果汁」时,会进行的一部份过程,因为光是这个小小的举动,就涉及到一连串脑部的精密活动,若是要全部都记录下来,那可能需要长篇大论才写得完呢!
一点一点更新,也希望大家支持和督促!
1
美国运动失调基金会2006年年会上,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科的Jeremy D. Schmahmann教授向大家介绍,小脑除了协调身体的动作有关以外,也有参与认知、记忆与情绪控制的功能。在他统计的20位小脑受损的病人(特别是小脑后叶的半球区受损),大都有"小脑认知与感情表达综合症状" (cerebellar cognitive affective syndrome,简称CCAS),他们的执行力(包括计划能力,应变能力,讲话的流畅度,推论能力及记忆力),空间感(视觉上的空间认知),语言表达能力(文法和说话的腔调)都无法配合的很好,而且情绪上变得比较迟钝、比较泄气;所以小脑也参与了认知与情绪的感觉统合。所以,他特别鼓励病友们要养成运动习惯,因为依照他的理论,运动除了增加体能状况之外,对于执行力,空间感,语言能力都有帮助,对于情绪稳定也有帮助。
2
提到小脑,首先向大家介绍人类的神经系统~
![]() |
神经系统 |
图一:神经系统
动物的神经系统能整合来自各方的讯息(刺激),使身体产生适当的生理反应,由讯息刺激经神经系统而使身体产生反应所需的反应时间,与内分泌系统相较,其反应快速多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图一)大致可分为中枢神经系及周围神经系。
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脑和脊髓质地柔软,由颅骨和脊柱保护,是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负责整合自受器传来的讯息,再传送新的讯息到动器执行。脑是身体活动的指挥总部,可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脑虽然只占人体体重极少部分,但需消耗大量的养分及氧气,如果养分或氧气短缺,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短时间可能使人昏倒,长时间可能导致植物人甚至死亡。
人类大脑十分发达,位于脑的最上端,分为左、右半球,右脑半球控制左半身的活动,左脑半球控制右半身,如果右脑半球受伤,左半身便无法正常的活动。主管感觉、语言、记忆、思考、运动及情感等有意识的行为,故称大脑为意识中枢。
小脑位于大脑后方,是负责协调全身骨骼肌活动的中枢,尤其是精细的动作。若小脑受损会发生行走困难、无法直立或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一些动作敏捷的动物,例如猫、鸟类等,小脑特别发达。透过特别的训练,亦可促进小脑功能的发达。
脑干位于脑的最底层部分与脊髓相连,控制重要的内脏活动,如心跳、呼吸、饮食、循环、维持体温等与生命有关的管制中枢,故有生命中枢之称,也是咳嗽、喷嚏、呕吐、唾腺分泌、吞咽、眨眼等反射行为的中枢。如果脑干因缺氧或外伤而受损,将影响个体生命现象的表现,甚至死亡。
脊髓上接脑干下达尾椎,可传递受器所接收的讯息至脑部,也可传达脑部所下达的命令至动器,且控制四肢及躯干的反射动作,例如:手指不小心摸到热锅,在尚未经过大脑思考反应前,就已经透过反射动作将脚收回了,等大脑反应过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周围神经
许多由脑或脊髓发出所发出的神经,延伸分布到全身,主要由许多细长的神经元(图二)组成,与受器或动器相连,称为周围神经。共有脑神经12对,分布于眼、耳、舌、鼻和头部肌肉、肩部肌肉及内脏等部位;脊神经31对,分布于躯干、四肢及内脏。而各对神经,又可依传导方向来区分为,连接受器的感觉神经、连接动器的运动神经。
![]() |
神经元 |
图二:神经元
参考文献: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
http://activity.ntsec.gov.tw/lifeworld/index1.html
3
在大脑的后下方,有个维持我们全身躯体平衡的调节器,那就是「小脑」(图一)。和大脑一样,小脑也有左右半球的分别,而且表面也覆盖着一层灰灰的「小脑皮质」。为什么要说小脑是全身平衡的调节器呢?原来我们的一举一动,例如跳舞、跑步等运动,或是搓手指、转动眼球的小动作,都要依赖小脑才能完成。
![]() |
小脑 |
图一:小脑
【四肢发达全靠它】
小脑位在大脑后方,大脑与小脑之间,有着无数的神经联系着;所以,当大脑皮质上的运动区下达指令的时候,小脑也会马上开始进行配合:
〈维持平衡〉
试着动一动身体,不论是站、跑、跳、蹲,或是金鸡独立都可以,你能够顺利做好这些动作,而不会东倒西歪吗?这就是小脑正在发挥它的功能喔!小脑受损的病患,身体将会失去平衡,不但无法直挺挺的站着,走起路来也比一般人困难许多。
〈调节肌肉〉
当我们运动时,小脑会负责下达「放松」或「收缩」的指令,让身上各处的肌肉会依照不同的「任务」,轮流收缩或放松。
〈协调随意运动〉
「随意运动」就是依照我们的意志而进行的运动。无论多小的动作,都难不倒小脑,它让复杂、困难的动作都能够准确的完成。你可以轻易的把食指放在鼻头上吗?对于某些小脑曾受过伤的人来说,这可是个难题,因为手指可能会在鼻子前不停颤抖,而没有办法好好对准鼻头。
【造就运动家与演奏家】
小脑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储存「技能记忆」。有一句和小脑有关的成语,叫做「熟能生巧」,这也是许多运动家、演奏家成功的秘诀。因为,当身体不断练习某些动作时,小脑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把动作里的所有细节全都给「记」下来,包括哪些肌肉要收缩、关节弯曲的角度、需要的力道等。等到下次需要执行这些动作的时候,小脑就会自然而然的「回忆」,然后让身体做出相同的动作了。而且,技能记忆是很难被遗忘的,例如游泳、骑脚踏车,我们一旦学会了,就不会忘记。
【大脑与小脑的互助合作】
要喝果汁了,这时大脑、小脑是怎么分工的呢?
大脑下的指令 小脑下的指令
想到要喝果汁 走路时协调全身肌肉
去开冰箱拿果汁 用适当的力道开冰箱门
把果汁倒入杯子里 调整倒果汁的角度
张口喝果汁 用适当的力量拿玻璃杯
………… ………
上面的表格只是稍微列举出大、小脑在「喝果汁」时,会进行的一部份过程,因为光是这个小小的举动,就涉及到一连串脑部的精密活动,若是要全部都记录下来,那可能需要长篇大论才写得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