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丰雄:好的建筑像一棵树
本文来源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作品风格与他本人性格有着和谐的相似性:人文、简约、自然。
在新加坡举办的伊东丰雄个人展,浓缩了他近40年的设计精华。
伊东丰雄说:“好的建筑就像一棵树”,无论内在外在都符合自然结构,有益于生态平衡。
眼前这位谦虚和蔼、又别有一番儒士风范的老先生,看起来像是你在东京街头问路时,绝对会从他那里得到亲切回应的一位老人家,不过,他就是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70岁)。没有雷姆•库哈斯极富盛气的棱角外表,亦不似保罗•安德鲁大胆写意的诗人气质,又与扎哈•哈迪德的艳丽仪态相去甚远,但在国际建筑设计界,伊东丰雄的作品风格真的与他本人的性格有着和谐的相似性——人文、简约、自然。
新加坡举办的“MY COSMOS: From my room to my city”伊东丰雄个人展,浓缩了这位大师近40年的设计精华,而他的名字就是最凝练的开场白。想要简短列举伊东丰雄的一两件代表作,非常有难度。日本的长冈音乐厅、表参道TOD's店、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台湾高雄世运会主场馆、西班牙Torrevieja休闲公园、伦敦Serpentine艺廊……这份作品名录可以继续延长下去。确切统计出他经手过的设计作品数量并没有实质意义,量化看待一个设计者的作品,是具有讽刺性的行为;尤其对于关怀建筑使用者体验和居住者感受的伊东丰雄来说更是如此,我们何不从这个最令人好奇的话题开始——
“伊东先生,您住在怎样的房屋里?您喜欢自己的房屋吗?”
他说:“太太两年前过世后,我捐出了以前和太太一起定居的房子,搬进了现在居住的银色小屋(Silver Hut)。银色小屋同时也是伊东丰雄建筑博物馆(Toyo Ito Architecture Museum)小小的一部分,但却是我早在1984年就有的设计概念。那是我向传统日式建筑设计的致敬——一个有着半户外空间/中庭的日式自宅。”
让大自然流进我们的居室和生活
银色小屋像是尘嚣外一间遗世独立的复古小居,虽然用纤维、穿孔铝板和延压金属板组成轻型可渗透膜结构,采用的却是日本传统开放式设计。看得出伊东丰雄的确对银色小屋情有独钟,他脸上漾着笑意:“天气好的时候,我享受着穿堂风,非常舒服;而微雨轻洒让我来不及回屋里时,我也不介意站在庭园的树下静待雨停。”
与其说是日本人独有的风雅,倒不如说是伊东丰雄的“自慢”之心——那是一种极其谦卑的得意,一种野人献曝的骄傲。
我们的房屋结构被“格网体系”主导
大师都住在这样房子里,难道我们也应该搬回旧时那种与天地相合的简居陋室?
“你知道,从20世纪一直到21世纪,建筑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房屋结构全都被‘格网体系’(Grid System)所主导,格网体系造成了建筑物本身和大自然的隔离,能源消耗方面制造的问题就更多了;理想的现代化建筑设计,不是把人带往古代,而是把人拉近自然。当然,也不可能回到古代,怎样让大自然重返我们的居室和生活,这是21世纪的建筑师应该考虑的。”
在伊东丰雄看来,现代建筑的滥觞起始于约100年前,讲究的是经济效益、盈利程度和工业诉求。这些建筑作为孤立的机体,像一部机器,兀自发挥功能,不与周围环境协调;但到了21世纪,无论是人和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再次构筑起一种接续性的、协调性的关系。
伊东丰雄说:“好的建筑就像是一棵树。树,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都非常符合自然结构又益于生态平衡。它们的生长过程与周遭植被、地理位置、阳光雨水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同时树叶枝干又能彼此触碰、纷纭交错,这种简单又复杂、自由又弥合的生态深蕴着健康的内涵、孕育着丰硕的成果。建筑也应该向树学习,这是树给我的启示。”
仙台媒体中心成了光幻灵动的水族箱
回顾自己数十年的建筑生涯,自然主义(Naturalism)和极简主义(Minimalism)始终是他的创作本位,但伊东丰雄说感觉到自己的设计哲学在一个阶段内有了变化,那就是在1995年到2001年之间进行仙台媒体中心的设计。
“极简风格、自然造型,我已经悉数尝试过,设计仙台媒体中心时,我考虑的是怎样让建筑在自然界中生存、又怎样让自然界在建筑中植根”。
仙台媒体中心是一所让仙台市民使用的图书馆,伊东丰雄将建筑外观全采透明的玻璃拼接,并能一览无遗内部如海草般不规则的管状梁柱,这样的管柱贯通了地板,也安装了电梯和台阶等设备,更能从屋顶采光和通风;透过楼高的差异、光线的明暗以及“海草”的自然生长,图书馆变成了光幻而灵动的水族箱,仙台媒体中心为他赢得200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终身成就金狮奖。
这份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建筑设计的精妙理念,值得年轻后辈学习。他培养出了妹岛和世这位知名的女建筑师,同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肯定。
伊东丰雄极短篇
谁说大师一定严肃?记者独家采集到伊东丰雄的小趣事,让人见识到他不一样的一面:
1. 最喜欢的休闲是饮酒,看起来安静的他,喜欢和朋友一起边聊天,边畅饮。
2. 最喜欢的歌手是井上阳水,虽然井上阳水年过六旬,但伊东丰雄仍欣赏其摇滚魅力。
3. 最喜欢的时尚设计师是三宅一生,伊东丰雄认为三宅一生设计的是有深度的时装。
他自己也像极了一棵树
另一位日本建筑设计师西泽立卫曾忆叙:有次在伊东丰雄家喝酒,伊东喝得微醺,话特别多,某一刻,他突然捏扁了手上的铝合金啤酒罐,说:“建筑应该是这样的状态”。当时桌上还摆着威士忌、清酒的酒杯,西泽立卫举起每一种酒杯逐一发问:“这个不行吗?”结果都被否认,伊东丰雄就只晃着手里变形的啤酒罐。西泽立卫说自己一下子悟了过来,理解了伊东建筑的内涵——不是设计啤酒罐的空壳,而是设计啤酒罐的空间。
不求永恒,不重虚表,颇有禅学中的“无常”隐喻。
伊东丰雄曾直言目前日本大学教育不足以令学生获得真正建筑师的资质,比如探讨建筑究竟为何而存在之类架空性质的理论,却不传授“盖房子”的实际方法。因此他多年在各地做讲座,与年轻人对话,更让人惊喜的是,他终于开设了自己的设计学校,延展知识的绿荫。
伊东丰雄,他自己也像极了一棵树。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