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歌手的歌【京师学人.23期】
![]() |
本报记者:黄昕宇 张一帆 摄影/黄泽原
丁一滕坐在邱季端综合馆看台上,看着校会文艺部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地搭舞台,心头还是泛起了一点失落。他还可以想起当时自己站在那个舞台上的感觉——似乎空气都被点燃了,全场都在注视着他。可是现在他的部分已经画上句号。明天这里将举办一二·九大合唱,邱季端综合馆里又将用绚烂的舞台迎接另一场盛事。那里已经不属于丁一滕和其他与他一样曾经引爆这个舞台的校园歌手们。
2010年11月21日晚11:00,本届校园歌手大赛落幕。人群散去,灯光熄灭,被歌声、掌声、欢呼声充斥几个小时的邱季端综合馆在北京已经显得寒冷的初冬夜晚安静下来。综合馆里除了负责后续工作的学生会工作人员,还有参赛选手在主舞台两侧的小台子上拍照留念;邱季端外,也有选手拿了乐器和搭档一起默默离开。结束了,热闹过去,一切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些落寞。
离开了彼此的交集——歌手赛,歌手们恢复了生活忙碌的常态。丁一滕是这次校园歌手赛15强选手里唯一的大一歌手,初次登上歌手大赛的舞台就凭借一首周杰伦的《安静》和一首嘻哈风的《反转地球》得到现场观众和评委的认可,夺得亚军。在学校也小小地火了一把,有一天走在路上,一个不认识的女生叫住了他:“一滕,加油啊!”。冠军陈朗又开始为学院参加一二·九合唱比赛做指导而忙碌起来;拿下最佳台风奖的韩国姑娘朴思齐继续着她在中国的学习,唱歌、遍尝美食;玩金属摇滚的沈圣领着院篮球队再度卫冕,周行还在试着找合适的表演机会,希望能把他们因止步第一轮而遗憾没能展示的第二轮歌曲《Bleed it out》尽兴演唱;《精武门》帅气歌舞的舞蹈专业学生周俊继续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舞蹈教室。
他们以非专业组选手的身份参赛,但正是这些业余歌手,成为了比赛真正的亮点。评委熊汝霖在点评时一句“我觉得专业组比非专业组来得不精彩”,正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如熊汝霖所说,音乐,重要的不是专不专业,重要的是——PASSION。在这样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夜晚,他们是舞台上的王者,用他们对音乐的热情,用代表各自性格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现在,音乐继续伴随着他们在各自非音乐专业的生活里打拼努力。对他们来说,这样一届梦幻般的比赛,也成了记忆里灿烂耀眼的一抹。
![]() |
参赛,再闹它一回!
08年最佳台风得主周行和一曲《I believe》拿下最有潜力新人头衔的沈圣已经是大三的“老人”了。大学已经过半了,生活愈发忙碌起来。又一年的校园歌手赛到来时,大一、大二的孩子们热闹起来,歌手赛就像每一年那样,立刻成了校园热点。而大三、大四的学生们依旧雷打不动地上课、自习,忙忙碌碌地准备着保研、考研、出国。但周行又悄然动心了。
从08年大一的新人到如今的大三老人,当年的hip-hop小子懵懂不再,当开始真正面对一些生活中严肃的东西时,他的音乐风格已然转向了更加宣泄和深刻的摇滚。摇滚听多了,想尝试的念头也就自然而然地冒出来。在歌手赛玩乐队的想法让周行兴奋不已,他找到了熟悉的哥们沈圣。同样经历过一届歌手赛的沈圣,已经对参赛和奖项失去了兴趣,身为院篮球队队长的他,忙着带队训练比赛,已经没热情再上舞台哼哼唧唧地抒情了。但周行太了解他了,尝试乐队和摇滚的提议一下击中了沈圣的兴奋点。要不试试?要唱就唱重口味,唱摇滚,要玩就玩真家伙,玩乐队。两人一拍即合。“闹不住”就这样诞生了,两人决定豁出去了,就再闹腾闹腾歌手赛,闹到大家都闹不住。
周行和沈圣又参赛了!质疑声立刻传来,都大三了折腾个什么劲儿啊,玩一次还没够啊,闲得慌,还摇滚呢。周行、沈圣不管别人的评价,“大胆的尝试,做自己的,做别人不做的”,他们享受这样的我行我素,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摇滚精神。两人的一帮哥们儿也免不了损他们一番,“多大岁数了还参赛,参加‘欢乐大爷’还差不多”。但玩笑归玩笑,兄弟们知道他们闹不住,哥们上阵了,该支持该帮忙的,都不遗余力。
周行拉上了外校的乐队朋友,两人就这样投入了隔三差五大老远出去练团的幸福生活,挺辛苦,却特过瘾。
![]() |
筹备,几近严苛
去年歌手赛十强选手陈朗和其他9强一样,很遗憾地因为甲流而失去去年的决赛舞台。今年他又来了,直接晋级复赛的他凭借出色实力入围总决赛。他找来了弹一手好吉它的朋友郝腾格尔和声音甜美的洪曼林来为自己助阵。
陈朗对音乐有自己的一份态度和热忱,对音乐的演绎更是严苛到固执,他总觉得不管多大的舞台,上台前的准备再多都不为过,至少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在台上唱这几分钟。幸运的是,郝滕和曼林也一样,爱跟音乐较真,大部分时候陈朗的完美主义总是能得到理解。即使如此,陈朗颇有些自负的执拗还是让人有点吃不消,任何地方,只要他认定了,他总要坚持到底。刚开始练歌时,曼林总是没办法面对陈朗对唱时的深情,而目光交流又是必不可少的,两人就从看一次笑一次开始,无数遍投入情感练习。三人的排练在不断地雕琢细节、精益求精中愈发默契和精湛。
每次排练面临的首要困难总是场地。师大没有专门给文青们玩音乐的场所,陈朗辗转了许多地方,邱季端的配电室、艺术楼地下排练厅后的画室,甚至在情人坡露天排练。有一次,跑了很多教室都不能用,他们借用了艺术楼地下一间教室,从下午两点半一直练到晚上九点半,7个多小时一遍又一遍地打磨歌曲的每一个细节,完完全全地投入……要走时,发现隔壁教室陆陆续续地走出学生,原来隔壁一直有班级在上课。陈朗不禁惭愧了,打扰了别人这么久,而更多的是对他们的包容感怀不已。在情人坡的那次排练是效果最好的一次,冬日的北京风冷冽而干燥,乌鸦哑着嗓子叫着飞过,陈朗和郝腾在风里弹着吉他唱着歌,弹着弹着手就僵了,而歌声却在冷肃的空气里灌满了情感、注满了力量。
朴思齐也邀了去年歌手赛认识的朋友何威来帮帮唱,每次的排练总是轻松愉快,间或地弹弹吉它唱唱歌,随兴自然。而正经练歌的时候思齐又绝对认真到一丝不苟,从眼神到站姿,一一纠正何威的随兴松散。
尽管是舞蹈专业,周俊还是没有对参赛歌曲——又唱又跳的《精武门》有丝毫掉以轻心。在操场边跑步边唱歌成了他练气息的好方法。
筹备着最后的决赛,每个人都在努力。
![]() |
Give me five
11月21日傍晚,邱季端体育馆门前排起了长队,天气已经很冷,观众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一个小时之后,今年的校园歌手大赛决赛将正式开始。选手们更是按捺不住,从初赛到决赛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今天,这里是他们的舞台,他们摩拳擦掌。
7点整。“Give me five”拉开帷幕。
华丽的开场舞之后,选手们悉数登场,坐在内场的亲友团准备了夜光棒、闪光牌呐喊支持,三面的看台上也座无虚席,灯光闪烁,每位选手演唱时,欢呼声都此起彼伏。
“朴思齐,我爱你”,低吟浅唱变成副歌段的深情脉脉,台下的欢呼随之而起,来自韩国的留学生朴思齐演绎了一首韩语情歌《死也要爱》。思齐是带病参加比赛的,这两天她得了感冒,状态不好,声音也有些问题,她的朋友们都有些不安,担心她不能在比赛中发挥好。开场她登台跳舞时,动作很到位,看起来还好,但是唱歌要求的是完美的声音,感冒对声线多少都会造成障碍,她到底能不能行呢?等到思齐唱出第一句时,大家都放心了,气场强大,情绪投入,声音也听不出什么问题,思齐是需要舞台的人,相信她会把握住这次机会的。唱着唱着,随着歌中情绪的变化,观众可以清晰看到思齐表情的变化,感受到她感情的改变,她不仅把自己融入了歌中,也用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感动了现场的观众和评委。一首情歌唱完,她马上调整状态,以轻快的《walk away》把现场气氛调动起来。《walk away》唱到一半时,话筒突然出现了问题,发不出声音来,台下的观众都暗暗紧张,不知道她会怎么应对这种突发状况。台上的思齐没有丝毫慌张,一边示意工作人员,一边继续表演,用动作代替声音,挥舞手臂调动现场观众,台下潮水般的声浪配合地响起来,照样达到了high的效果,她完全掌控了整个舞台。
《精舞门》开唱,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的9号选手周俊一转身,台下的欢呼就响了起来。灯光渐渐由暗转亮,精致的舞蹈、强烈的节奏又一次带动了全场观众。因为从八、九岁开始就接触舞蹈,十年的训练给了他优秀的舞蹈素养和舞台感觉,在舞台上,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表情、动作、演唱照顾得面面俱到。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他的声音没有什么明显的跳动,气息很稳,即使在专业歌手的角度,做到这点都是很难得的。给他伴舞的两位同班同学和两位师弟也与他配合默契,尤其是最后一段用椅子做道具的舞蹈,旋转、跳起、支撑,一系列动作繁复漂亮,更是赢得了满堂彩。第二轮帮帮唱环节,要求每位晋级选手邀请一位搭档和自己一起演唱,和周俊一起上台的搭档是他去年参加校园歌手大赛时认识的Lucy。自从在比赛中认识后,周俊和Lucy成了彼此最好的朋友,这次可以同台而歌对他们意义重大。可是就在赛前一个星期,他们突然得知选的歌和另一组选手第一轮曲目冲突,无奈只能放弃原本准备的歌,挑了又挑,改选了一首《只要有你》。临时换曲,Lucy担心自己没办法很好地把握新曲目拖累了周俊,劝他另换搭档。周俊拒绝了,他告诉Lucy:自己不看重结果,只在乎这次同台的机会。赛前三天才开始练习这首歌让台上的周俊有些紧张,和第一首歌相比,这首歌发挥得不是很完美。不过,周俊与Lucy默契的对视和自然的感情投入还是吸引、感动了很多观众,为这首歌添彩不少。歌曲尾音落下,两人相视微笑,在台上相拥。无论怎样,能与Lucy一起在台上唱首歌,周俊就已经很满足了。
闹不住“闹”起来了。沈圣在键盘下前奏的时候有意拖了拍子,以求更大反差和更震撼的效果。也许是之前调试过于仓促,灯光和音效都没有预期来得给力。然而头几个音符刚下就四起叫好和欢呼,享受着来自台下的激励,两人立刻进入状态。周行带着他夸张的眼妆在台上兴奋地蹦跶到忘乎所以,沈圣吼出有力的旋律,竭力地宣泄。欢呼贯穿始终,曲尽,周行大声向台下的女友喊出“生日快乐!我爱你!”的时候,全场疯了。
丁一滕的《反转地球》是第二轮帮帮唱里唯一非男女情歌对唱的曲目。美声开场让所有观众屏息,强节奏的RAP骤下立刻引爆全场。歪戴鸭舌帽的两个男生点亮整个舞台,脚步、动作、手势,自由随意却又霸气十足,伴着“bow,bow,bow……”节奏有力的hip-hip旋律,丁一滕让现场立刻升温。
压轴非专业组的陈朗一曲《火柴天堂》触动了现场所有人。陈朗对这首曾经无数次在酒吧驻唱时演唱的歌曲,有强烈的情感共鸣。第一句歌声就已获得满堂彩,惊艳于陈朗动听的嗓音,台下的听众们毫不吝惜掌声与尖叫。台下的热烈让他抛下了所有紧张和不安,看到评委席上的柯以敏老师随着歌曲律动,更加满自信,渐入佳境。唱着唱着,陈朗忘了一切,全情投入,仿佛世界只剩下吉他和他的歌。两把吉他合鸣激发了他愈发强烈的感情,第三遍副歌陈朗完全爆发。他完美地演绎了《火柴天堂》,旋律和嗓音搭配得天衣无缝。
颁奖时,抱着满怀的奖杯证书,陈朗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想法是让郝腾和曼林一同上台分享这份荣誉和喜悦。脑海中过电影一般地回放整届歌手赛,那么多努力的身影,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样精彩的歌曲演绎。校园里的歌手赛,被赋予了更多更厚重的意义和感情。
音乐呈现的,可以是专业乐者们的精湛技艺和华丽声线,更可以是非专业歌者们浸透在歌声中的热情和自我。而后者,因发自内心而更容易打动人心。
这种热情,是陈朗在冷冽的风里扫着吉它忘情地歌唱,是思齐在接受采访时伴着何威的吉他就唱起歌来,是沈圣、周行每次练团时吼到声嘶力竭的畅快淋漓,是周俊跑着步时伴着急促脉搏的歌声,是丁一滕哼唱起R&B时的沉静深情。
他们用用心而动情的歌声为自己注解,这些业余歌手们,最生动地诠释了音乐之于生活的意义。他们的音乐风格、对音乐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共通之处就是对音乐的热爱。无论何时何地,因为这份热爱,他们在“非专业”的生活里歌唱,真诚而生动。
“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都不羡慕”。这大概就是音乐赋予他们,也赋予所有爱音乐的人的力量。Give me five,击个掌吧,把歌唱起来。
(肖蔓菲、陈莹、张莉对本文亦有贡献)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