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之昭君博物院
到草原之前,去了昭君博物院。从古至今,“昭君出塞”这一段传奇被演绎成了不同版本的戏曲、诗词、小说流传了下来。无数文人墨客不过借此“浇自己胸中块垒”,多是赞叹、同情昭君,当然也有极少数人颇不以为然。
此次的导游是一个蒙古族小伙子,他介绍说昭君在他们蒙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昭君仅是汉朝一个极普通的宫女,却以她瘦弱的双肩给胡汉带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共处,这一点后人是不应当遗忘的。一进昭君博物院,首先见到的便是董必武先生的那首“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此次的导游是一个蒙古族小伙子,他介绍说昭君在他们蒙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昭君仅是汉朝一个极普通的宫女,却以她瘦弱的双肩给胡汉带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共处,这一点后人是不应当遗忘的。一进昭君博物院,首先见到的便是董必武先生的那首“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 |
匈奴文化博物馆 |
![]() |
和亲园 |
![]() |
董必武之“昭君诗”碑 |
![]() |
青冢上回望整个昭君博物院 |
![]() |
昭君与呼韩邪单于 |
![]() |
远眺青冢(见杜诗之注解:北地草皆白,独昭君墓上草青,故名) |
![]() |
青冢(见杜甫《咏怀古迹》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 |
单于大帐 |
![]() |
昭君故里,仿汉代建筑,与单于大帐遥遥相对 |
![]() |
昭君塑像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