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的身份等
在某BBS又讨论了下意识问题,把发的帖子留在这里下。
1、意识的核心是自我意识,否则就只是感觉与反射。
2、建立在神经系统上的感觉的累积产生意识,产生的过程尚无定论,甚至包括量子过程,但意识显然并非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存在。(虽然曾有比喻说物质就像墙上的钉子,意识就像挂在钉子上的衣服,钉子不在了,意识就滑落了,但是独立存在;我也曾经认为物质象是一面镜子,意识是镜子面前的独立存在,镜子不在了,意识还在)这有点像是个信仰问题,但鉴于“剃刀”的存在,以及现代神经生物学的知识,这种假设可以被认为没有必要。
3、大脑本身是个封闭系统,包括大脑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也是个封闭系统,刺激大都是来自于神经系统外界输入的,外界刺激的累积逐步强化了“自我”与“外界”的区分,对应了“自我”感受的出现。自我意识是逐步形成的,婴儿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而是随着外部刺激的累积、短期长期记忆的形成而逐步产生的。
4、自我意识形成后,并不依存于感觉而存在,可以设想完全切断了外界信号输入的“清醒的大脑”。但是,如果一个缸中之脑从来就没有过任何输入,一直培养到成人大脑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产生的。意识不只是简单的神经网络,必须经过刺激后,对应产生于网络中的记忆结构与其他质料等才能组织一个意识出来。
5、现已证实,当我们的大脑在休息时,我们的大脑各个脑区之间仍在不停地传递信息,它所消耗的能量是我们对其他外在刺激做出反应时所耗能量的20倍。看来,维持自我意识的连续性是大脑最主要的一部分功能。
6、如同很多论文揭示的(比如:Nature Neuroscience 11, 543 - 545 (2008) Unconscious determinants of free decisions in the human brain),自由意志的存在至少是可疑的。大脑中一个决定的做出也经过了类似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过程,一个决定代表的一小片神经网络的活动与另一小片神经网络的活动竞争,最终产生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进入我们的意识时是“已经做出”的。虽然我可以说,我现在就可以做出一个决定,也可以马上反悔,但这说明不了自由意志的存在(因为连这也是被决定了的)。所谓的思考的感觉也许是个假象。认真的考虑下,不可能有任何一种叫做“思想”的东西是不落脚在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上的(比如我考虑这个句子的时候正是一堆电信号在数个或数十个神经元间穿梭,形成了某种模式),而如果在最基本层次的相互作用上丧失了因果论的话,这个宇宙可能根本不会存在。正如量子力学只是揭示了自然无法预测,但并不能否定因果论,不过是因果论在目前我们研究的层次上不够清晰而已。所谓的各种生物的主观能动行为其实是在这个允许生命存在与进化发展的独特的宇宙已被决定的前提下的一种也被预先决定了的行为。
7、关于”自我”的身份。有人问,“什么是我,新陈代谢后的我还是我吗?” 所以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某种程度上的语言学。本来没有“不同”与“原来”这个概念,我们创造出这个概念再去区分它,这个问题本身对于自然来说是不存在的,不应该被问的。
8、如果非要探究的话,自我的概念应该落脚在产生自我意识的物质结构所占据的时空点上,这个时空点对应着你的身份,每个自我占据着一个时空点,你我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时空点是绝无可能重合的。就算是一个魔鬼复制了一个“你”,复制出来的那个“你”必然占据着一个与你不同的时空点,而且从此形成了不同的时空“生命线”,那是两个不同的自我了。
1、意识的核心是自我意识,否则就只是感觉与反射。
2、建立在神经系统上的感觉的累积产生意识,产生的过程尚无定论,甚至包括量子过程,但意识显然并非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存在。(虽然曾有比喻说物质就像墙上的钉子,意识就像挂在钉子上的衣服,钉子不在了,意识就滑落了,但是独立存在;我也曾经认为物质象是一面镜子,意识是镜子面前的独立存在,镜子不在了,意识还在)这有点像是个信仰问题,但鉴于“剃刀”的存在,以及现代神经生物学的知识,这种假设可以被认为没有必要。
3、大脑本身是个封闭系统,包括大脑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也是个封闭系统,刺激大都是来自于神经系统外界输入的,外界刺激的累积逐步强化了“自我”与“外界”的区分,对应了“自我”感受的出现。自我意识是逐步形成的,婴儿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而是随着外部刺激的累积、短期长期记忆的形成而逐步产生的。
4、自我意识形成后,并不依存于感觉而存在,可以设想完全切断了外界信号输入的“清醒的大脑”。但是,如果一个缸中之脑从来就没有过任何输入,一直培养到成人大脑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产生的。意识不只是简单的神经网络,必须经过刺激后,对应产生于网络中的记忆结构与其他质料等才能组织一个意识出来。
5、现已证实,当我们的大脑在休息时,我们的大脑各个脑区之间仍在不停地传递信息,它所消耗的能量是我们对其他外在刺激做出反应时所耗能量的20倍。看来,维持自我意识的连续性是大脑最主要的一部分功能。
6、如同很多论文揭示的(比如:Nature Neuroscience 11, 543 - 545 (2008) Unconscious determinants of free decisions in the human brain),自由意志的存在至少是可疑的。大脑中一个决定的做出也经过了类似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过程,一个决定代表的一小片神经网络的活动与另一小片神经网络的活动竞争,最终产生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进入我们的意识时是“已经做出”的。虽然我可以说,我现在就可以做出一个决定,也可以马上反悔,但这说明不了自由意志的存在(因为连这也是被决定了的)。所谓的思考的感觉也许是个假象。认真的考虑下,不可能有任何一种叫做“思想”的东西是不落脚在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上的(比如我考虑这个句子的时候正是一堆电信号在数个或数十个神经元间穿梭,形成了某种模式),而如果在最基本层次的相互作用上丧失了因果论的话,这个宇宙可能根本不会存在。正如量子力学只是揭示了自然无法预测,但并不能否定因果论,不过是因果论在目前我们研究的层次上不够清晰而已。所谓的各种生物的主观能动行为其实是在这个允许生命存在与进化发展的独特的宇宙已被决定的前提下的一种也被预先决定了的行为。
7、关于”自我”的身份。有人问,“什么是我,新陈代谢后的我还是我吗?” 所以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某种程度上的语言学。本来没有“不同”与“原来”这个概念,我们创造出这个概念再去区分它,这个问题本身对于自然来说是不存在的,不应该被问的。
8、如果非要探究的话,自我的概念应该落脚在产生自我意识的物质结构所占据的时空点上,这个时空点对应着你的身份,每个自我占据着一个时空点,你我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时空点是绝无可能重合的。就算是一个魔鬼复制了一个“你”,复制出来的那个“你”必然占据着一个与你不同的时空点,而且从此形成了不同的时空“生命线”,那是两个不同的自我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