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er Atelier_做基地模型
旅行回来后,我本以为会有片刻休整,整理整理所学所想。没想到就直接开始干活了。Miller说要做基地模型,1米见方,1:200,混凝土那种,再来点配筋,要带窗户和阳台的,坡屋顶不做你都不好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说,窗户如果退进去200,那在模型就得做1mm的出来,阳台出去1米,那就得做5mm出来。想到这里,大家都基本明白了工作量和精度。
【小组分工】
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有7人。我们组瑞士人负责组织。技术过硬的两个意大利人负责红线所在的block。剩下的各国人民负责周边不太重要的block。之后的任务就是去基地拍照,ps修正,CAD描立面。组长用卫星图描总平细节。
【技术攻关】
我比较担心拖大家后腿,很快做完了任务,然后开始想怎么做混凝土。虽然我也知道应该是有人知道的,但是我还是想自己研究。
技术难点在于——模型都是毫米级的,浇注怎么办。原来想用普通的支模板的办法,但是不行。后来想到说研究青铜器的浇注办法,后来渐渐想用“失蜡法”去做。于是去买蜡,但是语言不通,我没买到整块的蜡,同时也没买到翻模用的砂,想自己用“石膏+石英砂”替代,结果石英砂也买不到。
但是偶然间想到当年在交大时,KC同学“烧EPS”做模型——这其实跟“失蜡”的原理完全一致。所以我改用XPS,因为密度更高。同时买到了速干石膏。打算一试。
【试验品】
开始做就发现,首要的问题是抽象——什么做,什么不做。所以我先做了一个小房子的正模试试。
之后用这个模型浇注“石膏反模”,然后将XPS烧掉。最后在用“石膏反模”,浇注“混凝土正模”,然后毁掉“石膏反模”。这个流程和“失蜡法”是一样的。
后来想说由于最终目的是需要“反模”,那不如直接做“XPS反模”算了。经过这一些列思考,最后实践的结果如下:
后来发现实验结果不错,不需要重新做,可以当正品用。所以就暂时没浇注混凝土。
【试验品组内验收】
在随后的小组会议上,大家就讨论怎么做这些东西。我给大家看了三个试验品,一方面表示我会做了,另外我也知道空对空讨论根本没用,帮他们尽快达成共识。后来的结果就是,技术精英觉得“石膏反模”效果最好,但“XPS反模”最便宜,为了进一步降低造价,大家决定用做“PS反模”。
【确定技术方案】
后来技术更强的另一组直接决定用“PS反模”做,并且直接帮所有组都定了材料。其实因为PS密度太低,切不了那么细的模板,我坚决反对,但是我也不好表态,出来混还是要收敛,结果就从众了。
【无尽的干活】
我开始了我的工作,因为任务少,很快完成。之后组员知道,一个技术过硬的瑞士化意大利人说自己任务重,让我去帮忙。她的工作量确实大,是我的几倍。然后我就去了,然后我就通宵了。
做着做着,所有组都发现PS的技术问题了。然后补救的结果就是大家用我买的XPS做门窗,其他照旧。这基本上是妥协之后能达到的性价比最佳的解决方案了。实践出真知啊!
到后半夜,做坡屋顶,需要计算交角,确定中脊位置,不同坡度高度怎么办。我终于发现中国人的数学优势了,很兴奋。结果就是:所有block都委托给我算。算完,开始做,有人mirror过平面,结果屋顶上下做反了!有没有!
意大利女人直接崩溃了,说要做平屋顶。我奇迹般的没崩溃,说咱们还是再想想吧!于是她就让我想了。于是我想完就重新改回来了。于是大家终于各回各家,然后洗洗睡了。
第二天我说啥也不通宵了,白天拼装所有零件,我们的block就算做完了。
【模板收尾】
所有人的block都好了,往总平上拼装。又是无尽的误差和协调工作。还好由组长负,我只负责喝咖啡,休双休日。等周一回来,我们做模板的防水密封,脱模凡士林,模板防变形等等。真的很复杂。
【后续援助】
我们组在中间做完的。最快的一组有3个说德语的人,还通宵,所以早一天。最慢的还在做,因为有两个国际学生不会做。其中一个是朋友,说让我去教他,我去了。然后又让我去教他,我去了。最后一次他终于忍不住了,说真的不会,让我帮忙做,我做了。
后来才明白,其实没在瑞士德国呆过的国际学生都没做过混凝土,有的连泡沫切割机都没用过。这时真的很感激当年在EXH Studio实习,只拿件小事说——EXH的泡沫切割机和瑞士是一样的,咖啡机也是。
【混凝土成果验收】
整个模型从拍照算起,七个人做了半个月。葡萄牙人说在葡萄牙这不可能,因为没法协调大家工作。组织工作确实重要,领导确实重要。
后来Miller终于在第一次评图时看到模型了,“Emm, bene!”。然后验收就通过了。
【后记】
做完模型,我发现我的人格力量有所提升。Limitation 确实 is opportunity.
【小组分工】
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有7人。我们组瑞士人负责组织。技术过硬的两个意大利人负责红线所在的block。剩下的各国人民负责周边不太重要的block。之后的任务就是去基地拍照,ps修正,CAD描立面。组长用卫星图描总平细节。
【技术攻关】
我比较担心拖大家后腿,很快做完了任务,然后开始想怎么做混凝土。虽然我也知道应该是有人知道的,但是我还是想自己研究。
技术难点在于——模型都是毫米级的,浇注怎么办。原来想用普通的支模板的办法,但是不行。后来想到说研究青铜器的浇注办法,后来渐渐想用“失蜡法”去做。于是去买蜡,但是语言不通,我没买到整块的蜡,同时也没买到翻模用的砂,想自己用“石膏+石英砂”替代,结果石英砂也买不到。
但是偶然间想到当年在交大时,KC同学“烧EPS”做模型——这其实跟“失蜡”的原理完全一致。所以我改用XPS,因为密度更高。同时买到了速干石膏。打算一试。
【试验品】
开始做就发现,首要的问题是抽象——什么做,什么不做。所以我先做了一个小房子的正模试试。
![]() |
XPS小正模 |
之后用这个模型浇注“石膏反模”,然后将XPS烧掉。最后在用“石膏反模”,浇注“混凝土正模”,然后毁掉“石膏反模”。这个流程和“失蜡法”是一样的。
后来想说由于最终目的是需要“反模”,那不如直接做“XPS反模”算了。经过这一些列思考,最后实践的结果如下:
![]() |
左:XPS反模。中:石膏反模。右:XPS正模。 |
后来发现实验结果不错,不需要重新做,可以当正品用。所以就暂时没浇注混凝土。
【试验品组内验收】
在随后的小组会议上,大家就讨论怎么做这些东西。我给大家看了三个试验品,一方面表示我会做了,另外我也知道空对空讨论根本没用,帮他们尽快达成共识。后来的结果就是,技术精英觉得“石膏反模”效果最好,但“XPS反模”最便宜,为了进一步降低造价,大家决定用做“PS反模”。
【确定技术方案】
后来技术更强的另一组直接决定用“PS反模”做,并且直接帮所有组都定了材料。其实因为PS密度太低,切不了那么细的模板,我坚决反对,但是我也不好表态,出来混还是要收敛,结果就从众了。
【无尽的干活】
我开始了我的工作,因为任务少,很快完成。之后组员知道,一个技术过硬的瑞士化意大利人说自己任务重,让我去帮忙。她的工作量确实大,是我的几倍。然后我就去了,然后我就通宵了。
做着做着,所有组都发现PS的技术问题了。然后补救的结果就是大家用我买的XPS做门窗,其他照旧。这基本上是妥协之后能达到的性价比最佳的解决方案了。实践出真知啊!
到后半夜,做坡屋顶,需要计算交角,确定中脊位置,不同坡度高度怎么办。我终于发现中国人的数学优势了,很兴奋。结果就是:所有block都委托给我算。算完,开始做,有人mirror过平面,结果屋顶上下做反了!有没有!
意大利女人直接崩溃了,说要做平屋顶。我奇迹般的没崩溃,说咱们还是再想想吧!于是她就让我想了。于是我想完就重新改回来了。于是大家终于各回各家,然后洗洗睡了。
第二天我说啥也不通宵了,白天拼装所有零件,我们的block就算做完了。
![]() |
分给我的一个楼。我不能浪费XPS的精度,所以做了窗框。 |
![]() |
我援助的block,比我自己的大了一点点。 |
【模板收尾】
所有人的block都好了,往总平上拼装。又是无尽的误差和协调工作。还好由组长负,我只负责喝咖啡,休双休日。等周一回来,我们做模板的防水密封,脱模凡士林,模板防变形等等。真的很复杂。
![]() |
总模板 |
【后续援助】
我们组在中间做完的。最快的一组有3个说德语的人,还通宵,所以早一天。最慢的还在做,因为有两个国际学生不会做。其中一个是朋友,说让我去教他,我去了。然后又让我去教他,我去了。最后一次他终于忍不住了,说真的不会,让我帮忙做,我做了。
后来才明白,其实没在瑞士德国呆过的国际学生都没做过混凝土,有的连泡沫切割机都没用过。这时真的很感激当年在EXH Studio实习,只拿件小事说——EXH的泡沫切割机和瑞士是一样的,咖啡机也是。
【混凝土成果验收】
整个模型从拍照算起,七个人做了半个月。葡萄牙人说在葡萄牙这不可能,因为没法协调大家工作。组织工作确实重要,领导确实重要。
后来Miller终于在第一次评图时看到模型了,“Emm, bene!”。然后验收就通过了。
![]() |
![]() |
![]() |
![]() |
【后记】
做完模型,我发现我的人格力量有所提升。Limitation 确实 is opportunity.
远古超萌武士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威双第三天 (38人喜欢)
- 威双第二天 (18人喜欢)
- 威双第一天 (129人喜欢)
- 说窗3——窗框:窗饰边,侧壁,窗楣,窗台 (66人喜欢)
- 说窗2——墙内窗位 (8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