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独行侠
今早来到办公室,我兴奋地和超华说,今天李敖来暨大开讲座啊。
她一愣,你去听吗?
想去。她不置可否笑了笑。老编辑突然来劲了。老编辑以前是十足的文学青年,从座位站出身,有点兴奋,却道自己不去了。理由是李敖的儿子在北大,估计在大陆说的也没什么爆点。
10点钟开始的讲座,坐到9点半,我忍不住了。下了班,骑着小自行车,一溜烟到了暨大礼堂。
暨大礼堂确实人山人海。同样的地方,对比09年林夕来暨大,场面却要冷清许多。两道夹杂着学生会的检票。我问过在暨大读书的朋友,他说遗憾没有拿到票。所以,我也忐忑着自己是否能够进去。
趁着人多,我过了2关,来到礼堂大门,可是检票口,我还是无可奈何。我背着书包想掏出名片,名片没有带。就在我踌躇之间,深圳商报一名时髦的女记者在我身边掏起电话,要负责人让她进去。我给了她使了个颜色,口型说,我跟你进去。我跟在她身后,大方地进去了。
看着我拿着相机,我们换了联系方式,让我到时给她发照片。
来到礼堂,我又庆幸自己再次找回学生的感觉。这样的场面,我见过很多次。新快报的实习老师,信息时报的巢晓老师,都有幸再次见面。他们问了我的近况,我告诉他我看了他去日本拍的照片。
李敖来了。依旧是红色外套,黑框眼镜。大多数人只知道李敖牛,后来人来了,皈依我党。这种认识在半个月前看到微博转发李敖北大讲座无删节版后,发生了改观。他翻开毛主席语录,引经据典地指责现今舆论控制太强的弊端,笑而谈之,是老虎让我摸他屁股的。不知道他今天又有什么高论呢?
她一愣,你去听吗?
想去。她不置可否笑了笑。老编辑突然来劲了。老编辑以前是十足的文学青年,从座位站出身,有点兴奋,却道自己不去了。理由是李敖的儿子在北大,估计在大陆说的也没什么爆点。
10点钟开始的讲座,坐到9点半,我忍不住了。下了班,骑着小自行车,一溜烟到了暨大礼堂。
暨大礼堂确实人山人海。同样的地方,对比09年林夕来暨大,场面却要冷清许多。两道夹杂着学生会的检票。我问过在暨大读书的朋友,他说遗憾没有拿到票。所以,我也忐忑着自己是否能够进去。
趁着人多,我过了2关,来到礼堂大门,可是检票口,我还是无可奈何。我背着书包想掏出名片,名片没有带。就在我踌躇之间,深圳商报一名时髦的女记者在我身边掏起电话,要负责人让她进去。我给了她使了个颜色,口型说,我跟你进去。我跟在她身后,大方地进去了。
看着我拿着相机,我们换了联系方式,让我到时给她发照片。
来到礼堂,我又庆幸自己再次找回学生的感觉。这样的场面,我见过很多次。新快报的实习老师,信息时报的巢晓老师,都有幸再次见面。他们问了我的近况,我告诉他我看了他去日本拍的照片。
李敖来了。依旧是红色外套,黑框眼镜。大多数人只知道李敖牛,后来人来了,皈依我党。这种认识在半个月前看到微博转发李敖北大讲座无删节版后,发生了改观。他翻开毛主席语录,引经据典地指责现今舆论控制太强的弊端,笑而谈之,是老虎让我摸他屁股的。不知道他今天又有什么高论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