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那初绽的樱花
这几日走在路上,总不免抬头看看樱花是不是快要开了。好像开与不开也只是那一瞬间的事情;光秃秃的树枝上挂满了泛着淡粉色的花苞,看着看着就好像看看到内里的花瓣挣脱那层包裹,“啪”得一声爆裂开来。前天下课路过樱花大道,抬头看见枝头的花竟然零星开了几朵;虽说去年已看过一次盛况,今年再看心中却仍有惊喜之情:每一次绽放都是新生。
今日与友人结伴散步,她看着一株株樱花树,忽的感慨一句:“这曾是多么的耻辱啊!” 而如今,昔日的耻辱变成了今日的祝福。千万人涌进国立武汉大学的校园,想必看的不只是樱花,也有一些历史情结在里面吧!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绚烂樱花背后的陈年往事呢?
那美丽樱花的国度呵! 现在却正遭受着痛苦。富士山脚下的樱花也许到了要开的日子吧?但是他们现在能抱着同我们一样闲适而幸福的心情去等待樱花的绽放吗?如同花瓣般千万个生命,就如同樱花短暂的花期一样,转瞬即逝了;也许连残迹也未曾留下。
新渡户稻造先生在《武士道》一书中,对樱花及日本民族之魂有着一段动人至深的描述:
的确,樱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国民所喜爱的花,是我国国民性的象征。尤其请注意诗人所吟咏的“旭日中飘香的山樱花”一句。
大和魂并不是柔弱的人工培养的植物,而是意味着自然的野生物。它是我国土地上所固有的。也许它的偶然的属性是与其他国土的花相同的,但它的本质则完全是在我国风土上所固有的自发产生的。然而樱花是国产的这一点,并不是要求我们喜爱它的唯一理由。它以其高雅绚丽的美诉诸我国国民的美感,这是其它任何花所不及的。我们不能分享欧洲人对蔷薇的赞美,蔷薇缺乏樱花的单纯。再者,蔷薇在甜美之下隐藏着刺,它对生命的执着是顽强的,与其倏忽散落,它宁肯枯在枝上,似乎嫌恶和害怕死亡似的,它的华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所有这些都是和樱花显然不同的特性。我国的樱花,在它的美丽下面并不潜藏着刀刃和毒素,任凭自然的召唤,随时捐弃生命,它的颜色并不华丽,它的香味清淡,并不醉人。一般说来,色彩和形态的美只限于外表,它的存在是固定不变的。反之,香味则是浮动的,有如生命的气息一样升上天空。因此,在一切宗教仪式上,香和没药起着重要作用。在香里面有着某种属于灵魂的东西。太阳从东方一升起首先照亮了远东的岛屿,樱花的芳香洋溢在清晨的空气中时,再也没有比吸入这美好日子的气息更为清新爽快的感觉了。
如果看到造物主自己在闻到馨香时便在内心下定了新的决心的记载的话[《创世记》九之二一],那末樱花飘香的绝好季节,呼唤全体国民走出他们狭窄房屋之外,又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即使他们的手脚暂时地忘却了劳累,他们的心里也忘掉了悲哀,也不要责备他们。短暂的快乐一结束,他们就会以新的力量和新的决心回到日常工作中去。这样,樱花所以是我国国民之花,是一言难尽的。
那么,这样美丽而易散落、随风飘去、放出一阵芳香使永久消逝的这种花,就是大和魂的典型吗?日本的魂就这样脆弱而易消逝吗?
看似柔弱,也并不艳丽的樱花,在日本人心中的含义必定是深刻的吧?
脑海中浮现出竹久梦二先生。他的画和他的名字一样美丽。梦二的风景、梦二的美人,好像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渗透着日本式情感的克制,却也毫不妨碍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人心灵的感染。也许上帝总是嫉妒英才,梦二活的不久,就像那易逝的樱花一样。
脑海中浮现出东山魁夷先生。东山先生的画品和人品一样高尚。他是第一个让我感动到不能自已的日本艺术家;他的文字质朴淡雅,却有一种生命的重量在其中。就像“倘若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二者的巧合不会引起任何感动。花儿由于其可能凋谢才更显示出生命的光辉。在感到花儿美好的心灵深处,我们一定会在无意识中不由得彼此珍惜自己的生命,感到在这茫茫世界的短暂生存期间能有缘相遇的喜悦。" 可是好像知晓他的人不是很多;我曾写过一篇长文《东山魁夷:另一种美》,也几乎未引起什么共鸣。东山魁夷先生比梦二高寿,却也驾鹤西去了;但也留下了美与宁静,就像那樱花一样。
脑海中浮现出村上春树先生。说来惭愧,活了20年才在20岁的时候读了他那举世闻名的《挪威的森林》。村上先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文学家,因为他的文字好像可以透过人的躯体,引起心灵的共鸣。什么是好的文字呢?对我来说,在那些文字中能够让人发现自我,便是好的文字了。村上先生用文学留下了生命的印记,就像那樱花一样。
那美丽樱花的国度呵!她是梦二的故乡,是东山的故乡,是村上的故乡……是罪人的故乡,亦是善人的故乡,是美的创造者的故乡,是平凡人的故乡。可是现在,有些人却在故乡中失去了生命……这是多么难过的事情啊!我们,樱花之国的邻国,经历过同样痛苦的邻国,应该是最能体会这种悲伤与痛的吧? 也许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但也许,在欣赏那漂洋过海来的日本樱花的时候,心里也为这樱花的故乡念一句平安吧!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叫《海角七号》的电影;细节已经记得不太清楚,然而那日本男子在心中那句话却总印在脑海里:
“时代的宿命是时代的罪过。”
Hans, March 16th,2011
今日与友人结伴散步,她看着一株株樱花树,忽的感慨一句:“这曾是多么的耻辱啊!” 而如今,昔日的耻辱变成了今日的祝福。千万人涌进国立武汉大学的校园,想必看的不只是樱花,也有一些历史情结在里面吧!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绚烂樱花背后的陈年往事呢?
那美丽樱花的国度呵! 现在却正遭受着痛苦。富士山脚下的樱花也许到了要开的日子吧?但是他们现在能抱着同我们一样闲适而幸福的心情去等待樱花的绽放吗?如同花瓣般千万个生命,就如同樱花短暂的花期一样,转瞬即逝了;也许连残迹也未曾留下。
新渡户稻造先生在《武士道》一书中,对樱花及日本民族之魂有着一段动人至深的描述:
的确,樱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国民所喜爱的花,是我国国民性的象征。尤其请注意诗人所吟咏的“旭日中飘香的山樱花”一句。
大和魂并不是柔弱的人工培养的植物,而是意味着自然的野生物。它是我国土地上所固有的。也许它的偶然的属性是与其他国土的花相同的,但它的本质则完全是在我国风土上所固有的自发产生的。然而樱花是国产的这一点,并不是要求我们喜爱它的唯一理由。它以其高雅绚丽的美诉诸我国国民的美感,这是其它任何花所不及的。我们不能分享欧洲人对蔷薇的赞美,蔷薇缺乏樱花的单纯。再者,蔷薇在甜美之下隐藏着刺,它对生命的执着是顽强的,与其倏忽散落,它宁肯枯在枝上,似乎嫌恶和害怕死亡似的,它的华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所有这些都是和樱花显然不同的特性。我国的樱花,在它的美丽下面并不潜藏着刀刃和毒素,任凭自然的召唤,随时捐弃生命,它的颜色并不华丽,它的香味清淡,并不醉人。一般说来,色彩和形态的美只限于外表,它的存在是固定不变的。反之,香味则是浮动的,有如生命的气息一样升上天空。因此,在一切宗教仪式上,香和没药起着重要作用。在香里面有着某种属于灵魂的东西。太阳从东方一升起首先照亮了远东的岛屿,樱花的芳香洋溢在清晨的空气中时,再也没有比吸入这美好日子的气息更为清新爽快的感觉了。
如果看到造物主自己在闻到馨香时便在内心下定了新的决心的记载的话[《创世记》九之二一],那末樱花飘香的绝好季节,呼唤全体国民走出他们狭窄房屋之外,又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即使他们的手脚暂时地忘却了劳累,他们的心里也忘掉了悲哀,也不要责备他们。短暂的快乐一结束,他们就会以新的力量和新的决心回到日常工作中去。这样,樱花所以是我国国民之花,是一言难尽的。
那么,这样美丽而易散落、随风飘去、放出一阵芳香使永久消逝的这种花,就是大和魂的典型吗?日本的魂就这样脆弱而易消逝吗?
看似柔弱,也并不艳丽的樱花,在日本人心中的含义必定是深刻的吧?
脑海中浮现出竹久梦二先生。他的画和他的名字一样美丽。梦二的风景、梦二的美人,好像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渗透着日本式情感的克制,却也毫不妨碍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人心灵的感染。也许上帝总是嫉妒英才,梦二活的不久,就像那易逝的樱花一样。
脑海中浮现出东山魁夷先生。东山先生的画品和人品一样高尚。他是第一个让我感动到不能自已的日本艺术家;他的文字质朴淡雅,却有一种生命的重量在其中。就像“倘若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二者的巧合不会引起任何感动。花儿由于其可能凋谢才更显示出生命的光辉。在感到花儿美好的心灵深处,我们一定会在无意识中不由得彼此珍惜自己的生命,感到在这茫茫世界的短暂生存期间能有缘相遇的喜悦。" 可是好像知晓他的人不是很多;我曾写过一篇长文《东山魁夷:另一种美》,也几乎未引起什么共鸣。东山魁夷先生比梦二高寿,却也驾鹤西去了;但也留下了美与宁静,就像那樱花一样。
脑海中浮现出村上春树先生。说来惭愧,活了20年才在20岁的时候读了他那举世闻名的《挪威的森林》。村上先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文学家,因为他的文字好像可以透过人的躯体,引起心灵的共鸣。什么是好的文字呢?对我来说,在那些文字中能够让人发现自我,便是好的文字了。村上先生用文学留下了生命的印记,就像那樱花一样。
那美丽樱花的国度呵!她是梦二的故乡,是东山的故乡,是村上的故乡……是罪人的故乡,亦是善人的故乡,是美的创造者的故乡,是平凡人的故乡。可是现在,有些人却在故乡中失去了生命……这是多么难过的事情啊!我们,樱花之国的邻国,经历过同样痛苦的邻国,应该是最能体会这种悲伤与痛的吧? 也许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但也许,在欣赏那漂洋过海来的日本樱花的时候,心里也为这樱花的故乡念一句平安吧!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叫《海角七号》的电影;细节已经记得不太清楚,然而那日本男子在心中那句话却总印在脑海里:
“时代的宿命是时代的罪过。”
![]() |
Hans, March 16th,2011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