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在一号线》——自由而又高傲的灵魂
简写两句,以后再细说。
这书名字纯属忽悠,与佛根本不沾边。整本书是作者自己在以一种癫狂式的幽默在发泄情绪。不过,整书还算可以,看完之后比较提神,容易产生一些兴奋。人应当是自由的,最起码灵魂应当自由,哪怕这种自由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也是一种自由,像竹林七贤那种魏晋世风的自由,就是这种体现。但是,这种自由具有很大的局限,不能走出去那片竹林,不能太过激进地参与社会,尤其不能碰政治,一旦出去的太远就是谢灵运的下场。毕竟,灵魂是自由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是有局限的。
喜好性的选择总是带有两种倾向,厚远而薄近,厚古而薄今。对于未知远处充满了好奇,而忽视了离自己最近的人和物。走进社会了,不得已而当一个演员,如果过于投入,便可能忘了自己是谁。这便是忘乎所以的所在。
最后,佛祖在一号线,是因为佛祖像作者这么大的时候,也就悲天悯人到这个份;作者天天在一号线上来回,便平生小比了一下。虽然挺狂,但是,不失幽默。管仲乐毅,不过,亮平生小比,一样是那么的嚣张。
这书名字纯属忽悠,与佛根本不沾边。整本书是作者自己在以一种癫狂式的幽默在发泄情绪。不过,整书还算可以,看完之后比较提神,容易产生一些兴奋。人应当是自由的,最起码灵魂应当自由,哪怕这种自由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也是一种自由,像竹林七贤那种魏晋世风的自由,就是这种体现。但是,这种自由具有很大的局限,不能走出去那片竹林,不能太过激进地参与社会,尤其不能碰政治,一旦出去的太远就是谢灵运的下场。毕竟,灵魂是自由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是有局限的。
喜好性的选择总是带有两种倾向,厚远而薄近,厚古而薄今。对于未知远处充满了好奇,而忽视了离自己最近的人和物。走进社会了,不得已而当一个演员,如果过于投入,便可能忘了自己是谁。这便是忘乎所以的所在。
最后,佛祖在一号线,是因为佛祖像作者这么大的时候,也就悲天悯人到这个份;作者天天在一号线上来回,便平生小比了一下。虽然挺狂,但是,不失幽默。管仲乐毅,不过,亮平生小比,一样是那么的嚣张。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