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故事
早起碰到邻居,很惊讶她今天不送小孩去上学。询问之下才知道小朋友昨天被人从滑梯推下来折断了骨头。谈起缘由来,邻居又气又伤心:这里的孩子怎么这么野。
邻居是今年才搬过来的,我们院的小孩从小玩到大,孩子们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交圈,对这个外来的小朋友一点也不热情。小朋友X上小学一年级。遗传了爸妈的好基因,小小年纪就长了高个子,在班里和院子里的孩子当中有点鹤立鸡群,每个孩子都抵触她融入团体,想着法儿在玩游戏的时候孤立她。小朋友很纳闷,因为她以前在的院子里朋友关系非常好,怎么换了个环境大家就不热情了呢?她是个非常开朗大方的孩子,成群结队的小朋友们被她带到家里去,分享自己的好玩具和好吃的。院子里的孩子也怪,吃照吃、玩照玩,但是一回头,马上就和小朋友划分界限,更不要提和她分享自己的东西了。
时间长了,小朋友越来越想不开,回家问妈妈“我该怎么办?”妈妈也不好回答,只是告诉她“朋友也有好坏之分,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需要交。”
只是,小朋友耐不住寂寞。院子里的溜冰鞋飞来飞去,跳绳荡来荡去,球踢来踢去,滑梯上的孩子们起起落落,为什么大家就是不叫她一起呢?她还是不甘心,叫爸爸买了溜冰鞋,然后跟在别人后面玩,也挤进孩子群中和他们抢球。每次我下班回来,就看见她乐呵呵的凑到别人面前套近乎。有一次,我回家竟然发现自己凉在外面的拼图被这帮孩子扯成碎片。淘气包们在楼道里冲来冲去,水枪、塑料子弹……你根本知道出门的时候会撞上什么。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小朋友可以和大家一起玩了。楼道里慢慢传出孩子们喊她名字的声音,有时候也有打架的上门打报告。孩子嘛!玩起来总会有不高兴。但是我不知道问题其实很严重。
邻居讲,小朋友自从搬来这里就开始学会了打架骂人,问她为什么,她回答“大家都这样”。骂人和打架似乎是融入集体的第一课,这里的孩子们尖酸刻薄,能在不动声色中把人挖苦一番。每次搭校车去上学,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讽刺和挖苦人,有时候就当着小朋友的面挖苦她。小朋友不能忍耐,便利用自己的体质优势和人打架,每次得胜归来,但始终不开心。因为败了的孩子上门投诉,他们不讲引发打架的缘由,只讲被小朋友暴打的过程。邻居无奈,只能当着面教育自己的孩子。小朋友很冤枉,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只能教育你,别的小朋友只有他们自己的家长来教育”。那打架呢?妈妈说“你不能先动手打人,不过如果有人敢动手打你,你决不能让自己吃亏”。很多道理,我们成人无法给出很好的解释,其实我们自己也在面临道德两难,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昨天,小朋友和大家玩滑梯,后面的孩子不耐烦的推她下来,终于引起骨折。小朋友不能去上学了,那个孩子的家长也来道歉。作为家长,邻居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笑笑。
邻居说,古时候孟母三迁太有道理了,原来的居住环境中孩子们都能融洽相处,没有想到在这里这么难。
我有时候想,如果自己有孩子,是该告诉他(她)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公平这件事情呢,还是告诉他要相信公平、正义和真理始终存在?我自己都对这一问题存有怀疑,又如何去教导孩子呢?不过有一点我绝对支持——不能让小孩子看童话长大,在童话世界中,邪恶注定会失败,受苦受难只是暂时。蒙受童话的蛊惑,在面临困境时就会过分乐观,以至于不能接受现实的结果。与其如此,不如相信痛苦的永存以及自身奋斗的需要。
邻居是今年才搬过来的,我们院的小孩从小玩到大,孩子们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交圈,对这个外来的小朋友一点也不热情。小朋友X上小学一年级。遗传了爸妈的好基因,小小年纪就长了高个子,在班里和院子里的孩子当中有点鹤立鸡群,每个孩子都抵触她融入团体,想着法儿在玩游戏的时候孤立她。小朋友很纳闷,因为她以前在的院子里朋友关系非常好,怎么换了个环境大家就不热情了呢?她是个非常开朗大方的孩子,成群结队的小朋友们被她带到家里去,分享自己的好玩具和好吃的。院子里的孩子也怪,吃照吃、玩照玩,但是一回头,马上就和小朋友划分界限,更不要提和她分享自己的东西了。
时间长了,小朋友越来越想不开,回家问妈妈“我该怎么办?”妈妈也不好回答,只是告诉她“朋友也有好坏之分,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需要交。”
只是,小朋友耐不住寂寞。院子里的溜冰鞋飞来飞去,跳绳荡来荡去,球踢来踢去,滑梯上的孩子们起起落落,为什么大家就是不叫她一起呢?她还是不甘心,叫爸爸买了溜冰鞋,然后跟在别人后面玩,也挤进孩子群中和他们抢球。每次我下班回来,就看见她乐呵呵的凑到别人面前套近乎。有一次,我回家竟然发现自己凉在外面的拼图被这帮孩子扯成碎片。淘气包们在楼道里冲来冲去,水枪、塑料子弹……你根本知道出门的时候会撞上什么。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小朋友可以和大家一起玩了。楼道里慢慢传出孩子们喊她名字的声音,有时候也有打架的上门打报告。孩子嘛!玩起来总会有不高兴。但是我不知道问题其实很严重。
邻居讲,小朋友自从搬来这里就开始学会了打架骂人,问她为什么,她回答“大家都这样”。骂人和打架似乎是融入集体的第一课,这里的孩子们尖酸刻薄,能在不动声色中把人挖苦一番。每次搭校车去上学,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讽刺和挖苦人,有时候就当着小朋友的面挖苦她。小朋友不能忍耐,便利用自己的体质优势和人打架,每次得胜归来,但始终不开心。因为败了的孩子上门投诉,他们不讲引发打架的缘由,只讲被小朋友暴打的过程。邻居无奈,只能当着面教育自己的孩子。小朋友很冤枉,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只能教育你,别的小朋友只有他们自己的家长来教育”。那打架呢?妈妈说“你不能先动手打人,不过如果有人敢动手打你,你决不能让自己吃亏”。很多道理,我们成人无法给出很好的解释,其实我们自己也在面临道德两难,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昨天,小朋友和大家玩滑梯,后面的孩子不耐烦的推她下来,终于引起骨折。小朋友不能去上学了,那个孩子的家长也来道歉。作为家长,邻居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笑笑。
邻居说,古时候孟母三迁太有道理了,原来的居住环境中孩子们都能融洽相处,没有想到在这里这么难。
我有时候想,如果自己有孩子,是该告诉他(她)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公平这件事情呢,还是告诉他要相信公平、正义和真理始终存在?我自己都对这一问题存有怀疑,又如何去教导孩子呢?不过有一点我绝对支持——不能让小孩子看童话长大,在童话世界中,邪恶注定会失败,受苦受难只是暂时。蒙受童话的蛊惑,在面临困境时就会过分乐观,以至于不能接受现实的结果。与其如此,不如相信痛苦的永存以及自身奋斗的需要。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