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南方科技大学
近来网络上疯狂地传播南方科技大学的开学信息,大部分人都给予了殷切的厚望,一时搞得好像教育部的政策都是不行的,中国大学的希望都在南科大。我想这不是一种好现象。因此从个人角度扯一点对于南科大的看法。
中国的大学教育要不要改革?我想只要在中国待过的人,答案都是肯定的。因此这时候南科大的诞生,恰好符合了这种社会需求。所以想不火都难。深博的义工里面有一位正是南方科技大学的一个筹建办主任,我从他身上就能感受出来南科大这群人果然不是一般的厉害,但是他的一句话,更让我感觉深刻。他说:“在中国,任何的改革都是成功的。不成功的,也是成功的。那么南科大就知道了。”这句话挺有意思的,也恰好反映了近30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确实从来没人说错一点是失败的,或者是错误的。或许大环境的繁荣昌盛就能掩盖一切,也或许我们当中大部分的国民并不关心这种改革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其他影响,更不用考虑子孙的未来。同时也或许有的人考虑了,但是当他一想到别人都不管,自己管什么的时候。大部分的人也就默认了。潜规则就在中国成为明规则。
那么南科大的改革也就只能成功了,或许是真的能改变某些东西,成为中国大学教育的一抹春风,同时也许是被成功。
南科大最火的两个做法就是不等教育部的批文直接独立招生,以及自主颁发文凭。对于这两点,很庆幸深圳政府过了30年后依然有这种敢于与县城体制直接冲突的改革精神,因为南科大的决定,背后正是深圳市政府的默可。有点像87年深圳举行土地拍卖的感觉。也许过1-2年,教育部也就认可了,不过这2年,看的出来,教育部是对你南科大不爽的,当然在报纸上还是要说支持南科大的改革。熬吧,能熬过这两年也就好了。原因很简单,肯定会有别的大学跟风,学的人多了,也就成为规则了。
南科大最值得期待的莫过于教育与行政相分离的体制,究竟能做成怎样就要拭目以待了。其他诸如通识教育,学生和教授住在一起,全英文教材等等都是一点点形式。当然这种形式也是值得支持的。也是相对容易推广的。但是要其他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住在一起估计就有困难了。有的高校,师生关系是不打架就不错了,少谈论废话也不错了,住在一起不一定是好事。当然不同高校具体情况不一样罢了。
中国的大学都不行?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持否定意见的,很多大学也是不错的,只是太少了,而这种好是资源高度集中和中国高速发展的结果。并不是教育体制自身有多少优越性。
近来深圳的高等教育是挺火的,先有南科大,还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要落户深圳的信息,搞得深圳好像一下就有很多名牌大学,其实是本来底子太弱的体现,与深圳的经济与社会、科技发展地位相差太远。和北京海淀区的大学城相比,哎,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事情。当然要大力发展,还不发展就死了。去年深圳市政府向全社会收集十二五规划建议时,瞎写了一份提议书上去,里面就写了不少关于和国外合作办学的建议,不知道有没人当回事。
不过深圳的西丽大学城也是有点自豪的,就是环境,从环境的角度与北京比的话,就是好了不是一个数量级上。去过西丽的都知道。而北大,清华,哈工大深研院的进一步发展加上深大,南科大,也勉强算个大学城了。在深圳这种寸土寸金的城市。也算不容易了。就是有点远。
南科大这次招了不少怪才,尤其强调不要被高考污染过的孩子。这点我持保留意见,我觉得高考不一定都是不好的,走过了独木桥,经历了这一年后,其实也是对身心的一种考验。对于人生的成长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南科大以理科为主,需要大量创新思维,高考确实容易限制了这方面的发展。
一直在想能不能出一所商科或者其他学科的大学也像南科大这样。我想又会引起一场风波,如果早点有的话,或许韩寒就上学了。
中国的大学教育要不要改革?我想只要在中国待过的人,答案都是肯定的。因此这时候南科大的诞生,恰好符合了这种社会需求。所以想不火都难。深博的义工里面有一位正是南方科技大学的一个筹建办主任,我从他身上就能感受出来南科大这群人果然不是一般的厉害,但是他的一句话,更让我感觉深刻。他说:“在中国,任何的改革都是成功的。不成功的,也是成功的。那么南科大就知道了。”这句话挺有意思的,也恰好反映了近30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确实从来没人说错一点是失败的,或者是错误的。或许大环境的繁荣昌盛就能掩盖一切,也或许我们当中大部分的国民并不关心这种改革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其他影响,更不用考虑子孙的未来。同时也或许有的人考虑了,但是当他一想到别人都不管,自己管什么的时候。大部分的人也就默认了。潜规则就在中国成为明规则。
那么南科大的改革也就只能成功了,或许是真的能改变某些东西,成为中国大学教育的一抹春风,同时也许是被成功。
南科大最火的两个做法就是不等教育部的批文直接独立招生,以及自主颁发文凭。对于这两点,很庆幸深圳政府过了30年后依然有这种敢于与县城体制直接冲突的改革精神,因为南科大的决定,背后正是深圳市政府的默可。有点像87年深圳举行土地拍卖的感觉。也许过1-2年,教育部也就认可了,不过这2年,看的出来,教育部是对你南科大不爽的,当然在报纸上还是要说支持南科大的改革。熬吧,能熬过这两年也就好了。原因很简单,肯定会有别的大学跟风,学的人多了,也就成为规则了。
南科大最值得期待的莫过于教育与行政相分离的体制,究竟能做成怎样就要拭目以待了。其他诸如通识教育,学生和教授住在一起,全英文教材等等都是一点点形式。当然这种形式也是值得支持的。也是相对容易推广的。但是要其他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住在一起估计就有困难了。有的高校,师生关系是不打架就不错了,少谈论废话也不错了,住在一起不一定是好事。当然不同高校具体情况不一样罢了。
中国的大学都不行?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持否定意见的,很多大学也是不错的,只是太少了,而这种好是资源高度集中和中国高速发展的结果。并不是教育体制自身有多少优越性。
近来深圳的高等教育是挺火的,先有南科大,还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要落户深圳的信息,搞得深圳好像一下就有很多名牌大学,其实是本来底子太弱的体现,与深圳的经济与社会、科技发展地位相差太远。和北京海淀区的大学城相比,哎,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事情。当然要大力发展,还不发展就死了。去年深圳市政府向全社会收集十二五规划建议时,瞎写了一份提议书上去,里面就写了不少关于和国外合作办学的建议,不知道有没人当回事。
不过深圳的西丽大学城也是有点自豪的,就是环境,从环境的角度与北京比的话,就是好了不是一个数量级上。去过西丽的都知道。而北大,清华,哈工大深研院的进一步发展加上深大,南科大,也勉强算个大学城了。在深圳这种寸土寸金的城市。也算不容易了。就是有点远。
南科大这次招了不少怪才,尤其强调不要被高考污染过的孩子。这点我持保留意见,我觉得高考不一定都是不好的,走过了独木桥,经历了这一年后,其实也是对身心的一种考验。对于人生的成长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南科大以理科为主,需要大量创新思维,高考确实容易限制了这方面的发展。
一直在想能不能出一所商科或者其他学科的大学也像南科大这样。我想又会引起一场风波,如果早点有的话,或许韩寒就上学了。
-
鸿艺源设计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9-29 15: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