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K的访谈
K是个神秘的人。
尽管全国所有的媒体都曾报道过这位以一次极端的行为艺术—吃死人—而一炮而红的神秘中年男人(这次行为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和nobel geace奖),但关于这个男人的生活,人们所知甚少。沉默寡言、北漂艺术家、色情狂、哲学家,只有这些片断的词在圈内人士口中越传越神。
我是第一个采访他的人—一个雅昌艺术网站的编辑。
时间回到2010年冬天的年终会议。当大老板措辞强硬地提出让我来采访K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完了—这家公司我干不下去了。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有的圈内人都知道,K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任何形式的采访(不管在他获得nobel geace奖之前还是之后,他一贯如此)。
大老板给了我半年的期限(他不惜以辞退来威胁我),而我,最终用了8个月,花了无数的时间,终于费劲周折地得到K的地址,在电话预约了7次之后,K勉强同意与我见面(他在电话里称我有着“性感的声音”)。
于是在去年的夏至之前的某个令人愉快的傍晚,我穿着一套低胸的黑色套装,带好录音笔和速记工具,来到K的家。
不允许带任何摄影工具。两个人。面对面。
以下是访谈笔记。
如有人需要录音记录,请留下您的邮箱(尽管K的山西口音有些让人听不懂)。
(‘我’简称为Y)
Y:您的屋子真是漂亮。
K:谢谢。随便坐吧。
访谈开始
Y:您的作品《吃人》去年获得的轰动…
K:这不是我的作品。是别人说这是我的作品。我从没承认过这点。
Y:但署名是您的名字…
K:我原本署的名是那个被我吃掉的人的名字—李观。那个德国的策展人不同意。我没办法和他沟通,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最后是怎么弄的。
Y:他们最后还是将作品的作者署上了您的名字。
K:哦。
沉默
Y:您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作品,我指的是生吃一个死人…
K:他叫李观。
Y:对,把…李观…吃掉了。这件作品…
K:这不是一件作品…
沉默
Y:您的这次行为—我们暂且这么称呼它,是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极大挑战,是一个人在与整个社会对抗。当然这么解释它可能有些简单,可我想探究,这里面有没有隐藏着别的含义—譬如向当今社会的批判,甚至是挑衅?
K:没有。我不批判社会,我没有社会这个概念。
Y:…您以自己的这个行为作为反抗,拒绝泛后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控诉这个人吃人的社会…
K:这是吕彭说的。我可没这么想。
Y:吕彭对您的这次行为评价极高。
K:我跟他不熟。
Y:他人不错。跟我们老板很熟。
K:所以就请你来采访我了。美女记者。穿个低胸衣。
Y:…
沉默
K:我不知道有什么好采访的,我的生活不具有推广性。采访是一种纪实文学,可以作为国家机器的宣传工具—用来推广典型。可你来采访我,这稿子是根本没法发的。
Y:这是大老板的指示。我只能惟命是从。
K:穿低胸衣也是老板的指示?
Y:不是,我自己想的。
K:是个好主意。
沉默
Y:去年我们采访了许多艺术界的圈内人士,他们在谈到您的这个行为时,褒贬不一。左小祖咒先生对您赞不绝口(当然,他只是在私下对您表示认可,他不敢公然违抗整个社会伦理)。著名批评家朱其先生对您破口大骂,甚至有了些人身攻击,认为您这是“恐怖的纳粹式的变态行为”。皮力也是婉转地表达出“这是一次糟糕的行为,一个北漂10年的穷困艺术家的玩命反击”。艾未未倒是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K:他一向如此。
Y:可后来您就获得了nobel geace奖。没人再敢诋毁您了。
K:他们一向如此。
沉默
Y:您获得noble geace奖之后,有什么感想?
K:我一开始不知道,也没人告诉我—我没什么朋友。后来我收到封信,从瑞典寄过来的,我才知道。可我也没跟人去说。我没什么朋友。
Y:那您平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经常一个人?
K:我没有生活。我存在。我的存在不是以别人的存在做前提,所以我一个人存在。
Y:…你不用跟人交流?
K:不用。我不用手机,别人有事都是写信寄给我。你们是通过生活、交流来验证自己的存在。而我不需要。
Y:那您通过什么来验证自己的存在?
K:…
Y:您对女人怎么看?
K:对你这样的—性感女人—怎么看?
Y:您这么说,也可以…
K:操之我幸,不操我命。
Y:…
沉默
很长的沉默
Y:我们还是把话题转到艺术上来吧…
K:好吧。
Y:我看了您的履历,你高中毕业之后就从老家就来了北京。
K:是的,当时住圆明园。
Y:跟方力钧他们扎堆?
K:是的,喝啤酒喝不过他们,就搬了。
Y:搬哪了?
K:搬回老家,太原。进了国家单位。
Y:2001年又回来了?为什么?
K:那边人喝啤酒都喝不过我。
Y:…
Y:我们还是聊艺术吧,聊聊您这件作品—不,是行为,李观的行为—您来完成了一部分的行为。您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K:李观是我一个朋友,那个开胸验肺的,太原人。他临死前写了封信给我,让我把他吃了。
Y:然后您就真吃了?
K:是的,接到纸条,就赶回了太原,参加完李观的葬礼,把尸体用车拖到太原煤矿二厂的仓库里。我记得我没跟任何人提这事儿,可还是走漏了风声—快结束时,有一个报社的记者进来了,看见我站在那儿,全身通红,屋子的地下只有一滩血和一堆骨头…
接着我就走了,到宾馆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赶夜车回北京。
一个礼拜之后那个记者把这事爆了出来。
Y:然后全国媒体轰动了,都想采访您。甚至有人建议把你抓起来,猥亵尸体,可咱们宪法里没这条。您可真够聪明的。
K:是的,是有人这么说。我不是聪明,我是压根没想那么多。媒体采访我是一个不接,没必要。可这次我破例了。你声音特好听,特性感,特能诱惑人…
Y:好,呵呵,好,我们还是来聊您吧。
K:好吧。
Y:您有家室吗?
K:没有。我没有父母,没有爱人,没有孩子,没有朋友。
Y:您是孤儿?那您的叛逆行为是否能理解为对社会的仇视?
K:那您的低胸行为能否能理解为对男人的仇视?让所有男人忍受煎熬?
Y:…呵呵,好,呵呵。我们聊别的吧。
Y:您平时看什么书?
K:《周易》,我精通。你有颗水性杨花痣。
Y:在哪?
K:在你的眉间,你看…
Y:好,呵呵,好,我自己摸就行了。我们还是回到艺术的话题上吧。您对艺术有什么自己的定义吗?
K:我的理解就是—艺术是性冲动的产物,就比如说我看见你,我产生冲动…
Y:别,别坐这么近,呵呵,呵呵,挺不自然的。您还是把那张李观写给你的信拿来给我看看吧,我不拍照,就这么看看。
K:我可从没给人看过。这是他的绝笔,他刚死,家人就给寄过来了。我一直珍藏着。
Y:我就看看,不拍照,您放心。
K:…好吧,你等会。
10分钟之后
K:就是这封信,皱巴巴的,前面你就别看了,都是私事儿。你看结尾…
Y:“你欠我”…
K:“你吃我”
Y:你看,这应该是个“欠”字。
K:不,是个“吃”字。
Y:真的,你看看,左边的黑圈圈是划掉的痕迹,右半边才是字,是个“欠”字—“你欠我…”,可没写完,李观就死了。你是不是欠他钱来着?
K:这明明是“吃”字,妈的,我告诉你,你个婊子,这明明!明明白白!!是个“吃”字!!!
Y:…
噼里啪啦
轰隆隆
(现场一片混乱)
采访完毕
------------------------------------------------完---------------------------------------------------------
尽管全国所有的媒体都曾报道过这位以一次极端的行为艺术—吃死人—而一炮而红的神秘中年男人(这次行为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和nobel geace奖),但关于这个男人的生活,人们所知甚少。沉默寡言、北漂艺术家、色情狂、哲学家,只有这些片断的词在圈内人士口中越传越神。
我是第一个采访他的人—一个雅昌艺术网站的编辑。
时间回到2010年冬天的年终会议。当大老板措辞强硬地提出让我来采访K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完了—这家公司我干不下去了。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有的圈内人都知道,K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任何形式的采访(不管在他获得nobel geace奖之前还是之后,他一贯如此)。
大老板给了我半年的期限(他不惜以辞退来威胁我),而我,最终用了8个月,花了无数的时间,终于费劲周折地得到K的地址,在电话预约了7次之后,K勉强同意与我见面(他在电话里称我有着“性感的声音”)。
于是在去年的夏至之前的某个令人愉快的傍晚,我穿着一套低胸的黑色套装,带好录音笔和速记工具,来到K的家。
不允许带任何摄影工具。两个人。面对面。
以下是访谈笔记。
如有人需要录音记录,请留下您的邮箱(尽管K的山西口音有些让人听不懂)。
(‘我’简称为Y)
Y:您的屋子真是漂亮。
K:谢谢。随便坐吧。
访谈开始
Y:您的作品《吃人》去年获得的轰动…
K:这不是我的作品。是别人说这是我的作品。我从没承认过这点。
Y:但署名是您的名字…
K:我原本署的名是那个被我吃掉的人的名字—李观。那个德国的策展人不同意。我没办法和他沟通,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最后是怎么弄的。
Y:他们最后还是将作品的作者署上了您的名字。
K:哦。
沉默
Y:您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作品,我指的是生吃一个死人…
K:他叫李观。
Y:对,把…李观…吃掉了。这件作品…
K:这不是一件作品…
沉默
Y:您的这次行为—我们暂且这么称呼它,是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极大挑战,是一个人在与整个社会对抗。当然这么解释它可能有些简单,可我想探究,这里面有没有隐藏着别的含义—譬如向当今社会的批判,甚至是挑衅?
K:没有。我不批判社会,我没有社会这个概念。
Y:…您以自己的这个行为作为反抗,拒绝泛后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控诉这个人吃人的社会…
K:这是吕彭说的。我可没这么想。
Y:吕彭对您的这次行为评价极高。
K:我跟他不熟。
Y:他人不错。跟我们老板很熟。
K:所以就请你来采访我了。美女记者。穿个低胸衣。
Y:…
沉默
K:我不知道有什么好采访的,我的生活不具有推广性。采访是一种纪实文学,可以作为国家机器的宣传工具—用来推广典型。可你来采访我,这稿子是根本没法发的。
Y:这是大老板的指示。我只能惟命是从。
K:穿低胸衣也是老板的指示?
Y:不是,我自己想的。
K:是个好主意。
沉默
Y:去年我们采访了许多艺术界的圈内人士,他们在谈到您的这个行为时,褒贬不一。左小祖咒先生对您赞不绝口(当然,他只是在私下对您表示认可,他不敢公然违抗整个社会伦理)。著名批评家朱其先生对您破口大骂,甚至有了些人身攻击,认为您这是“恐怖的纳粹式的变态行为”。皮力也是婉转地表达出“这是一次糟糕的行为,一个北漂10年的穷困艺术家的玩命反击”。艾未未倒是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K:他一向如此。
Y:可后来您就获得了nobel geace奖。没人再敢诋毁您了。
K:他们一向如此。
沉默
Y:您获得noble geace奖之后,有什么感想?
K:我一开始不知道,也没人告诉我—我没什么朋友。后来我收到封信,从瑞典寄过来的,我才知道。可我也没跟人去说。我没什么朋友。
Y:那您平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经常一个人?
K:我没有生活。我存在。我的存在不是以别人的存在做前提,所以我一个人存在。
Y:…你不用跟人交流?
K:不用。我不用手机,别人有事都是写信寄给我。你们是通过生活、交流来验证自己的存在。而我不需要。
Y:那您通过什么来验证自己的存在?
K:…
Y:您对女人怎么看?
K:对你这样的—性感女人—怎么看?
Y:您这么说,也可以…
K:操之我幸,不操我命。
Y:…
沉默
很长的沉默
Y:我们还是把话题转到艺术上来吧…
K:好吧。
Y:我看了您的履历,你高中毕业之后就从老家就来了北京。
K:是的,当时住圆明园。
Y:跟方力钧他们扎堆?
K:是的,喝啤酒喝不过他们,就搬了。
Y:搬哪了?
K:搬回老家,太原。进了国家单位。
Y:2001年又回来了?为什么?
K:那边人喝啤酒都喝不过我。
Y:…
Y:我们还是聊艺术吧,聊聊您这件作品—不,是行为,李观的行为—您来完成了一部分的行为。您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K:李观是我一个朋友,那个开胸验肺的,太原人。他临死前写了封信给我,让我把他吃了。
Y:然后您就真吃了?
K:是的,接到纸条,就赶回了太原,参加完李观的葬礼,把尸体用车拖到太原煤矿二厂的仓库里。我记得我没跟任何人提这事儿,可还是走漏了风声—快结束时,有一个报社的记者进来了,看见我站在那儿,全身通红,屋子的地下只有一滩血和一堆骨头…
接着我就走了,到宾馆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赶夜车回北京。
一个礼拜之后那个记者把这事爆了出来。
Y:然后全国媒体轰动了,都想采访您。甚至有人建议把你抓起来,猥亵尸体,可咱们宪法里没这条。您可真够聪明的。
K:是的,是有人这么说。我不是聪明,我是压根没想那么多。媒体采访我是一个不接,没必要。可这次我破例了。你声音特好听,特性感,特能诱惑人…
Y:好,呵呵,好,我们还是来聊您吧。
K:好吧。
Y:您有家室吗?
K:没有。我没有父母,没有爱人,没有孩子,没有朋友。
Y:您是孤儿?那您的叛逆行为是否能理解为对社会的仇视?
K:那您的低胸行为能否能理解为对男人的仇视?让所有男人忍受煎熬?
Y:…呵呵,好,呵呵。我们聊别的吧。
Y:您平时看什么书?
K:《周易》,我精通。你有颗水性杨花痣。
Y:在哪?
K:在你的眉间,你看…
Y:好,呵呵,好,我自己摸就行了。我们还是回到艺术的话题上吧。您对艺术有什么自己的定义吗?
K:我的理解就是—艺术是性冲动的产物,就比如说我看见你,我产生冲动…
Y:别,别坐这么近,呵呵,呵呵,挺不自然的。您还是把那张李观写给你的信拿来给我看看吧,我不拍照,就这么看看。
K:我可从没给人看过。这是他的绝笔,他刚死,家人就给寄过来了。我一直珍藏着。
Y:我就看看,不拍照,您放心。
K:…好吧,你等会。
10分钟之后
K:就是这封信,皱巴巴的,前面你就别看了,都是私事儿。你看结尾…
Y:“你欠我”…
K:“你吃我”
Y:你看,这应该是个“欠”字。
K:不,是个“吃”字。
Y:真的,你看看,左边的黑圈圈是划掉的痕迹,右半边才是字,是个“欠”字—“你欠我…”,可没写完,李观就死了。你是不是欠他钱来着?
K:这明明是“吃”字,妈的,我告诉你,你个婊子,这明明!明明白白!!是个“吃”字!!!
Y:…
噼里啪啦
轰隆隆
(现场一片混乱)
采访完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