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一样的人
在英国的晚上,有时也会在白天,打开电视,有个台叫BOX,滚动播放最新的MV。偶尔也会换个台,看看凤凰卫视的电视剧或者看看新闻,也会在早晨八九点时看看肥皂剧给自己打打气。现在基本就是BOX做背景了。这几天一直在播一首Adele在BRIT上的现场演唱,歌名叫作Someone Like You,好象最近在英国很是轰动,我也很喜欢。
和某人正聊起西方音乐和东方的区别,也是基于两种基本文化,我小小年纪当然没有研究过,只是两人也达成一个共识。西方的音乐是外放的,东方则偏向内敛。尤其是中国或者日本的传统乐曲,都是听一个味道。西方的经典歌曲也很有味道的,不过说白了,好象是要掏心掏肺,而我们生长的环境,多是要把人往心里藏似的。
我从小也不算受过什么正统中国式的教育,古诗文完全是应付考试,背完就忘了。大学以至现在也没接受多少外国的东西,只是拣自己喜欢的拿来看看,然后就会记得很牢,怎么也不会忘的。尤其是高中时至大学的前两年,闲暇过分,至少一个星期读一本书,内容大多都不记得了,只是那些字里行间打动我的笔触,就一直影响了我思考和做事的方式,一直到现在了。所以现在无论是身在何处,我都不觉自己是个异乡人,也不觉这座城市有多么与我亲近罢了。即使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都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仿佛在哪里见过,生活也就不再充满惊喜了。
做这行大半年,生理心理也慢慢适应了混乱的饮食起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方式。在英国不听听BOX里新鲜的声音就觉得自己太闷,在中国不吃香喝辣亦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朋友要去英国旅行,即使是陌生的路人,我都可以讲出很多新奇却又未必热闹的场所,而老外对中国爱恨交加的同时,我也可以无所谓地告诉他们:事情总是朝着好的一面发展吧。
只是这一个多月来,自己的身心觉得如此空虚,应该要进补了吧。于是借机去英国的小镇和景点逛一逛,也开始读一些散文小品。做不到每天都能读上一本半册,也让自己的脑子吸收一点营养进去,然后就呼呼大睡,就睡得特别好,第二天也会更精神点了。前一阵读完一本叫“瓦地的小号”的小说,对以色列突然又充满莫名的向往,也想多了解一些这个悲剧的国家和语言。书柜里还藏着四册希伯来语教材,至今也是连字母也不会念。现在同时在读胡兰成和周作人的散文,前者的形容词运用实在了得,后者的见地我从小读到现在都是很钦佩的。很多词句早几年我肯定是不会明白,而现在没学新的东西,反倒可以慢慢体会各中意味了,也就开心起来。
我在随身行李里放了一本Shakespeare的sonnet集,也会拿出来读上一首,以前背过的,到现在也只记得那两句: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从来不想做什么什么青年,不过在自己掏空或者被掏空之后都应该吸取一些,保持一下平衡吧。正好是这一万多公里之间东方和西方的区别,释放了情绪,才能把别人藏在心里。
和某人正聊起西方音乐和东方的区别,也是基于两种基本文化,我小小年纪当然没有研究过,只是两人也达成一个共识。西方的音乐是外放的,东方则偏向内敛。尤其是中国或者日本的传统乐曲,都是听一个味道。西方的经典歌曲也很有味道的,不过说白了,好象是要掏心掏肺,而我们生长的环境,多是要把人往心里藏似的。
我从小也不算受过什么正统中国式的教育,古诗文完全是应付考试,背完就忘了。大学以至现在也没接受多少外国的东西,只是拣自己喜欢的拿来看看,然后就会记得很牢,怎么也不会忘的。尤其是高中时至大学的前两年,闲暇过分,至少一个星期读一本书,内容大多都不记得了,只是那些字里行间打动我的笔触,就一直影响了我思考和做事的方式,一直到现在了。所以现在无论是身在何处,我都不觉自己是个异乡人,也不觉这座城市有多么与我亲近罢了。即使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都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仿佛在哪里见过,生活也就不再充满惊喜了。
做这行大半年,生理心理也慢慢适应了混乱的饮食起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方式。在英国不听听BOX里新鲜的声音就觉得自己太闷,在中国不吃香喝辣亦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朋友要去英国旅行,即使是陌生的路人,我都可以讲出很多新奇却又未必热闹的场所,而老外对中国爱恨交加的同时,我也可以无所谓地告诉他们:事情总是朝着好的一面发展吧。
只是这一个多月来,自己的身心觉得如此空虚,应该要进补了吧。于是借机去英国的小镇和景点逛一逛,也开始读一些散文小品。做不到每天都能读上一本半册,也让自己的脑子吸收一点营养进去,然后就呼呼大睡,就睡得特别好,第二天也会更精神点了。前一阵读完一本叫“瓦地的小号”的小说,对以色列突然又充满莫名的向往,也想多了解一些这个悲剧的国家和语言。书柜里还藏着四册希伯来语教材,至今也是连字母也不会念。现在同时在读胡兰成和周作人的散文,前者的形容词运用实在了得,后者的见地我从小读到现在都是很钦佩的。很多词句早几年我肯定是不会明白,而现在没学新的东西,反倒可以慢慢体会各中意味了,也就开心起来。
我在随身行李里放了一本Shakespeare的sonnet集,也会拿出来读上一首,以前背过的,到现在也只记得那两句: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从来不想做什么什么青年,不过在自己掏空或者被掏空之后都应该吸取一些,保持一下平衡吧。正好是这一万多公里之间东方和西方的区别,释放了情绪,才能把别人藏在心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