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羊
![]() |
大吉羊瓦,京城得之,然非京城之物。
甚爱之。细看瓦面,图案几乃手成之。泥条指纹历历在目。羊头角耶耳耶,搭配得当,角上细配节突,入微之至。羊耳羊眼勾画其中,竟有羊须几根,寥寥数笔,传神而无纷乱之感。
瓦背三刀法刀刀开门,爽利之力犹见。又植物盘根痕历历在目,乃自然之力也!
既得之,盘玩良久。有云玩物丧志之说,此般物件,丧志在此亦不复乐矣!(2006年06月03日)
几年前开始藏古,瓦当就是开始。毕竟从熟悉喜欢的开始容易些,看见两千年前的古物,念天地之悠悠,思古的幽情勃然而发。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块凝聚秦汉人智慧的建筑构件,没有哪个真正的建筑师会不感兴趣。
这块瓦就是那时买的,现在看来,还真是捡了个漏,没有被漏检。翻看孙机的一篇文章,发现这种瓦应该是集宁古城附近出土,孙把它定为南北朝,因为那个遗址是南北朝的,曾经在五十年代出土过半块这样的羊头瓦。但我认为应该还是秦汉之物,原因有二:一是瓦面布局,是十分成熟的图案布局方式,中间羊头,周边是变形的云纹,衬托中央图案的手法娴熟,完全是瓦当盛期的艺术风范。二,背后三刀法,是秦代后期西汉初期的做法,是十分典型的。包括盘泥条后拍压中间成型木桩遗留的麻布纹,是这个时期的特点。稍后就没有这个特点了。而南北朝瓦当的制作和秦汉完全不同——南北朝先做当面,然后在图案背面刻画放射性的线条或者是压痕,为了粘接半弧形的瓦筒。所以,大吉羊瓦完全不是这个做法,其实是很明显的秦汉盛期瓦当。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