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窗会
扫窗会最出名的唱段应属旦角的“曾把菱花来照”,但我最喜欢的小生的“举目云山”。
网上找出的四个个唱段,比较来比较去,还是觉得陈学希的比较好。
潮剧中说老生必须具备的天分就是必须有“钟音”,我隐约记得对小生似乎也有一种类似的说话,就是天才的小生必须有“箫音”。陈学希就是有箫音。所以他可以生旦同调(F调)而毫不费力。
陈学希:http://www.56.com/u46/v_NDI2MzI5OTY.html
但陈学希并非是无可挑剔的,实际上也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挑剔的。
扫窗会是姚璇秋和翁銮金唱红的。网上现在只有翁銮金的一段录音,似乎声音已经完全坏了,嘶哑,没有弹性。但是他的字头字尾特别讲究,所以听上去节奏感特别强。而且同一个字,拉长了,中间是有变化的,并非是平平淡淡这样唱下去。但拉长了也没有走韵。
翁銮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L02zyjvvCM/
女小生陈瑜其实也唱得很好,很传统,字韵很正,声线也有变化。气场蛮强大的。但就是有些地方毕竟是女小生,雌音挺明显,而且气息也不是太够。
陈瑜: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cmm658bgWQ/
潮剧中无论生旦,都说要唱得“咬弦”,翁銮金就是非常“咬弦”,他和陈瑜都胜在技巧。而陈学希技巧很一般,但是天分不错。
至于林初发,他只适合去唱宫前大戏,完全就是一个“柴头小生”。表演很囧,扮相很乡下,声音是一点弹性也没有,调门高的地方,例如“云山飘渺”几个字,根本就唱不上去,完全靠帮声。而陈学希、甚至嗓子完全坏掉的翁銮金都是轻轻松松就把这一句唱上去,陈瑜是女小生,唱这句更是不在话下了。
林初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x---WR2D3Q/
最后说一下那个最著名的“曾把菱花照”的唱段。姚璇秋就是因为这段戏成名的。梅兰芳觉得她声音比较有前途,而张传芳则觉得她的台步和青衣矮步不错,后来还教了她几出戏。
姚璇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nBAuj6Fz64/
在姚璇秋的戏中,我也觉得这段她演得算细腻的了,虽然她以往大部分戏就是因为不细腻所以不对我的口味。
但是等到她教出来的徒弟张怡凰唱这段戏的时候,就把师徒俩一脉相传的毛病给露了出来——不懂得收敛,过度表演。张怡凰的青衣矮步居然露出一双三十几码大脚出来(张传芳当年是称赞姚璇秋既不露足,又不踩裙)。而当年张传芳说姚璇秋表演的毛病:身子前倾,脑袋微偏,这些初学戏的毛病,张怡凰更是到处都有。
当然如果和张怡凰自己纵向比较,这段戏也算她演得比较好的一段了:
张怡凰: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B_XOhHGOKI/
网上找出的四个个唱段,比较来比较去,还是觉得陈学希的比较好。
潮剧中说老生必须具备的天分就是必须有“钟音”,我隐约记得对小生似乎也有一种类似的说话,就是天才的小生必须有“箫音”。陈学希就是有箫音。所以他可以生旦同调(F调)而毫不费力。
陈学希:http://www.56.com/u46/v_NDI2MzI5OTY.html
但陈学希并非是无可挑剔的,实际上也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挑剔的。
扫窗会是姚璇秋和翁銮金唱红的。网上现在只有翁銮金的一段录音,似乎声音已经完全坏了,嘶哑,没有弹性。但是他的字头字尾特别讲究,所以听上去节奏感特别强。而且同一个字,拉长了,中间是有变化的,并非是平平淡淡这样唱下去。但拉长了也没有走韵。
翁銮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L02zyjvvCM/
女小生陈瑜其实也唱得很好,很传统,字韵很正,声线也有变化。气场蛮强大的。但就是有些地方毕竟是女小生,雌音挺明显,而且气息也不是太够。
陈瑜: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cmm658bgWQ/
潮剧中无论生旦,都说要唱得“咬弦”,翁銮金就是非常“咬弦”,他和陈瑜都胜在技巧。而陈学希技巧很一般,但是天分不错。
至于林初发,他只适合去唱宫前大戏,完全就是一个“柴头小生”。表演很囧,扮相很乡下,声音是一点弹性也没有,调门高的地方,例如“云山飘渺”几个字,根本就唱不上去,完全靠帮声。而陈学希、甚至嗓子完全坏掉的翁銮金都是轻轻松松就把这一句唱上去,陈瑜是女小生,唱这句更是不在话下了。
林初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x---WR2D3Q/
最后说一下那个最著名的“曾把菱花照”的唱段。姚璇秋就是因为这段戏成名的。梅兰芳觉得她声音比较有前途,而张传芳则觉得她的台步和青衣矮步不错,后来还教了她几出戏。
姚璇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nBAuj6Fz64/
在姚璇秋的戏中,我也觉得这段她演得算细腻的了,虽然她以往大部分戏就是因为不细腻所以不对我的口味。
但是等到她教出来的徒弟张怡凰唱这段戏的时候,就把师徒俩一脉相传的毛病给露了出来——不懂得收敛,过度表演。张怡凰的青衣矮步居然露出一双三十几码大脚出来(张传芳当年是称赞姚璇秋既不露足,又不踩裙)。而当年张传芳说姚璇秋表演的毛病:身子前倾,脑袋微偏,这些初学戏的毛病,张怡凰更是到处都有。
当然如果和张怡凰自己纵向比较,这段戏也算她演得比较好的一段了:
张怡凰: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B_XOhHGO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