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絮语
等待
“我在恋爱着?—是的,因为我在等待着。”
等待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我竟然鬼使神差般地不敢动弹。等电话便是意味着编织束缚自己的罗网,此恨绵绵,个中苦衷难以言传—我禁止自己离开房间,不让自己去上厕所,甚至不敢去碰电话(以免占线);倘若别人打电话给我,我也会如坐针毡;只要一想到我也许就要在某一刻里不得不离开一下,由此便会错过那令人欣慰的电话或失迎大驾光临,我几乎要发疯了。这些扰人的纷杂思绪便占据了白白等待的分分秒秒,成了充塞焦虑心头的杂念。因为若使焦急等待专一的话,我得呆坐伸手可及电话机的地方,什么事也不干。
在你温柔宁静的怀抱中
在交欢之外,有着另一种搂抱,一种静止不动的搂抱;我们着了魔,完全迷醉了;我们在梦中,但又是清醒的;我们感受到孩提时代即将入睡时所有的那种快感;那是听讲故事的时刻,是声音的时刻,这声音使我发愣,使我晕乎,这是向母体的复归。在这被送回乱伦者身上,一切都悬停了;时间、法律、禁忌,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要;一切欲念都荡然无存,因为它们好像得到了决定性的滿足。
摘自 恋人絮语 罗兰.巴特
许多许多年前,其实是上世纪的事了,我因为以上的一段话,所以买了这一本在西方哲学圈内名气很响的一本书—恋人絮语。说真的我不是特别迷恋哲学,有时甚至觉得哲学压根儿就是硬要把许许多多简简单单的情感或本能用文字写得天花龙凤。不过年青时候的香港是个集体盲目崇洋的社会,没有一两本这样的哲学书在手,没有几句吓人的哲学在口人家就会觉得你很草根,所以就在一家很有名的老牌书店(在那时代没有中文书的书店才算牛的)抬起头付钱然后夾在腋下阔步离开。没想到一个世纪之后,我还会打开这书看看;没想到一个世纪之后,我还会谈情。
这书的原文是法文。我当年夾在腋下的是英文版,现在伴随我的是简体版。英文版其实很艰涩,所以虽然我年轻时无时无刻不在恋爱中,可是看得懂而有体会的並不多,以上的一段就是其中之最。
来到2O11年了,来到中年了,头发变白了,青春逝去了,我再打开这《恋人絮语》,我再和生命谈恋爱。虽然我对结构主义符号学还有什么存在主义还是有点隔岸观火的态度,不过我不得不同意他对他对恋人那思绪万千,语丝杂乱的观察及分柝。当然,他写的不只只是恋人之间的喃喃语流,还有恋人的色,声,香,味,触。当然,他写的不只只是他身边的法国人,还有他,她,你,和我。
“我在恋爱着?—是的,因为我在等待着。”
等待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我竟然鬼使神差般地不敢动弹。等电话便是意味着编织束缚自己的罗网,此恨绵绵,个中苦衷难以言传—我禁止自己离开房间,不让自己去上厕所,甚至不敢去碰电话(以免占线);倘若别人打电话给我,我也会如坐针毡;只要一想到我也许就要在某一刻里不得不离开一下,由此便会错过那令人欣慰的电话或失迎大驾光临,我几乎要发疯了。这些扰人的纷杂思绪便占据了白白等待的分分秒秒,成了充塞焦虑心头的杂念。因为若使焦急等待专一的话,我得呆坐伸手可及电话机的地方,什么事也不干。
在你温柔宁静的怀抱中
在交欢之外,有着另一种搂抱,一种静止不动的搂抱;我们着了魔,完全迷醉了;我们在梦中,但又是清醒的;我们感受到孩提时代即将入睡时所有的那种快感;那是听讲故事的时刻,是声音的时刻,这声音使我发愣,使我晕乎,这是向母体的复归。在这被送回乱伦者身上,一切都悬停了;时间、法律、禁忌,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要;一切欲念都荡然无存,因为它们好像得到了决定性的滿足。
摘自 恋人絮语 罗兰.巴特
许多许多年前,其实是上世纪的事了,我因为以上的一段话,所以买了这一本在西方哲学圈内名气很响的一本书—恋人絮语。说真的我不是特别迷恋哲学,有时甚至觉得哲学压根儿就是硬要把许许多多简简单单的情感或本能用文字写得天花龙凤。不过年青时候的香港是个集体盲目崇洋的社会,没有一两本这样的哲学书在手,没有几句吓人的哲学在口人家就会觉得你很草根,所以就在一家很有名的老牌书店(在那时代没有中文书的书店才算牛的)抬起头付钱然后夾在腋下阔步离开。没想到一个世纪之后,我还会打开这书看看;没想到一个世纪之后,我还会谈情。
这书的原文是法文。我当年夾在腋下的是英文版,现在伴随我的是简体版。英文版其实很艰涩,所以虽然我年轻时无时无刻不在恋爱中,可是看得懂而有体会的並不多,以上的一段就是其中之最。
来到2O11年了,来到中年了,头发变白了,青春逝去了,我再打开这《恋人絮语》,我再和生命谈恋爱。虽然我对结构主义符号学还有什么存在主义还是有点隔岸观火的态度,不过我不得不同意他对他对恋人那思绪万千,语丝杂乱的观察及分柝。当然,他写的不只只是恋人之间的喃喃语流,还有恋人的色,声,香,味,触。当然,他写的不只只是他身边的法国人,还有他,她,你,和我。
![]() |
我就是待在这样的一个小島上,等。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