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书之累
藏书家谢其章在《搜书记》一书中详细地叙述了其搬家之累后忍不住说了一句:搬家搬书如苦役。前辈藏书家有云:不可无书,无书瞽如;不可广集,书多为奴。谢其章说他不算是无书之瞽者,却是书的奴隶。
其实,哪个藏书家不是书的奴隶呢?这在搬家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我不算是藏书家,存书也不足千册,但却深知搬书之苦、之累。
大学毕业那会,看着同学一个个轻装上阵地走出校门,我却一脸愁苦。虽然工作已基本落实,但盯着满满几柜子书,不知如何处理。带到单位去吧,根本不切实际;卖了吧,扔了吧,更是不可能。这些书,可都是大学四年里走遍乌鲁木齐大大小小的书店、书摊一本本寻来的,这些可都是我的老朋友呀。
看着那些书,仿佛看到普希金临死时对书的呼唤——永别了,朋友们——一样。终于犹豫再三、愁苦了几天后,决定暂时把它们寄存在一个远房表姨家。经得同意之后,发动舍友从学校小卖部找来了一堆纸箱子,一本本登记、装箱。每装满一箱,都要把该箱的书目贴在箱子封口,并细致地封好;忙活了近两天,装了满满八箱。然后找了辆货运车,运到了表姨家。想着等工作稳定后,再把它们搬到身边,以和这些老朋友们朝夕相处。其实,书比人更需要安稳的环境。
安顿好这些书后,悬着许久的心才总算踏实了下来,终于可以心无挂碍地到伊犁上班了。
然后,在伊犁,我无时不想着我的那些老朋友。几次都想下定决心把它们运过来,但是转眼看着临时租住的蜗居,哪有它们的容身之处呢……
可以一日食无肉,不可一天无书。来伊犁快两年半了,似乎是转眼之间,等到最近一次搬家,整理存书准备打包,才知道又有了五六百本的积累,这历经淘汰后跟着我征战城东、城西、城南、城北的老朋友呀,和我一次次地经受着搬家之累。
住单位宿舍两年多来,已经搬了五次家。每次搬家都是一种持久战,更是一种体力劳动。“从箱子里往外掏书有一种久别重逢(老友重逢)之感,一挪地,好像变了一本书。”谢其章说的是一种愉悦,一种爱书人的喜悦;但他更深知的应该也是他的搬书之累。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终于又一次搬家(书)了。这次居住的地方,要宽松许多,我不能让我的那些老朋友再一次委屈地被码在宿舍的墙角了。搬家时,特意到二手市场去买了书架,自己条件改善了,怎么着也得让老朋友“住有所居”吧。
书架解决后,接着一捆捆地打包,费时大半天,连书带杂志捆了十八包,于是开始搬了。
该死的书,看书时的喜悦荡然无存了。南宋藏书家尤袤著名的读书“四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顾忌读之以当朋友、幽愤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全没有了,似乎只剩下了重量,拿在手上的沉重,心里那个恨呀,怎么就不能把看书、买书戒掉呢,以后的罪,就等着受吧。
一楼、二楼……六楼,一趟、两趟……九趟。我总算是把我的“肉”、“裘”、“朋友”、“金石琴瑟”搬到“新居”了。
一鼓作气地把它们一本本地擦拭好,码在书架,一次搬书才算结束了。一看时间,才知早已过了夜里十二点了。即使饥肠辘辘,但看着整整齐齐地码在书架上的那些老朋友,幸福、满足之感油然而生。
或许,此时才开始理解藏书家尤金·菲尔德在准备和艾萨克·沃尔顿的《钓客清话》的早期版本告别时说的一段话了:而你,这平凡渺小的家伙,棕褐色封皮,枯槁憔悴的书页,对我来说,却比这地球上所有的宝石都更加珍贵……来吧,让我从书架上把你取下,亲切地捧你在我的双手,将你轻柔地贴近我这衰朽而迟缓的心田……
郴州搬家公司网站,新闻部转载信息
其实,哪个藏书家不是书的奴隶呢?这在搬家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我不算是藏书家,存书也不足千册,但却深知搬书之苦、之累。
大学毕业那会,看着同学一个个轻装上阵地走出校门,我却一脸愁苦。虽然工作已基本落实,但盯着满满几柜子书,不知如何处理。带到单位去吧,根本不切实际;卖了吧,扔了吧,更是不可能。这些书,可都是大学四年里走遍乌鲁木齐大大小小的书店、书摊一本本寻来的,这些可都是我的老朋友呀。
看着那些书,仿佛看到普希金临死时对书的呼唤——永别了,朋友们——一样。终于犹豫再三、愁苦了几天后,决定暂时把它们寄存在一个远房表姨家。经得同意之后,发动舍友从学校小卖部找来了一堆纸箱子,一本本登记、装箱。每装满一箱,都要把该箱的书目贴在箱子封口,并细致地封好;忙活了近两天,装了满满八箱。然后找了辆货运车,运到了表姨家。想着等工作稳定后,再把它们搬到身边,以和这些老朋友们朝夕相处。其实,书比人更需要安稳的环境。
安顿好这些书后,悬着许久的心才总算踏实了下来,终于可以心无挂碍地到伊犁上班了。
然后,在伊犁,我无时不想着我的那些老朋友。几次都想下定决心把它们运过来,但是转眼看着临时租住的蜗居,哪有它们的容身之处呢……
可以一日食无肉,不可一天无书。来伊犁快两年半了,似乎是转眼之间,等到最近一次搬家,整理存书准备打包,才知道又有了五六百本的积累,这历经淘汰后跟着我征战城东、城西、城南、城北的老朋友呀,和我一次次地经受着搬家之累。
住单位宿舍两年多来,已经搬了五次家。每次搬家都是一种持久战,更是一种体力劳动。“从箱子里往外掏书有一种久别重逢(老友重逢)之感,一挪地,好像变了一本书。”谢其章说的是一种愉悦,一种爱书人的喜悦;但他更深知的应该也是他的搬书之累。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终于又一次搬家(书)了。这次居住的地方,要宽松许多,我不能让我的那些老朋友再一次委屈地被码在宿舍的墙角了。搬家时,特意到二手市场去买了书架,自己条件改善了,怎么着也得让老朋友“住有所居”吧。
书架解决后,接着一捆捆地打包,费时大半天,连书带杂志捆了十八包,于是开始搬了。
该死的书,看书时的喜悦荡然无存了。南宋藏书家尤袤著名的读书“四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顾忌读之以当朋友、幽愤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全没有了,似乎只剩下了重量,拿在手上的沉重,心里那个恨呀,怎么就不能把看书、买书戒掉呢,以后的罪,就等着受吧。
一楼、二楼……六楼,一趟、两趟……九趟。我总算是把我的“肉”、“裘”、“朋友”、“金石琴瑟”搬到“新居”了。
一鼓作气地把它们一本本地擦拭好,码在书架,一次搬书才算结束了。一看时间,才知早已过了夜里十二点了。即使饥肠辘辘,但看着整整齐齐地码在书架上的那些老朋友,幸福、满足之感油然而生。
或许,此时才开始理解藏书家尤金·菲尔德在准备和艾萨克·沃尔顿的《钓客清话》的早期版本告别时说的一段话了:而你,这平凡渺小的家伙,棕褐色封皮,枯槁憔悴的书页,对我来说,却比这地球上所有的宝石都更加珍贵……来吧,让我从书架上把你取下,亲切地捧你在我的双手,将你轻柔地贴近我这衰朽而迟缓的心田……
郴州搬家公司网站,新闻部转载信息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