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Qian
2006年她留下一封信后突然消失。已经整整四年。假期回家,老友重聚,还是无法避免谈到她的名字之后周围空气的一阵凝结,好像都能听得到结冰的声音。
她妈妈呢? 再婚了。
她爸爸呢?再婚连孩子都有了。
她呢? 还是没找到。
是死了么? 不知道。
为什么不去找? 她爸妈说,全当白养了这么一个女儿。
我们认识十二年,从小学开始到她出走。其间曾经无比推心置腹,我对她更是喜欢得无以复加。会画画,文笔好,字写得漂亮,数学好,爱笑,还有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优点的特点——只为自己活。那么多人,我只觉得她是真有才气,她那些小学就可以写的小说,站在讲台上朗读的时候,我坐在下面听眼泪就掉得吧嗒吧嗒,她不漂亮,但是在我心中却是个美人,像被置于春日阳光里的绿萝,叶子肥美,充满生命力,叫人欢喜。去她家里面玩儿,当时她爸爸常年在外出差,她妈妈是医生,家里素净整洁,我们俩追着她家那条小京巴满房子跑,跑烦了就吃力地把两张大桌子并在一起,打乒乓球,无所谓把家里弄脏,无所谓吵着楼下的邻居,所有在我家的规矩都消失不见,只是笑,闹。她妈妈也不阻止,多数时候坐在沙发上织毛衣看着我俩。年少不更事,起初并不明白如何心境方能成长为这样的女人,彼时只觉也许是性格温柔,所以少有一般妈妈的气盛易躁。现在结合当下听到的事情,颇为暴力的丈夫不在家故而能享受片刻和孩子独处的宁静可能是更大的原因。
上了初中,被分在了不同的班级。各自也有了新的朋友,渐渐联系少了。再次听到她的消息,则是她的新闻已经在全年级传得沸沸扬扬。说她喜欢一个男生,在班上很大声得喊,xxx我爱你,苦追无果,这男孩喜欢游泳,于是她包下了小城里唯一的游泳池,请男生过去游泳,男生去了,游了半个小时后回家,于是这半个小时的快乐便成为她很久很久的记忆。当时没有核实,只觉得她应该就是这样的人,她一向对自己喜欢的男孩子是无条件地好,钱,自己,家人,学业,都不在她考虑的范围之内,她可以在网吧坐在旁边等自己男朋友等一天,她男朋友只是在玩游戏,但是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等,我们说她男朋友太过分,她说没关系。我不知道这要怎么解释,换做我,早就甩脸走人,但是对她,要如何评判,是真的很爱,还是太缺少爱,所以有一丝一毫也要拼命抓住?
再到初三她迷上游戏,好像是传奇么。我一向对游戏不感兴趣,问她为什么可以为了这个东西彻夜不回家,她只说,你要和我聊传奇,聊里面的故事,我可以和你说上三天三夜,但是你不懂,有很多东西,你不接触你不懂,你接触了,你不爱它,你也不会懂。我不再说话,在我心里,她一直就比我聪明,比我有智慧,虽然老师更喜欢我这样循规蹈矩的学生,虽然我一直羡慕她的疯狂。现在想来,我从未对什么事情非常热衷或是疯狂过,这让我感觉我们好像是白天和黑夜的树林,她是清晨阳光下无数让人惊喜的可能,而我是黑夜万籁俱寂的沉静,虽然各自交替,但从来不懂彼此的世界,有首歌怎么唱来着,白天不懂夜的黑。
一个夏天的下午我坐在操场篮球架下吃雪糕,她走过来,跟我讲说,我爸妈离婚了。我啊了一声,问她怎么这么平静,她说反正吵得时间长了,离了也好,彼此都不要折磨。这句话到现在还印在我脑子里,我也是从那天起,开始逐渐晓得对于婚姻解体的另外一种态度的解读,可这始终只是表面上看到的东西,我看到她很平静坦然,我就真的以为她心中所想亦是如此。前年另一个好朋友的父母离婚,好朋友在我面前崩溃大哭,我突然回忆起那个下午的对白,当年其实她是不是也很想哭?
高中的时候,她去了私立学校。小地方,别的学校的事情也会像风卷起的尘土被扬撒在另外一个校园。
她恋爱了。
她是文科第一,男朋友是理科第一。
她和他在校园里牵手,被校长看见了。
她被校长勒令退学。
男生被留下来了,因为男生是理科,考好大学比较有希望。
然后她就转到了我的高中。那几天学校拼命传,xx的第一名要来一中了。班主任还找我跟我讲说,她没有你的学习好的,你不要有压力。我怎么会有压力。面对这个我从小就认为真正按着自己想法活的人,心里面全是羡慕,羡慕,还是羡慕。她理应成绩比我好的。
转过来没多久就是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后,我在老师办公室的名次单里面拼命找她的名字。我在全级名次表的最后一页看见了她,李茜 语文 132 数学 116 文综 0 英语 0
我问班主任怎么回事,班主任说,哦,她啊,好像考完数学之后被家里人骂了,然后就离家出走了吧。我当是句玩笑话,结果后来看到很多很多人围在四班的门口,都是来打听李茜的消息。我不敢去问,把别人口中的零零碎碎悄悄拼起来。
考完数学后感觉不好,于是回家就跟她妈妈讲,她妈妈责怪了几句,李茜摔门就走了。坐在河边,一直在本子上写啊写,写完之后撕下来,托路旁路过一个大叔把写的信带给高三四班的一个女生。信上写,我和这个世界从此两不相欠,多想站成一棵树,就站在那里,没有表达,没有感觉。
等很多人冲到河边去找的时候,发现她的一只鞋。于是报警,在河里打捞,什么都没有。她妈妈甚至等到发洪水之后去白龙江的下游等,希望有任何,哪怕,是尸体。警察劝她妈妈,算了,等到发洪水的日子,孩子的尸体被鱼吃完了。
接下来就是我们校长向各个班传达精神,现在的学生太脆弱,考不好就离家出走。要对高考端正态度。李茜的失踪就被这样作为总结,时间一长,大家也都开始各忙各的事情。
我们每个熟悉她的人都觉得她没死。包括离家出走,都不是因为成绩,那不是李茜,李茜看开太多事情,成绩早就不在她的价值选择框内。但是也没有人说得上来什么是李茜,她漂亮的画,她对男孩子疯狂的追求,她极赞的文笔,她爽朗的笑,这些仅有的我们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她。看到母亲被父亲殴打,被校长当面训斥不要脸,必须退学,风言风语溢满全城的时候,大概总有一些东西是她日记里写不出来,油画的笔触难以提及,朋友的交谈从未触碰的。可能,这些才是她,积蓄太久,没有办法,只能出走。
时至今日,我依然想,大概她在某个地方画画,不再和我们联系罢了。或者,她真的就站成了一棵树,不愿也无法表达。
她妈妈呢? 再婚了。
她爸爸呢?再婚连孩子都有了。
她呢? 还是没找到。
是死了么? 不知道。
为什么不去找? 她爸妈说,全当白养了这么一个女儿。
我们认识十二年,从小学开始到她出走。其间曾经无比推心置腹,我对她更是喜欢得无以复加。会画画,文笔好,字写得漂亮,数学好,爱笑,还有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优点的特点——只为自己活。那么多人,我只觉得她是真有才气,她那些小学就可以写的小说,站在讲台上朗读的时候,我坐在下面听眼泪就掉得吧嗒吧嗒,她不漂亮,但是在我心中却是个美人,像被置于春日阳光里的绿萝,叶子肥美,充满生命力,叫人欢喜。去她家里面玩儿,当时她爸爸常年在外出差,她妈妈是医生,家里素净整洁,我们俩追着她家那条小京巴满房子跑,跑烦了就吃力地把两张大桌子并在一起,打乒乓球,无所谓把家里弄脏,无所谓吵着楼下的邻居,所有在我家的规矩都消失不见,只是笑,闹。她妈妈也不阻止,多数时候坐在沙发上织毛衣看着我俩。年少不更事,起初并不明白如何心境方能成长为这样的女人,彼时只觉也许是性格温柔,所以少有一般妈妈的气盛易躁。现在结合当下听到的事情,颇为暴力的丈夫不在家故而能享受片刻和孩子独处的宁静可能是更大的原因。
上了初中,被分在了不同的班级。各自也有了新的朋友,渐渐联系少了。再次听到她的消息,则是她的新闻已经在全年级传得沸沸扬扬。说她喜欢一个男生,在班上很大声得喊,xxx我爱你,苦追无果,这男孩喜欢游泳,于是她包下了小城里唯一的游泳池,请男生过去游泳,男生去了,游了半个小时后回家,于是这半个小时的快乐便成为她很久很久的记忆。当时没有核实,只觉得她应该就是这样的人,她一向对自己喜欢的男孩子是无条件地好,钱,自己,家人,学业,都不在她考虑的范围之内,她可以在网吧坐在旁边等自己男朋友等一天,她男朋友只是在玩游戏,但是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等,我们说她男朋友太过分,她说没关系。我不知道这要怎么解释,换做我,早就甩脸走人,但是对她,要如何评判,是真的很爱,还是太缺少爱,所以有一丝一毫也要拼命抓住?
再到初三她迷上游戏,好像是传奇么。我一向对游戏不感兴趣,问她为什么可以为了这个东西彻夜不回家,她只说,你要和我聊传奇,聊里面的故事,我可以和你说上三天三夜,但是你不懂,有很多东西,你不接触你不懂,你接触了,你不爱它,你也不会懂。我不再说话,在我心里,她一直就比我聪明,比我有智慧,虽然老师更喜欢我这样循规蹈矩的学生,虽然我一直羡慕她的疯狂。现在想来,我从未对什么事情非常热衷或是疯狂过,这让我感觉我们好像是白天和黑夜的树林,她是清晨阳光下无数让人惊喜的可能,而我是黑夜万籁俱寂的沉静,虽然各自交替,但从来不懂彼此的世界,有首歌怎么唱来着,白天不懂夜的黑。
一个夏天的下午我坐在操场篮球架下吃雪糕,她走过来,跟我讲说,我爸妈离婚了。我啊了一声,问她怎么这么平静,她说反正吵得时间长了,离了也好,彼此都不要折磨。这句话到现在还印在我脑子里,我也是从那天起,开始逐渐晓得对于婚姻解体的另外一种态度的解读,可这始终只是表面上看到的东西,我看到她很平静坦然,我就真的以为她心中所想亦是如此。前年另一个好朋友的父母离婚,好朋友在我面前崩溃大哭,我突然回忆起那个下午的对白,当年其实她是不是也很想哭?
高中的时候,她去了私立学校。小地方,别的学校的事情也会像风卷起的尘土被扬撒在另外一个校园。
她恋爱了。
她是文科第一,男朋友是理科第一。
她和他在校园里牵手,被校长看见了。
她被校长勒令退学。
男生被留下来了,因为男生是理科,考好大学比较有希望。
然后她就转到了我的高中。那几天学校拼命传,xx的第一名要来一中了。班主任还找我跟我讲说,她没有你的学习好的,你不要有压力。我怎么会有压力。面对这个我从小就认为真正按着自己想法活的人,心里面全是羡慕,羡慕,还是羡慕。她理应成绩比我好的。
转过来没多久就是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后,我在老师办公室的名次单里面拼命找她的名字。我在全级名次表的最后一页看见了她,李茜 语文 132 数学 116 文综 0 英语 0
我问班主任怎么回事,班主任说,哦,她啊,好像考完数学之后被家里人骂了,然后就离家出走了吧。我当是句玩笑话,结果后来看到很多很多人围在四班的门口,都是来打听李茜的消息。我不敢去问,把别人口中的零零碎碎悄悄拼起来。
考完数学后感觉不好,于是回家就跟她妈妈讲,她妈妈责怪了几句,李茜摔门就走了。坐在河边,一直在本子上写啊写,写完之后撕下来,托路旁路过一个大叔把写的信带给高三四班的一个女生。信上写,我和这个世界从此两不相欠,多想站成一棵树,就站在那里,没有表达,没有感觉。
等很多人冲到河边去找的时候,发现她的一只鞋。于是报警,在河里打捞,什么都没有。她妈妈甚至等到发洪水之后去白龙江的下游等,希望有任何,哪怕,是尸体。警察劝她妈妈,算了,等到发洪水的日子,孩子的尸体被鱼吃完了。
接下来就是我们校长向各个班传达精神,现在的学生太脆弱,考不好就离家出走。要对高考端正态度。李茜的失踪就被这样作为总结,时间一长,大家也都开始各忙各的事情。
我们每个熟悉她的人都觉得她没死。包括离家出走,都不是因为成绩,那不是李茜,李茜看开太多事情,成绩早就不在她的价值选择框内。但是也没有人说得上来什么是李茜,她漂亮的画,她对男孩子疯狂的追求,她极赞的文笔,她爽朗的笑,这些仅有的我们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她。看到母亲被父亲殴打,被校长当面训斥不要脸,必须退学,风言风语溢满全城的时候,大概总有一些东西是她日记里写不出来,油画的笔触难以提及,朋友的交谈从未触碰的。可能,这些才是她,积蓄太久,没有办法,只能出走。
时至今日,我依然想,大概她在某个地方画画,不再和我们联系罢了。或者,她真的就站成了一棵树,不愿也无法表达。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