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那年,我们吃着火锅,唱着歌,幻想着美好的明天
那年,阳光在墙上刻下斑驳的影子,似乎预示了我们的未来
那年,海边的浪来了又退去,恰似我们一去不回的青春
那年,你为我摘的四叶草在掌心翠绿了我们最后一尾草样年华
那年,我咬着棒棒糖,看着你冲我傻笑时,傻傻的样子····
那年,还是童年,那年,是好多年以前,那年,我们还未知今年···
那年,我们期盼好多年后的今天···
八零后,这个词,每次提起,都是感慨,童年时光,更是记忆里最难以离去的流连。。。。
那年,我们还站在玩具商店的柜台前流口水
那年,听到放学的钟声是我们从听到上学钟声就开始期待的事情
那年,每次过年我们都跟着父母回到老家
那年,我记得外婆给我做好晚饭,慈祥的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
那年,父亲的同事喜欢摸着我们的头给我们买糖吃
那年,小伙伴聚会常去的地方还不是肯德基而是楼下的大槐树
那年,买方便面不是为了吃面饼而是为了收集里面的人物卡片
那年,我们的称呼还是“小朋友”,而不是现在的“哥哥姐姐”,甚至是“叔叔阿姨”
那年,奥特曼还在打小怪兽,黑衣人忙着联络外星球
那年,阿凡提骑得是毛驴而不是寂寞
那年,我们无助的时候喜欢喊“给我力量吧希瑞”而不是“信春哥,不挂科”
那年,我们空闲的时间是挤在电视机前等待动画片而不是叼着烟卷迷失在网络里···
那年,MP3还不知在谁的脚脖子里转筋,插卡收录机才是真理
那年,我们喜欢边听收音机边在纸上小心写下喜欢的歌词
那年,公园里的湖还是用来划船的而不是用来处理废水的
那年,我和同桌的你一起在自习课上偷偷哼唱刚学会的流行歌曲
那年,每天上午和下午是要跑到操场站队做操的
那年,我们听到就感觉兴奋的歌曲不是《忐忑》而是运动会时的《运动员进行曲》
那年,街头最常见的衣服不是韩日流行风而是学校统一的校服
那年,我们总是喜欢在集体活动的时候偷偷瞅一眼自己暗恋的他(她)
那年,我们上课习惯做的事情还是记笔记而不是睡觉
那年,我们最喜欢的动物不是企鹅而是一只叫polly的鹦鹉
那年,课本上的插图经常被我们恶搞的面目全非
那年,我记得李雷羞涩地问韩梅梅,“what's your name”
那年,《童话大王》据说是最受同学喜欢的杂志
那年,韩寒还在高中亮红灯,小四还在忙着长个儿
那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喜欢以探讨学习的名义把喜欢的女孩越到楼下的院子里看书
那年,跨栏背心和短裤就是我们夏天的标准装扮
那年,下雨天的时候我们不会埋怨淋湿了我们的新发型,而是期待雨后彩虹
那年,最火的不是网络歌手,而是收音机歌手
那年,每一个爱情故事在我们看来都是真实的,男主角玉树临风,女主角温婉多情
那年,我听到你在我宿舍楼下轻轻弹唱那首让我心波荡漾的歌曲
那年,教室的前边墙上贴着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
那年,我们总是期待放假而恐惧放假前的期末考试
那年,高考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那年,我听说上了大学后就好像到天堂一样幸福的
那年,教授的形象还是满头白发而不是戴着面具
那年,我们总是将专家的语录奉为宝典
那年,大冷天里最打动我们的不是热奶茶而是路边的烤地瓜
那年,老师教给我们的,还都是真理
那年,街上人的性别是可以通过头发长短判断的
那年,男生总是偷偷把嗓音变粗以希望被人赞叹是男子汉
那年,听说穿裤子是不会跑偏的
那年,每个人都捧着一本金庸或古龙做着自己的武侠江湖梦
那年,“小虎队”还是三个大男孩的组合而不是可以吃的方便面
那年,五阿哥还不认识小燕子,皇上也没有去大明湖找夏雨荷
那年,霹雳虎出场的时候总是会听到无数女生的尖叫
那年,我们总是好多兄弟抱着肩膀大声唱“向天空大声的呼唤说声我爱你”
那年,哥哥还在为我们深情演唱《风继续吹》
那年,邓丽君的歌声让我们如痴如醉
那年,我们听着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就会热血沸腾
那年,大家迷恋的还是MJ的太空漫步而不是劲舞团
那年,擎天柱还在大战霸天虎,而不是投身于拆迁事业
那年,粘牙糖还只卖一毛钱一颗
那年,丁香花落在裙子上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夏天要来了
那年,我们唱着歌,吃着火锅,幻想着美好的明天
那年,地球还不热,冰山还没化,四季仍分明
那年,我们跳房子,跳皮筋,跳迪斯科,但是没有人去富士康
那年,后天还是明天的明天,2012还是一个普通的年份,而不是末日的代名词
那年,不管是音乐课本还是语文课本,初夏秋冬,我们都称呼她们为姑娘
那年,筷子兄弟还在放学后的河边苦练吉他
那年,我们期待学校文艺演出时喜欢的女生的独舞
那年,我盼望的是站在你窗外而不是你床前
那年,提起青春这个词,我们是一曲高歌,而不是一声叹息
那年,给你传小纸条的纸是精心准备的彩色便签而不是十块钱一个月的腾讯黄钻
那年,我还习惯把心事写在日记本上
那年,女生总是对喜欢的男生冷漠不语,而男生总是对喜欢的女生假装讨厌
那年,一份爱情是可以相守一生的
那年,提起杭州我们就会联想到“千年等一回”的白娘子
那年,人们唱歌还是不跑调的
那年,女生爱女生还只是电视里面的客串手法
那年,蛇,还只是演员,不是食物
那年,大学生毕了业是有分配工作的
那年,租一套房子还用不上一个月的工资
那年,我们的称号还是“天之骄子”而不是“蚁族”
那年,课堂里老师告诉我们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
那年,香蕉只是水果,黄瓜也只是一种蔬菜
那年,能炒作的还只有食物,没有人物
那年,我们刻在课桌上无数个“早”字而不是习题答案公式
那年,我们追捧的星星们还是正常人
那年,我们去网吧还是为了玩红警和CS
那年,网上最吸引我们的是聊天室里性别种族都不辨的未知某人
那年,晚饭后扎堆玩耍的我们像极了下山的土匪
那年,我们说的最顺的话还是“放学后操场见”
那年,没写作业的我们总是告诉老师作业落在家里了
那年,出去玩的理由永远是“我去同学家写作业了”
那年,玩魂斗罗时我们会把手柄按得兵乓响
那年,一根木棒就是男生的宝剑,而一株狗尾草就是女生最浪漫的戒指
那年,红领巾还是烈士鲜血染红的
那年,我们知道清明节是去烈士陵园祭奠先人的日子,而不是游山玩水的时光
那年,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那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崇高的理想
那年,遥控车遥不可及,四驱车就是我们的速度
那年,能在每天放学后重温一遍拳皇的热血就是最大的理想
那年,女生还不会绣十字绣,每天做的是用小纸片折千纸鹤,折满一千只的时候就会偷偷许一个愿望
那年,我们凑在一起,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
那年,会飞的只有飞机,鸟和超人,还没有子弹导弹和工资油价
那年,世界在我们眼里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
那年,我们喜欢对着电影明星幻想今后的那个ta
那年,我们还是青春的一代,还是热血的一代,还是有着梦想的一代
那年,花开无声,叶落无痕。
那年,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那年,风是彩色的,而雨是甜味的。
那年,总有太多的回想,总有太多的故事
总要离开,总会长大,总将挥别,终成回忆,但是青春仍在,理想仍在,我们仍在,八零后,只属于我们的字眼,无关于时代,无关于地点,无关于成就,无关于岁月,只因我们都是有着共同回忆的人,只因我们都是共同哭过笑过经历过的人,这就够了,我们是永远的八零后。
那年,海边的浪来了又退去,恰似我们一去不回的青春
那年,你为我摘的四叶草在掌心翠绿了我们最后一尾草样年华
那年,我咬着棒棒糖,看着你冲我傻笑时,傻傻的样子····
那年,还是童年,那年,是好多年以前,那年,我们还未知今年···
那年,我们期盼好多年后的今天···
八零后,这个词,每次提起,都是感慨,童年时光,更是记忆里最难以离去的流连。。。。
那年,我们还站在玩具商店的柜台前流口水
那年,听到放学的钟声是我们从听到上学钟声就开始期待的事情
那年,每次过年我们都跟着父母回到老家
那年,我记得外婆给我做好晚饭,慈祥的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
那年,父亲的同事喜欢摸着我们的头给我们买糖吃
那年,小伙伴聚会常去的地方还不是肯德基而是楼下的大槐树
那年,买方便面不是为了吃面饼而是为了收集里面的人物卡片
那年,我们的称呼还是“小朋友”,而不是现在的“哥哥姐姐”,甚至是“叔叔阿姨”
那年,奥特曼还在打小怪兽,黑衣人忙着联络外星球
那年,阿凡提骑得是毛驴而不是寂寞
那年,我们无助的时候喜欢喊“给我力量吧希瑞”而不是“信春哥,不挂科”
那年,我们空闲的时间是挤在电视机前等待动画片而不是叼着烟卷迷失在网络里···
那年,MP3还不知在谁的脚脖子里转筋,插卡收录机才是真理
那年,我们喜欢边听收音机边在纸上小心写下喜欢的歌词
那年,公园里的湖还是用来划船的而不是用来处理废水的
那年,我和同桌的你一起在自习课上偷偷哼唱刚学会的流行歌曲
那年,每天上午和下午是要跑到操场站队做操的
那年,我们听到就感觉兴奋的歌曲不是《忐忑》而是运动会时的《运动员进行曲》
那年,街头最常见的衣服不是韩日流行风而是学校统一的校服
那年,我们总是喜欢在集体活动的时候偷偷瞅一眼自己暗恋的他(她)
那年,我们上课习惯做的事情还是记笔记而不是睡觉
那年,我们最喜欢的动物不是企鹅而是一只叫polly的鹦鹉
那年,课本上的插图经常被我们恶搞的面目全非
那年,我记得李雷羞涩地问韩梅梅,“what's your name”
那年,《童话大王》据说是最受同学喜欢的杂志
那年,韩寒还在高中亮红灯,小四还在忙着长个儿
那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喜欢以探讨学习的名义把喜欢的女孩越到楼下的院子里看书
那年,跨栏背心和短裤就是我们夏天的标准装扮
那年,下雨天的时候我们不会埋怨淋湿了我们的新发型,而是期待雨后彩虹
那年,最火的不是网络歌手,而是收音机歌手
那年,每一个爱情故事在我们看来都是真实的,男主角玉树临风,女主角温婉多情
那年,我听到你在我宿舍楼下轻轻弹唱那首让我心波荡漾的歌曲
那年,教室的前边墙上贴着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
那年,我们总是期待放假而恐惧放假前的期末考试
那年,高考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那年,我听说上了大学后就好像到天堂一样幸福的
那年,教授的形象还是满头白发而不是戴着面具
那年,我们总是将专家的语录奉为宝典
那年,大冷天里最打动我们的不是热奶茶而是路边的烤地瓜
那年,老师教给我们的,还都是真理
那年,街上人的性别是可以通过头发长短判断的
那年,男生总是偷偷把嗓音变粗以希望被人赞叹是男子汉
那年,听说穿裤子是不会跑偏的
那年,每个人都捧着一本金庸或古龙做着自己的武侠江湖梦
那年,“小虎队”还是三个大男孩的组合而不是可以吃的方便面
那年,五阿哥还不认识小燕子,皇上也没有去大明湖找夏雨荷
那年,霹雳虎出场的时候总是会听到无数女生的尖叫
那年,我们总是好多兄弟抱着肩膀大声唱“向天空大声的呼唤说声我爱你”
那年,哥哥还在为我们深情演唱《风继续吹》
那年,邓丽君的歌声让我们如痴如醉
那年,我们听着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就会热血沸腾
那年,大家迷恋的还是MJ的太空漫步而不是劲舞团
那年,擎天柱还在大战霸天虎,而不是投身于拆迁事业
那年,粘牙糖还只卖一毛钱一颗
那年,丁香花落在裙子上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夏天要来了
那年,我们唱着歌,吃着火锅,幻想着美好的明天
那年,地球还不热,冰山还没化,四季仍分明
那年,我们跳房子,跳皮筋,跳迪斯科,但是没有人去富士康
那年,后天还是明天的明天,2012还是一个普通的年份,而不是末日的代名词
那年,不管是音乐课本还是语文课本,初夏秋冬,我们都称呼她们为姑娘
那年,筷子兄弟还在放学后的河边苦练吉他
那年,我们期待学校文艺演出时喜欢的女生的独舞
那年,我盼望的是站在你窗外而不是你床前
那年,提起青春这个词,我们是一曲高歌,而不是一声叹息
那年,给你传小纸条的纸是精心准备的彩色便签而不是十块钱一个月的腾讯黄钻
那年,我还习惯把心事写在日记本上
那年,女生总是对喜欢的男生冷漠不语,而男生总是对喜欢的女生假装讨厌
那年,一份爱情是可以相守一生的
那年,提起杭州我们就会联想到“千年等一回”的白娘子
那年,人们唱歌还是不跑调的
那年,女生爱女生还只是电视里面的客串手法
那年,蛇,还只是演员,不是食物
那年,大学生毕了业是有分配工作的
那年,租一套房子还用不上一个月的工资
那年,我们的称号还是“天之骄子”而不是“蚁族”
那年,课堂里老师告诉我们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
那年,香蕉只是水果,黄瓜也只是一种蔬菜
那年,能炒作的还只有食物,没有人物
那年,我们刻在课桌上无数个“早”字而不是习题答案公式
那年,我们追捧的星星们还是正常人
那年,我们去网吧还是为了玩红警和CS
那年,网上最吸引我们的是聊天室里性别种族都不辨的未知某人
那年,晚饭后扎堆玩耍的我们像极了下山的土匪
那年,我们说的最顺的话还是“放学后操场见”
那年,没写作业的我们总是告诉老师作业落在家里了
那年,出去玩的理由永远是“我去同学家写作业了”
那年,玩魂斗罗时我们会把手柄按得兵乓响
那年,一根木棒就是男生的宝剑,而一株狗尾草就是女生最浪漫的戒指
那年,红领巾还是烈士鲜血染红的
那年,我们知道清明节是去烈士陵园祭奠先人的日子,而不是游山玩水的时光
那年,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那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崇高的理想
那年,遥控车遥不可及,四驱车就是我们的速度
那年,能在每天放学后重温一遍拳皇的热血就是最大的理想
那年,女生还不会绣十字绣,每天做的是用小纸片折千纸鹤,折满一千只的时候就会偷偷许一个愿望
那年,我们凑在一起,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
那年,会飞的只有飞机,鸟和超人,还没有子弹导弹和工资油价
那年,世界在我们眼里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
那年,我们喜欢对着电影明星幻想今后的那个ta
那年,我们还是青春的一代,还是热血的一代,还是有着梦想的一代
那年,花开无声,叶落无痕。
那年,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那年,风是彩色的,而雨是甜味的。
那年,总有太多的回想,总有太多的故事
总要离开,总会长大,总将挥别,终成回忆,但是青春仍在,理想仍在,我们仍在,八零后,只属于我们的字眼,无关于时代,无关于地点,无关于成就,无关于岁月,只因我们都是有着共同回忆的人,只因我们都是共同哭过笑过经历过的人,这就够了,我们是永远的八零后。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